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的科普
轻症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头孢克肟颗粒就够了!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病例患儿是位3岁女童,于就诊前2天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结合患儿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给予其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用药1周后,患儿病情得以痊愈。 【基本信息】女、3岁 【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细菌感染) 【就诊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6月 【治疗方案】口服药物(头孢克肟颗粒) 【治疗周期】居家治疗1周,1周后复查 【治疗效果】临床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儿女,3岁,由其家长带来我院就诊,其精神状态尚可,经家长介绍,患儿夜间睡觉有蹬被子的习惯。来院就诊2天前,患者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蹬被子着凉所致,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出现,家长表示患儿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常规查体:见患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咽部出现红肿症状。给予其完善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结合血常规检查、体格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 二、治疗经过 将患儿检查结果告知患儿家长,在与患儿家长充分商议,并争取到他们的同意后,我决定采用口服药物的方式来治疗患儿的疾病。在向患儿家长充分了解后,得知患儿对头孢类药物不过敏,故选取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头孢克肟颗粒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抗菌谱广,具有杀菌作用,可改善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对于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在向患儿家长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后,我叮嘱患儿家长,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症状加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三、治疗效果 患儿居家治疗1周后,患儿来我院进行复查。在与其家长交流得知,患儿用药2天后,其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得到轻微缓解;用药治疗5天后,其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退,患儿恢复至正常状态。患儿治疗1周后来院复查,给予其完善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可见,治疗方案较为成功,疗效显著。 四、注意事项 在患儿及其家长离开我院之前,我对其表达了关心,同时叮嘱患儿家长在居家用药治疗期间,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否则可能导致病情愈发严重或者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 2、患儿在用药治疗期间要注意充分休息,规律作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3、患儿在居家治疗期间要保证营养的充分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高蛋白食物,不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物。 五、个人感悟 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打喷嚏、咳嗽、发热等。就如本例患儿一样,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病情不严重时,遵医嘱用药治疗几天即可痊愈,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会发展为肺部感染,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4731
64
2023-09-06
小男孩患急性支气管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来帮忙!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病例患儿就诊前1周出现咳嗽的症状,给予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就诊前2天,患儿上述不适症状加重,家长比较担心,遂带其来我院就诊。给予患儿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随即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治疗。经药物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无异常。 【基本信息】男、8岁 【疾病类型】急性支气管炎 【就诊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4月 【治疗方案】口服药物(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黄龙止咳颗粒)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14天 【治疗效果】患儿不适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无异常 一、初次面诊 患儿男性,8岁,就诊时家长主诉1个星期前出现咳嗽的情况,家长自行给予患儿服用头孢氨苄颗粒、紫贝止咳颗粒,但效果不佳。就诊前2天,患儿上述不适症状加重。家长比较担心,遂带其来我院门诊就诊。 给予患儿进行查体:其体温为37.3℃、心率80次/分、呼吸18次/分;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出现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查体无异常。然后给予患儿完善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稍升高,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查体,我考虑为急性支气管炎。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建议进一步完善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患儿家长表示同意。 二、治疗经过 给予患儿完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提示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然后给予患儿完善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其双肺纹理增粗。经综合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患儿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明确,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患儿家长表示同意。然后给予患儿开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该药物口服后迅速吸收,其属于氮杂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不影响核酸的合成)。用药三天,停四天,然后再次用药三天,停四天。同时予以患儿联合口服黄龙止咳颗粒,巩固治疗。