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彩超指用超声探头在检查者颈动脉处扫描,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在荧光屏上显现颈动脉彩色图像,根据回声的强弱、多少及分布状态等观察颈动脉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等,从而判断颈动脉是否有斑块及其部位和大小、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等。它是颈动脉血管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和准确的优点。
1.5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后的妇女。
2.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或病史的患者。
3.考虑有动脉硬化、脑卒中疾病的人群。
4.长期吸烟或肥胖的患者。
5.有突然晕倒的病史,或近期内屡次发生无明显诱因的摔倒,伴短暂意识不清者。
6.经常感到头晕、头痛或出现短暂性黑蒙、出现一侧上肢或下肢、面部感觉麻木或运动功能障碍者。
1.受检者应采取仰卧位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垫高受检者颈部使头部略向后仰,充分暴露颈部。
2.受检者需将头部偏向被检查动脉的另一侧,医生会向受检者被检测部位涂抹耦合剂,使探头不被空气影响以及更灵活地滑动探查。
3.医生会在受检者颈动脉处从纵向到横向连续扫查,在此期间受检者积极配合医生即可。
4.检查完成后受检者坐起,将耦合剂擦掉即可。
颈动脉彩超检查报告包括检查者个人信息、超声图象、超声所见以及超声诊断。
双侧颈动脉未见异常。
颈部动脉内中膜增厚。
这个诊断结果一般会带有颈部某一部位,如左侧颈部动脉内中膜增厚,但不论在哪个部位,内中膜增厚带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当彩超中看到内中膜厚度处于0.9~1.2mm之间,即判断内中膜增厚,通常是由于血管硬化造成的,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几率。
对于内中膜增厚主要是通过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药物治疗控制。
在饮食上要避免高脂肪食物,清淡饮食,增加体育锻炼等。
颈动脉斑块形成。
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mm时,即动脉斑块形成。此时根据回声强度分为边界清晰、内部不规则强回声的硬斑,边界模糊、内部中低回声的软斑以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混合斑。出现斑块,意味着颈动脉管径较细、狭窄,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脑血管意外。
对于病情较轻者,通常用他汀类、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如果血管狭窄大于70%,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冠脉支架手术。
饮食上要戒烟戒酒,清淡饮食。
颈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就是指血管的堵塞程度,堵塞越严重,狭窄度越高。颈动脉内径<30%为轻度狭窄,颈动脉内径在30%~69%之间为中度狭窄,颈内动脉内径在70%~99%之间为重度狭窄。
轻度狭窄以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中度及以上的狭窄,需要对全身血管进行评估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通常多需进行支架等手术治疗。
动脉血栓。
动脉血栓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形成的斑块脱落后形成,会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肢体麻木、偏瘫等危险。
对于较轻的血栓多用抗凝、降脂等药物保守治疗,较重的血栓需要进行血管支架等手术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当出现此类症状时,说明可能像心脏、脑血管等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了动脉硬化。
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般用他汀类的降脂药、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如果出现明显不稳定性的斑块,可能需要进行取栓、支架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