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科室相关科普
心脏骤停多久宣布死亡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心脏骤停后宣布死亡的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心脏停止跳动后10分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复苏措施,患者通常会被宣布死亡。这是因为超过10分钟,大脑因缺氧而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功能丧失。 然而,如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并在5-10分钟内成功恢复血液循环,患者可能有机会避免立即死亡。心肺复苏能够暂时维持血液循环,为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心脏骤停通常由严重的心脏问题引起,如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或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此外,外部因素如电击、溺水、严重失血等也可能诱发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脉搏和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发紫,瞳孔散大。 心脏骤停后的抢救时机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最佳抢救时机是昏迷后的10分钟内。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如果抢救超过30分钟,患者的意识、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复,则通常会宣布临床死亡。
740
2024-10-10
一到夏天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夏天出现头晕、恶心、想吐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从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出现异常情况后应积极就医处理。 1、非疾病因素 高温环境: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引起血容量不足,进而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恶心、想吐。 过度劳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身体消耗大量能量和水分,容易引发疲劳,进而出现上述症状。 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蹲位或坐位后突然起身,可能导致血液迅速流向下肢,造成脑部短暂缺血,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 生活习惯:如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可能导致颈部受凉,影响脑部供血,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此外,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也可能诱发相关症状。 2、疾病因素 中暑:高温环境下,身体调节功能失衡,易导致中暑。中暑时,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并给予物理降温和补液治疗。 低血糖:夏季饮食不规律或过度节食,易导致血糖降低,出现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补充糖分,如糖块、巧克力等。 贫血:营养不良、失血过多等原因导致的贫血,会使机体供氧、供能不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根据贫血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补充铁剂、输血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脑炎、脑外伤、脑肿瘤等,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此时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前庭功能异常: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可能导致前庭功能受损,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调整饮食、服用药物等,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691
2024-10-10
头晕恶心想吐是不是中暑了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头晕、恶心、想吐等症状确实可能是中暑的表现之一,但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如精神压力、内耳炎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中暑: 如果症状出现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夏季午后或长时间户外活动后,中暑的可能性较大。中暑时人体体温调节失衡,导致体内热量积聚,可能引发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 轻度中暑时,除了头晕、恶心、想吐外,还可能伴有大量出汗、口渴、面色潮红、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可能发展为重度中暑,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2、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引发头晕、恶心、想吐等症状,通常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3、内耳炎: 内耳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内耳炎可能导致内耳功能紊乱,引发头晕、恶心、想吐等症状,通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内耳相关症状。 4、胃炎: 胃炎可能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恶心、想吐等症状,由于营养吸收不良或疼痛刺激,也可能导致头晕。 如果症状出现在高温环境中,且伴有大量出汗、口渴等中暑症状,中暑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怀疑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1498
2024-10-10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冠心病、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多个方面,预防心源性猝死需要综合施策,包括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治疗心脏疾病等。 冠心病: 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冠心病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且未得到及时治疗的病人,容易发生心脏血管的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进而引发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心肌病: 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或严重的心律失常,从而引发心源性猝死。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具有家族遗传性,患者心脏室间隔过度肥厚,影响心脏向主动脉射血,在运动状态下易造成突然死亡。 恶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造成血压急剧降低,引发心源性猝死。心跳过慢也可能导致猝死,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间期综合征等,也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疾病可能不易被察觉,但一旦发作往往致命。 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药物如洋地黄、利多卡因等,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也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心肌病患者等,应特别加强监测和干预。
741
2024-10-10
酒精过敏反应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酒精过敏反应是一种由机体对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引发的症状,包括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 1、皮肤症状: 是最常见的酒精过敏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红肿、皮肤红疹、皮肤瘙痒等症状。红疹可能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风团,瘙痒症状往往难以忍受,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湿疹或荨麻疹。 2、呼吸道症状: 酒精过敏还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喉头水肿是极其危险的症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部分患者还可能因过敏反应诱发哮喘发作。 3、消化道症状: 酒精作为过敏原,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痉挛,引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可能伴随腹痛、腹泻等。 4、神经系统症状: 酒精过敏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嗜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四肢湿冷等,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对于酒精过敏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饮酒,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对于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以及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手术治疗
1340
2024-10-10
