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烟台山医院风湿免疫科
烟台山医院
共收录6位医生
尿酸范围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尿酸作为嘌呤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正常值受到性别的影响, 一般男性正常值范围为150-416μmol/L,女性为89-357μmol/L 。若自身尿酸数值存在异常,可能提示存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必要时需积极就医诊治。 1 尿酸正常值范围 1、男性: 正常值范围为150-416μmol/L。 2、女性: 正常值范围为89-357μmol/L。 2 尿酸偏低范围 一般男性尿酸水平低于150μmol/L,女性低于89μmol/L,即认为尿酸偏低,可能与营养不良、遗传因素、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肾炎等相关。 3 尿酸偏高范围 尿酸偏高是指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范围,但尚未达到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尿酸偏高的范围因性别而异,通常认为男性尿酸值超过416μmol/L,女性尿酸值超过357μmol/L时,即为尿酸偏高。可能与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体内尿酸代谢能力较弱、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4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血尿酸水平,具体如下: 1、男性: 在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检测中,如果均超过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2、女性: 在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检测中,如果均超过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高的日常护理 充足饮水: 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建议每天饮水2000-3000ml。充足的水分能促进尿酸排泄,使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 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适度运动可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功能,促进尿酸代谢。运动还能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少尿酸盐结晶对关节的损害。
396
2024.12.30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命长度谁说了算?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炎症和损害。该病影响范围广泛,可累及皮肤、关节、内脏器官等多个系统,症状多样且可能随时间变化。患者可能会经历关节疼痛、疲劳、发热、皮疹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时间,没有固定的答案。这是因为患者的生存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和规范、患者的依从性、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病情较轻且仅累及皮肤或关节的患者,其寿命受影响较小,可能接近正常人。若病情严重,出现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损害,则可能影响寿命。 此外,早期诊断并积极接受规范治疗,能比较好地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或在后期不规范用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影响寿命。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对于疾病的稳定和康复至关重要,不依从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同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若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难度和风险增加,对寿命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每位患者的生存时间都是独特的,不能一概而论。 为了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治疗,同时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做好防晒与皮肤护理,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此外,定期复查也十分重要,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常见复查项目见图!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682
2024.12.30
什么会引起痛风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代谢性疾病,包括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内源性因素及继发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致嘌呤代谢异常、尿酸升高,增加痛风发病风险,引发一系列症状。 1、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等,以及过量饮酒,都可能导致嘌呤代谢异常,引发痛风;缺乏运动、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等也可能增加痛风的风险。 2、遗传因素: 痛风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遗传因素在痛风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存在相关基因的患者,通常更容易出现痛风症状,可能与遗传导致的嘌呤代谢酶缺陷或尿酸排泄障碍有关。 3、内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也在痛风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等,都可能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引发痛风。 4、继发性因素: 部分疾病或药物也可能导致痛风的发生,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病、风湿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以及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抗结核药物等,都可能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诱发痛风。 预防和治疗痛风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保持适当运动和规律作息;对有继发性因素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诱发痛风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降低痛风发病风险,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174
2024.12.30
红斑狼疮怎么检查出来
陈乐天
主任医师
风湿内科
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为了准确诊断红斑狼疮,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皮肤活检等。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红斑狼疮诊断的重要一环,包括血常规、血沉、抗核抗体谱、免疫球蛋白、补体等项目。血常规可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血沉的升高可能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2、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可以了解肾脏是否受累。通过检测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指标,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红斑狼疮患者常常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害的表现,因此尿液检查对于红斑狼疮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皮肤活检: 对于有皮肤损害的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活检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通过取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有助于红斑狼疮的诊断,皮肤活检通常用于确认盘状红斑或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等特定类型的红斑狼疮。 4、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或CT检查可以查看肺部是否有病变,如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等;超声心动图或MRI可以评估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受累情况。此外,腹部超声和肾脏病理活检也有助于了解内脏器官的受累情况。 5、自身抗体检测: 除了抗核抗体谱检测外,红斑狼疮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自身抗体的检测,如抗磷脂抗体、抗红细胞抗体等,上述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确认红斑狼疮的诊断,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红斑狼疮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红斑狼疮,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早日确诊并积极治疗。 红斑狼疮有哪些注意事项 确诊红斑狼疮后,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控制病情进展;红斑狼疮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此外,防晒也是红斑狼疮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方式,阳光直射可能加重皮肤损害,患者应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外出,或使用防晒霜等防护措施;在饮食方面,红斑狼疮患者应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红斑狼疮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通过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等方式,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887
