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科室相关科普
拍片子辐射危害有多大
李康安
主任医师
放射科
拍片子是指X射线,其辐射的危害有多大是无法用一个准确数值来作为标准的,一般在日常做检查时,所受到的X射线都是人体可承受的,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X射线属于成像检查的一种,是比较常见且比较实用的检查方式,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身体里有无出现病变。X射线检查会产生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但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在安全辐射剂量范围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比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必要,否则不建议在短期内频繁进行X射线检查。因为胶片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积累,长此以往可能会对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产生损害,还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癌变等。另外孕妇以及有生育打算的人群也不建议拍片子,其原因并非X射线一定会对胎儿或女性身体产生损伤,而是为了避免一切可能会导致损伤的因素。 如果需要进行X射线检查来明确疾病,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期间可进行安全防护,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辐射伤害。同时拍片子时要避免佩戴金属饰品,如果身体内存在金属物质,也应提前告知医生,以免因片子中存在伪影而造成检查结果的误判。
1930
24
2024-06-21
做CT能吃饭吗
李康安
主任医师
放射科
在做头颅、颈椎、腰椎及四肢等部位的CT检查时,一般可以吃饭,但如果做腹部、消化道等部位的CT检查,多数情况下不可以吃饭。 CT检查对机体无创伤,重复性强,而且操作简单,对病灶的定性、定位效果好,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进行胸部、颈椎、腰椎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CT检查时,不会因为吃饭而出现图像不清晰的情况,因此检查项目在这些部位的被检者,可以在做CT检查前吃东西。 在做腹部、消化道等部位的CT检查时,多数情况下不可以吃饭,需要空腹进行。主要是因为进食后,残留在胃肠道内的食物残渣会对图像造成影响,产生伪影,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并且在进食后会导致胆囊收缩,导致胆汁排出,使胆囊无法清晰显示,影响影像医生的诊断,从而导致漏诊或者是误诊。另外,在进行增强CT检查的时候,也建议空腹至少4个小时,这样可以避免在体内注入对比剂后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避免受检者误吸呕吐物。 如果需要进行CT检查,可以去医院的放射科就诊,询问医生在检查前是否可以吃饭。此外,在检查之前应注意去除身上的金属制品,如钥匙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1574
471
2024-06-21
一个月内做三次CT危害大吗
李康安
主任医师
放射科
一个月内做三次CT检查会对身体产生辐射损伤,有一定危害,但是危害一般不大。CT检查是用X线成像,属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具有一定的辐射,CT的X线辐射相当于普通X线的几倍到几百倍。 CT检查有X射线辐射,而且CT量会累积,过多进行CT检查可能会降低机体的免疫抵抗力,但单次进行CT检查的辐射剂量属于安全辐射剂量范围内,一个月内做三次CT检查的危害会比单次造成的危害大,但也不会诱发其他的疾病,受检者不用过于担心。若受检者自身的病症需要进行多次CT检查,还是建议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协助病症的诊断或疗效的判断。 CT检查是为了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而进行的检查,在进行CT检查后需要注意多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多吃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促进机体的免疫力恢复。如果需要一个月做三次CT检查,建议在医院放射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进行CT检查后出现头痛、过敏等不良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内科完善检查,如血常规检查。
2153
44
2024-06-21
拍CT需要空腹吗
李康安
主任医师
放射科
