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80岁老人血压多少正常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80岁老人正常血压与正常成年人的标准一致,一般收缩压在90-139mmHg,舒张压在60-89mmHg。从生理角度来看,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到了80岁这样的高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动脉血管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和增厚,这就是所谓的动脉硬化。这种变化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
此时在心脏泵血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所以血压会有一定程度地升高。但只要收缩压小于140mmHg,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适应这样的压力,维持正常的血液灌注。
对于舒张压,60-89mmHg的范围能保证心脏在舒张期有足够的血液回流。当舒张压过低时,比如低于60mmHg,心脏在舒张期充盈不足,会导致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到全身器官的供血。特别是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可能会出现缺血的症状,如头晕、心慌等。而当舒张压过高时,心脏需要克服更大的压力来进行下一次的收缩,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大等病变。
从临床角度分析,在这个血压区间内,80岁老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如果血压过高,超过140/90mmHg,会显著增加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因为过高的血压会对血管壁产生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或者形成血栓。而血压过低,身体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会引发器官功能衰退。
同时,这个正常血压区间也是综合考虑了老年人身体的耐受性。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衰退,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不如年轻人。如果血压控制标准过于严格,比如要求像年轻人一样把血压控制在较低水平,可能会导致老人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反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80岁老人维持正常血压的方法
1、限盐:
减少盐的摄入对于维持正常血压至关重要。过多的盐会使身体保留更多的水分,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建议老人每天的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腌制的咸菜、咸鱼、腊肉等。
2、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对于80岁的老人,散步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方式。每天散步30-60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此外,简单的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够锻炼到全身各个部位,也比较适合老人。这些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3、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波动过大,如愤怒、焦虑、紧张等,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使血压急剧升高。80岁的老人要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785
老年斑是什么意思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斑,在医学上被称为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表皮良性肿瘤,因好发于老年人群体而得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年人或青年人也可能出现。老年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年龄增长是老年斑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组织细胞逐渐失去对色素颗粒的分解和排异能力,导致色素颗粒在局部细胞基底层内堆积,进而形成老年斑。遗传因素也可能在老年斑的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人患有老年斑,其下一代患老年斑的几率可能会增大。此外,环境因素如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老年斑。
老年斑通常表现为散在的色素斑片,大小不等,扁平或稍高于皮面,表面光滑,呈棕褐色。它们多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额部、手背等。虽然老年斑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短时间内斑块面积迅速扩大或数量增多,或发生破溃、出血等现象,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恶变的可能性。
对于老年斑的预防,可以从加强防晒、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使用优质的补水和保湿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水润和光滑,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减少老年斑的形成。同时应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平衡。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以抑制黑色素合成,预防老年斑的产生。
老年斑的检查项目
1、临床表现观察: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老年斑通常表现为面部、手背等部位的黄褐色或深褐色斑块,边缘清晰,大小不一。通过观察皮损的形态、颜色及分布特点,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老年斑。
2、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利用偏振光成像技术观察表皮及真皮层结构。在老年斑的检查中,皮肤镜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斑块的颜色变化、结构特征,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3、组织病理学检查:
若疑似患有老年斑但无法明确诊断,或需要排除其他皮肤病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检查通过取一小块皮肤组织进行切片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和结构异常情况,从而确定是否患有老年斑。
1367
