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脑胶质瘤是怎样形成的
别黎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脑部肿瘤,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涉及年龄、环境等多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各因素相互交织促使其发病。
1、基因突变:
细胞内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是脑胶质瘤形成的关键起始步骤。如IDH1和IDH2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代谢途径改变,使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进而引发肿瘤细胞的产生与增殖,这些突变后的细胞逐渐失去正常调控,开始无序生长。
2、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下降,DNA损伤累积增多,神经胶质细胞发生癌变的概率相应上升,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整体抵抗力降低,更易受到各种致癌因素影响,促进脑胶质瘤的形成。
3、电离辐射:
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环境,如头部接受放疗或频繁进行放射性检查,会损伤脑部细胞的DNA。这种损伤可能干扰细胞的正常修复机制,致使细胞基因不稳定,增加脑胶质瘤发病风险,受损细胞在错误的修复过程中可能转化为肿瘤细胞。
4、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感染与脑胶质瘤的发生相关,感染人体后可能改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促使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在病毒的长期作用下,正常神经胶质细胞逐步恶变为肿瘤细胞。
5、化学物质暴露: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损伤神经胶质细胞的DNA和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在脑部适宜环境中逐渐形成肿瘤。
脑胶质瘤的形成是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深入探究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本质,为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在与脑胶质瘤的斗争中取得更多突破。
脑胶质瘤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调节: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身体组织的修复与维持。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控制油脂与糖分的摄取,减少加工食品与高热量饮料的食用,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减轻身体负担。
规律作息: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维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大脑细胞的修复与身体机能的恢复,可缓解疲劳、改善精神状态,对脑胶质瘤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利于身体的稳定与康复。
1057
脑垂体微腺瘤什么症状
别黎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垂体微腺瘤是一种发生在脑垂体的肿瘤,体积微小,因所在位置关键,可引发多种症状,与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功能以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密切相关。
1、头痛:
多发生于前额、双侧颞部或眼眶后部,疼痛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时轻微疼痛可忍受,有时则剧痛难忍,影响睡眠、工作和日常活动,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2、视力视野受损:
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视野出现双侧颞侧偏盲,即双眼只能看到正前方和内侧的景象,对两侧的物体无法察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行动范围和生活自理能力。
3、闭经与泌乳:
女性患者常出现非妊娠期的乳汁分泌,同时月经周期紊乱直至闭经。乳房可自发性分泌乳汁,量多少不一,而月经则从周期延长、经量减少逐渐发展到停止来潮,这严重影响生育功能与女性内分泌平衡。
4、性功能障碍:
男性患者易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情况。性冲动减少,阴茎难以勃起或勃起不坚,无法完成正常的性生活,这是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被扰乱,影响了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
脑垂体微腺瘤的症状是身体内部病变的外在信号,无论是内分泌的紊乱还是神经结构的受压,都需要及时关注并借助医学手段精准诊断与有效治疗,以守护生命健康与生活品质。
脑垂体微腺瘤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激素监测关注:
定期监测体内各类激素水平,如生长激素、催乳素等。由于脑垂体微腺瘤可能影响激素分泌,通过精准监测,能及时察觉激素异常波动。可借助专业的医疗检测手段,如血液检测,在固定周期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数据变化,以便对自身身体状况有清晰认知,若发现激素水平有显著变化,需进一步评估分析原因。
生活作息规律:
保持稳定且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日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7-8小时,避免熬夜以及过度劳累,防止因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垂体功能,合理安排工作与休闲时间,让身体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减少因作息问题引发的身体不适以及对脑垂体微腺瘤的潜在不良影响。
1037
脑动脉血管狭窄有什么症状
王宝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动脉血管狭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与狭窄的程度、部位以及脑供血的代偿情况等密切相关,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重要,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保障脑部的正常功能。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脑动脉血管狭窄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比如在行走时突然感觉一侧腿发软,持物不稳;也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说话含糊、表达困难,但症状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头晕、眩晕:
当脑动脉血管狭窄影响到脑部的血液循环,尤其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头晕目眩,感觉周围环境在旋转或者自身在旋转,严重时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平衡感和正常活动能力。
3、头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疼痛,疼痛部位可能与狭窄血管所供应的脑区有关,例如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可能导致同侧头部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加重。
4、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
长期的脑动脉血管狭窄会导致脑部慢性缺血缺氧,影响大脑的神经功能,使患者出现记忆力逐渐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计算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5、视觉障碍:
如果眼动脉或其分支血管狭窄,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视觉问题,比如看东西时感觉眼前有黑影遮挡,或者视物范围变小等情况。
脑动脉血管狭窄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通过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者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改善脑部供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脑动脉血管狭窄的日常护理
注意血压监测:
应定期测量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加重血管狭窄处的损伤,可使用家用血压计早晚测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激动易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脑动脉负担,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心情。
适度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1019
脑动脉血管瘤怎么办
王宝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动脉血管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现,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治疗方案,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如脑血管造影等评估血管瘤是否破裂,然后再制定应对策略,以降低破裂出血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1、未破裂且无症状:
