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荷叶降血脂减肥的功效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荷叶在降血脂减肥方面有一定功效,通过多种成分与作用机制,从抑制脂肪吸收到调节代谢等方面,逐步发挥对血脂水平的改善以及体重的调控作用,需长期坚持使用才能有更显著成效。 1、抑制脂肪吸收: 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肪吸收的作用,当食物中的脂肪进入肠道后,荷叶碱可干扰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分解减少,从而降低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量。长期食用含荷叶的制品,可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对血脂中的甘油三酯等指标产生积极影响,利于血脂水平的下降。 2、促进脂质代谢功能: 荷叶能够促进机体的脂质代谢,可激活某些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酶,加速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与转运。例如,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生成能量被身体利用,而非储存为脂肪。这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浓度,改善血脂异常状况,为减肥与血脂调节奠定基础。 3、排水消肿: 荷叶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促进肾脏对水分的排泄,减少体内多余水分潴留。对于因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身体浮肿的人群,荷叶可帮助减轻水肿,使体重在短期内有所下降。虽然这种减重并非单纯减脂,但也有助于改善身体的体态与代谢环境,间接利于减肥与血脂控制。 4、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荷叶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荷叶可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肠道菌群平衡后,可减少肠道对食物中能量的过度摄取与转化为脂肪,同时也有利于血脂代谢相关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进一步推动减肥与降血脂进程。 5、改善身体炎症状态: 长期高血脂往往伴随身体炎症反应,荷叶中的抗氧化成分可减轻体内氧化应激,缓解炎症状态。炎症减轻后,可减少炎症因子对脂肪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脂肪合成与血脂沉积。这对于预防因高血脂引发的心血管疾病以及持续稳定的减肥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期间还需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果与全谷物摄取。并注意适度运动,以增强身体代谢。平时需要定期体检,监测血脂与体重变化,及时调整健康管理策略。 除了荷叶还有什么食物能降血脂减肥 燕麦: 富含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可在肠道内形成黏性物质,阻碍脂肪与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同时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减肥进程。 山楂: 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与黄酮类物质,能促进脂肪消化分解,调节血脂代谢,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降低。将山楂制成山楂茶或山楂糕等食用,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发挥其降血脂减肥的作用,为身体的健康管理助力。 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优质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欧米伽-3脂肪酸,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脂沉积,改善血脂状况。其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在减脂过程中避免肌肉流失,进一步推动减肥与血脂调控目标的达成。
797
2024-12-30
醛固酮增多症一般寿命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若病情较轻且治疗及时有效,可接近正常寿命,若病情严重且未得到良好控制,可能存活5-10年甚至更短。 1、早期轻型且治疗规范: 在疾病早期症状较轻微,如仅有轻度高血压、低血钾表现。若能及时确诊,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醛固酮瘤或采用药物治疗控制醛固酮分泌,并积极管理血压、纠正血钾水平,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其寿命可接近正常人群,能存活数十年。 2、中期有并发症但可控: 病情发展到中期,出现了如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损伤并发症,但仍可通过药物联合治疗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纠正电解质紊乱。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长期服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在此情况下一般可存活10-20年。 3、重度未治疗或治疗不佳: 对于重度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压显著升高且难以控制,低血钾严重,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若未接受有效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发症会持续加重,可能在5-10年内因心脑血管意外、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4、恶性醛固酮瘤: 若为恶性醛固酮瘤,肿瘤生长迅速,侵袭性强,除了引起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外,还会转移至其他器官。尽管采取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预后极差,患者一般仅能存活1-3年,多因肿瘤广泛转移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5、终末期多器官衰竭: 处于疾病终末期,多个重要器官如心、肾、肝等功能衰竭,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只能依靠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体征。此时任何治疗手段效果均有限,存活时间通常只有数月至1年,主要以临终关怀为主,减轻患者痛苦。 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饮食,控制每日盐摄入量,定期监测血压、血钾等指标并记录,并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醛固酮增多症怎么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醛固酮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导致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切除术可有效去除病因。手术前需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血压、血钾等指标,确保肾上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缓解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 药物治疗: 螺内酯片可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受体,减少钠水潴留,降低血压并纠正低血钾,而依普利酮片副作用相对较小。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定期复查血钾、肾功能等,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长期随访: 患者需定期进行醛固酮、肾素活性等激素水平测定,以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监测血压、血钾的长期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复发或药物不良反应。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降低心血管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保障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
