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遗精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田龙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遗精出血说明精液中混有血液,可能预示着生殖器官存在病变,主要涉及炎症、损伤以及一些其他病理状况,需要谨慎对待,可能是生殖系统外伤、精囊炎等引起的。 1、生殖系统外伤: 如阴囊或会阴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可能损伤生殖器官的内部组织。在遗精时,受伤部位的出血混入精液。这种外伤可能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并且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对生殖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前列腺炎: 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前列腺组织会充血、水肿。遗精过程中,前列腺的充血状态可能导致局部血管破裂,使血液进入精液。常伴有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不尽,以及会阴部的不适感,这些症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3、尿道炎: 尿道出现炎症后,尿道黏膜会变得脆弱易损。遗精时,精液通过尿道排出,刺激到炎症部位的黏膜,容易引起黏膜出血,进而使血液混入精液。患者会有尿道疼痛、烧灼感,尿道口可能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现象,这些都提示尿道存在炎症。 4、附睾炎: 附睾是精子成熟和储存的重要场所,附睾炎可引起附睾组织充血、肿胀。在这种情况下,局部血管可能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精液。患者附睾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肿大,阴囊皮肤可能会发红、发热,疼痛还可能放射至下腹部或腹股沟区,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不适。 5、精囊炎: 精囊的炎症会使精囊黏膜处于充血、脆弱状态。在遗精时,精囊收缩导致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精液。患者往往会感到下腹部或会阴部坠胀、疼痛,尤其是在射精后,这种疼痛可能会加剧,并且精液颜色可能会呈现粉红色或带有血丝。 当发现遗精出血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体格检查、精液检查、超声检查等方式来确定病因,避免病情恶化对生殖系统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遗精出血怎么办 保持清洁: 遗精后及时用温水轻柔清洗外生殖器,清除血迹和残留精液,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保持生殖器官的卫生,降低因局部不洁导致的不适与潜在风险,为生殖系统维持健康环境,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避免刺激: 短期内避免性幻想、手淫以及接触色情内容,防止生殖器官充血勃起,减少对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的刺激,给予其恢复的时间,防止因过度刺激致使出血情况加重,稳定生殖系统的状态,缓解遗精出血后的不良症状。 调整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利于身体机能的自我修复。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功能,减轻因身体疲劳或内分泌失调引发的遗精出血问题,促进身体恢复正常状态。
1236
2024-12-31
阴囊唇长了个粉刺是怎么回事
田龙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阴囊部位出现类似粉刺的肿物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涉及局部皮肤的感染、毛囊问题以及一些全身性因素在局部的表现等,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的等疾病导致。 1、毛囊炎: 阴囊部位的毛囊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形成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类似粉刺,可伴有疼痛、瘙痒,周围皮肤可能发红、肿胀,随着病情发展,丘疹顶部可能出现白色脓疱,破裂后会结痂愈合,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引起疖或痈等更严重的感染。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囊肿,表现为阴囊皮肤上的圆形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中央可有一小黑点,类似粉刺的开口,一般无明显疼痛,但若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如行走、坐卧时可能产生不适感。 3、传染性软疣: 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阴囊上出现蜡样光泽的丘疹,中央有脐凹,形似粉刺,可单发或多发,搔抓后可自身接种传播,导致皮疹增多,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但也可能有轻微瘙痒,影响个人卫生和心理状态,同时还可能传染给他人。 4、尖锐湿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初期阴囊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期逐渐增多、增大,可融合成菜花状、乳头状或鸡冠状肿物,表面易发生糜烂、渗液,有恶臭,患者常伴有瘙痒、灼痛等不适,不仅影响生殖器官健康,还可能对患者的性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 5、阴囊湿疹继发感染: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阴囊皮肤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患者阴囊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皮肤破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使原有的皮疹出现脓疱、脓性分泌物等类似粉刺的表现,同时瘙痒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长期不愈还可能导致阴囊皮肤苔藓样变,进一步加重病情。 当发现阴囊部位长了类似粉刺的肿物时,应及时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如病理检查、病毒检测等,来准确判断肿物的性质和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挤压、搔抓或忽视,以免延误病情,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阴囊唇长了个粉刺怎么办 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地清洗阴囊及周边区域,洗后以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确保局部皮肤干爽。避免汗液、污垢等刺激粉刺部位,防止因局部环境潮湿不洁而加重粉刺的炎症反应,维持阴囊皮肤的清洁卫生,为粉刺的消退创造有利条件。 避免摩擦刺激: 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减少走路或运动时衣物对粉刺的摩擦。同时,避免搔抓粉刺,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感染,让粉刺能够自然恢复,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导致粉刺状况恶化。 改善生活习惯: 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皮肤的自我修复。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防止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从而减轻粉刺的症状,促进阴囊皮肤恢复健康状态。
