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共收录14位医生
小儿找肺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并不存在小儿找肺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使用直接定位法、从大椎穴定位法、结合肩胛骨定位法均可找到肺俞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如小儿发育情况、依从性等综合考虑,选择更简便易操作的方法。 直接定位法 1、确定姿势: 让小儿坐直或站直,身体保持挺直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向前伸展。 2、寻找第三胸椎棘突: 家长或护理人员站在小儿身后,用手触摸小儿背部的脊柱,从上往下数,找到第三个突起的骨头,这就是第三胸椎棘突。 3、定位肺俞穴: 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后正中线旁开大约1.5寸(约等于小儿两横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肺俞穴,左右两侧各一。 大椎穴定位法 1、确定大椎穴位置: 让小儿低头,在其颈背交界处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骨性隆起,这是第七颈椎棘突,也就是常说的大椎穴。 2、测量距离: 从大椎穴开始,向下测量大约四个小儿手指宽度的距离,这里的四个手指宽度是指小儿的手指,而非成人的手指。 3、定位肺俞穴: 在测量得到的下方位置,再向左右两侧旁开小儿两横指(即1.5寸)的距离,即为肺俞穴,同样左右两侧各一。 肩胛骨定位法 1、确定肩胛冈内侧缘连线: 让小儿背对家长或护理人员,用手触摸小儿两侧的肩胛冈内侧缘,找到它们的连线。 2、确定第三胸椎棘突: 这条连线与脊柱正中线的交点,大致就是第三胸椎棘突的位置。 3、定位肺俞穴: 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位置,即为肺俞穴。 注意事项 准确性: 在定位肺俞穴时,要确保准确性,避免偏离穴位,导致效果不佳或产生副作用的情况。 力度: 在刺激肺俞穴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切不可用力过猛,导致小儿不适或损伤皮肤。 卫生: 在按摩或刺激肺俞穴前,要确保手部清洁卫生,避免手上细菌病毒传染给小儿等问题。
742
2024.12.17
新生儿大便正常颜色和形状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新生儿大便的正常表现体现在其鲜明的颜色和特定的形状上。 刚出生后大便的颜色为墨绿色,逐渐会过渡为黄绿色,质地黏稠 ,后随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通常呈现为金黄色或淡黄色的均匀膏状,而人工喂养的则可能表现为淡黄色的稍干燥形态 。 胎便 颜色: 新生儿出生后最初排出的大便为胎便,颜色通常是墨绿色或深黑色。因胎便主要是由胎儿在子宫内吞咽的羊水、脱落的肠黏膜细胞、胆汁以及脂肪等成分组成。 形状: 质地黏稠,类似焦油。 过渡便 颜色: 在出生后2-4天,胎便会逐渐过渡为过渡便。颜色开始由墨绿色变为黄绿色,因随着宝宝开始吃奶,肠道菌群逐渐建立,食物的消化过程发生变化,大便的颜色也随之改变。 形状: 质地仍然比较黏稠,但相较于胎便会稍微稀一些。 母乳喂养大便 颜色: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颜色多为金黄色或淡黄色。因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大便中的胆红素经过肠道菌群作用后,呈现出这种比较明亮的颜色。 形状: 通常是比较软的糊状,有时会有一些细小的颗粒,这是未消化完全的奶瓣。大便比较均匀细腻,没有明显的块状物。 配方奶喂养大便 颜色: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较母乳喂养儿略淡,多为淡黄色或黄白色。这是因为配方奶的成分与母乳有所不同,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和产物也存在差异。 形状: 大便质地比母乳喂养儿稍硬,通常呈膏状或糊状,可能会出现较多明显的奶瓣。 新生儿大便异常的颜色和形状 1、颜色: 大便呈白色或灰白色可能是胆道闭锁等问题导致胆汁无法正常进入肠道,影响胆红素代谢。若大便呈红色,可能是肠道出血,或者是肛门局部破损出血。黑色柏油样大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2、形状: 水样便可能表示腹泻,与喂养不当或感染有关。蛋花汤样便未消化的奶块较多,可能与奶粉喂养不当有关。豆腐渣样便可能由真菌性肠炎引起,需就医治疗。
726
2024.12.17
宝宝38.5度算高烧吗怎么处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宝宝体温达到38.5℃时,通常被视为中度发热,尚未达到高烧的标准,但仍需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降温处理,如观察宝宝状态、物理降温等。 1、观察宝宝状态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以及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且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可以暂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若宝宝表现出烦躁不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或体温持续上升,应及时就医。 2、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使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的部位,有助于散热。 减少衣物: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使宝宝能够通过皮肤散热。 调整室温:保持室内通风,将室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宝宝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加重发热。 3、补充水分 发热时,宝宝体内水分蒸发加快,易导致脱水。因此,应鼓励宝宝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对于不愿喝水的宝宝,可以尝试给予稀释的果汁或口服补液盐。 4、药物降温 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宝宝体温持续升高,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的退热药。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进行,避免过量使用。 5、就医检查 如果宝宝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家长应保持冷静,切勿盲目使用退烧药,以免掩盖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宝宝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宝宝38.5度不治疗会怎样 若不及时降温,宝宝的体温可能会持续升高,甚至达到高烧状态。