1298
2024-12-30
什么水果降血糖效果好而且最快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实际上并不存在降血糖效果好且最快的水果,不同水果因成分差异对血糖有不同影响,虽苹果、柚子等水果在血糖控制方面有一定益处,但不能单纯依赖水果快速降糖,而应将其作为综合管理血糖的辅助手段。 1、苹果: 苹果含有一定量的果胶,这种膳食纤维可在肠道内形成一种黏性物质,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从而使血糖上升速度变缓。虽然苹果含有糖分,但合理食用,如在两餐之间进食适量苹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2、柚子: 柚子属于低糖水果,其升糖指数相对较低。柚子中还富含柚皮苷等成分,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有助于改善糖代谢。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柚子,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引起血糖急剧升高,在日常饮食中是较为适宜的水果选择。 3、橙子: 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间接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影响。橙子中的纤维素也能促进肠道蠕动,延缓糖分吸收。糖尿病患者食用橙子时需控制量,可将其作为加餐水果,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并补充营养。 4、草莓: 草莓富含抗氧化剂如花青素等,可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草莓的含糖量也并非很高,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通过其抗氧化作用,辅助身体的血糖调节机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 5、猕猴桃: 猕猴桃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其中的肌醇等成分可调节糖代谢,膳食纤维能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速度,降低血糖上升速率。糖尿病患者适当食用猕猴桃,可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且因其对血糖影响相对温和,有助于在综合饮食管理中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 糖尿病患者还可适量吃蓝莓、葡萄等水果,并严格控制饮食总量与结构,遵循低糖、高纤维原则。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餐后及糖化血红蛋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水果,还有哪些食物对降血糖有好处 粗粮: 燕麦富含β-葡聚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平稳血糖波动。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与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助力血糖调控。日常将粗粮替代部分精细米面,有助于维持血糖在合理区间。 蔬菜: 苦瓜含苦瓜素等成分,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并增强其作用。菠菜富含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能促进糖代谢。食用时可采用清炒、水煮等健康烹饪方式,充分发挥其降血糖的作用,为控制血糖水平提供饮食支持。 豆类: 黑豆含有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可调节血糖代谢。绿豆富含蛋白质与膳食纤维,能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将豆类制成豆浆、煮粥等食用,既营养丰富又能辅助降低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中的有益补充,促进身体健康。
513
2024-12-30
桥本自愈的最佳时间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桥本甲状腺炎有一定自愈可能,当并没有最佳的自愈时间。通常在疾病早期,尤其是发病后的1-36个月内自愈机会相对较大,但这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活方式调整、甲状腺功能状态等。 1、甲状腺功能轻度异常期: 此阶段甲状腺功能仅轻微波动,如TSH轻度升高或甲状腺激素水平稍有变化。若能及时发现,通过调整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减少高碘食物摄入,部分患者在1-6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可能恢复正常,炎症减轻,有自愈趋势。 2、抗体轻度升高且无症状期: 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POAb、TgAb轻度升高,但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此时严格遵循低碘饮食原则,增加富含硒元素食物摄取,如坚果、海产品等,同时配合规律的有氧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在3-12个月内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得到缓解,利于自愈。 3、甲状腺轻度肿大无压迫期: 甲状腺出现轻度肿大,但未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如遵医嘱服用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方剂,并配合颈部按摩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持续治疗6-18个月,甲状腺肿大可能逐渐缩小,功能趋向稳定,增加自愈几率。 4、亚临床甲减期: 处于亚临床甲减阶段,TSH升高但甲状腺激素尚在正常范围。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补充适量甲状腺激素,调整至合适剂量,同时注重营养均衡,补充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等。在12-24个月内若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有实现自愈的可能。 5、临床甲减早期: 已发展为临床甲减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需规范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在此期间,若能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精神刺激等,部分患者在24-36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可能有所改善,向自愈方向发展。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日常需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并注意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饮食遵循低碘、高营养原则,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等。 桥本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明显者,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甲状腺激素,依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调整剂量,以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缓解乏力、畏寒等症状,促进机体代谢恢复正常。 免疫调节治疗: 当桥本氏病处于活动期,炎症反应较重时,可考虑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药物,减轻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损伤,抑制免疫细胞对甲状腺组织的攻击,但需严格把控用药剂量与疗程,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防止因免疫过度抑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定期监测: 患者需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检查,及时了解甲状腺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变化。通过监测数据评估治疗效果,以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预防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长期健康。