972
2024-12-31
小弟肿了是怎么回事
田龙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小弟指男性生殖器,肿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涉及感染、过敏、外伤以及局部血液循环等多个方面,可能是,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心理压力。 1、外伤: 如性生活时用力不当、外力撞击等导致阴茎受伤,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淤血,疼痛程度不一,轻者肿胀可自行逐渐消退,重者可能损伤阴茎海绵体、尿道等重要结构,出现排尿困难、勃起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评估损伤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2、过敏反应: 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避孕套、清洁剂、新换的内裤材质等,引发阴茎局部过敏。表现为阴茎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瘙痒,皮疹可能呈丘疹样或水疱样,患者因瘙痒难忍而搔抓,可能会加重肿胀和损伤。 3、龟头炎: 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龟头,引发炎症。患者会出现龟头红肿、疼痛,局部皮肤可能有红斑、糜烂或溃疡,还伴有瘙痒、灼热感,排尿时疼痛可能加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生殖系统健康,这往往与个人卫生不良、包皮过长等因素有关。 4、尿道炎: 细菌感染尿道,炎症蔓延至阴茎海绵体等周围组织,导致阴茎肿胀。患者除阴茎肿之外,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异常症状,尿道口可能有分泌物,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进一步上行感染,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5、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阴茎海绵体白膜的纤维化病变,形成硬结,导致阴茎局部肿胀、弯曲,在勃起时疼痛明显,影响正常性生活,且病情可能逐渐进展,硬结逐渐增大,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其病因可能与外伤、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当发现男性生殖器肿了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排尿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给予专业的治疗方案,避免因延误诊断而导致病情恶化。 男性生殖器肿了怎么办 清洁护理: 用温水轻柔地清洗生殖器,保持其清洁,避免分泌物、污垢等刺激肿胀部位,防止感染加重。但要注意动作务必轻柔,避免过度摩擦造成二次伤害,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蘸干水分,维持生殖器的干爽洁净环境,有助于缓解不适。 避免刺激: 暂停性生活以及避免手淫等行为,减少对生殖器的直接刺激,防止肿胀进一步恶化。同时,避免穿着过紧的内裤和裤子,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和压迫,为生殖器提供相对宽松舒适的空间,利于消肿和缓解疼痛。 缓解压力: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时变换姿势,减轻生殖器部位的血液淤积。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等,促进身体血液循环,缓解因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肿胀,帮助减轻生殖器的肿胀和不适状况,使其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1486
2024-12-31
男士器官长了小肉疙瘩是什么原因
田龙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男士生殖器官上出现小肉疙瘩可能是由生理状况或疾病导致的,有些是良性的,而有些可能暗示着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可能是珍珠状阴茎丘疹、尖锐湿疣等引起的。 1、珍珠状阴茎丘疹: 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阴茎冠状沟边缘。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刺激、生理发育变异等有关。表现为白色、黄色或淡红色的小丘疹,呈珍珠状,质地较硬,无压痛,不融合,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也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2、尖锐湿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初期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期可逐渐增多、增大,形成乳头状、菜花状等外观,表面易发生糜烂、渗液,患者可能伴有瘙痒、灼痛等感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3、皮脂腺异位症: 是皮脂腺发育的生理性变异和皮脂腺增生所致。多发生在阴茎、龟头等部位,表现为孤立的、针头大小的黄白色小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不影响健康,一般无需治疗,但若患者因美观问题有强烈治疗意愿,可考虑激光等治疗方法。 4、传染性软疣: 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典型表现为直径2-5毫米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可挤出,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可能有轻微瘙痒。 5、阴茎癌: 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表现为阴茎上的肿物或结节,早期可能类似小肉疙瘩。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包皮过长、包茎导致的局部慢性炎症刺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等。