对于较小的、未破裂且无明显症状的脑动脉血管瘤,可先采取保守观察策略,期间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监测血管瘤的变化情况。
2、未破裂但有症状:
若血管瘤虽未破裂但已引起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或者瘤体较大有较高破裂风险时,可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创伤相对较小,通过血管内途径将栓塞材料送入血管瘤内,使瘤体闭塞,从而防止其破裂出血。
3、已破裂出血:
如果脑动脉血管瘤已经破裂出血,这是非常危急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直接将动脉瘤的颈部用夹子夹闭,阻止血液继续流入瘤腔;也可在紧急处理出血情况稳定后,再考虑介入栓塞治疗等其他方式,以降低再次出血风险并促进患者恢复。
脑动脉血管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个体化的过程,需要神经外科医生、介入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后也要长期随访,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复发迹象。
脑动脉血管瘤的日常护理
密切监测血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避免血压大幅波动,因为高血压是导致血管瘤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应及时就医调整降压方案。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过度激动、紧张或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引起血压骤升,增加血管瘤破裂风险,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情绪。
合理饮食搭配: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降低血脂水平,间接对脑动脉血管瘤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1206
脑部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王宝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包括血管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等,没有一种通用的绝对最佳治疗方法,而是要个体化评估与选择最适宜的方案,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1、血管内介入治疗:
借助导管技术,将栓塞材料输送到血管瘤内,阻断血管瘤的血液供应,促使其萎缩。这种方法创伤相对较小,恢复快,尤其适用于深部、难以手术切除的血管瘤。但可能存在栓塞不完全,导致血管瘤复发的情况,并且对于较大的血管瘤,可能需要多次介入治疗。
2、开颅手术:
对于位置表浅、边界清晰且体积较小的脑部血管瘤,手术切除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将血管瘤完整夹闭,可以有效去除病灶。但手术风险较大,可能会损伤周围正常脑组织,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密切的神经功能监测与康复训练。
患者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警惕血管瘤破裂出血或脑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日常应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好血糖、血压水平。
脑部血管瘤的注意事项
患者应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密切观察血管瘤的大小、形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策略。一般病情稳定的患者,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若血管瘤有增大趋势或患者出现新的症状,则需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日常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紧张与焦虑,防止血压急剧波动增加血管瘤破裂出血风险。保证充足睡眠,每晚睡眠时长应在7-8小时,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可进行适度的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周散步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665
颅内血管瘤怎么办
王宝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颅内血管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现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血管瘤破裂出血,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
1、保守治疗
对于较小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破裂风险较低的颅内血管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密切监测血管瘤的大小、形态及有无变化。
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2、血管内介入治疗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送至动脉瘤内,然后置入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将动脉瘤填塞,使血栓形成而闭塞。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开颅手术或动脉瘤位置特殊难以手术夹闭的患者。但血管内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术后也需要长期随访。
3、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夹闭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颅内动脉瘤,尤其是瘤颈较窄、位置较浅、容易暴露的动脉瘤。手术可以直接将动脉瘤从载瘤动脉上夹闭,阻断动脉瘤内的血流,消除破裂出血的风险。但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一些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决策,治疗后也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颅内血管瘤的日常护理
患者应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焦虑、紧张、愤怒等强烈情绪波动,因为情绪过激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瘤破裂风险。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舒缓情绪。
应避免如举重、剧烈跑步、头部碰撞性运动等,防止因血压瞬间升高或外力冲击致使血管瘤破裂。可以选择较为缓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腌制食品、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富含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取,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降低血脂水平,间接减少血管瘤破裂风险。
1056
脑部肿瘤的症状
王宝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部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常见症状有头痛、神经功能障碍等。
1、头痛
脑部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头痛,由于肿瘤的生长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头痛,这种头痛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剧痛,尤其在清晨醒来时最为明显,活动后可能有所缓解。头痛的部位可能位于额部、颞部或枕部。
2、神经功能障碍
脑部肿瘤的位置不同,可能压迫或破坏不同的脑功能区,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肿瘤可能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肿瘤可能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3、癫痫发作
脑部肿瘤可能刺激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发作。癫痫发作表现为突然的感觉异常、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运动功能障碍
当肿瘤位于控制肌肉运动的脑区时,可能导致肢体无力、协调障碍或行走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偏瘫、踉跄步态或醉酒步态等症状。
5、听力问题
如果肿瘤位于大脑控制听力的区域附近,可能引起听力下降或耳鸣。这种听力问题可能在打电话时更为明显,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
患者应定期进行全身健康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脑部影像学检查。若家族中有脑部肿瘤病史,应定期进行遗传咨询和相关检查。