1139
2024-12-30
桥本甲减不能吃的6种食物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桥本甲减患者有部分食物需谨慎食用,如高碘食物、十字花科蔬菜等,并不存在6种绝对不能吃的食物。且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关注病情变化。 1、高碘食物: 高碘食物应限量食用,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富含大量碘元素。过量摄入碘可能会加重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使甲状腺功能进一步受损。患者可少量食用,并非完全禁食,但需控制每周食用次数与量,避免短期内大量摄入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异常。 2、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需适度食用,像西兰花、卷心菜等虽营养丰富,但含有硫氰酸盐,可能影响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患者可将其烹饪后食用,以减少硫氰酸盐含量,且不宜一次性大量进食,保证饮食均衡,避免因这类蔬菜摄入过多影响甲状腺功能稳定。 3、麸质食物: 麸质食物要谨慎对待,对于桥本甲减合并麸质敏感或乳糜泻的患者,小麦、大麦等含麸质食物可能引发肠道免疫反应,间接影响甲状腺健康。这类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含麸质食物,可选择无麸质替代品,如大米、玉米制品等,以减轻肠道负担与免疫紊乱,利于甲状腺病情控制。 4、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应减少摄入,如腌制食品、罐头食品等通常含有大量添加剂、高盐、高糖等成分。高盐可加重水肿症状,添加剂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或干扰药物代谢。患者应多选择新鲜食材烹饪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取,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5、刺激性饮品: 刺激性饮品需严格控制,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药物的吸收与代谢,还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失眠等症状,加重身体负担。患者应尽量少饮用,若饮用可选择低咖啡因或无咖啡因的饮品,且避免在服药前后短时间内饮用,确保药物疗效与身体状态稳定。 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防止因寒冷刺激加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一旦发现症状有加重趋势,需要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采取干预措施。 桥本甲减除了饮食还需注意什么 药物治疗依从性: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水平。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依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切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确保激素水平稳定,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引发病情波动。 生活作息规律化: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晚睡眠时长宜在7-9小时,利于身体机能恢复与激素分泌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与长期熬夜,减少精神压力,可通过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为甲状腺功能的稳定维持提供良好的内环境。 情绪管理: 桥本甲减患者易出现情绪波动,如抑郁、焦虑等。应积极主动调节情绪,可采用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保持心态平和。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加重甲状腺功能异常,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与病情的稳定控制,提升生活质量。
631
2024-12-30
糖尿病遗传概率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糖尿病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患2型糖尿病,子女遗传概率约为40-50%,若父母双方均患病,概率则升至70%左右。1型糖尿病遗传概率相对较低,约5%-20%。建议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者多重视,关注自身血糖水平。 1、单亲2型糖尿病无其他高危因素: 当父母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且家族中无其他明显糖尿病高危因素如肥胖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子女遗传到糖尿病基因的概率约为40%。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女一定会发病,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2、单亲2型糖尿病伴肥胖家族史: 若父母一方患2型糖尿病,同时家族存在肥胖家族史,子女遗传糖尿病概率会有所增加,约达50%。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此时子女更需注重体重管理,从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增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 3、双亲2型糖尿病无其他高危因素: 父母双方均患有2型糖尿病时,即使家族中无其他特殊高危因素,子女遗传糖尿病的概率可高达70%左右。这类人群从出生起就应被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外,建议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胰岛素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单亲1型糖尿病: 对于父母一方患1型糖尿病的情况,子女遗传概率相对较低,在5%-10%。1型糖尿病多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尽管遗传概率低,但仍需关注子女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糖尿病可能。 5、双亲1型糖尿病: 当父母双方均为1型糖尿病患者时,子女遗传概率会上升至15%-20%。由于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细胞等过程。对于此类家庭的子女,除密切观察症状外,还可进行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同时在成长过程中注重营养均衡与适度运动。 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遵循低糖、高纤维饮食原则,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平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或控制病情稳定。 糖尿病的预后 若患者能长期将血糖稳定于理想范围,通过严格遵循饮食计划、规律运动及合理用药,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与肾病的风险会大幅降低,神经病变的进展也得以遏制,维持身体各器官相对良好的功能状态。 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在持续有效管控血糖的基础上,有望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衰、肾衰需透析治疗等,预后则较差,可能面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生命健康受威胁等状况,且医疗资源消耗巨大。 积极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坚持自我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与治疗方案的患者,预后往往更优。若忽视自我管理,不按时服药、随意饮食,血糖波动剧烈,并发症将加速出现,预后不容乐观,疾病对生活的负面影响也会持续加重。
