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脑瘤是什么症状
陈琳
副主任医师
脑外科
脑瘤的症状因其生长部位、大小、性质及生长速度的不同而各异,但常见的脑瘤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具体症状存在个体差异。 1、头痛 头痛是脑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头痛,且可能逐渐加重。 头痛常发生在清晨,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可能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2、呕吐 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 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3、视力障碍 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引起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或相关区域也可能导致视力障碍,如视野缺失或复视等。 4、感觉障碍 脑瘤可能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这通常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如顶叶肿瘤常导致感觉障碍。 5、运动障碍 脑瘤可能导致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 偏瘫可能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失语则可能表现为无法说话或无法理解语言;共济失调则可能导致行走不稳、踉跄步态等。 6、精神异常 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 7、癫痫发作 脑瘤病人的癫痫发病率较高,可能表现为全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 8、幻嗅 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390
2024-10-10
脑动脉瘤什么症状
陈琳
副主任医师
脑外科
脑动脉瘤的症状因其是否发生破裂而有所不同,且症状并不典型,如未破裂时可能无症状,或出现压迫症状,破裂时可出现突发剧烈头痛、伴随症状、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威胁生命。 1、未破裂时症状 无症状:大多数未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些动脉瘤通常在体检时被发现。 压迫症状:当动脉瘤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例如,压迫动眼神经可能导致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压迫三叉神经可能引起面部疼痛、麻木;压迫脑干则可能导致全身无力或其他症状。此外,巨型动脉瘤还可能引起视物模糊、视野缺失、复视、幻视、味觉减退、听力减退等。 2、破裂时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动脉瘤破裂时,患者会突然感到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经历过的最痛的一次。疼痛可能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 伴随症状:破裂出血还可能引起畏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眩晕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淡漠等精神症状,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大脑强直发作等严重情况。 神经功能缺失:破裂出血后,可能引发的血管痉挛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癫痫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生命威胁: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迅速形成血肿压迫脑组织,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大多数未破裂的脑动脉瘤无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动脉瘤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医,排除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情况。
808
2024-10-10
松果囊肿9mm要手术吗
甄英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松果体囊肿9mm是否需要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没有明显症状且囊肿体积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定期复查并观察变化。如果囊肿增大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松果体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松果体区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在大多数情况下,松果体囊肿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在其体积较小时,如9mm大小,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9mm大小的松果体囊肿,一般建议定期复查,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复查的频率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但通常每年复查一次是较为常见的做法。 在复查期间,患者需要关注自己是否出现与松果体囊肿相关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异常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提示囊肿在增大或对其他组织产生了压迫。 如果复查发现囊肿体积不断增大,尤其是增长速度较快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囊肿的增大可能会对其他脑组织产生压迫,导致症状的出现或加重。 如果患者出现与松果体囊肿相关的症状,且这些症状无法通过其他非手术治疗方式缓解时,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囊肿内出血引起的囊肿突然增大,也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9mm大小的松果体囊肿,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且囊肿体积稳定,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方式来预防囊肿的增大或恶化。
523
2024-10-10
神经纤维瘤病可能终身不发病吗
甄英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存在终身不发病的可能性,但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对于携带致病基因的人群来说,保持警惕、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缺陷导致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进而引发多系统损害。神经纤维瘤病具有高度的遗传特性,患者子女有50%的发病风险。然而,即使携带致病基因,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 发病概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型、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因此,存在部分患者虽然携带致病基因,但终身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差异很大,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皮肤牛奶咖啡斑,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和肿瘤生长。这种异质性使得预测个体发病情况变得困难。 神经纤维瘤病的病程并非完全可预测,有些患者的肿瘤可能长期保持稳定,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有些患者的肿瘤则可能突然加速生长,导致严重的健康威胁。此外,虽然神经纤维瘤大多为良性,但仍有少数病例可能发生恶变,转化为恶性肿瘤。 对于携带神经纤维瘤病致病基因的人群,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是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生长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也有助于降低疾病的风险。
874
2024-10-10
当心!垂体瘤会不会致人死亡?
