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科室相关科普
中暑血压会增高吗?具体解释在这!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每年的炎炎夏日,中暑可是个不得不防的健康问题。当中暑来袭时,血压会不会也跟着蹭蹭升高呢? ❌注意啦!中暑时血压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多种可能性。 ✅血压下降: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暑会导致血压下降。这是因为中暑时,身体为了应对高温环境,会加快心率,扩张外周血管,以增加散热。 💦这样一来,血管内的血液量相对减少,血压就会随之下降。再加上中暑时可能伴随的呕吐、腹泻等症状,会进一步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加剧血压下降的情况。 ✅血压升高:虽然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中暑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主要是因为中暑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 😵同时,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中暑时由于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降压药物服用困难或吸收受阻,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中暑的其他表现 🌼头痛、头晕:中暑时,由于身体无法有效散热,会导致体温升高,进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口渴、多汗:中暑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散热,因此会感到特别口渴,嘴皮子发干并大量出汗。 🌼面色潮红:由于血管扩张和体温升高,中暑者的面部通常会呈现出潮红的状态。 🌼呕吐、腹泻:中暑时,由于身体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 📌温馨提示:一旦出现中暑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和补水,必要时要尽快就医。(中暑后的急救tips,我放在附图啦)。 💌好啦!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或想法,记得关注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849
2024-06-21
吃小龙虾肌肉酸痛是咋回事儿?会自愈不?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肌肉酸痛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做了一些不常做的运动,或者吃了一些不太习惯的食物之后。小龙虾,作为一种美味的食物,虽然大多数人吃了都没事,但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肌肉酸痛。这种情况大部分会自愈,少部分需要就医! 所以,吃小龙虾居然肌肉酸痛?为啥呀?别急,咱们慢慢聊。(原因也可以见附图) 👇原因一:过敏反应 有些人可能对小龙虾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比如虾青素或者蛋白质。过敏反应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肌肉疼痛。这时候,可能需要通过医学手段干预一下,包括遵医嘱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比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来缓解症状,不会自愈。 👇原因二:食物中毒 (小龙虾中毒的处理tips,见附图) 如果小龙虾没有煮熟或者处理不当,可能会携带一些细菌或寄生虫,吃了之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肌肉酸痛。不过好消息是,只要及时就医,一般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不要自己在家拖着不去看医生。 👇原因三:过量食用 小龙虾虽然美味,但也不能贪吃。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身体负担加重,特别是消化系统,身体自然会觉得有些吃不消。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给身体一个放松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自己好起来的! 👇原因四: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这个病症听起来可能有点可怕,但其实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与小龙虾没啥关系,可能是吃小龙虾的那几天又突然大幅度剧烈运动,肌肉组织受到损伤,导致肌红蛋白等物质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肌肉酸痛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碱性药物,比如碳酸氢钠片来缓解疼痛。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点,虽然小龙虾美味,但是也不要贪吃,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过敏或者身体比较虚弱的朋友来说,更是要适量食用。 这里给大家几个小建议:适量食用,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同时确保小龙虾煮熟,避免食物中毒。如果有过敏史,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肌肉酸痛时,适当休息,必要时可以热敷缓解疼痛。 📢如果觉得这篇文字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留言!对了,如果有其他健康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可以一起探讨!