1438
2024-12-30
低血糖症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低血糖主要源于糖摄入不足、生成不足等,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致使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进而引发一系列低血糖症状,需要及时调节血糖。 1、饮食摄入不足: 长时间未进食、过度节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碳水化合物摄入匮乏,无法满足身体基本能量需求,从而引发低血糖。治疗时需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随后调整饮食计划,保证规律进餐,增加主食及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维持血糖稳定。 2、剧烈运动: 高强度、长时间运动时,身体能量消耗大幅增加,若未及时补充能量,肌肉和其他组织会大量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糖迅速下降。运动前应适当进食,运动过程中适时补充含糖饮料或能量棒,运动后及时进餐,调整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3、降糖药物使用过量: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当或未按时进餐,易引发低血糖。需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加强血糖监测,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服用,防止低血糖进一步发展。 4、肝炎: 肝炎会影响肝糖原合成与分解功能,肝糖原储备减少或不能有效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导致血糖来源受限。治疗重点在于治疗肝炎,改善肝功能,还可适当增加餐次,在两餐之间补充葡萄糖饮品,以预防低血糖发作。 5、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肿瘤,会自主分泌大量胰岛素,使血糖过度降低。确诊后通常需手术切除肿瘤,以消除胰岛素过度分泌根源。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部分患者可能需辅助药物治疗,以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低血糖若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但若低血糖反复发生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脑功能不可逆损伤,如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低血糖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低血糖症的危害 神经系统: 低血糖可致大脑供能不足,初期可能引起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日常活动与工作效率。若低血糖持续未纠正,会进一步导致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严重损害神经细胞,长期反复发生可造成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等永久性神经损伤。 心血管系统受影响: 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长期低血糖状态下,心脏血管持续痉挛,可致心肌缺血、心脏功能受损,威胁生命健康,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与正常功能。 应激反应: 低血糖发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代谢紊乱。反复低血糖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平衡,干扰激素正常分泌,对身体各器官组织间的协调运作产生不良干扰,延缓身体恢复与正常生长发育进程。
910
2024-12-30
新生儿甲减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新生儿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甲状腺发育异常等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疾病。多数患儿若早期规范治疗,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1、常见病因: 新生儿甲减病因多样,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异位是常见因素,如甲状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移至正常位置或发育不良。母亲孕期缺碘可致胎儿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不足。某些基因突变也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与作用过程,从而引发新生儿甲减。 2、症状表现: 症状多不典型且隐匿,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期延长,超两周仍未消退,患儿常体温偏低,末梢循环差,皮肤粗糙、干燥,还可能有腹胀、便秘、吃奶差、哭声低且少、肌张力低下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特殊面容,如鼻梁低平、眼距宽、舌大且厚等。 3、诊断方法: 新生儿筛查是关键,出生后3-7天采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若升高需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测定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SH等指标。甲状腺超声可查看甲状腺形态、大小及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发育异常。 4、治疗手段: 治疗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需根据患儿体重、年龄及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初始剂量宜小,随后逐渐增加至合适维持量。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一般开始时每月复查,稳定后可延长复查间隔,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 5、治愈可能: 若能早期确诊并规范治疗,大部分新生儿甲减患儿预后良好,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可不受明显影响。但如果诊治延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障碍、身材矮小等严重后遗症,影响患儿一生。 日常护理方面要确保患儿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平时注意保暖,维持合适的室内温度与湿度。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生长发育指标及有无甲减相关症状复发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新生儿甲减 孕期筛查: 在孕期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等指标,可及时发现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若孕妇患有甲减或亚临床甲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补充甲状腺素,使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降低新生儿甲减风险。 关注饮食营养: 孕妇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碘,可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也要避免碘过量,均衡的饮食结构有助于胎儿甲状腺发育。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为胎儿甲状腺激素合成提供充足原料,促进甲状腺正常发育与功能稳定。 遗传咨询: 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家庭,孕前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疾病遗传模式与风险。孕期可对胎儿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甲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1283