万兴
主治医师
神经外科
🍁垂体瘤是一种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而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垂体瘤多为良性,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症状。比如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 垂体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虽然大部分垂体瘤并非致命性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能会危及生命。 垂体瘤如果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重要的神经结构,严重的压迫还可能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颅内压持续升高可能会引发脑疝,这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可危及生命。 🌿并且,一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瘤,会过度分泌激素,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生长激素瘤可导致肢端肥大症,引起心脏、呼吸系统等多脏器病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泌乳素瘤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影响生殖功能,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因此,如果通过图片里的检查方式,明确患有垂体瘤,还需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目前常用的垂体瘤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放射治疗: 对于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或者复发的垂体瘤,可以考虑放射治疗。包括普通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能控制肿瘤生长,减少激素分泌。但放射治疗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如垂体功能低下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 大家是否也有过垂体瘤的患病经历,又是如何通过治疗好转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512
2024-10-10
脊髓栓系手术最佳年龄
焦红亮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脊髓栓系手术的最佳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儿,可以在3-4个月左右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已经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患儿,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患儿在出生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双下肢发育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通常建议在患儿年龄稍大、身体发育相对稳定时进行手术,这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一般来说,这类患儿可以在3-4个月左右进行手术治疗,但具体时间还需根据医生的评估来确定。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患儿,如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下肢运动障碍等,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这类患儿的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如果拖延手术时间,可能会导致脊髓进一步受损,加重症状,甚至引发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如仅有轻度的脊髓栓系症状,可以在患儿身体发育相对稳定时进行手术。这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并促进术后恢复。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如已经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这类患儿的病情进展较快,如果拖延手术时间,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和并发症的风险。 在考虑脊髓栓系手术的最佳年龄时,还需要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 如果拖延手术时间,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和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以确定最佳的手术时间。
1356
2024-10-10
硬膜下积液原因
陈琳
副主任医师
脑外科
硬膜下积液是指在硬脑膜下腔积聚的液体,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年龄因素、外伤因素、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障碍、颅内炎症等。 1、年龄因素 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逐渐萎缩,硬脑膜下腔的容积相对增大,脑脊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积液在硬脑膜下腔积聚。 老年硬膜下积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脑萎缩,脑组织与颅骨之间形成间隙,这些间隙被脑脊液填充后形成硬膜下积液。 2、外伤因素 颅脑外伤是硬膜下积液的常见原因。外伤可能导致蛛网膜破裂,形成单向活瓣,使脑脊液流入硬膜下腔而不能回流,这是急性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 严重的颅脑外伤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脑脊液聚集于硬膜下腔,导致硬膜下积液。 颅脑手术后,如血肿清除术后脑组织难以复位,或手术后蛛网膜损伤,脑脊液通过手术裂口到达硬膜下腔,也可能导致积液的发生。 3、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障碍 某些情况下,脑脊液的分泌量可能超过正常范围,或脑脊液循环通路中的梗阻(如脑室系统狭窄、中脑导水管堵塞等)导致脑脊液流动不畅,在硬膜下腔积聚。脑脊液吸收功能减退也会引发积液。 4、颅内炎症 如脑膜炎等颅内炎症可能导致脑膜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硬膜下积液。炎症还可能破坏脑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代谢,使得积液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多。 5、医源性因素 颅脑手术或操作可能对脑膜造成损伤,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导致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 盲目大剂量、长时间使用脱水药等医源性因素也可能影响积液的吸收,并可能加重积液的产生。 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神经受压体征,精神症状也可以是唯一表现。对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和积液量的大小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如果积液量较少且无症状者,可密切观察并定期复查;积液量较大、出现症状或病因明确者,则需积极治疗。
680
2024-10-10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琳
副主任医师
脑外科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是垂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适用于某些类型的垂体瘤,如泌乳素腺瘤和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手术治疗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1、药物治疗 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这类药物能够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对约70%的患者可以达到内分泌控制和影像学控制。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可以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进行治疗,如奥曲肽,以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特别适用于肿瘤较大、有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经颅入路和经蝶入路。经蝶入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对于巨大垂体瘤,可能需要采用开颅手术进行切除。手术目的旨在彻底切除肿瘤,恢复和保持垂体功能及其它神经功能。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无法手术或手术后残留的垂体瘤患者。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常用方法包括伽玛刀、X刀等。放射治疗可能会对正常脑组织造成损伤,需严格控制适应症。 垂体瘤患者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MRI或CT扫描等,以监测肿瘤的大小和生长情况,以及评估脑垂体功能。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复查计划,并按时进行。
1480
2024-10-10
二次开颅手术存活率
甄英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二次开颅手术,作为一种复杂且高风险的医疗手段,二次开颅手术的存活率大致在50%左右,但这仅仅是一个平均值,并不能完全代表每一个具体病例的预后情况。实际上,二次开颅手术的存活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的年龄、体质、术前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或慢性疾病,都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的恢复能力。例如,年轻且体质较好的患者,其存活率往往高于年老体弱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 二次开颅手术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解决首次手术后的并发症,或是处理新出现的脑部问题。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存活率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手术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手术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同样重要。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专业的康复治疗则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二次开颅手术的存活率大致在50%左右,但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面对二次开颅手术时,患者和家属应与医疗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后情况,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存活率和康复质量。
1330
2024-10-10
枕大池囊肿2cm严重吗
焦红亮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枕大池囊肿2cm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囊肿是否引起了明显的症状以及囊肿的变化情况。如果没有症状且囊肿保持稳定,那么一般不严重;但如果出现症状或囊肿增大,就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枕大池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它通常位于小脑后方的后颅窝处,即枕大池的位置。这种囊肿的形成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例如神经管发育、吸收不完全所导致。囊肿本身并不会持续长大,甚至很多年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对于枕大池囊肿2cm的情况,如果囊肿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意识模糊等,那么一般来说并不严重。 患者可以选择定期复查,通过头部CT或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囊肿的变化。在复查过程中,如果囊肿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增大或引起新的症状,那么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如果枕大池囊肿2cm在复查过程中发现明显增大,或者已经引起了上述的神经系统症状,那么就需要及时到医院的神经外科就诊处理。 此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内镜下剥除术、开颅手术、分流手术或穿刺抽出囊液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减少囊肿对身体的潜在影响。同时,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囊肿的变化。
968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