2024.12.27
类风湿因子偏高怎么办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因子偏高通常提示健康问题,不仅可能指向类风湿关节炎,还可能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免疫性疾病相关,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使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类风湿因子水平。同时,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也是有效的治疗选择,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物理治疗: 如热疗、按摩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关节疼痛,从而有助于降低类风湿因子的水平,上述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副作用小的特点,适合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进行物理治疗时,需确保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损伤。 3、调整生活习惯: 应注意保暖,避免居住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过度劳累也应避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休息。戒烟忌酒也是调整生活习惯的重要一环,吸烟和酗酒会加剧关节损伤,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4、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建议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等,减少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类风湿因子的水平,因为免疫系统对蛋白质类食物反应敏感。此外,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摄入量,如深色蔬菜和坚果,有助于支持免疫系统功能。 治疗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复查类风湿因子,观察其是否继续下降,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控制也较为重要,应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对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类风湿因子偏高会带来哪些长期的健康影响 类风湿因子偏高若不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长期的健康影响,类风湿因子持续偏高可能增加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变形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类风湿因子偏高还可能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皮疹和黏膜损伤,以及关节畸形、肌无力等表现。 此外,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不适症状,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类风湿因子偏高的情况,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其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1462
2024.12.27
手胀手肿是什么原因
杨铁生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手胀手肿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于软组织损伤,也不排除是腱鞘炎、末梢神经炎等疾病造成,需要引起重视。 1、软组织损伤: 当手部受到挤压、碰撞或扭伤时,局部软组织会发生损伤,引起局部肿胀和疼痛,此种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肿胀的程度和范围与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有关。 2、腱鞘炎: 是发生在腱鞘和肌腱的一种损伤性炎症,当肌腱长期在腱鞘内过度摩擦时,会引起腱鞘和肌腱的慢性劳损,从而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腱鞘炎通常发生在手指、手腕等部位,尤其在晨起时,肿胀和疼痛的症状会更加严重。 3、末梢神经炎: 是一种神经末梢的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手部出现肿胀、麻痛和酸麻等症状。末梢神经炎的发生可能与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在糖尿病患者中,末梢神经炎尤为常见,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升高,导致神经末梢受损,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4、痛风性关节炎: 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当尿酸盐沉积在手部关节时,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红热等症状。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发生在手指、手腕等小关节,且疼痛较为剧烈。 5、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和增生,从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发生在手指、手腕等小关节,且呈对称性分布。 手胀手肿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了解上述症状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手部肿胀,患者可以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明确诊断。 手胀手肿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和物理治疗 家庭护理和物理治疗对于缓解手胀手肿的症状较为重要,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使用手部进行重复性的活动,可以进行局部冷敷或热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适用于急性肿胀期,可以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热敷则适用于慢性肿胀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此外,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电疗、超声波疗法等,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还可以进行康复锻炼,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如果手部肿胀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731
2024.12.27
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疗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需多管齐下,一般治疗涵盖休息、锻炼平衡与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包括控制症状及改善病情药物;手术治疗则针对特定情况,如滑膜切除术与关节置换术。 1、一般治疗 休息与锻炼平衡: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减少病变关节的活动,避免炎症加重和关节损伤,在缓解期,应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如关节的屈伸活动、散步等,以维持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 物理治疗: 可采用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方法,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冷敷在关节肿胀明显时使用,可减轻炎症反应,按摩和针灸有助于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减轻肌肉紧张。 2、药物治疗 控制症状药物: 使用能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和肿胀的药物,根据病情的轻重调整剂量和疗程,这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改善病情药物: 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阻止关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且要长期坚持使用,以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 3、手术治疗 滑膜切除术: 当滑膜炎症持续存在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切除病变的滑膜,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关节置换术: 对于关节畸形、功能严重丧失的患者,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定期复诊检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重关节保护,避免过度劳累与受寒受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管理: 增加富含维生素C、D、E及钙、锌等营养素食物的摄入,如柑橘类水果、牛奶、坚果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和关节健康,减少高油高脂食物,以防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避免食用可能引发炎症反应的食物,如加工肉类、精制谷物等。 起居防护: 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温暖,避免潮湿寒冷,可使用除湿器与保暖设备,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与枕头,保证关节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起床时动作宜缓慢,先活动关节再起身,减少关节突然受力。 关节保养: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并进行简单的关节伸展操,使用辅助器具,如扶手、手杖等,减轻关节压力,在进行家务或其他活动时,合理分配力量,避免过度使用病变关节,且注意关节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与寒冷天气时。