患儿家长了解用药方法后离开诊室,同时嘱咐患儿家长有问题随时复诊。    三、治疗效果 门诊治疗14天后,患儿家长带其回门诊进行复查。患儿家长表示连续应用药物2天左右,体温恢复正常,其咳嗽的症状未再加重;连续应用药物7天左右,咳嗽的症状明显消退,未再次出现发热。截至门诊复查日期,患儿已治疗14天,其不适症状均已经消失。然后给予患儿复查血常规、胸部X线等,结果显示未见异常,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满意。 四、注意事项 患儿因咳嗽症状较重家长感到非常焦虑,对此我表示理解,为了让患儿疾病能够得到顺利治疗,我仔细叮嘱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应用药物,不得因症状好转或加重而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2、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3、可以适当进行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五、个人感悟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或过敏因素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持久和严重的咳嗽,同时可伴有咳痰、胸闷、气促、喘息的症状。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正如本病例患儿于我院确诊后,给予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儿不适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无异常,治疗效果较好。
5819
88
2023-08-25
4岁小孩患急性支气管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助力康复!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篇病例患儿是一位4岁的小女孩,于就诊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症状,自行服药后效果不佳,随后咳嗽症状逐渐加重,程度较为剧烈,于是紧急来院就诊。我给患儿完善胸部X线、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随后给予患儿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儿不适症状均得到好转,各指标恢复正常。 【基本信息】女、4岁 【疾病类型】急性支气管炎 【就诊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2月 【治疗方案】口服药物(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金振口服液)+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3天 【治疗效果】患儿不适症状均得到好转,各指标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患儿女,4岁,就诊时患儿家长表述,患儿在就诊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症状,同时伴有间断性发热,在家中自行服用止咳、退热药物(具体药物不详),但效果不佳。就诊前2天,患儿上述不适症状加重,且体温为38.2℃。患儿家长比较担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给予患儿进行查体:其体温为37.5℃,面色可,咽部充血,肺部听诊有少量痰鸣音。然后给予患儿完善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0.5×10^9/L,C-反应蛋白水平为37.0mg/L,其余检查未见异常。随后给予患儿完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IgM阳性。随后给予患儿完善胸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两肺纹理增粗,符合支气管肺炎改变。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二、治疗经过 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患儿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明确,建议给予其雾化吸入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患儿家长表示同意。 首先给予患儿开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阿奇霉素,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它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常用于敏感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同时给予患儿联合应用金振口服液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患儿家长了解用药方法后离开诊室,同时嘱咐患儿家长有问题随时复诊。    三、治疗效果 门诊治疗3天后,患儿家长带其回门诊进行复查。患儿家长表示连续应用药物1天左右,其体温恢复正常,其咳嗽的症状未再加重;连续应用药物2天左右,咳嗽的症状明显消退。截至门诊复查日期,患儿已连续应用药物3天,其咳嗽的症状已经消失。然后给予患儿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异常,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满意。 四、注意事项 患儿因出现咳嗽症状时间较长家长非常焦虑,对此我表示理解,为了让患儿疾病能够得到顺利治疗,我仔细叮嘱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得因患儿症状好转或加重,而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 2、在饮食方面,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疾病恢复; 3、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避免受凉后感冒,进而诱发支气管炎。 五、个人感悟 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尤以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多见。本病以咳嗽和咳痰为主要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正如本病例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后,其不适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复查各指标恢复正常。
4682
50
2023-07-28
2岁女婴患鹅口疮,碳酸氢钠注射液助康复!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患儿是一位2岁的小女孩,患儿家长发现其嘴巴里有白斑,碰触到白斑后患儿会烦躁,并且患儿的食欲也出现减退,故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可明确诊断为鹅口疮。经过仔细考量并与家长商议,给予其灭菌注射用水、碳酸氢钠注射液、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经过治疗后,患儿病情得以恢复。 【基本信息】女、2岁 【疾病类型】鹅口疮 【就诊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9月 【治疗方案】外用药物(灭菌注射用水、碳酸氢钠注射液、西帕依固龈液) 【治疗周期】居家治疗7天,2周后复诊 【治疗效果】口腔内白斑消退,不适症状消失,食欲恢复 一、初次面诊 患儿女,2岁,来院就诊时家长表述,于就诊前2天前给患儿刷牙,发现患儿口腔内部存在白色斑块,使用牙刷无法轻易将其清理干净,并且患儿还会因此暴躁不安。之后2天,患儿的食欲明显下降,家长便将患儿带来我院就诊。 经查体发现,患儿咽部充血存在红肿症状,同时其口腔内部黏膜覆盖有白色斑块状皮肤损害,其他体征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患儿完善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正常,可排除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口腔分泌物涂片可见有念球菌,故可明确诊断为鹅口疮。 