高烧不仅会让宝宝感到极度不适,还可能引发惊厥、抽搐等严重后果。 38.5度的体温往往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原发病可能会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例如,由感染引起的发热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等严重疾病。 持续的高热还可能影响宝宝的身体机能,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宝宝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如果病情持续发展,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可能延长宝宝的康复时间。此外,一些原本可以通过简单治疗治愈的疾病,在病情恶化后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手段。
1468
2024.12.17
小孩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才好得快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小孩发烧时手脚冰凉较为常见,这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四肢末梢血管收缩所致。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包括保暖与散热平衡、物理降温辅助等,能帮助缓解孩子不适,促进体温恢复正常,也可减轻家长的焦虑。 1、保暖与散热平衡: 可为孩子手脚适当保暖,如穿上薄袜子、用温热毛巾轻敷手脚,但切勿过度捂热,以免影响散热。要解开孩子领口、袖口等,利于身体散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将室温维持在22-24℃。这样既能让孩子感觉舒适,又能防止体温进一步升高,为后续降温措施创造良好条件。 2、物理降温: 采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水分蒸发可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32-34℃。还可使用退热贴敷于额头,起到局部降温作用。注意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密切观察孩子反应,若出现寒战、哭闹加剧等情况应暂停。 3、药物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退烧药。应严格按照剂量服用,用药后多给孩子喝水,促进药物吸收与排泄,并且观察体温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一般用药后0.5-1小时内体温会逐渐下降。 在处理孩子发烧手脚冰凉过程中,家长要保持冷静,准确测量体温并记录。若孩子持续高烧不退、出现抽搐、呕吐、精神萎靡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或多种退烧药混合使用,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损害。 预防小孩发烧手脚冰凉的日常注意事项 加强孩子的锻炼,鼓励其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玩耍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但在流感高发季节或传染病流行期间,可适当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的次数,如需前往,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关注孩子的饮食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给孩子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等食物,避免挑食、偏食,防止因营养缺乏导致抵抗力下降。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或过热。孩子睡眠时,要注意盖好被子,保持睡眠环境舒适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身体的恢复与成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更好地抵御疾病侵袭。
704
2024.12.17
早产儿气管软骨化症状有哪些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早产儿气管软骨化是一种气管结构异常,其中气管的软骨部分变得过于柔软或缺乏足够的支撑,导致气管在呼吸时容易塌陷,其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喘鸣音、咳嗽、喂养困难及生长发育迟缓等,患者需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1、呼吸困难: 是早产儿气管软骨化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气管软骨的支撑力不足,气管在吸气时容易塌陷,导致气流受阻。早产儿可能表现出呼吸费力、呼吸急促或呼吸浅快,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窒息的风险。 2、喘鸣音: 呼吸时尤其是在吸气时,早产儿可能会发出一种高调、尖锐的喘鸣音,这是气流通过狭窄或塌陷的气管时产生的声音,是气管软骨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喘鸣音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间歇出现,随病情的发展而变化。 3、咳嗽: 气管受刺激或气流不畅时,早产儿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其嗽可能是干咳,也可能伴有痰液。咳嗽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但持续不断的咳嗽可能表明病情在加重。 4、喂养困难: 气管软骨化还可能影响早产儿的吞咽和消化功能,导致喂养困难,早产儿可能出现呛奶、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喂养困难不仅影响早产儿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5、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呼吸困难和喂养困难,早产儿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早产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不达标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 对于早产儿气管软骨化的日常护理,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带孩子就医,且在喂养方面,应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避免孩子呛奶或呕吐。
