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一科科室相关科普
奥氮平和喹硫平哪种引起增加体重的副作用少一点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奥氮平是指奥氮平片等奥氮平制剂,喹硫平是指富马酸喹硫平片等喹硫平制剂,并没有研究表明以上哪种药物引起增加体重的副作用少一点,主要与个人体质有关。如果患有精神类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请医生进行处理。 奥氮平制剂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效果是比较好的,喹硫平制剂可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如果本身患有上述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但是药物可能会存在不良反应。 以上两种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增加体重的情况,但是每个人增加体重的情况并不相同,有部分人对于奥氮平制剂比较敏感,使用此种药物增加得就会多一些,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而目前临床上现有的数据并没有明确表明哪一种药物增加体重等副作用小一些。 在使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不要进食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还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同时多与家人进行沟通,适当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有助于释放情绪,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995
2024-06-25
氟西汀治疗暴食两天起效吗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氟西汀一般是指氟西汀制剂,暴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暴食症,而氟西汀制剂治疗暴食症两天不能起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参照医嘱按既定疗程规范使用。 氟西汀制剂是常见的治疗暴食症的药物,常见剂型为片、胶囊、分散片、肠溶片等,在治疗暴食症等相关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起效通常需要一定时间,且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建议规范疗程为2-10周,多数人在服用氟西汀制剂治疗暴食症后,会在1-2周观察到症状改善;但同时,为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建议按医嘱规范连续使用氟西汀制剂数周或数月,且在氟西汀制剂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当出现腹泻、头痛、失眠、焦虑等不良反应时,建议及时调整剂量。 药物治疗之外,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饮食调整、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方式确保治疗疗效。 临床医生会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故建议暴食症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必要时可配合其他治疗措施,以获得最佳疗效。
1416
2024-06-25
戒酒后好多地方都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戒酒后好多地方都疼,一般与戒断反应、肝脏恢复、睡眠问题、疲劳过度,以及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应通过休息或摄入高营养食物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应前往普通内科、精神科等科室就诊、咨询。 1、戒断反应: 长期饮酒,忽然戒酒后容易出现戒断反应,包括焦虑、震颤、出汗、头痛、恶心和全身疼痛等。加入戒酒支持小组或寻找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应对戒断症状,并提供情感支持。 2、肝脏恢复: 肝脏是处理酒精的主要器官,戒酒后肝脏开始修复自己,这个过程可能会引起此种现象,属于生理反应,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好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排毒和恢复。 3、睡眠问题: 戒酒初期,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此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和疼痛,诱发上述情况,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身体恢复。 4、疲劳过度: 如果在此期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容易使得体内堆积过多乳酸,刺激周围组织,出现此种现象,应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营养缺乏: 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B1的缺乏,此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发生此类情况,每日需要合理摄入桃子、鸡蛋、黄瓜等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类食物,也可以配合医生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 此外,也不排除与抑郁症、焦虑症、肺癌等疾病有关。日常需要合理锻炼,轻松的散步或伸展运动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
789
2024-06-25
孩子不愿意长大怎么心理疏导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孩子不愿意长大的原因可能是对未知的恐惧、对责任的担忧,也可能是对现状的依恋,或受同龄人影响、受父母影响。建议家长带孩子及时到心理咨询科就诊,通过倾听、正向引导并建立安全感、树立榜样等,给予适应的时间,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接受成长。 一、原因 1、对未知的恐惧: 孩子可能对未来的变化感到不安,不知道自己长大后会面临什么。 2、对责任的担忧: 长大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可能对这些感到压力。 3、对现状的依恋: 孩子可能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害怕失去现有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4、受同龄人影响: 可能受到身边同龄人或媒体的影响,对长大的概念产生了负面的看法。 5、受父母影响: 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父母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不想长大等。 二、心理疏导方式 1、倾听: 需要创建一个安全和开放的对话环境,并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不愿意长大的原因,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急于纠正或否定。 2、正面引导: 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成长的好处,参与能增强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的活动,比如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新技能等。 3、建立安全感: 帮助孩子建立对未来的安全感,明确给予支持和爱。 4、树立榜样: 通过榜样的力量展示成长的积极面,比如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其他人的成功故事,让孩子看到成长的可能性和机会。 5、逐步适应: 帮助孩子慢慢适应成长的变化,给予适当的责任和挑战,但需要确保这些责任和挑战是孩子可以承受的,并且每次达成目标时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此外,确保孩子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孩子害怕上学、社交等,家长也需及时帮助。如果孩子对成长的恐惧非常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需及时就医。
1341
2024-06-25
同房后烦躁空虚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同房后烦躁空虚可能是性行为后的正常反应,也可能是生理因素、情绪波动、心理因素、关系问题导致,若长时间无改善,建议到医院就诊处理。 1、性行为后的正常反应: 部分人可能会经历性交后抑郁症的现象,表现为性行为后的一段时间内感到抑郁、烦躁或情绪低落的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到生活质量,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2、生理因素: 某些生理原因,如荷尔蒙失衡、疲劳或身体不适,也可能导致情绪变化和不适感。确保充分休息和良好的身体护理,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和情感的整体健康。 3、情绪波动: 性行为后,身体会经历荷尔蒙变化,如催产素和多巴胺水平的下降,可能引起情绪波动,导致烦躁或空虚感。可以通过进行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练习,可以帮助缓解烦躁和空虚的感觉。 4、心理因素: 可能与个人的情感需求、对亲密关系的期望或对性行为的看法有关,如果在性行为中没有感受到情感满足,可能会在事后感到空虚。选择合适的时间与伴侣交流,表达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需求。 5、关系问题: 如果与伴侣的关系中存在未解决的矛盾或沟通问题,性行为后可能会感到情感上的失落和烦躁。与伴侣进行开放和诚实地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助于增强亲密关系的情感联结,减少性行为后的空虚感。 对于上述情况,若长时间无改善,建议到医院积极治疗,可以逐渐改善自身的情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
996
2024-06-25
