有来医生

哪种类型的母亲会让孩子抑郁的概率升高?

张屠莹抑郁·双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母亲,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人,也是对我们一生都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都深深地植入了她的DNA。

但世间也有太多的矛盾和问题,来自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在爱、控制、忽视等关系中不断上演着爱恨情仇。本文从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卡普曼三角形模式中,来梳理与母亲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加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卡普曼三角形模式,

可以帮助你看清关系的核心问题。

生命的能量通过母亲来到我们身上,

母亲后面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

在她们的身后是生命的源头,生命之光。

每个母亲都想把最好的爱给到自己的孩子,

但是为何孩子却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和爱,

却不时地经历各种痛苦?


在西方心理学领域,

用“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的卡普曼三角形模式来帮助看清关系的核心问题。

这个模型中一旦有人选择了其中一种角色,

TA周围的人就会无意识地选择其它两种角色来保持三角的平衡。

能量的存在总是会推动着我们以一种主要角色存在,

这也是我们长大后的主要社会角色。

而塑造你社会角色最核心的是你和你母亲的互动模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四种典型的妈妈:


1、强势控制型的妈妈

强势控制型的妈妈不等于社会上现在所指在事业上工作上的女强人,

很多工作中的“铁娘子”回到家就变成“小娘子”反倒婚姻幸福。

这里指的是那种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亲,

同样包括那些温柔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

很多母亲在生活中,

对自己的丈夫存在不满和不屑,

而丈夫又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从而选择顺从和懦弱的,

母亲就很容易变成家庭的权威,

变得强势控制家庭的一切。


用三角模式来诠释,

强势控制的妈妈通常被解读成“加害者”角色,

孩子和丈夫能量都不能与之抗衡,成了“受害者”,

通常这样的家庭模式需要寻找外在的“拯救者”。

孩子长大后就会喜欢寻找“拯救者”来帮助自己。

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

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

女儿就会无形中去认同母亲对男性的态度,

儿子作为男性则会去认同父亲的模式接受母亲的对待。


强势控制型妈妈通常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历导致占有欲强,

以自我为中心操控,自我价值感低。

当她无法从丈夫那里获取安全感和价值,

就会将所有感情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

通常也会缺乏安全感,压力过大,

对母亲有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

对自己和他人要求高,

但内心往往消极抵抗或评判指责,

并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海灵格指出,

在母亲雌威下长大的孩子,

女孩子很容易会和妈妈一样极度控制,

男孩子则很容易成为调情高手或花花公子却无法走入婚姻,

除非他开始去放弃与母亲最原始最亲密的依附关系。


建议:

作为强势控制型妈妈,

需要开始面对自身的问题,

开始学习尊重丈夫和孩子的感受,

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

并学习自我情绪管理和释放,

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心。

而作为强势控制妈妈的孩子,

我们在身体长大成人后心智还停留在那个受伤的孩子时期,

我们需要对内在的孩子做一些情绪上的处理,

去想象跟妈妈在一起的画面,

并跟妈妈说:

“妈妈,我只是你的儿子(女儿),

我想过我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想过的生活和想做的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样,

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

并给妈妈鞠躬。

这种状况下,

只有断开跟妈妈的能量连接,

才可以让我们获得自由去绽放自己的生命能量。

 

2、担心焦虑型的妈妈

担心焦虑型妈妈通常活在未来里面,

或者活在给孩子最好的爱的完美状态里面。

这也是现在社会最普遍的情况,

当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会生病,

担心孩子会受伤,

担心孩子会失败,

担心孩子现在要是不怎样以后就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这时候妈妈就投射了很大的意念在孩子身上“你不要生病”,

“你不要失败”,“你不要......”,

当妈妈不断去担心某些事情发生,

孩子会无意识地去往体验那些感受,

因为那是父母无意识中引导孩子去体验的地方。


过度担心和焦虑的妈妈甚至会看不到孩子的感受,

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着,

所有的专注力都在目标里,

想为孩子扫除那些阻碍,

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连接的,

很容易造成孩子拼命去创造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

在那个点上孩子的情绪才得到妈妈的照料,

孩子才感受到妈妈的爱。

这也是为何你担心的越多,

就容易把担心的事情变成真。

所以说,担心是爱的毒药。

妈妈需要做“拯救者”,

孩子就要变成”受害者”去满足妈妈的需要,

无意识选择对妈妈需求的忠诚,

以得到妈妈的爱。

而这时候外界社会或者他人很容易变成“加害者”,

来满足这个三角模式的成立。


建议:

对于担心焦虑型的妈妈,

应该更多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学会放松让自己恢复平静后在去面对孩子,

更好的学会接纳现实中的不完美的自己,

然后轻松积极正向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样子妈妈的快乐情绪才会感染到孩子,

孩子也会学会用更轻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经验的世界。

而对于担心焦虑型妈妈带大的孩子,

则需要不断告诉自己:

