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切换
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建立于1953年。首任科主任张锡泽教授,历任学科带头人有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张志愿院士等,历任科主任有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林国础教授、张志愿院士、沈国芳教授等。前任学科带头人邱蔚六教授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60余年,擅长颌面部肿瘤与整复外科,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一,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项;36次获部市级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编专著10余本,协编20余本;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2009年获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颁发的最高奖项,杰出会士奖(DistinguishedFellowAward),2010年国际牙医学院也授予他该院最高荣誉——大师(Master)称号。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重点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中国分会主席。擅长口腔颌面部与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尤其是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侵犯颈动脉的颈动脉移植术以及口腔颌面头颈部血管瘤、大型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现任科主任张陈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兼任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头颈肿瘤与修复中心主任、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协会口腔颌面肿瘤外科与修复重建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委会和上海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临床及基础工作,擅长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和口腔颌面部缺损功能重建,尤其是下颌骨的功能性重建,累计医治颌面肿瘤病人万余例。科室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志愿。科主任:张陈平。科副主任:陈万涛、孙坚、郭伟、季彤、何悦。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现有医师55名、专职研究人员7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92%。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2人,副主任医师12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教授7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人。各级人才计划毛力:中组部“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志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陈平: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黄浦区自主创新领军人才。魏文毅:上海市千人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讲座教授。陈万军:上海“千人计划”短期项目。何悦: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钟来平: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追踪。阮敏:上海市浦江计划。陈万涛:“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际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徐骎: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科室简介现有床位260张,口腔综合治疗椅位11台,具备外科、放疗、化疗、激光、颅颌面赝复、介入栓塞和生物——分子靶向多位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在中晚期口腔癌综合序列治疗、脉管畸形治疗和颌骨功能性外科方面已形成临床特色,率先在国内开展口腔癌双颈联合根治术、颅颌面联合根治、颅颌面复合组织缺损的即刻修复和巨大动静脉畸形双栓塞介入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局部晚期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已达61%,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016年,科室门诊量约115000例,出院量约8000例,住院手术量约7000例,游离皮瓣制备775例。学科地位临床和基础科研实力雄厚,主持科技部863及重点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项,并领衔“TPF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OSCC的临床试验”等多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项目,近3年来获得市局级以上课题4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3项,发表SCI论文119篇,EI论文2篇,历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目前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肿瘤章节、《口腔临床免疫学》、研究生课程《Advancedin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Advancedinbasicandclinicaloralcancer》的理论教学工作、全国统编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六、七版)、《口腔科学》(第五版)的主编单位,并负责肿瘤章节的编写。现有《显微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功能性外科在口腔颌面肿瘤中的应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口腔肿瘤转化研究新技术》、《口腔颌面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面部激光医学与美容新技术进展》和《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修复中的应用》等7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培训学员超过600人。迄今为止,共培养来自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15名Fellow和其他外国进修医生40余名,近年来,每年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每年毕业专科医师、规培生10余名,培养国内进修医生20余名,科室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1项。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集体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2010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被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IAOMS)授予“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2年被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认定为“亚太地区颅颌面培训中心”,2014年被英国爱丁堡皇家牙医外科院授予“英国爱丁堡皇家牙医外科学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培训中心”。
详情
科室疾病
徐光宙
主任医师口腔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300
去挂号
博士
副教授
擅长:微创牙槽外科(包括复杂牙,阻生牙的微创拔除术,阻生牙截冠术),颌面部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颌骨囊肿的微创治疗(包括开窗减压术,药物介入治疗),各类牙齿缺失的种植牙修复。
王德明
副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10起
去咨询
博士
擅长: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手术治疗与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血管瘤,血管畸形与颌面肿瘤诊疗,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硬化/介入栓塞治疗,
杨鑫
主治医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09起
去咨询
擅长: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疾病,如口腔癌。
张凌
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三 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40起
去咨询
擅长:头颈肿瘤术后大型缺损的修复重建,如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等各种皮瓣的制备,舌、颊、口底颌颈联合根治,腓骨肌皮瓣和髂骨肌皮瓣重建上、下颌骨、小血管吻合、气管切开,以及婴幼儿血管瘤、成人脉管畸形病变等。
王磊
主任医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10
去咨询
博士
擅长:口腔颌面颈部良、恶性肿瘤、肉瘤、口腔颌面部囊肿、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颈部肿物、腮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会厌囊肿手术最佳时间
2021.01.14
会厌囊肿越早手术越好,但会厌囊肿往往是由于局部刺激或炎症引起会厌黏膜下黏液组织积聚,从而逐渐形成囊性病变。病变如果很小,患者没有任何的症状,有时候可以考虑观察不去治疗,或不去进行手术;但是如果病变逐渐增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甚至会引起患者呼吸困难,这时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或其它干预手段去除囊肿。
一般如果病变比较小,可以通过支撑喉镜进行病变的切除,病变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但是如果病变很大,仅通过支撑喉镜,也许不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或根治手术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开放性手术来进行囊肿的切除。
病变越大对功能影响越大,一旦有会厌囊肿,或者是已经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建议到医院专科进行积极检查。一旦发现,如果能够手术治疗,尽量尽早手术治疗;如果病灶非常小,患者不愿意治疗,可以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有手术需要,还是建议手术切除。
7.57万
33
腮腺肿瘤术后半年涎瘘怎么办
2020.05.15
在临床中半年后出现涎瘘发病率相对较低,如果患者在肿瘤术后半年依然出现涎瘘,这时候要采取局部加压包扎,若该方法不行,还可以采取局部放射线照射,让暴露腺泡萎缩。还有种极端情况,即腮腺导管瘘,导管瘘相对量较多,不太容易通过加压包扎方法以及放射线照射方法治愈,这时需要二次手术缝扎、结扎。
位于腮腺部位肿瘤常常采取手术方式。腮腺是人体中分泌口水的解剖结构,有很多腺泡,外面有腮腺包膜包裹,里面有根腮腺导管通向口内,所以总感觉口腔内是有口水,而口腔外没有。如果术后很长时间,比如三个月到半年依然发生涎瘘,这时要考虑是不是由于有些腺泡没有完全萎缩导致,或者术中没有进行烧灼、电凝或者缝扎、结扎从而出现涎瘘,即腺泡分泌的口水从伤口附近流出。还有种情况是导管损伤,这时候会有大量涎液从伤口流出,从而造成创口不愈。
12.11万
217
单侧腮腺肿大怎么治
2020.03.17
单侧腮腺肿大的治疗方法如下:
1、腮腺肿瘤:腮腺有几十种肿瘤的可能性,多数是良性肿瘤,占70%,只有30%是恶性肿瘤,对于肿瘤一般选择开刀处理;
2、腮腺炎症:年老体弱病人会发生化脓性腮腺炎,这种病人通过冲洗或者用药可以得到缓解,不一定开刀;
3、腮腺鳃裂囊肿:这种情况如果影响病人外观、功能,需要开刀,如果没有影响到,也可以长期观察、定期随访。
所以单侧腮腺肿大的治疗要根据其诊断,一定要到专业科室,通过磁共振、CT或者最基本的B超明确其到底是哪种性质,然后综合分析,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12.23万
11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