脑部肿瘤的注意事项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增强抵抗力。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强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需注意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止治疗。如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绘画、读书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心境。
930
轻度脑震荡症状有哪些症状
王宝峰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轻度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头部外伤后表现,通常由于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导致,其主要症状多为一过性且相对较轻,但仍需重视并及时就医以排除更严重的损伤。
1、短暂意识丧失:
是轻度脑震荡的典型症状,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仅有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患者在意识丧失后往往能迅速恢复,但可能对受伤前后发生的事情有短暂的记忆缺失。
2、头痛:
头痛是脑震荡后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头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会在数天到数周内逐渐缓解。
3、头晕与平衡障碍:
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目眩,行走不稳,容易摔倒,是由于脑部受到冲击后,前庭神经系统功能暂时受损所致。
4、注意力不集中与记忆力减退:
轻度脑震荡后,患者可能会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有所下降,症状通常会在数周内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5、情绪变化: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变化,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的应激反应。
6、睡眠障碍:
脑震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影响休息和恢复。
轻度脑震荡的症状虽然多为一过性且相对较轻,但仍需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观察和治疗。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复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损伤。
轻度脑震荡的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脑部功能的恢复。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加重,以及是否出现新的症状,如视力模糊、语言障碍等。
在恢复期间,尽量减少脑力劳动和阅读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以免加重脑部负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脑震荡可能会对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或者考虑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来寻求心理支持。
739
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吗
甄英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出血是否需开颅手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部位关键,并且年轻体健能耐受者常需手术,而出血量少、位于大脑静区、年老体弱有多种基础病者,可能暂不需要或不适合开颅手术。
1、出血量
当脑出血量较大时,比如大脑半球出血量超过30毫升、小脑出血量超过10毫升,血液会在颅内形成较大血肿,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这种情况下需要开颅手术来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力,防止脑疝形成,避免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如果出血量较少,未引起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风险,比如大脑半球出血量在10毫升以下,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等,让血液自行吸收,暂时不需要开颅手术。
2、出血部位
如果出血部位在脑干等关键部位,并且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升高,通常需要开颅手术来挽救生命。脑干出血容易压迫重要的神经中枢,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迫。
若出血部位在大脑相对静区,即对重要神经功能影响较小的区域,且出血量小,没有引起颅内压升高的风险,可不用开颅手术,保守观察出血的吸收情况即可。
3、患者整体状况
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在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如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难以控制等,应该考虑开颅手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而对于年老体弱、存在多种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衰竭等,不能承受开颅手术创伤的患者,即使有一定的脑出血量和症状,可能也不适合开颅手术,需要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优先选择保守治疗。
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言语表达变化,以便及时察觉异常。适度进行语言交流与情感互动,刺激患者大脑反应。定期复查脑部状况,按医嘱调整治疗与养护方案,促进身体持续向好恢复。
脑出血患者的日常养护
要严格控制血压,每日定时监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确保血压稳定在合适范围,防止再次出血。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减少因用力排便导致血压波动的风险。
患者需保证充足睡眠与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防止血压骤升。对于长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与压疮。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锻炼,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逐步恢复肢体功能与协调性,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789
头部有肿瘤会出现什么症状
甄英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头部肿瘤会引发诸多症状,比如头痛,是因颅内压升高多质,程度、性质随肿瘤情况而异,还会出现视力障碍,可能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视野问题。
1、头痛:
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肿瘤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持续性的头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在早晨或者用力咳嗽、弯腰时加重,而且头痛的程度和性质会因肿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2、视力障碍:
肿瘤可能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比如看东西时出现重影、模糊或者部分区域看不见的情况。
3、呕吐症状:
由于颅内压增高,会刺激呕吐中枢,引发喷射性呕吐,而且这种呕吐通常与进食没有明显关联,可能在没有恶心等前驱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4、精神和认知方面的改变:
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如焦虑、抑郁、烦躁等情况,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人格改变。
5、肢体运动和感觉出现异常:
比如肢体无力,行走不稳,或者肢体出现麻木、刺痛等感觉,是因为肿瘤影响大脑控制肢体运动和感觉的区域。
头部肿瘤患者日常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助身体恢复。避免剧烈运动与头部碰撞,减少脑部损伤风险。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情绪波动致血压变化影响病情。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察觉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头部肿瘤的治疗
通过手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以减轻肿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损害,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要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精准操作。
放射治疗也是常用方法,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但放疗可能会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放射性脑水肿等,需要密切监测并给予相应处理。
使用特定的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肿瘤部位,杀死肿瘤细胞或阻止其分裂,但化疗药物的全身性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且部分肿瘤细胞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