二、治疗经过 我将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告知患儿家长,并告知他们患儿是由于真菌感染诱发了疾病,本来应该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但是考虑患儿年龄较小,为了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对患儿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决定通过外用灭菌注射用水、碳酸氢钠注射液、西帕依固龈液来改善患儿病情,患儿的家长表示同意。 碳酸氢钠注射液是一种碱性溶液,鹅口疮的病原体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中难以生存,所以外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以起到治疗鹅口疮的作用。同时外用灭菌注射用水、西帕依固龈液可以增进药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重新恢复身体健康。在告知患儿家长药物的用法用量后,我叮嘱他们如果用药效果不明显或者症状愈发严重要及时来院就诊。 三、治疗效果 居家用药治疗2周后,患儿家长带着患儿来院复查时,患儿家长告知我,在遵照医嘱用药的前提下,患儿用药2天后,口腔中的白斑即开始有消退的迹象;用药5天后,患儿口腔中的白色斑块几乎全部消退,同时食欲明显改善;用药7天后,患儿口腔中白斑完全消退,不适症状消失,食欲完全恢复。复诊查体未发现任何异常,由此可见该疗效显著。 四、注意事项 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我感到十分欣慰,但是还需要叮嘱其家长以下注意事项: 1、回家之后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否则可能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儿身体健康不利; 2、在患儿未痊愈之前,不可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家长要照看好患儿,保证患儿的口腔卫生状况,避免再出现其他感染,进而加重病情。 五、个人感悟 鹅口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主要病原体为念珠菌,常用的治疗手段为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本例患儿,如果病情较轻,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可以仅外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等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改善病情。
3922
83
2023-07-11
卡介苗从哪一年开始普及的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卡介苗从1974年左右开始普及,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扩大免疫规划中婴儿接种程序。卡介苗属于生物制剂,可用于预防结核病,一般在出生后接种,若出生时存在窒息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一般需要在 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能够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最早由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朗研制成功。卡介苗于1921年首次用于免疫人群,197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扩大免疫规划接种程序,从而普及接种,从而预防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接种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8-12周后结痂。若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扩散,每天使用碘伏消毒创面,但不可切开引流,以防导致病情扩散,出现肺结核、骨结核。 婴儿接种卡介苗后需要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接触生水,从而防止出现继发感染。若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创面出现流脓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小儿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分泌物培养等检查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
4499
292
2023-06-29
宝宝2岁8个月可以上幼儿园吗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宝宝2岁8个月一般可以上幼儿园,此时宝宝基本可以生活自理,例如洗脸、洗手、穿衣服,若2岁8个月的宝宝无法做到生活自理,建议等宝宝生活自理后到幼儿园学习,以免因看护不当导致宝宝发生疾病的几率增加。 2岁8个月的宝宝一般已学会奔跑,可以自行洗手、洗脸,并且能够脱、穿简单的衣服,还能说短歌谣,数几个数,能认识画上的东西,并且能够区别男、女,表现自尊心、同情心、害羞等情绪,此时学习能力比较强,通常可以上幼儿园,通过学习促进智力发育,并学习建立社交关系。 部分宝宝2岁8个月时肢体协调能力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导致自理能力比较差,无法自行洗脸、洗手、吃饭,此时去幼儿园可能会加重看护人员负担,而且可能会因护理不当而增加宝宝出现疾病的几率,不利于身体健康。 宝宝上幼儿园期间为疾病高发期,需要注意手清洁,若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儿童保健科、小儿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等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
4289
155
2023-06-29
新生儿黄疸直接与间接胆红素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在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检查中,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为重要的监测指标,临床上常用二者的升高水平,来评估新生儿黄疸状况。 直接胆红素是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常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如果新生儿直接胆红素结果异常,往往提示存在胆汁排泄障碍,如新生儿胆道闭锁或梗阻,导致直接胆红素的值呈进行性增长,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颜色多黄绿色,伴粪便颜色的改变。 间接胆红素主要是指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没能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胆红素,常用于判断是否有肝部的病变。如果间接胆红素常提示孩子有溶血或者肝脏功能异常,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颜色为橘黄色。 若发生新生儿黄疸,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为重要的判定指标,但是并非唯一指标,需要完善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以便于后期更加准确、针对性的治疗。
3634
204
2023-06-29