肿物可逐渐增大、破溃、出血,伴有疼痛,晚期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转移症。 当男士发现自己生殖器官上长了小肉疙瘩时,不要自行判断或尝试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小肉疙瘩的性质和病因,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避免延误病情,确保男性生殖健康。 男士器官长了小肉疙瘩怎么办 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私密部位,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用品,保持局部干净清爽,减少细菌滋生,防止疙瘩因感染而加重症状,维持生殖器官的卫生环境,避免因不洁引发更严重的不适,为疙瘩的缓解创造有利条件,降低炎症发生风险,保障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避免刺激: 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紧身衣物对疙瘩产生摩擦和压迫,减少物理刺激。同时,避免过度搔抓、挤压疙瘩,防止破损引发疼痛和感染扩散,让疙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助于其自行恢复,减轻不适感,维持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和正常形态,避免因刺激导致疙瘩恶化。 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避免这些不良因素对身体的刺激,稳定身体内分泌状态,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助力疙瘩的消退,维持生殖系统的健康平衡,降低因不良生活习惯引发其他生殖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1155
2024-12-31
结石的克星是什么食物
李腾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并不存在结石克星食物这一说法,但是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含维生素A的食物、含枸橼酸的的食物等对疾病恢复有帮助,但食物不能代专业治疗,需遵医嘱制定饮食方案。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黑木耳、南瓜、燕麦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草酸等容易形成结石的物质的吸收,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2、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如胡萝卜、南瓜、鱼肝油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尿道内膜的健康,防止结石的形成和复发,能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辅助减少尿道炎症的发生,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减轻自身不适症状。 3、富含枸橼酸的食物: 如柠檬、橙子、柚子等水果,枸橼酸能与钙结合,减少草酸钙等结石的形成,还能增加尿液中枸橼酸的含量,降低钙离子的浓度,抑制结石的生长,并有助于溶解已形成的小结石。 还有一些具有特定功效的食物如玉米须、赤小豆、米糠等,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对预防和缓解结石也有一定的效果。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高钙、高草酸食物过量摄入,如菠菜与豆腐不宜同食,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还应控制体重,肥胖易致代谢紊乱,增加结石风险,全方位维护泌尿系统健康,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大小与位置变化。 结石患者的日常养护 水分摄入,保证每日充足饮水,使尿液得以稀释,降低结石物质浓度,减少晶体沉积,建议多饮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或含咖啡因饮品,以维持尿液的正常排泄与代谢平衡。 运动方面不可忽视,适度运动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利于结石移动与排出,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较为适宜,但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导致结石位置变动引发疼痛或损伤泌尿系统组织。 应规律作息,减少熬夜,熬夜可能影响身体内分泌及代谢功能,间接对结石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保持良好心态也至关重要,情绪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会加重身体不适,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与应对疾病。
675
2024-12-31
女性漏尿怎么办最有效的恢复方法
吴天鹏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女性漏尿困扰可通过控体重、调饮食、避久坐久站、戒不良嗜好着手等方法进行调整,也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强化、医疗干预等方法进行处理,但手术需谨慎评估,综合运用助恢复。 1、生活习惯改良 维持适宜体重意义重大,肥胖使腹部压力攀升,加重盆底肌负荷而致漏尿加剧,应注重营养均衡,减少油腻食物,增加蔬果与纤维摄入,并适度锻炼以控制体重。避免久站久坐,定时活动以舒缓盆底肌压力,减少漏尿频次。摒弃不良习惯,戒烟戒酒,远离含咖啡因与碳酸饮料,以防膀胱受刺激而加重漏尿状况。 2、盆底肌锻炼 规律的盆底肌训练极,借助特定动作,如类似中断排尿的收缩动作,每次维持数秒后放松,循环往复。每日多次、长期坚持的训练能强化盆底肌力量,提升其对膀胱尿道的掌控力,有效缓解因生育、年龄增长等致盆底肌松弛引发的漏尿,适用各类有漏尿困扰的女性群体。 3、医疗干预 针对漏尿较严重者,医疗干预不可或缺,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特定药物调节尿道阻力或膀胱活动,缓解症状但需留意副作用。子宫托等辅助器具能支撑盆底组织,减轻膀胱尿道压力。 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如尿道中段吊带术可修复加强盆底结构,手术有风险,需全面考量后抉择,以实现有效治疗漏尿的目的。 女性漏尿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提重物,减少腹压骤升,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与盆底,防止肌肉痉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就医复查,监测恢复情况,依医嘱调整养护措施,促进身体机能改善。 女性出现漏尿的日常养护 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漏尿症状,可每日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裤。 心理调适也不容忽视,漏尿可能会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可能反过来影响身体状况,要学会放松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要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及时排尿,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对盆底肌造成进一步损伤。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修复,尤其是盆底肌等相关组织,以利于改善漏尿状况并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