763
2024.12.27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及关节畸形为主要特征,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还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关节疼痛: 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多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尤其是四肢的小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多呈对称性、持续性。 2、关节肿胀: 受累的关节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关节滑膜的炎症导致关节腔内积液或滑膜增厚所致,肿胀的关节常伴有压痛和僵硬感。 3、晨僵: 早晨起床后,患者会感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又一典型症状。 4、关节畸形: 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软骨和骨组织会遭到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如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和外观。 5、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影响关节,还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如皮肤出现类风湿结节,呼吸系统出现间质性肺炎,循环系统出现心包炎,血液系统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6、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往往呈进行性发展,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残疾,所以早期识别症状、积极就医,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管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寒湿环境: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寒湿环境敏感,寒冷和潮湿可能加重关节疼痛和僵硬,应确保居住环境干燥、温暖,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或寒冷环境。 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运动前后要充分热身和放松。 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以防加重炎症反应。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维持良好的免疫力,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减轻病情。
1345
2024.12.27
红斑狼疮初期什么症状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初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但也有一些较为典型的表现,包括皮肤红斑、关节疼痛等症状。 1、皮肤红斑: 这是红斑狼疮较为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的初期表现之一。患者皮肤可能出现对称性的红斑,如蝶形红斑,横跨鼻梁和双侧脸颊,形似蝴蝶,边界较为清晰,红斑可呈淡红色至暗红色,表面光滑或附有鳞屑,通常无明显瘙痒感,但在晒太阳后可能加重,对患者的外貌产生影响,同时也提示皮肤的免疫异常,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排查。 2、关节疼痛: 许多红斑狼疮患者在初期会感到关节疼痛,多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手腕、膝关节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酸痛,类似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但一般不会像类风湿关节炎那样引起关节畸形,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休息后稍有缓解,关节疼痛的出现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如握力下降、行走不便等,提示关节滑膜可能受到了免疫炎症的侵犯。 3、口腔溃疡: 反复出现的口腔溃疡也是红斑狼疮初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溃疡通常较浅,边缘红肿,疼痛明显,可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如唇、颊黏膜、舌等,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说话,由于口腔溃疡较为常见,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纯的口腔问题,但在红斑狼疮患者中,口腔溃疡往往频繁发作且不易愈合,这与身体的免疫紊乱状态有关。 4、疲劳乏力: 患者在疾病初期常感到极度疲劳、乏力,即使经过充足的休息也难以恢复精力,这种疲劳感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导致日常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激活状态,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同时炎症反应也可能干扰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使患者总是感觉疲惫不堪。 5、发热: 部分红斑狼疮患者在初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发热可能伴随其他症状一起出现,如关节疼痛、乏力等,也可能单独存在,这种低热通常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是因为身体内部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发热是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发现初期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疾病,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红斑狼疮初期怎么办 加强防晒: 尽量避免在紫外线强的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应做好全方位防晒措施,如戴宽边帽、撑遮阳伞、穿防晒衣等,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因为紫外线可能诱发红斑狼疮的皮肤症状加重,做好防晒能降低这种风险,保护皮肤免受损伤,防止病情因外界刺激而恶化。 舒缓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至关重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进而加重病情。可通过参与轻松的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维持身体内在环境的稳定,有利于控制初期病情的发展。 适度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初期病情的稳定。充足的休息能让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得到修复和调整,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红斑狼疮初期的身体变化,为缓解症状创造有利条件。
1464
2024.12.27
红斑狼疮可以活到正常寿命吗
陈乐天
主任医师
风湿内科
红斑狼疮患者的预期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积极的心态,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可能会活到正常寿命。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轻重不一,大多数患者在经过规范治疗后能够长期生存。如果病情控制良好,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接近普通人,得益于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器官损害。 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红斑狼疮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尤其是当重要脏器如肾脏、心脏、肺等受损时,预后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存活时间可能在5-20年不等。特别是当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控制时,患者的存活时间可能会进一步缩短。 除了治疗因素外,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自我管理也对寿命有显著影响。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免疫力较强,对治疗的耐受性高,其寿命可能相对较长。但若患者原本就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者身体素质较差,红斑狼疮可能会对其寿命造成更大影响。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治疗效果。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红斑狼疮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皮肤护理: 红斑狼疮患者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日晒可能加重病情。外出时应避免阳光直射,穿长袖衣物、戴宽边帽子、使用遮阳伞等。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搔抓和过度清洁。 2、合理运动: 在病情稳定期间,红斑狼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3、注意防晒: 防晒是红斑狼疮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间段外出外,还应使用防晒霜,并涂抹于所有暴露的皮肤部位。在户外活动时,应寻找合适的遮挡物,如树荫、屋檐等,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1265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