幼儿喉咙有白色泡泡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幼儿喉咙有白色泡泡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鹅口疮、手足口病、化脓性扁桃体炎导致。由于幼儿可能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不适,因此建议家长注意密切观察其情况,并根据不同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疱疹性咽峡炎:多是因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咽峡部炎症性疾病,病原体可在幼儿的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道淋巴组织停留和复制,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咽峡、软腭、悬雍垂等部位的灰白色疱疹,疱疹周围红肿,还可能会伴有发热、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家长需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当发热时需用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进行降温,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多数患儿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可在1周左右治愈,且预后良好。 2、鹅口疮:为念珠菌感染导致,幼儿可出现口腔黏膜的急性假膜性损害,表现为颊、舌、软腭及唇黏膜的充血,有散在的白色凝乳状斑点,如针帽样大小,逐步扩大融合成片状假膜,严重者可波及扁桃体、咽部。此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醋酸氯己定溶液、伊曲康唑颗粒等药物治疗。 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幼儿可在病原体的刺激下出现手、足、口、臀等部位的斑丘疹或疱疹,还可能会伴有发热、流涎、拒食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出现发热时可为其进行物理降温,如腋下夹冰袋、头戴冰帽等,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降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 4、化脓性扁桃体炎:此时幼儿可在炎症刺激下出现扁桃体脓肿,还可伴有淋巴滤泡增生、充血,出现高热、畏寒、寒战、食欲下降、呼吸困难、黏膜损害等症状。此时家长需注意多给幼儿饮水,还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氨苄颗粒等药物治疗。 建议幼儿出现该现象时,家长可及时带其前往医院的儿科就诊,完善视诊、血常规、血生化、病原学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232
43
2023-03-27
小孩流感发烧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小孩流感发烧是因感染流感病毒导致,如果体温低于38.5度,一般物理退热即可,如果体温高于38.5度,需使用退热药物治疗。 1、体温低于38.5度:若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可采取使用退热贴、温毛巾擦拭身体等物理方式退热,同时日常建议给孩子多饮水,促进排泄,可帮助散热;若孩子精神状态不好,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可使用一次退烧药治疗,后续需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若持续不好,建议及时就医; 2、体温高于38.5度:此时孩子通常有不适症状,建议家长给予孩子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降温药物治疗,同时配合上述物理治疗,若有咳嗽等不适,可以使用止咳药物治疗,若孩子持续高热不退,建议去医院就诊明确。 除以上措施之外,流感要注意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等,日常注意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保证充足睡眠。
2806
152
2023-03-27
三岁宝宝半夜肚子痛发抖
刘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三岁宝宝半夜肚子痛发抖,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与病理因素有关,如急性胃肠炎、寄生虫病、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等,为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建议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生理因素: 如果宝宝在睡觉时没有注意保暖,导致腹部受凉,寒冷气体进入胃肠道后,容易造成肠痉挛,引起腹部疼痛,当疼痛较剧烈时,可能使宝宝出现发抖的情况。此时家长可以给宝宝热敷或按摩,还可以饮用温开水,通过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二、病理因素: 1、急性胃肠炎:若宝宝在晚饭时,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会导致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胃肠道,刺激胃肠黏膜,诱发急性胃肠道炎症。受炎症刺激,可引起胃肠痉挛,引起明显腹痛症状,并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疼痛较剧烈可能会导致身体发抖,需要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2、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当寄生虫经过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胆道口的奥狄括约肌痉挛,就可以出现腹部的阵发性的绞痛,且疼痛较剧烈,可导致宝宝出现发抖、出冷汗的情况。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甲苯咪唑片、盐酸左旋咪唑糖浆等药物治疗,经药物治疗持久不缓解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3、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常见于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随后疼痛可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急性阑尾炎造成的疼痛较剧烈,宝宝耐受力较低,可能会出现疼得发抖、打滚的情况。通常可遵医嘱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多数儿童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避免穿孔。 4、肠套叠:肠套叠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患者的肠壁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加重,使动脉受累,供血不足,导致肠壁坏死,可引起突然发作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绞痛,宝宝可出现发抖、呕吐症状。对于肠套叠在48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可进行灌肠疗法。当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或穿孔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 除了以上情况外,若宝宝出现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腹部的剧烈疼痛,导致发抖。对于病理因素造成的宝宝腹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去医院小儿消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医生视诊、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
2691
75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