“我是我自己人生的主人,我是可以选择的”,

当他不断地去经验小时候被担心而植入潜意识的信念时,

学会觉察到自己不断创造自己不想要的现实的模式,

并接纳和承认这部分的自己,

然后再为自己建立新的信念,

并不断去尝试新的信念带来的体验和感受,

去不断强化新的神经回路的建立,

而让老的模式慢慢弱化,

直到被新的信念模式取代。


3、抱怨受害型的妈妈

抱怨受害型的妈妈通常活在过去里面,

曾经的痛苦经历缠绕着她,

让她无法离开那种感受。

作为一个抱怨受害型的母亲,

她很难在丈夫那里得到满足,

即便是拯救者的丈夫在进入婚姻关系之后也开始面对现实,

变得疏离和逃避,

而这时候妈妈很容易把依赖对象投注到孩子身上。

而孩子对父母无意识的爱和忠诚会让孩子想替代妈妈去承担痛苦,

想把妈妈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这样妈妈就可以变得快乐,从而可以爱自己。

抱怨受害型的妈妈很容易培养出以拯救妈妈,

拯救天下己任的“拯救者”孩子,

孩子很愿意帮助那些苦难者,并感同身受,

并愿意毫无条件甚至牺牲自己去帮助他们,

而“拯救者”孩子往往会在能量上变得比父母更大,

变成照顾父母的小大人,

变成父母的父母。


从外在行为上,

这样的孩子很为父母着想,

让父母快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他们会用尽一切方法帮助父母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父母比他们自己重要,

可是在精神上,

他们却无法向父母臣服,

无法去做父母真正的孩子,

去连接到生命源头的能量,

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

双脚后背缺乏支撑,

觉得任何事情和挑战只能靠自己,

不能依赖别人,不能承认自己不行,害怕面对自己的脆弱。


建议:

作为抱怨受害型的妈妈,

觉察还是第一步,

去清晰和觉察自己对拯救者的依赖,

尤其是对孩子的依赖很重要,

去觉察并停止向孩子的索取,

是让自己孩子走向独立的重点。

对于变成“拯救者”的孩子,

真正需要做的是向妈妈臣服,

我们无法拯救妈妈,

只能去尊重她的命运。


一些情绪体验练习,

会让我们在静心状态跟你心中的妈妈做澄清:

“妈妈,我是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父母,我太小了,

我很想帮助你可是我不能,

我尊重你此刻承受的负担,

可那是你的,不是我的。

我很抱歉我干涉了你,

如果我选择和你不一样的人生请你能够尊重我的选择,并祝福我。”

或者也可以想象妈妈的画面,

做一些磕头仪式,并发自内心地说:

“妈妈,对不起,请原谅”。

这些仪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帮我们连接到生命源头的能量,

对内在小孩卡住情绪会有很好地疏导和转化作用。


4、忙碌缺席型的妈妈

忙碌缺席型的妈妈往往会通过忙碌的生活和事业去逃避孩子对她爱的需求。

这样的妈妈内心通常对爱有着很大的匮乏感,

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照顾和关爱自己的孩子,

而同时又有很大的内疚感会驱使她去做很多事情来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周。

比如会在自己身心疲惫的状态下,

还会想去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而往往当孩子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

她很容易陷入无力的选择,

她内心会很想去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是因为孩子她却很难做出选择。


当她选择了自己的事情,没照顾到孩子,

她内心的内疚感又会被强化;

就算她留下来陪孩子,

她的心思也很难在孩子身上,

就是所谓的“人在心不在”。


这时候孩子内心的感受是:

“我是妈妈的负担”,

“妈妈没有办法陪伴我”,

“我不重要,我值不值得妈妈爱我。”。

渐渐地,孩子感到很深的被遗弃创伤,

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变得孤独,关闭内心世界。

这是因为母亲选择了“受害者”角色,又逃避,

所以就会把孩子推到“加害者”的位置,

孩子对妈妈有很多要求,

妈妈感到无能为力,心力交瘁,

却无法满足孩子,深深内疚。

同时孩子在妈妈这里得不到爱,

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跟外界连接,

寻找被关注和被爱。


建议:

作为忙碌缺席型的妈妈,

学习关爱自己是第一步,

看到自己的受害者状态。

在自己力不从心的状态下继续强迫自己去关爱照顾孩子,

在自身耗竭的状态下,

无法成为一个好妈妈。

只有放下内心对孩子的愧疚感,

才能让能量回到自己的身体。

只有当自己的生命得到支撑,

我们才可以去爱别人,

尊重你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命运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而做为忙碌缺席型妈妈的孩子,