中暑手脚抽筋怎么办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后出现手脚抽筋的情况,是高温环境下身体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常见表现,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移至阴凉通风处,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采取物理方法进行缓解。 1、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活动: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尤其是手脚抽筋时应立即停止所有活动,避免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 移至阴凉通风处: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降低环境温度,有助于缓解中暑症状。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补充水分:中暑后身体可能丢失大量水分,需要及时补充。可以喝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以恢复体液平衡。 补充电解质:抽筋的重要原因是电解质失衡,特别是钠、钾等矿物质的丢失,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食物非常重要。 3、物理缓解 冷敷: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中暑和抽筋症状。 轻柔按摩:对于抽筋的手脚部位,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抽筋症状。但切记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加重肌肉损伤。 热敷:如果抽筋症状较轻,可以尝试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抽筋部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但急性期一般不推荐使用热敷,以免加重症状。 4、就医治疗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抽筋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应及时就医。 专业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以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或使用药物进行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 在高温天气下,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特别是在运动后或出汗较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需外出,应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并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在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应定时到阴凉处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1464
2024-10-10
中暑了体温会升高吗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时体温的变化是复杂而关键的过程,确实会导致体温升高,涉及多个生理机制和病理变化,如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 1、产热增加: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皮肤直接吸收热量增加,同时肌肉活动产生的热量也增多。为维持体温恒定,机体会尝试通过增加散热来平衡产热,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平衡被打破导致体内热量积聚。 2、散热减少: 人体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四种方式散热,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辐射和对流散热效果减弱;而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途径,但当环境湿度大或皮肤被汗水浸湿时,蒸发散热也受到限制。如果机体存在汗腺功能障碍,则汗液分泌减少,进一步减少蒸发散热。 3、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中暑时,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受到直接的热损伤或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而间接受损,导致其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下降,机体可能无法有效地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持续升高。 随着体温的升高,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以尝试降低体温,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皮肤血管扩张等。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生理反应可能无法再有效地降低体温,反而可能加重机体的负担。此时,机体会出现严重的热损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1290
2024-10-10
中暑有发烧的症状吗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确实会伴随发烧的症状,是中暑时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直接体现。中暑发烧不仅是重要的症状,也是中暑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暑是由于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或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时,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当机体无法有效散热时,体温会逐渐升高,从而引发发烧。 根据中暑的严重程度,体温可能从轻度升高到极高水平。一般轻度中暑时体温可能在38℃左右,而重度中暑时体温可超过40℃,甚至更高。由于高温刺激脑部血管,中暑患者常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中暑还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升高和肌肉代谢增加导致乳酸堆积,引发全身肌肉酸痛。 中暑时机体为了减少热量产生和保存能量,会出现乏力、嗜睡的症状,中暑初期,由于皮肤血管扩张,患者可能面色潮红,但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因循环血量减少而面色苍白。 轻度中暑时,患者可能大量出汗以散热,导致皮肤湿冷,而重度中暑时,患者可能无汗,皮肤干燥。随着中暑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一旦发现中暑发烧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敷、冷水擦浴等迅速降低体温,应去除患者衣物,以利于散热。中暑时患者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因此在降温的同时应给予患者适量的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1456
2024-10-10
瞳孔扩散为什么没救了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瞳孔扩散之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没救了,主要是因为严重的脑干功能受损,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理状态,但是瞳孔散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完全无法救治。 瞳孔的大小主要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的协调运动控制,前者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支配,后者则受交感神经支配。当瞳孔散大时,往往意味着瞳孔括约肌的功能受损或受到抑制,而瞳孔开大肌则可能处于过度兴奋状态。 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常提示脑干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脑干是控制生命基本功能的关键部位,损伤往往预示着患者已进入深度昏迷或脑死亡阶段。 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如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或严重的颅脑损伤,脑干可能受到压迫,导致瞳孔散大,患者的神经系统已经处于极度危急状态,复苏的可能性极低。 瞳孔散大往往伴随着其他严重的生命体征异常,如呼吸、心跳不稳定等,增加救治的难度,对于因脑干功能受损导致的瞳孔散大,治疗窗口往往非常有限。 一旦脑干功能完全丧失,即使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也难以逆转病情。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都会进一步降低救治成功率。 药物中毒引起的瞳孔散大,及时采取解毒措施仍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在面对瞳孔散大的患者时,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尽一切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783
2024-10-10
酮体低的原因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酮体低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一旦出现酮体低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1、生理因素 生理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大量产生酮体,酮体主要是在饥饿、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糖尿病等情况下,由于脂肪酸代谢增加而产生的,在普通饮食状态下,酮体水平通常较低,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饮食不当:饮食中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或者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分解减少,酮体生成也会相应减少。长期禁食会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为维持生命活动,机体会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但此时脂肪酸氧化增强,酮体生成可能会减少。 药物影响:药物可能影响酮体的生成或代谢,如降糖药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过快,影响肝脏对酮体的合成作用。 2、病理状态 黄体功能不全:黄体是卵巢排卵后形成的结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黄体功能不全会直接影响孕酮的分泌,导致孕酮水平下降,进而可能间接影响酮体的生成,孕酮与酮体虽然不同,但二者在内分泌系统中存在相互联系,孕酮水平的降低可能间接影响酮体水平。 内分泌失调:长期熬夜、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包括与酮体生成相关的激素,从而导致酮体水平偏低。 卵巢疾病:如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发育不良等卵巢疾病,会干扰激素的正常分泌,包括孕酮等,进而可能影响酮体的生成。 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机体代谢降低,不能有效地进行代偿代谢,可能导致酮体生成减少。 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如甲减、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等,可能通过影响垂体内分泌或卵巢功能,间接导致酮体水平下降。 酮体低的人群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避免长期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促进孕酮的正常分泌,保证摄入的营养全面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830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