如果在做腹部、消化道等部位的CT检查,或者增强CT检查时,多数需要空腹,而在做头颅、颈椎、腰椎及四肢等部位的CT检查时,一般可以不用空腹。 CT检查对机体无创伤,重复性强,操作简单,对病灶的定性、定位效果好,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做腹部、消化道等部位的CT检查时,通常需要保持空腹,主要是因为进食后残留在胃肠道内的食物残渣,会对图像造成伪影,影响清晰度,并且进食后会导致胆囊收缩,导致胆汁排出,使胆囊无法清晰显示,影响影像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从而导致漏诊或者误诊。 在进行增强CT检查的时候,也建议空腹4个小时以上,这样可以避免在体内注入对比剂后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避免受检者误吸呕吐物。在进行胸部、颈椎、腰椎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CT平扫检查时,不会因为吃饭而出现图像不清晰的情况,因此做上述部位的检查时,被检者可以不用空腹。 进行CT检查时,对于不同检查部位和目的,对空腹的要求不尽相同,受检者可以在检查前向医生咨询,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去除身上的金属制品,如钥匙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如果检查结果不够详细,还可前往医院超声科再次就诊,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完善检查结果。
2143
162
2024-06-21
PET-CT副作用
崔春玲
副主任医师
放射线科
PET-CT的副作用,主要是在检查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PET-CT指的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把PET和CT两种医学影像的设备整合在一起的新设备。 在PET-CT检查过程中,辐射主要来自药物的放射性与CT扫描所产生的电离辐射,但其一次检查所产生的辐射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做PET-CT检查时会在人体引入放射性药物,主要应用的药物为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此种药物的半衰期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小,使用比较安全,一般情况下进行PET-CT检查的患者,在几个小时后体内就没有放射性。 另外,PET-CT中CT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进行定位,所带来的辐射剂量也比较小,通常低于常规的CT检查。但做完PET-CT的患者在一天之内尽量不要接触孕妇和儿童,并多喝水,以促进药物和放射物排出体外。 PET-CT一次扫描可以反映活体生物体的功能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临床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脑部癫痫病灶定位、痴呆早期诊断、脑受体研究及心脏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因此,建议有充分的临床理由行PET-CT检查,以实现辐射实践正当性。
3784
209
2024-06-18
做核磁共振可以吃饭吗
崔春玲
副主任医师
放射线科
患者如果做头部、颈椎等部位的核磁共振检查,通常可以吃饭。但如果是做腹部尤其是上腹部的核磁共振检查,则需要空腹进行检查,即不能吃饭,患者可以在检查前咨询医生,以医生的告知为准。 如果需要做头颅、颈椎、腰椎、四肢关节等部位的核磁共振检查,由于吃饭不会影响检查时的图像质量和诊断结果,所以可以在饭后进行检查。 但如果需要对肝脏、脾脏、胰腺、胆囊等消化系统器官做核磁共振检查,则不可以吃饭。因为患者在吃饭后会在胃肠道内出现食物残渣,且吃东西后会使肠道蠕动加快,而核磁共振检查成像速度较慢,所以容易出现图像伪影,从而影响图像清晰度、影响诊断结果,并且在吃饭后胆囊会收缩,会排出胆囊内存留的胆汁,所以不利于胆囊显示。 另外,如果患者还需要做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无论做哪个部位的检查,均建议空腹进行,以避免出现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如呕吐,以及在呕吐后患者容易将呕吐物误吸,有窒息的危险。 如果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建议到医院放射线科进行,在做检查之前需要将身上的金属首饰摘下。对于体内有金属支架的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通常此类患者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4048
303
2024-06-17
核磁共振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崔春玲
副主任医师
放射线科
大多数人群按照规定正确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虽有一定噪音,但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若是存在检查禁忌,如携带金属物品、不能配合检查、患有特殊疾病等,检查时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1、携带金属物品: 体内植入起搏器、冠脉支架、钢板等金属物的人群,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则可能会使心脏起搏器失效,起搏功能丧失,进而可影响机体心脏正常跳动。且患者在进行此检查时,容易使得支架、钢板等受吸附力影响,在体内产生位移,对植入部位及周围组织产生牵拉、刺激,影响组织、器官功能。 2、不能配合检查: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有情绪躁动、不自主运动等情况,可能无法配合检查,不能顺利检查,还可能影响检查结果、造成意外伤害等。 3、患有特殊疾病: 若自身患有幽闭恐惧症、癫痫等,需避免做核磁共振,以免将患者置于陌生环境,诱使疾病急性发作,甚至会加重病情。 4、其他情况: 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体外循环设备等,以维持生命,也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期间需要撤去支持仪器,可能会造成患者生命终止,可以用床边彩超进行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是一项比较安全的检查方式,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没有太大伤害,需要检查时建议先咨询体检科、放射线科医生的建议,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检查。
