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由多种因素引发,主要包括接触过敏原、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从而引发皮肤过敏症状。
1、接触过敏原:日常生活中,皮肤接触的众多物质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如金属制品中的镍,常存在于首饰、皮带扣等物品中,与皮肤接触后,易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化妆品里的香料、防腐剂,也是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会刺激皮肤,破坏皮肤屏障,引发过敏。
2、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可导致皮肤过敏,如海鲜富含蛋白质,部分人摄入后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皮肤出现风团、瘙痒;还有牛奶、鸡蛋等,也可能引起过敏,尤其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表现为皮肤湿疹、红斑等。
3、环境因素: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可诱发皮肤过敏,季节交替时气温、湿度变化大,皮肤适应能力下降,易出现过敏。另外空气中的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被人体吸入或接触皮肤后,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皮疹等。
4、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时易引发皮肤过敏,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正常运作,使其无法准确区分自身与外来物质,对正常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引发皮肤过敏症状,如慢性荨麻疹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维持皮肤健康。若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皮肤过敏如何改善
皮肤清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强碱性肥皂或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清洁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2-37℃之间。
皮肤保湿:使用具有修复功能的医学护肤品,如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外用药物:在过敏症状较轻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较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口服药物:常用抗组胺药物,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过敏反应时可能需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审核医生:
王香兰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01:43
73050次播放2023-12-27
01:55
12307次播放2023-04-18
01:48
70054次播放2023-02-06
01:58
35730次播放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