2024-12-30
脚面浮肿是怎么回事
黄晓晔
主任医师
肾病科
脚面浮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如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营养不良等,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 1、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无论是站立还是久坐,都可能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脚面浮肿,因为长时间不活动会使下肢的静脉血液淤积,增加组织液的渗出,导致浮肿。 2、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从而引发脚面浮肿。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3、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受损,血液回流不畅,导致血液在下肢积聚,进而引发脚面浮肿。轻度静脉曲张可能仅表现为下肢酸胀不适,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下肢沉重、乏力,甚至皮肤营养性变化。 4、肾小球肾炎: 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进而引发脚面浮肿。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一旦其功能受损,不仅会导致水肿,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贫血等多种并发症。 5、心力衰竭: 特别是右心衰,会导致体循环淤血,出现身体下垂部位的水肿,脚面、足踝和小腿部分尤为常见。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不仅会导致水肿,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乏力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面对脚面浮肿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脚面浮肿后,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站立或久坐时间过长,会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血液在下肢积聚,进一步加重浮肿。因此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选择合适的鞋子对于缓解脚面浮肿也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穿着过紧或过小的鞋子,以免挤压脚部,加重浮肿。选择透气性好、尺码合适的鞋子,有助于减轻脚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水肿症状。因此患者应尽量食用低盐、清淡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对于因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取,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促进浮肿消退。
1214
2024-12-30
透析用水包括什么
黄晓晔
主任医师
肾病科
透析用水是透析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直接关系到透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经过严格处理的水和添加的必要成分,如电解质等。 1、纯化水 这是透析用水的基础,首先是原水,一般是自来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流程来去除各种杂质。包括通过砂滤,它能够去除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像泥沙、铁锈等物质。然后是活性炭吸附,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氯、氯胺和有机杂质,这些物质如果残留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 2、电解质成分 透析用水中还会添加适当的电解质,以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例如会含有一定量的钠、钾、钙、镁等离子。钠离子浓度的调节对于维持患者血容量和血压稳定很重要。 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可以防止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低钾血症或者高钾血症,尤其是对于有肾脏疾病导致钾代谢异常的患者。钙和镁离子的浓度也需要精确控制,保证患者骨骼和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3、缓冲剂 一般会添加缓冲剂来调节透析液的酸碱度,比较常用的缓冲剂是碳酸氢盐,可以维持透析液的pH值在合适的范围,通常在7.1-7.3,有助于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避免酸中毒或者碱中毒的发生,因为肾脏疾病患者往往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的问题。 透析用水的质量监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医疗标准进行检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透析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应定期对透析用水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以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透析的注意事项 透析患者体质相对较弱,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免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风险。避免进食腌制食物,减少盐分摄入。适量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高质量蛋白质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透析患者应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量,避免体重过快增长。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透析,确保足够的血液流动,将体内毒素减少到对身体无害的水平。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恢复情况和透析的有效性,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刚开始透析时,应采用多次短时透析,逐渐过渡。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透析结束后需测量血压,缓慢起床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透析后当天不能洗澡,24小时后方可撕去创可贴。
1485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