长大后通常会想从伴侣那里得到爱,

可往往都会选择象妈妈一样逃离不能爱你的伴侣。

这样的孩子内心有好多的悲伤需要释放,

并需要不断建立“我是值得被爱的”信念,

长大后,我们开始成为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父母,

去陪伴那个孤单被遗弃的孩子慢慢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让他重新学习爱和连接,

进入更好的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


觉察与抉择:终止“卡普曼三角”戏剧

以上四种典型妈妈,

虽然不一定和大家的情况完全相符,

但相信你一定可以在其中两个找到自己母亲,或者自己的影子。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

每个人心中都经常会上演一个由三个角色构成的三角戏剧:

【迫害者】贬低别人,

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

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

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

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贬抑自己,

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

而肯定自己“我无法靠自己来解决。”


对于“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三角模式,

我们能做的改变就是“觉察”。

在每个当下去觉察到自己在模式中所处的角色,

当我们选择停止继续做那个角色,

那个模式对应的其他两个角色也会失去能量的牵扯,而发生转变。

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不需要去改变别人,

只需要改变自己,自己变了,

你和外在的关系就变了。


比如说,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你下班后接到先生电话,

说要和几个朋友吃饭,不回家了。

你想到有几张购物卡快要到期了,

就说去商场买些东西,不去了。

晚上九点多,

你提着重重的一堆东西走出商场,

给先生电话,想问他能不能来接你。

听电话里传出的声音,

那边正喝得酣畅,显然是接不了你。

这时,天正下着雨,

一时很难打到车,站在蒙蒙细雨中,

你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会儿生气他为什么喝酒不能来接你,

一会儿又气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是不肯自己开车。

在这种种恶劣的心情中,

折磨了自己一个多小时,

直到上了一辆的士。

的士向前开着,车厢里很安静,

你突然意识到类似的事情似乎发生了好几次。


比如,你明明知道这个时间在那个商场周围根本打不到车,

可是还是这个时间去了这个商场,

这样折腾已经好几回了。

明明知道老公晚上会喝酒,接不了你,

可还是抱着幻想给他打电话,

这种情况也已经好几回了。

明明知道这样做是自找麻烦,

知道还是这么去做,不是自讨苦吃吗?

在这件事情当中,

当你很辛苦地提着一堆东西,站在雨中,

渴望先生像平时一样来接你,

这时老公就被你当成那个幻想中的【拯救者】。

而当他因为自己的事情不能来时,

先是失望,继而生气,

瞬间你就变成了受害者;

而他在卡普曼三角戏剧中顿时变成了害得你这么沮丧这么生气的【迫害者】。


设想,接下来,

如果回到家你继续指责你老公,

你就变成了一个【迫害者】;

他如果很无辜很内疚,

你可能又会感到过分而安慰他,

摇身一变,你成了【拯救者】,

而当他是一个受我情绪失控影响的【受害者】。


人们的小我往往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

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

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

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我们能做的改变就是“觉察”。

在每个当下去觉察到小我在三角模式中所处的角色,

当我们选择停止继续做那个角色,

那个模式对应的其他两个角色也会失去能量的牵扯,而发生转变。

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不需要去改变别人,

只需要改变自己,自己变了,

你和外在的关系就变了。


静下来想一想,

其实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根本不值得生那么大的气。

那是因为当时的你,

已经不自由主地深深陷入了【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的三角戏剧中而无法觉察和自拔。

在这个游戏中,

你既是一个受害者,

又是一个迫害者,

还是一个拯救者。

在这个游戏中,其实并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没有什么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

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的心理戏剧在雨中上演。

如果你已经觉察到了这个游戏和自己角色的不停转换,

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恢复了平静,

而从这场戏中抽身出来,不再继续。


在生活中,

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感受到这个三角游戏中的一种或两种角色,

有的人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比如陷入种种不幸的婚姻中的受害者,

比如有拯救者情结的各种类型的助人者,

比如动辄就指责抱怨要求别人的压迫者。

只有当我们明白其实这个三角游戏中的三个角色其实都是自己时,

才有可能走出这个游戏,

减少生活中的痛苦和冲突,

而做回真实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这个游戏三角,

上演这个戏剧的目的很简单,

为了满足小我被爱、被需要、被认可、被接纳的渴望。

当这出戏发展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痛苦的强迫性重复,

就会形成不可自控的施虐-自虐模式,

而导致心理或人格障碍。

在这场戏剧的当事人中,

如果有一个人不再起作用,

从角色中脱离出来的话,

这场戏剧便可自行中止了。

我们要能够了解自己内心上演的种种无意识的戏剧,

有能力从自己或他人的戏剧中走出来,

否则,就会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的温床。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023-10-03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双向障碍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