388
2024-06-21
重症中暑的类型
李颖庆
副主任医师
急诊
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痉挛、惊厥、昏迷等症状,需要立即进行降温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 1、热痉挛: 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通常是人在高温的环境进行活动,导致机体水和盐分的大量缺失,引起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一般表现为躯干和四肢的肌肉疼痛和痉挛,常发生在腓肠肌,疼痛和痉挛表现为对称性和阵发性。绝大多数的患者意识清楚、正常,少数患者可伴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般体温正常。 2、热衰竭: 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热射病,由于高热引起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等,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体温可正常或者略微升高,但一般不超过40℃。 3、热射病: 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通常是人在高温、高湿或者炎热的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劳动后,或者是长时间在闷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患者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超过40.5℃,无汗、意识模糊,出现皮肤干燥、灼热、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器官衰竭或死亡。 重症中暑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一旦出现中暑的情况,需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使用风扇、空调、冰袋等进行降温,及时补充淡盐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送往医院急诊科,给予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路,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3236
180
2024-06-21
核桃树虫子蛰到怎么止疼
裴辉
副主任医师
急救中心
被核桃树的虫子蛰到,蜇伤伤口一般会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局部不良反应,有时也会有毒刺在伤口内的情况,此时则需去除毒刺、清洗伤口、应用药物,从而减轻疼痛。 1、去除毒刺: 核桃树上蜇人的虫子通常是黄刺蛾,蛰到后有毒刺在伤口内,此时可借用镊子夹出,然后再按压使毒汁排出,减少毒素扩散与吸收,从而减轻疼痛。 2、清洗伤口: 可选择用生理盐水,或配比后的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反复冲洗伤口。若无以上药物,也应及时用大量肥皂水或是清水进行清洗。 3、应用药物: 如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可以治疗局部感染。同时也可搭配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起到止痛止痒的作用,促进伤口恢复。如果自身对此虫子还存在过敏反应,还需应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一般被蛰到后,会有局部不适反应,但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建议放宽心态,如果疼痛较重,还需及时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伤口处保持干燥清洁,不要频繁揉搓患处。而且在饮食上,也应注意尽量清淡进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802
17
2024-06-21
怎么预防猝死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想要预防猝死,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熬夜、压力过大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猝死,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压力改善,针对于疾病因素导致的猝死,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 一、非疾病因素: 1、熬夜: 长时间熬夜可能会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引发心室颤动的发生,导致心源性猝死,因此避免熬夜可以预防猝死。患者需要停止熬夜,让身体处于睡眠状态,平时也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有利于改善身体健康。 2、压力过大: 长时间处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风险,诱发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可以通过体育运动、与亲友交流、求助专业医务人员来缓解压力,避免机体处于压力状态下,需要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减少发生猝死的几率。 二、疾病因素: 1、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因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心动过速导致心源性猝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遵医嘱服用硝酸甘油片等扩张冠状动脉药物,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降低心肌耗氧量的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保持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心态,适当加强身体锻炼,避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从而减少猝死的发生几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患者由于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时,可能会导致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遵医嘱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等ADP受体拮抗剂,以及阿司匹林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生气,避免大量进食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黄油、核桃等,有利于预防猝死。 3、心力衰竭: 由于心肌出现大面积梗死,血液难以泵出,使大脑缺血、缺氧,导致猝死,可以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药物,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β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定期地体检,了解心脏的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兴奋,平时要戒烟、戒酒药,同时注意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猝死。 如果平时出现心悸等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及时治疗。
2229
23
2024-06-21
脱氧剂泡水喝了怎么办
裴辉
副主任医师
急救中心
脱氧剂泡水喝了,需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可以不进行特殊处理。但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比如消化道症状,需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避免耽误治疗。 1、观察自身情况: 脱氧剂主要用于食品密封包装,抑制霉菌和耗氧性细菌生长,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会对机体产生明显危害,但不可盲目食用。如不小心误食脱氧剂泡水,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一般无需过于担心,注意密切观察即可。可适当增加饮水量,或适量喝牛奶等饮品,加快机体代谢,帮助脱氧剂尽快代谢出体外。避免盲目进行催吐,以免氧化钙等脱氧剂排出时损伤食道黏膜,加重损伤。 2、立即就医治疗: 如果误食量较大,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如呕吐、腹泻、腹胀、头晕、头痛等,建议立即到正规的医院急诊科就诊治疗。对于铁剂等化学性质较稳定的脱氧剂,误食以后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催吐或洗胃等治疗,促进毒物排泄。之后可以遵医嘱应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也可以使用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改善肝损伤。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安全,避免误服脱氧剂,以免影响自身健康。出现不适症状不宜盲目处理,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4738