993
2024.12.16
8个月宝宝能吃哪十大最佳水果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8个月宝宝可食用部分浆果类水果、核果类水果、仁果类水果以及柑橘类水果、瓜果类水果,不只有十种,可根据宝宝情况进行选择。期间需要观察宝宝情况,若有异常需要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就诊。 1、浆果类水果: 如草莓,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可将新鲜草莓洗净、去蒂、压成泥状喂食。首次喂食少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皮肤红疹等。草莓较软易吞咽,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且其酸甜口感可促进食欲,喂食后可喂少量水清洁口腔。常见的浆果类水果还有蓝莓、树莓等,也可适量食用。 2、核果类水果: 如桃子,需选取成熟软嫩的桃子,去皮去核后制成桃泥。桃子含有多种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喂食时留意宝宝消化情况,若出现腹泻则暂停。且桃子的果香与口感能丰富宝宝味觉体验,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促进身体发育。此外,还可以适当吃杏、油桃等水果。 3、仁果类水果: 8个月的宝宝可以适量吃仁果类水果,如苹果、梨等,均营养丰富。其中苹果含有果胶,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有助于消化。梨有润肺功效,能缓解宝宝轻微咳嗽。但要将水果制成泥状,方便宝宝吞咽和消化。 4、柑橘类水果: 如橙子,橙子富含维生素C与类黄酮,可将橙子榨汁后稀释喂食,或制成橙泥。橙子能增强宝宝抵抗力,促进铁吸收。但酸性较强,不宜多吃,以免刺激肠胃。喂食后要及时清洁口腔,防止果汁腐蚀牙齿,保障宝宝口腔健康与消化功能正常。常见的柑橘类水果还有橘子、柚子等,均可适量食用。 5、瓜果类水果: 如哈密瓜,哈密瓜香甜多汁,含多种维生素,可补充宝宝身体所需水分与营养。不过其含糖量较高,食用量需控制,防止宝宝摄入过多糖分。平时还可以选择西瓜、甜瓜等水果,均对身体有益。 8个月宝宝添加水果应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每种水果先试吃,无不良反应再增量或换品种。水果要新鲜、干净、无农药残留。喂食时间宜在两餐之间,避免影响正餐。密切关注宝宝进食后反应,如消化、过敏等,及时调整饮食,促进宝宝健康发育。
988
2024.12.16
小孩突然说脚麻要警惕哪四种病
王仕奎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临床上并没有小孩突然说脚麻要警惕四种病的明确说法,当小孩突然说脚麻时,可能是姿势不当,但还需要警惕营养不良、外伤、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从而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姿势不当: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蹲坐或盘腿,可能会压迫到下肢的神经,引起短暂的麻木感。这种情况通常在改变姿势后会有所缓解。如果孩子的脚麻症状是由姿势不当引起的,家长应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营养不良: 特别是维生素B族和钙质的不足,也可能导致小孩出现脚麻症状。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可能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引起麻木感。而钙质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和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引发脚麻。家长应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和钙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绿叶蔬菜和豆制品等。 3、外伤: 如果小孩近期脚部受到撞击、扭伤等外伤,可能会损伤到末梢神经,导致脚麻。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病也可能压迫到神经,引起下肢麻木。对于外伤引起的脚麻,家长应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并带孩子就医检查是否有神经损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病,家长应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不动。 4、血液循环障碍: 寒冷环境下,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引发麻木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血管炎等疾病也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脚麻。家长应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果孩子出现持续的脚麻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虽然儿童患糖尿病的概率较低,但长期高血糖也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脚麻。如果孩子有家族遗传史或长期高糖饮食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血糖水平,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孩子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同时,要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和钙质的食物。
1138
2024.12.16