老人发烧是临终了吗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发烧并不一定是临终的征兆。发烧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的常见症状。在医疗过程中,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是缓解发烧症状、改善健康状况的关键。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例如呼吸道感染,像肺炎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可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常见情况,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这些感染性疾病只要及时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多数老人可以恢复健康,并非临终表现。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老年人群中也可能存在,这些疾病可导致身体的免疫反应异常而发热。一些脑部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发热。这种情况下,主要是针对脑部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等,部分老人经过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神经功能也可能有所改善。
如果老人在终末期,身体极度虚弱,多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情况下出现发热,可能提示病情进一步恶化,感染难以控制等,但也不能单纯凭借发热就判定临终,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器官功能指标等进行全面评估。
日常家属应注意密切关注老人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若发烧持续不退、出现意识不清、呼吸急促等异常,应立即送医,因为老人抵抗力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人发烧怎么处理
1、测量体温:
先用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了解发烧程度。若体温在38.5℃以下,可先尝试物理降温;若超过38.5℃,则需考虑使用退烧药,但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
2、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轻轻擦拭老人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水分蒸发可带走热量,帮助降温。也可让老人泡温水澡,但要注意水温适宜,泡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老人体力不支。
3、补充水分:
鼓励老人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既能补充因发烧流失的水分,又有助于散热,防止脱水。
4、适当休息:
安排老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
514
老年人抽筋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抽筋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受寒、睡姿不当、过度疲劳等,处理方法也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防寒、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
1、受寒:
寒冷的环境或保暖不足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肌肉收缩增强,从而引发抽筋。针对受寒引起的抽筋,应注意保暖防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睡姿不当:
长期保持不当的睡姿,如仰卧时局部受到压迫,也可能导致抽筋。对于睡姿不当引起的抽筋,建议更换睡姿,如利用仰卧与侧卧交替的方式,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3、过度疲劳:
长时间工作或运动导致肌肉疲劳,也可能引发抽筋。针对过度疲劳引起的抽筋,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运动。
4、缺钙:
老年人钙吸收能力减弱和钙质流失,易导致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引发抽筋。对于缺钙引起的抽筋,可以多吃补钙食物,如牛奶、骨头汤、虾皮等。多晒太阳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5、骨质疏松:
年龄增长、缺钙等因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进一步增加抽筋的风险。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抽筋,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6、低镁血症:
镁缺乏也可能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导致抽筋。对于低镁血症引起的抽筋,可以遵医嘱补充镁制剂,并注意饮食中镁的摄入,如多吃绿叶蔬菜和坚果等。
7、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由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也可能引起抽筋。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抽筋,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等进行治疗,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以改善下肢血液供应。
日常生活中, 老年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以降低抽筋的风险。同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老年人抽筋日常紧急处理方法
让老人立即坐下或躺平,伸直抽筋的腿部,缓慢用力将脚掌往身体方向扳,以拉伸抽筋的肌肉,比如小腿抽筋时,一手握住脚趾,另一手用力将脚掌向上扳,保持1-2分钟,可有效缓解痉挛。
同时可以对抽筋部位进行热敷或按摩,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抽筋处,温度以老人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按摩时沿着肌肉走向轻轻揉捏、推拿,力度适中,从抽筋部位的近端向远端进行。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要安抚老人情绪,避免其因疼痛和紧张而加重抽筋。如果抽筋频繁发作或处理后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1356
老人肿瘤扩散全身还能活多久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肿瘤扩散全身后具体能活多久确实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可能是2-4周,也可能是1-6个月,也可能是半年到1年不等,因为这受到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老人的情况都存在很大差异。
1、不同类型
肿瘤即便都已扩散全身,其进展速度和对身体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比如甲状腺癌即使发生了远处转移,相对来说进展较为缓慢,患者可能还能存活1个月甚至1年。
而胰腺癌等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一旦全身扩散,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生存期或许只有2周至1个月不等。
2、体质差异
如果老人在患肿瘤之前身体较为硬朗,没有太多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良好、肝肾功能正常等,那么在面对肿瘤扩散时,可能会有相对更好的耐受性,能够承受一定的治疗措施,生存期或许会相对延长一些,如1年左右。
如果老人本身就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身体机能已经很差,在肿瘤扩散全身后生存期往往就会比较短,如2周左右。
3、治疗差异
有些老人在肿瘤扩散后,通过积极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病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症状有所缓解,生存期可能会得以延长,如半年以上。