398
2024-06-21
食物中毒能不能吃馒头
裴辉
副主任医师
急救中心
食物中毒通常能吃馒头,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也不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但是患者应注意适量吃,不可以暴饮暴食。 食物中毒通常是由于进食变质的食物所致,或者是进食带有细菌等病原体的食物引起,由于可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由于患者肠胃功能较弱,因此需要适当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一般可以选择较为松软的馒头,患者适当进食不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且馒头中还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磷、硒等营养物质,适当吃也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从而促进机体恢复。 但应注意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否则也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使胃酸分泌增加,导致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此外,患者需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及高蛋白等食物,因其不好消化,可能会加重病情。 如果出现上吐下泻、严重腹痛等患者,需及时至急诊科就诊,完善血常规、便常规检查等,确诊后可遵医嘱进行洗胃治疗。食物中毒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保证充足的休息,同时应避免去不卫生的餐馆就餐,不吃未彻底加工、不新鲜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腌制的食物等。
3924
465
2024-06-21
中暑后可以大量喝水吗
裴辉
副主任医师
急救中心
发生中暑后不能大量饮水,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会导致水潴留,建议中暑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暑的患者需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休息,并适当补充水分,中暑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因此在补充水分时要选用淡盐水或含盐的饮料,且应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喝水,建议每次饮用量不高于300ml。 中暑后通常不建议一次性补充大量的水分,大量饮水可能会冲淡胃液,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嗳气等症状,还可能使机体摄入水量超过排水量,导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造成水中毒,严重时可出现脑水肿的症状。 中暑是一种可以威胁到生命的急症,是人体在高温的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过多丢失、散热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热损伤性疾病,老年人、体弱、产妇、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汗腺功能障碍等人群,中暑的几率更高。 中暑的患者如果在凉爽的环境中休息并适当补充电解质后,症状不见缓解,需要立即到医院的急诊科就诊,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了解自身情况,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也可补充血浆治疗。
4408
419
2024-06-21
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惊厥是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暂时地不随意地抽动,多数伴有意识障碍,高热惊厥主要见于颅外感染,为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1、保持气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应将患儿置于侧卧位,松解衣领。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加强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强光刺激,不要使用蛮力控制患者,也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东西,以免导致患者骨折或者出现窒息等情况。此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拨打120求救,有条件者可以拍视频,以备医生参考。 3、退热治疗: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或温水浴、冰袋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4、止惊处理: 抗惊厥的药物有很多种,比如地西泮、苯妥英钠等,但要注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另外还要注意用药剂量,不能私自给患者使用。 高热惊厥是一种急症,在发病后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3476
238
2024-06-21
空腹尿酮1+严重吗
刘怀政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尿中的酮体叫尿酮。一般情况下,空腹尿酮1+不严重,积极治疗可以缓解,若为糖尿病导致,可能比较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需要与患者病情,以及检查结果等结合判断。 1、生理因素: 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空腹饥饿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引起酮体增多的情况,此时尿中排出酮体亦增多,尿酮检查为阳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进食后情况可缓解。 2、代谢负担增加: 妊娠期间由于胎儿新陈代谢导致孕妇需要胰岛素量增加,而其他激素也相应增加,可能会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也可能导致酮体升高。 一般分娩后可以恢复,并不严重,需要加强孕期检查,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非糖尿病性酮症: 一般来说,孕妇有大量呕吐的情况时,可能会导致脂肪的代谢紊乱,进而导致酮体升高。还有可能会因为感染,导致机体电解质失调,脂肪分解过多,从而尿酮升高,一般为一过性,纠正呕吐后可以改善。 少数磷中毒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空腹尿酮1+,需要通过洗胃、输液等方式促进磷代谢,此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4、糖尿病酮症: 机体存在糖尿病,由于机体内血糖大幅度升高,糖利用度减少,患者体内缺乏大量胰岛素,其他与胰岛素作用相反的激素会使代谢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脂肪分解加速,进而使酮体产生增多。 一般建议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因酮症堆积损伤其他脏器,例如肾脏,进而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生理性尿酮升高不需特殊治疗,但若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合并尿酮升高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急诊科检测尿酮数值,以明确原发病,并进行积极治疗。
1623
359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