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损伤十分常见,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而且有些全身性疾病在口腔黏膜上也有所表现。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口腔黏膜和不健康口腔黏膜的区别。
口腔黏膜形态
1、正常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覆盖在整个口腔内部,呈粉红色,柔软而湿润,向外和皮肤相连,向内和消化道黏膜相连。
2、异常口腔黏膜
口腔白斑
指发生于口腔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无法被擦掉,但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好发于颊黏膜、唇、舌。主要表现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与黏膜平齐或略为高起,有粗糙感。另外,可为皱纸状,多发生于口底及舌腹,病损呈灰白色或白垩色,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如皱纸;颗粒状,颊黏膜口角区多见,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至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损间杂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疣状,呈灰白色,表面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粗糙,质稍硬。
口腔扁平苔藓
多见于颊黏膜、舌面、唇内、牙龈和上腭等,通常为对称性分布,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条纹,呈现线状、网状、环状或树枝状,条纹间的黏膜发红。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水疱期检查可见口腔黏膜出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特别是邻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更明显。水疱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口腔念珠菌病
检查可见舌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黏膜发红、口角湿白潮红、白色不规则增厚、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等。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外周充血丝晕,表面覆盖浅黄色假膜,中央凹陷,灼痛感明显。其中,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初起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mm;重型溃疡大而深,≥1cm,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或组织缺损;疱疹样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者溃疡直径较小,约2mm,溃疡数目多,可达十几个或几十个,散在分布。
天疱疮
检查可见口腔黏膜内疱、上皮剥脱或不规则糜烂,同时全身皮肤也出现广泛性水疱。
手足口病
检查可见口内颊黏膜、软腭、舌缘及唇内侧散在的红斑及小疱疹,多与皮疹同时出现,或稍晚1~2天出现。口腔内疱疹极易破溃成糜烂面,上覆有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红肿。手、足部位也会有相似表现。
口腔白色角化症
检查可见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有白色角化斑块或斑片,尤其以颊、唇、舌部多见。为灰白色、浅白或乳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出或略高于黏膜表面,表面平滑、基底柔软无结节。与周围正常的黏膜相比,白色角化区域黏膜的质地及弹性没有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