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墨菲氏征阳性常见于什么病
耿亚军
副主任医师
胆胰外科
墨菲氏征阳性,通常意味着存在一系列胆道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胆道肿瘤,具体可以前往医院肝胆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1、胆囊炎: 主要由炎症感染引起,可能导致胆囊功能受损,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检查时墨菲氏征会呈现阳性,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胆囊结石: 当胆囊内出现结石堆积时,可能会完全堵塞胆囊,导致胆囊肿大并引发疼痛,会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需要配合医生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3、胆囊息肉: 是一种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此类情况,会对胆囊功能造成损伤,可根据医生建议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4、胆总管结石: 可能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并伴有墨菲氏征阳性。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 5、胆道肿瘤: 与慢性胆管炎症相关,会有上述表现,同时可出现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或是进行介入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卧床休息,病情不严重者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剧烈活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适当高蛋白饮食,避免烟酒。
974
2024-06-17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什么原因
张业繁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直接胆红素偏高,考虑与胆道梗阻、肝脏疾病、溶血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多为疾病表现。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临床症状、病史、用药史等,帮助判断。 1、胆道梗阻: 肝内外胆管结石、胰头肿瘤、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等,均会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排泄不畅时,出现代谢异常现象,就可能引起直接胆红素升高,通常还有腹痛、皮肤发黄、恶心、腹泻等表现。如果是肝内胆管结石,可以通过胆道镜取出结石,肿瘤患者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2、肝脏疾病: 如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肝脏细胞受损,肝脏功能异常,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受损或功能降低,也可以导致直接胆红素增高,患者可有肝区疼痛、发烧等表现。通常建议针对肝脏疾病进行积极治疗,比如保肝、抗病毒等治疗。 3、溶血性疾病: 比如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蚕豆病,或输血引起溶血等情况,就可能会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释放直接胆红素,检查时可见该项指标明显升高。患者会有皮温降低或发烧、易出血等表现,确诊之后需要治疗原发疾病。 此外,患者进行检查前有用药史,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也可能引发上述结果。所以检查结果出来后,应到肝胆外科就诊,咨询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诊断、检查等。
3184
121
2024-06-17
为什么疝气手术千万不要做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疝气手术千万不要做,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疝气较小,没有达到手术指征通常可以不进行手术,但是疝气较大,达到了手术指征,需要进行疝气手术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疝气通常是由于经常进行重体力劳动、长期便秘、肥胖、营养不良、妊娠等导致腹腔压力增加形成,如果是由于遗传引起还可见于儿童,常见的有腹外疝、腹股沟疝、脐疝等。可见皮肤表面肿块凸显,在打喷嚏、弯腰、咳嗽等时明显,还会有钝痛和灼热感。如果症状较轻,疝气较小,自身免疫力高,只有轻微疼痛感,通常可以不进行手术,密切观察,部分患者可自行吸收消失。 但是如果疝气较大,出现了嵌顿以及剧烈疼痛,并且身体有沉重感,甚至出现绞窄,导致病变部位周围组织出现发绀的现象,此时符合手术指征,必须要进行手术,否则疝块会逐渐地增大,从而加重腹壁缺损。常见的手术方式是开放性疝气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等。 如果经常性出现腹部疼痛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腹腔镜、超声等检查,如果明确是疝气,需要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不要盲目自行决定是否手术。此外,平时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疾病。
3632
23
2024-06-17
肝癌靶向药有哪些