躯体化障碍腿疼的不行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躯体化障碍属于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患者反复出现身体症状,如疼痛,而这些症状没有明确的医学原因或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引发因素包括心理压力、身体敏感性增加、未处理的情绪及注意力集中,应对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压力管理以及身体活动、寻求支持等。 一、可能引发因素 1、心理压力: 躯体化障碍的症状常常与心理压力或情绪困扰有关。焦虑、抑郁或压力可能转化为身体疼痛。 2、身体敏感性增加: 患者对身体不适的敏感度增加,即使是轻微的不适也会被感知为严重的疼痛。 3、未处理的情绪: 部分情绪问题或心理创伤可能未能得到有效处理,转而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 4、注意力集中: 对身体症状的过度关注和担忧,可能会加重疼痛感。 二、应对方法 1、心理治疗: 建议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躯体化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减轻症状。 2、药物治疗: 如果疼痛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物帮助缓解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包括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等。 3、压力管理: 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能够减轻心理压力,从而缓解身体症状。 4、身体活动: 适度的身体活动可帮助释放压力和改善情绪,减轻疼痛感,可尝试散步、游泳或轻松地锻炼。 5、寻求支持: 和家人、朋友谈论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此外,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整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的改善。建议先咨询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身体疾病,医生可帮助确诊躯体化障碍并提供治疗建议。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1062
2024-06-25
孩子突然流泪想过世的阿太是怎么回事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孩子突然流泪想念过世的阿太可能与思念与悲伤、触发情感记忆、情感表达、家庭氛围,以及焦虑症等情况有关,具体需要前往小儿精神科就诊、咨询。 1、思念与悲伤: 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也会经历和感受失去亲人的悲伤,孩子可能突然想起与阿太在一起的时光,感到失落和悲伤,出现此类现象。家长应给予温柔的关心和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可以轻声询问孩子在想什么,帮助其表达内心的感受。 2、触发记忆: 某些场景、气味、声音或物品可能会触发孩子对阿太的记忆,引发情感反应,出现该类症状。和孩子一起回忆关于阿太的美好时光,可以分享一些温馨的故事或看一些家庭照片,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和关怀。 3、情感表达: 孩子有时候难以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流泪可能是其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进而会引发这种情况,鼓励孩子通过绘画、写作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阿太的思念,帮助其更好地处理情感。 4、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如果经常提起过世的阿太或表现出悲伤情绪,孩子可能会受到影响,产生共鸣和悲伤,从而会导致此种现象。可以和孩子一起为阿太建立一个小的纪念仪式,如每年在特定的日子为阿太点一支蜡烛或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有助于孩子找到一种表达思念和感受阿太存在的方法。 5、焦虑症: 通常与遗传或社会因素等情况有关,孩子心理存在障碍,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导致此种情况,有时还会出现情绪情绪异常低落、焦虑等症状,应配合医生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 此外,也不排除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疾病有关。孩子在面对失去亲人的过程中,需要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逐渐适应和接受这种变化。
1162
2024-06-25
地西泮吃了21天怎样停药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地西泮吃了21天后,停药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逐步减少药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采取非药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具体可以前往医院确定停药方案。 地西泮作为一种治疗焦虑、失眠等症状的药物,若长期服用后想要停药,需采取科学的方法,以避免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来讲,停药是一个逐步减少药量的过程,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如头晕、心慌、焦虑等戒断症状。 如果想要停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逐步减少药量的计划,通常计划里会包括逐渐减少每日的服药量,或者减少服药的频率。在执行停药计划时,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与医生沟通,对停药计划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也可尝试一些非药物的方法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如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 在停药期间,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更好地应对停药过程中的情绪波动。
822
2024-06-25
对盐酸羟考酮片不敏感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对盐酸羟考酮片不敏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服用药物时间短、药物剂量不足、药物失效、机体本身对药物不敏感、病情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 1、服用药物时间短: 盐酸羟考酮片作为一种常用于缓解中到重度疼痛的强阿片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刚刚开始使用盐酸羟考酮片,药物在体内尚未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表现出对药物不敏感的现象。建议延长观察时间,等待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后再评估疗效。 2、药物剂量不足: 盐酸羟考酮片的镇痛效果与剂量密切相关,若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不足,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镇痛效果。若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不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药物剂量,提高镇痛效果。 3、药物失效: 药物在生产、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若患者使用的药物已经过期或保存不当,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建议更换新的药物。 4、机体本身对药物不敏感: 部分患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对盐酸羟考酮片的敏感性较低。若患者机体本身对盐酸羟考酮片不敏感,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更换其他药物。 5、病情较重: 对于某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可能远超过盐酸羟考酮片的镇痛范围,导致患者对药物不敏感。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其他镇痛药物,提高镇痛效果。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失效或过量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服用药物期间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1374
2024-06-25
喹硫平和马来酸氟伏沙明的区别有哪些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缓释片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在药物类别、治疗范围、药物机制、副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药物类别: 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缓释片则是一种抗抑郁药。 2、治疗范围: 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狂躁症等疾病。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缓释片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等疾病。 3、药物机制: 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发挥作用,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缓释片则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4、副作用: 两种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具体表现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如两者都能引起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等;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侧重于影响内分泌系统,如可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缓释片侧重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眩晕等。且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相关副反应程度可能更为严重,需密切关注。 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对自身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535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