8岁小孩10天不大便正常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8岁小孩10天不大便属于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小孩应每天或隔天排便一次。若出现这种状况,应前往小儿消化科就诊,请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与妥善治疗,有可能是食物结构不合理、饮水不足、缺乏运动、精神因素、先天性巨结肠症导致的。 1、食物结构不合理: 小孩若偏好肉类、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而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会使肠道内食物残渣减少,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家长应调整小孩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苹果等。 2、饮水不足: 水分摄入不够,会导致肠道内大便干燥、变硬,不易排出体外。每天应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8岁小孩每天需饮水1000-1500毫升。家长可定时提醒小孩喝水,以白开水为主。也可制作一些水果汁,如鲜榨橙汁,适当给小孩饮用,但要注意避免糖分过高。 3、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肠道蠕动减慢,影响排便功能,应鼓励小孩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跳绳、跑步、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血液循环和蠕动,增强肠道排空能力。家长可与小孩一起参与运动,增加趣味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改善因运动不足导致的便秘问题。 4、精神因素: 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引起小孩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便秘。家长要关注小孩的心理状态,多与小孩沟通交流,帮助其缓解压力。可引导小孩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深呼吸练习、冥想等。 5、先天性巨结肠症: 会使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或功能异常,导致肠道蠕动障碍,引起顽固性便秘。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钡剂灌肠造影、肠镜等,确诊后根据具体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其他专业医疗干预,以恢复肠道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解决便秘问题。 家长不要随意给小孩使用强力泻药,以免损伤肠道,培养小孩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每天早餐后半小时尝试排便。注意定期带小孩进行体检,关注肠道健康状况。
539
2024.12.16
7岁小孩呕吐要警惕哪四种病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7岁小孩呕吐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是需要警惕的并不局限于4种疾病,应警惕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蛔虫病、脑膜炎、食物中毒。当发现小孩呕吐时,应仔细观察症状,必要时及时去小儿消化科就诊,请医生进行治疗。 1、消化不良: 是7岁小孩呕吐的常见原因,由于小孩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次性食用过多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此时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并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按摩患儿腹部5-10分钟,促进胃肠蠕动。 2、急性胃肠炎: 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小孩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病原体进入胃肠道,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菌药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 3、蛔虫病: 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等,也会导致小孩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通过粪便检查确认寄生虫种类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 4、脑膜炎: 某些疾病如脑膜炎等,可导致小孩颅内压增高,引起喷射性呕吐,并伴有头痛、嗜睡、抽搐等症状。是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听从医生建议使用阿昔洛韦片、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 5、食物中毒: 是严重的呕吐原因,通常由细菌、真菌或毒物污染的食物引起。小孩食入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休克。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催吐、补液等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小孩的饮食卫生和保暖,预防呕吐的发生。夜间睡眠时腹部受凉也可能导致呕吐,家长应做好孩子腹部保暖。
517
2024.12.16
咳康含片多大孩子能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咳康含片作为一种常用的止咳化痰药物,对于缓解孩子咳嗽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咳康含片适用于6岁以上孩子服用,但具体还需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确定。 咳康含片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福尔可定、盐酸麻黄碱等,这些成分协同作用,能够止咳化痰、润肺平喘,对于风热所致的咳嗽、咳喘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是由于咳康含片中可能含有一些对孩子有潜在风险的成分,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6-12岁的孩子,咳康含片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并告知家长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咳康含片时,家长应确保孩子充分理解并遵守用药要求,避免误服或过量服用。 除了咳康含片外,还有其他一些药物也常用于孩子咳嗽的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在使用抗生素时,同样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用药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咳康含片或其他药物时,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及不良反应等信息。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咳康含片应含服于口腔中,避免吞咽过快导致药物刺激咽喉或食道。
733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