陈志强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目前国际国内指南上推荐的针对肝癌的靶向药主要是多激酶抑制剂,比如索拉非尼等,通常会分为一线靶向药、二线靶向药。如果需要使用肝癌靶向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盲目使用不当对肝脏造成损伤。 对于肝癌靶向药,一线靶向药主要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多纳非尼,多用于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二线靶向药主要包括阿帕替尼和瑞戈非尼,适用于一线靶向药治疗效果不好有进展的肝癌患者。针对肝癌的靶向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破坏肿瘤细胞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抵抗血管生成,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如果患有肝癌,建议去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详细的评估、超声检查、病理检查等了解病情。如果有手术机会,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没有手术机会,可以考虑使用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可保持合理的体重,在保证热量供应的前提下需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鱼、鸡肉、鸡蛋等。
4394
470
2024-06-17
一年以内打过一次破伤风有效吗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一年以内打过一次破伤风针,若注射的是自动免疫药物,通常还有效果。若注射的是被动免疫,发生危险行为后应再次注射破伤风疫苗,预防感染。 1、自动免疫: 破伤风自动免疫药物是指注射类毒素药物,该药物需要注射3次,注射间隔时间为4-6周。第一次皮下注射0.5mL,第二次皮下注射1mL,一年以后再进行一次1mL的强化注射。第一次注射后10天内就可以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但如果隔4-6周没有注射第二次,就可能会影响维持效果。 2、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针可分为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的有效时间一般为10天左右,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时间一般为3-4周。如果注射的是被动免疫破伤风,超过3周通常无效。因此,3周后出现危险行为,通常不具有预防作用。如果3周后再次出现危险行为,应再次接种。 出现外伤后,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局部淤血,并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然后及时到防控中心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免出现感染。
4312
18
2024-06-17
九价打完后手臂一直痛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九价疫苗是宫颈癌疫苗中的一种,打完九价HPV疫苗后可能会出现手臂一直痛的情况,主要与药物刺激、个人对疼痛敏感、伤口恢复不佳有关,多数会在2-3天消失。 1、药物刺激: 九价HPV疫苗进入人体后会与人体的免疫细胞发生反应,可能引起身体疼痛,也包括手臂疼痛。多为正常反应,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 2、个人对疼痛敏感: 打疫苗时需要用针头将疫苗注射进人体,一般注射位置为上臂,而个人对疼痛比较敏感时,针头刺伤产生的细微伤口也会感觉到明显疼痛,甚至感觉整个手臂都一直很疼。这与个人体质有关,一般也不需要处理,如果自觉疼痛难忍,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片缓解。 3、伤口恢复不佳: 如果打疫苗后没有注意护理,导致伤口感染,会影响伤口恢复,感染产生的炎症因子还会不断扩散到整个手臂,在感染未能控制之前,会出现上述不适症状,伤口处多伴有红肿、硬结。需要到医院或接种点进一步处理,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丙烯片等药物治疗。 此外,在接种完九价HPV疫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劳累,避免反复使用接种疫苗的手臂拿东西。如果超过一周还有明显疼痛感或还出现其他不适,则建议到医院普外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处理。
3690
443
2024-06-17
直接胆红素高多少算严重
殷国志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直接胆红素高于6.8μmol/L时算严重,直接胆红素高提示存在肝脏方面疾病。直接胆红素又称为结合胆红素,主要存在于肝脏内,可溶于水,通过肾脏进行代谢。 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总胆红素为3.4-17.1μmol/L,直接胆红素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6.8μmol/L,间接胆红素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7-10.2μmol/L。直接胆红素高于6.8μmol/L时超过正常值,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提示可能存在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炎的黄疸前期、无黄疸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直接胆红素高主要是胆道受到梗阻引起,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脏疾病的重要依据。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0-6.8umol/L,如果患者直接胆红素高于6.8μmol/L,如果检查显示直接胆红素升高幅度较小,可能与长期饮酒、过度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有关,如果检查显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可能是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胆管癌等疾病引起,常伴有黄疸、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保护肝脏功能。 如果常规体检发现直接胆红素高于6.8μmol/L,怀疑患者存在黄疸时,建议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肝功能检查、超声等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4418
497
2024-06-17
总胆红素偏高是什么原因