而如果老人无法耐受这些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持续恶化,生存期自然就会缩短,可能不足1个月。
老人肿瘤扩散全身后,其生存期从数周、数月到数年都有可能,无法准确预估,只能在具体情况下通过密切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治疗反应等,尽可能地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老人肿瘤扩散全身如何护理
舒适体位:
协助老人保持舒适的体位,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可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设备。
皮肤清洁:
定期为老人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容易出汗、受压的部位。
口腔护理:
每日进行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可使用淡盐水或专用口腔护理液。
营养均衡:
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如鱼肉、蔬菜、水果等,必要时可通过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
少食多餐:
鼓励老人少食多餐,以减轻胃肠负担,提高营养摄入。
545
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如果老年人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查明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睡眠时间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可能只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就能满足日常的生理需求。
2、白天睡眠过多:
老年人白天午休时间过长,生物钟不规律,可能影响整体睡眠质量,进而可能导致晚上难以入睡。
3、活动量下降:
由于老年人体质减弱,活动量减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晚上可能会因为缺乏疲劳感而难以入睡。
4、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过于明亮、嘈杂,或伴侣的睡眠习惯如打呼噜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5、心理因素:
老年人可能因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而导致失眠,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6、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萎缩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
7、非神经系统疾病:
如心脏病、肺气肿、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老年人在睡眠时出现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包括生理性因素也包括病理性因素。因此在改善老年人睡眠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改善建议
白天尽量减少睡眠时间,晚上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入睡。白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或运动,以促进大脑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夜间的神经递质平衡。
保持睡眠环境的黑暗和安静,以促进大脑褪黑素的分泌,改善睡眠。对老年人进行思想开导,多陪伴老年人,以缓解孤独、焦虑等情绪。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来改善睡眠。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避免长期使用。通过中医针灸、头部按摩等方法,以及口服中成药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睡眠状态。
702
70岁老人每天慢跑多久合适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对于70岁老人每天慢跑多久合适的问题,主要取决于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可能在30-45分钟不等,也可能不适合进行。在慢跑过程中,老人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运动。
如果70岁的老人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心肺功能相对健康,每天慢跑30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时间可以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建议不要超过45分钟,以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或受伤。
如果老人存在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但在药物控制下病情稳定,慢跑的时间应适当缩短。建议从短距离慢跑开始,如50米、100米等,逐渐增加距离和时间,但每次慢跑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老人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如果70岁的老人身体状况较弱,或者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关节炎等,慢跑可能并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可以选择其他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0岁老人每天慢跑时间需谨慎把控,要依据老人身体状况灵活调整,不可过度劳累。慢跑虽有益健康,但安全始终是首位,家属多留意、老人多注意,让锻炼助力晚年生活,使其能健康快乐地安享时光。
70岁老人每天慢跑护理
1、跑步前:
要确保老人做好热身运动,像活动手腕、脚踝关节,简单伸展四肢等,时间不少于10分钟,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帮老人选择合脚、有良好减震功能的跑鞋以及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
2、跑步过程中:
提醒老人保持适中的速度,不要过快,以能正常交谈为宜,根据身体状态适当调整。一旦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
3、跑完后:
要协助老人进行放松活动,比如慢走5分钟,再轻柔按摩腿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另外,督促老人及时补充适量水分,维持身体水分平衡,还要关注老人后续的身体反应,保障其健康安全地享受慢跑带来的益处。
1202
老年人瞌睡多,总是犯困是什么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年人瞌睡多、总是犯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年龄增长: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可能会逐渐延长,晚上可能没有大段睡眠时间,睡眠支离破碎,小段睡眠时间增多,晚上睡眠时醒来次数较多,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容易打盹。
2、精神心理因素:
如果老年人近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可能影响到精神状态,进而表现出乏力、头晕以及犯困等。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近期服用过抗感冒的药物或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出现相关的副作用,如嗜睡、头晕、乏力等。
4、贫血:
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从而导致嗜睡。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容易感到疲乏和嗜睡。
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者由于上气道肌肉松弛导致气流部分阻塞,在睡眠时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微觉醒,导致睡眠中断和低氧血症,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7、慢性肾衰竭:
会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和清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疲劳、嗜睡等症状。
8、脑动脉硬化:
使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嗜睡。
针对老年人瞌睡多、总是犯困的情况,同时应积极积就医。老年人也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锻炼,以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瞌睡多总是犯困怎么办
老年人瞌睡多、总是犯困,规律作息很关键,督促老人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起床活动,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白天可适当午休,但不宜过长。
鼓励老人适度运动,像在家人陪同下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的同时能提升精神状态,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关注老人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血液黏稠而使人困倦。
还要留意老人健康状况,有些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脑供血不足等可能引发嗜睡,若怀疑是疾病所致,需及时带老人就医检查,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解决犯困问题。
1435
老人手乱抓还有几天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出现手乱抓的情况很难确切判断还有几天生存期,因为这一表现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差异很大,可能是1-3天,也可能是1个月甚至5年,也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
1、病变程度:
如果老人是因为突发的严重疾病,比如严重的脑部感染、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等,引发了意识障碍,出现手乱抓的情况,同时生命体征已经很不稳定,比如呼吸微弱、心率过快或过慢、血压难以维持等,病情进展迅速且医生判断救治希望渺茫,那可能生存期就在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短则可能只有几个小时,长的话或许能维持3-5天。
若是疾病虽然导致意识不清、手乱抓,但经过积极的救治,比如及时的抗感染、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意识逐渐恢复,生存期就可能还有较长时间,1个月甚至5年都是有可能的,后续还需要配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身体功能。
2、病变阶段:
当老人处于临终阶段,身体各器官功能极度衰竭,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手乱抓只是身体无意识的动作表现之一,往往还伴有目光呆滞、对外界刺激反应微弱、进食饮水困难等多种情况,此时通常生存期可能就是在1-3天,身体在逐渐失去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慢慢走向生命尽头。
3、个体差异:
部分老人可能是由于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受到强烈刺激、患有老年痴呆等出现精神症状而手乱抓,这种情况下只要积极进行精神安抚、相应的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缓解精神状态,对生存期并不会有太大影响,老人可以继续正常生活较长时间。
老人手乱抓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萎缩、帕金森病等,致使手部肌肉不受控;也可能是皮肤瘙痒,如湿疹、干燥症引发不适而抓挠。需仔细观察,综合判断,针对性地采取缓解措施。
老人手乱抓护理
老人手乱抓时,要保障老人的安全,将其周围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比如刀具、尖锐器具等清理掉,避免老人在乱抓过程中受伤。可给老人戴上柔软的手套,防止指甲抓伤自己的皮肤。
要耐心安抚老人,轻声和老人说话,握住老人的手,通过肢体接触和温柔的语言给予其安全感,帮助稳定情绪,减少因情绪激动导致的乱抓行为。
观察老人乱抓时的状态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若怀疑是疾病引起,比如脑部病变、精神障碍等,及时告知医生,配合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1100
老人走路不稳要警惕三种原因
杨伟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科
老人走路不稳确实是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因为可能预示着多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如神经系统疾病。如果老人出现走路不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肌肉僵硬、运动迟缓以及步态不稳。如果老人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小脑病变:小脑负责协调运动,如果小脑受损,可能会导致步态不稳。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2、骨科问题:
骨关节炎:这是一种关节炎症,会导致关节疼痛和僵硬,从而影响行走。老人应定期进行骨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脆弱,容易骨折。如果老人走路不稳,且伴有跌倒的风险,应特别关注骨质疏松问题。
3、血管问题:
脑血管病变:如脑梗死或脑出血,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老人出现平衡障碍和步态不稳。如果老人突然出现走路不稳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以排除脑血管病变的可能性。
视力下降也会影响老人的行走能力,因为他们需要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况。如果老人有视力问题,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辅助。老人走路不稳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定期体检、保持运动、合理饮食以及注意安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确保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老人走路不稳怎么办
首先要排查原因,若是因缺乏锻炼导致肌肉力量不足,可鼓励老人进行适量、安全的锻炼,比如在家人陪同下慢走、练习简单的腿部力量动作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若怀疑是疾病所致,像脑供血不足、帕金森病、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或者膝关节骨关节炎等,需及时带老人去医院相关科室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日常外出时,要确保老人有合适的辅助工具,如拐杖、助行器等,保障行走安全。家里的地面保持干燥、整洁,减少杂物堆积,避免老人绊倒,为老人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帮助老人改善走路不稳的状况。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