1252
2024-12-31
尿道感染症状有什么
李腾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尿道感染有多种典型症状,排尿方面,尿频、尿急、尿痛较为常见,膀胱敏感性因尿道黏膜受刺激而改变,神经反射异常致逼尿肌收缩,尿液也会异常,表现为血尿、脓尿,与黏膜血管受损及炎症产物混入有关。 1、排尿异常 尿频:患者会频繁地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次数一般为4-6次,夜间0-2次,而尿道感染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多次排尿,这是因为尿道黏膜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刺激,导致膀胱的敏感性增加。 尿急:患者一旦有尿意,就很难控制,需要立即排尿,这是由于尿道炎症刺激尿道和膀胱的神经感受器,使神经反射的阈值降低,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这种感觉往往比较强烈,甚至可能导致来不及到达厕所就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尿痛: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会出现疼痛、烧灼感,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刺痛,而有的患者则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甚至在排尿结束后仍会有疼痛的余感,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液经过时刺激受损的黏膜引起疼痛。 2、尿液异常 血尿:部分患者的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血液,使尿液呈淡红色、粉红色或红色,血尿的出现是因为炎症损伤了尿道黏膜或膀胱黏膜的血管,导致血液渗出混入尿液中,出血量可能较少,仅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红细胞,也可能较多,肉眼就能明显看到。 脓尿:尿液看起来浑浊,这是因为尿道感染时,尿道和膀胱内的炎症细胞、细菌及其产物等混合在尿液中,使尿液的成分发生改变,严重时,尿液中可能会出现絮状物或沉淀。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通过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感染情况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尿道感染的注意事项 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尿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减少饮酒和咖啡的摄入,酒精和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会增加排尿次数,使尿道反复受到刺激。 要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以增加尿液生成,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的排出。 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和缓解尿道感染的关键,女性在经期要特别注意及时更换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产品,防止细菌滋生,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 男性要注意清洗阴茎和阴囊,尤其是包皮过长者,要翻开包皮彻底清洗,防止包皮垢积聚引发感染,日常勤换内裤,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保持会阴部干爽。
1253
2024-12-31
尿路感染自己怎么解决方法
孔良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时可自行应对,保证休息、舒缓压力,因疲劳与紧张不利恢复,还应增加饮水、调整饮食等,若严重需及时就医,以免影响疾病恢复等。 1、适度休息与缓解压力: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身体疲劳时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感染的恢复,学会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可能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舒缓情绪,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 2、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水是缓解尿路感染的关键步骤,大量饮水能促使尿液生成增加,通过频繁排尿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将细菌及炎性分泌物排出体外,减轻尿道的炎症刺激,以白开水为主,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含咖啡因的饮品,因为这些可能会加重膀胱刺激症状。 3、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尿道黏膜,加重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限制酒精和咖啡的饮用。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取,如橙子、柠檬、草莓等,维生素C可提高尿液的酸度,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也有助于维持尿道的微生态平衡。 4、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非常重要,女性在排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肛门处的细菌污染尿道,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并勤换内裤,保持局部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男性也应注意清洗阴茎及阴囊部位,包皮过长者,要将包皮翻开清洗,避免污垢积聚引发感染。 尿路感染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与腹部,防止受寒加重不适,避免憋尿,有尿意及时排出。减少泡热水澡时长与频率,以防细菌逆行,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降低感染几率,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病情变化。 尿路感染患者的日常养护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晚尽量在相同时间入睡,创造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让身体在睡眠中充分修复,增强免疫力以抵御感染。 日常活动调节,避免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减少泌尿系统淤血情况。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对于女性患者,生理期尤其要加强护理,及时更换卫生巾,选择质量合格、透气性好的产品,防止细菌滋生繁殖,减少在生理期尿路感染加重或复发的风险,为身体的康复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1353