殷国志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总胆红素偏高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引起,如新生儿黄疸、大量喝酒、剧烈运动等,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引起,如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一、非疾病因素: 1、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红细胞多,红细胞的寿命较短且易受破坏,因此新生儿产生的胆红素要更多,导致出现体内的总胆红素偏高。一般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使用光照疗法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可以缓解。 2、大量喝酒: 大量喝酒后酒精会进入肝脏导致肝细胞受到破坏,而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场所,从而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总胆红素偏高。一般减少饮酒即可缓解。 3、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时可能会使机体代谢出现紊乱,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可能会出现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一般休息后即可缓解,无需治疗。 二、疾病因素: 1、肝脏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亚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细胞由于肝脏疾病导致功能受损,分解胆红素能力损伤或功能降低,导致总胆红素升高。可以通过治疗肝脏的原发疾病缓解,如治疗乙肝或者丙肝等肝炎导致的肝细胞破损,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治疗。 2、肝外疾病: 肝结石或者胰头癌、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会导致胆管梗阻,出现总胆红素的排出障碍,会出现总胆红素的明显升高。此外,红细胞的破坏超过肝脏分解的能力,如药物刺激或者输血等引起的过敏情况下,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导致溶血,产生大量胆红素,也可引起此症状。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缓解,如肝结石引起的梗阻,可以通过胆道镜下取出结石解除梗阻,胰头或者壶腹周围肿瘤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胆囊吻合,促进胆管的通畅性缓解症状。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总胆红素升高,建议患者及时就诊于肝胆外科,通过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血生化、骨髓检查等检查明确疾病性质并进行治疗。
3824
118
2024-06-17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病
殷国志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腺体、肌层出现良性增生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胆囊腺肌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弥漫型胆囊腺肌症、节段型胆囊腺肌症、局限型胆囊腺肌症,患者应及时遵医嘱治疗。 1、弥漫型胆囊腺肌症: 患者整个胆囊壁都可能会出现增生,胆囊壁会出现明显增厚,在进行胆囊造影检查时,造影剂可以顺利进入罗阿氏窦中,增厚的胆囊壁中会有点状阴影呈现,可引起腹胀、恶心等症状。 2、节段型胆囊腺肌症: 通常是胆囊壁的某一段出现增生,一般会让胆囊出现环形狭窄,但狭窄部位边缘不规则,患者会出现厌油、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 3、局限型胆囊腺肌症: 胆囊壁一般只是局部出现增厚,在胆囊底部比较常见,有中间位、外翻以及内翻等三种表现形式,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如果确定存在胆囊腺肌症,且出现上述不适症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且由于胆囊腺肌症有一定的恶变率,所以切除的标本需要进行冷冻切片检查。如果仅出现胆囊腺肌症,没有明显症状,可以暂时随访检查,如每6个月复查1次,如果在短时间内胆囊腺肌症增长速度加快,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怀疑存在胆囊腺肌症时,需要在肝胆外科、消化内科等进行造影检查、CT检查等明确诊断,患者日常也需要放平稳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消沉,可以多看欢乐视频。
3696
460
2024-06-17
脚趾头撞出血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
脚趾头撞出血,是因为脚趾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脚趾皮肤、血管破裂及组织出血,需要尽快处理伤口,以免感染或失血过多而影响身体健康。 1、清洗: 受伤后需要使用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将脚趾表面附着的脏物、污血清理干净。 2、消毒: 可以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以免之后出现感染而影响恢复,同时观察出血量,以及出血是否能自行停止。 3、止血: 如果出血量少,患者可以在消毒后使用创可贴、纱布包扎脚趾,有助于止血,还可预防感染,对于浅表性出血,多数能自行停止,由于人体皮肤具有一定自愈功能,会逐渐恢复。此外,也可对局部进行冰敷处理,有利于缓解局部肿胀、疼痛的情况。 4、其他: 如果出血量较大,或清洗后发现伤口很深,难以自行恢复,则需要尽快到医院普外科就诊、处理,在医生帮助下进行消毒、清创、压迫止血、包扎,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如果患者伤口深,或是受到铁锈等物品刺伤,还需要视情况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免感染破伤风。 恢复期间遵医嘱2-3天到医院换药,促进局部组织快速愈合,注意避免使用患脚活动,患侧避免受力,以免加重出血。可适当吃些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菠菜等,有助于促进表皮愈合。
4784
408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