3602
204
2024-06-17
做核磁共振对身体有伤害吗
崔春玲
副主任医师
放射线科
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讲,做核磁共振时按照规定检查,对身体是没有太大伤害的。但对于孕早期女性,需尽量避免做核磁共振,以免对胎儿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另外,如果是增强核磁共振,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 核磁共振是一项影像学检查,是利用磁场的原理作用于人体,依靠反射信号得到图像。由于核磁共振是利用磁场对人体的原子核进行激发,所以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机体可以耐受。但对于孕早期女性,因为此时胎儿的情况比较不稳定,所以如果孕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可能会在扫描过程中对自身造成一定刺激,进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对于孕早期女性而言,需尽量避免做核磁共振。 另外,在做检查时,还需注意不要随身携带金属置入物,以免检查过程中导致金属置入物发热,灼伤患者。如果体内置入心脏起搏器,也不能进行核磁共振,以免导致心脏起搏器失效,对自身生命造成威胁。还应注意,如果是增强核磁共振,由于需要使用造影剂,所以如果自身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应慎重选择,以免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综上所述,在做核磁共振前,医生需要对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危险性进行评估,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若存在幽闭恐惧症等情况,在做检查的过程中机体出现不适症状,则需要告知医生及时停止检查。
4998
409
2024-06-17
做CT可以吃东西吗
崔春玲
副主任医师
放射线科
做CT可不可以吃东西主要以检查部位来决定,有些部位如头部、四肢等是可以吃东西的,而有些部位如腹部则需要空腹进行,不能吃东西,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1、无需空腹的情况/部位:一般头部、胸部、颈椎、腰椎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CT平扫检查,因为这些检查部位不会因为进食而导致图像不清晰的情况出现,所以做这些检查部位的患者是可以在检查前吃东西的。如果进行心脏方面的影响学检查通常也不需要空腹,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2、需空腹的情况/部位:患者在做腹部、消化道等CT检查前是不可以吃东西的,这些项目在检查前通常需要禁食、禁水8-10小时,避免进食后残留在胃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并且进食后会导致胆囊收缩,胆汁排出,使胆囊无法清晰显示,会影响影像医生的诊断,从而导致漏诊。 此外,盆腔检查项目在检查前通常会被医生叮嘱喝一定量的水,这样可以充盈胃肠道,增加胃肠道的清晰度,更有利于病变的观察。另外,在进行增强CT检查的时候通常也建议空腹至少4个小时,避免在体内注入对比剂后引起呕吐等不良反应,误吸入呕吐物。 在做CT前需要跟医生确认可不可以进食,是否需要喝充足的水等,避免影响检查结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做CT时不要带金属物品,检查时注意听从医生指示,不用过于紧张。
4870
348
2024-06-14
做CT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崔春玲
副主任医师
放射线科
做CT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辐射损伤,CT检查利用X线透过人体后由计算机重建产生图像,检查过程中会出现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损伤。但是正常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检查,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电离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多种的生物效应,主要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是指人体在接受电离辐射后有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致癌效应和遗传性效应,但是没有固定阈值,通常检查剂量大时会出现,可能会造成白血病、甲状腺癌等。 确定性效应存在一定的阈值,当患者接受到一定的剂量时会产生的辐射危害,如暂时不育、永久不育或皮肤损伤等。但是检查过程中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无需过于担心。但是备孕期或者怀孕的女性不应进行CT检查,避免对胚胎造成损伤。 另外,做增强CT还要在体内注入对比剂,可能会对肾功能有一定损伤,所以肾功能不全以及自身对对比剂存在过敏者,应提前告知医生,此时不可以做检查。做完增强CT后还应在放射科附近观察0.5-1小时,以免出现不适。同时还应大量饮水,及时排尿,促使对比剂排出。
4736
37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