2024-12-31
尿道炎是什么症状
刘征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尿道炎主要呈现出一系列典型症状,尿道刺激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膀胱与尿道受炎症累及,尿道分泌物也会异常,淋菌性尿道炎有脓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则为黏液性分泌物,影响泌尿系统正常功能。 1、尿道刺激征 尿频: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尿道炎患者可能每小时就需排尿一次甚至更频繁,主要是因为尿道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其敏感性增加,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产生尿意。 尿急:患者一旦有尿意,就难以忍耐,必须立即排尿,这是由于尿道黏膜炎症导致神经感受器过度兴奋,神经反射阈值降低,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从而产生强烈的排尿紧迫感,有时甚至会因来不及到达厕所而出现尿失禁现象。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出现疼痛或烧灼感,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为轻微刺痛,重者则会有剧烈疼痛,疼痛可在排尿开始、过程中或结束时出现,常伴有尿道灼热感,这是炎症致使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液流经时刺激受损黏膜所致。 2、尿道分泌物异常 脓性分泌物:在淋菌性尿道炎中较为常见,患者尿道口会分泌出大量黄色或黄绿色黏稠脓性分泌物,有时可呈脓性糊口现象,即早晨起床时尿道口被分泌物黏连封闭,这是淋球菌感染尿道后引发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的表现。 黏液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多表现为尿道口有少量白色稀薄黏液性分泌物,量较脓性分泌物少,这些分泌物主要是由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渗出物与尿道腺体分泌物混合而成。 一旦察觉相关症状,应即刻就医诊断,通过尿常规、尿道分泌物涂片等检查明确病因,随后依据诊断结果,选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尿道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饮食上需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尿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尿痛、尿频等症状加剧,还应限制酒精和咖啡的摄入,二者均有利尿作用,可能使排尿次数过多而加重尿道不适,且不利于炎症的恢复。 增加水分摄入至关重要,每日饮水量宜保持在1500-2000毫升,充足的水分可生成大量尿液,对尿道起到冲刷作用,有助于清除尿道内的细菌、炎性分泌物等,缓解炎症,促进疾病的康复,建议多饮用白开水,避免含糖饮料,因为高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 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有尿意时及时如厕。性生活要适度且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均应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后女方最好能及时排尿,利用尿液冲洗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896
2024-12-31
肾结石痛了怎么办
刘征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当肾结石引发疼痛时,患者需立即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并寻求专业治疗。卧床休息、热敷及药物止痛是初步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情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措施。 1、缓解疼痛 卧床休息:选择舒适的体位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疼痛。 热敷:在疼痛部位使用热敷袋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避免过热造成烫伤。 药物止痛:在疼痛难以忍受时,可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以缓解疼痛。但需遵循医嘱,避免滥用。 2、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诊断:疼痛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通过B超、X光、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结石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治疗方法。 3、生活方式调整 增加饮水:保持充足的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并可能促进结石的排出。 饮食调整: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复发。 患者应当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坚持治疗并定期复查,定期体检和监测结石情况也是预防结石复发、维护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 肾结石患者的注意事项 对于结石较小、位置较容易排出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增加饮水量和适当的运动,结石有可能自然排出,预后通常较好,对于需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也一般较为乐观,但恢复时间可能稍长。 对于结石较大、位置特殊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治疗难度可能增加,预后相对较差,老年患者或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预后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肾结石患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以期获得最佳的预后效果。
587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