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附一院
网站导航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综合
医保定点
简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成立的“福建省立医院”,坐落在美丽鹭岛的鸿山脚下,地处市中心,从50张床位、87人起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医院步履坚实地走过了85年。除院本部外,还拥有7家分院、1家互联网医院、2家护理院、托管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10年来快速提升发展,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梯队,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榜单中,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56名(全国前2-3%),全市第一。已连续5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位列第85位,最早实现厦门市全国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继续领跑闽西南。同时在中国智慧医院HIC 100强排名全国第6,是全省首家“双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医院(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级乙等”、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医院”)。医院在2020年顺利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认证,并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 7级的医院。医院现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设有68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3个国家重点专科(全市第一)、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全市第一)、3个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市第一)、21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全市第一)、1个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厦门大学首批学系(全市第一)、3个厦门市临床医学中心(全市第一)、2个厦门市拔尖专科(全市第一)、5个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全市第一)、4个厦门市医学中心(全市第一)、8个厦门市重点专科、3个厦门市医学优势亚专科、10个厦门市医学规划专科(全市第一)、16个市级质控中心(全市第一)、7个市级专病防治中心(全市第一)。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上,共有8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学科进榜数位居福建省前三甲、厦门市第一。在2020年度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3个学科获得提名,获提名数居厦门市首位。2019年市卫健委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医院评价,第一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一,医疗技术、质量安全等6个维度排名第一。医院现有职工4630人,其中中共党员1146人,正高509人,副高87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910余人,博士313人,硕士928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签约名医工作室团队4个,委聘双主任10人,院聘专家9人,客座教授/研究员5人。获得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2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福建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领军人才研修培养项目人选1人、厦门市双百人才2人、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10人、厦门市拔尖人才16人、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86人、厦门市高层次卫生人才5人、厦门市骨干人才23人、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13人、厦门市青年创新人才9人等,各类人才认定数量为全市医疗机构最多。现有先进设备包括: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1台(闽西南首台),PETCT(GE Discovery MI)1台(最新型号全球第二台装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3000)1台(闽西南首台)、CT 11台、磁共振6台、双平板DSA 3台、ECT 2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台、生化流水线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30个,其中6个省级平台(三家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均获得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认定),获批18个市级科研平台,6个厦门大学院级研究所。获批厦门市唯一的细胞治疗研究中心,获批成立市首家临床医学研究院,获批首批省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且获批数为厦门首位。医院于2006年设立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53人,另有在站博士后24人,连续两届获评“国家博士后优秀工作站”。已在国家局备案23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35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目前共获得国家、省、市级课题1033项立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系统首位,“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共获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75项,其中获市科技重大贡献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4项。2014年-2021年SCI论文数连续8年突破100篇,2020年SCI论文数首次突破200篇,目前单篇影响因子最高38.104。医院是厦门大学的附属医院,同时还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等9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目前在院本科生300余人、研究生360余人、规培学员300余人、进修生50余人。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1022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含15个功能实训区。医院现为福建省专培医师理论结业考试厦门地区唯一考点,曾连续10年承担福建省住培外科基地结业综合考核考务工作。医院勇挑重担,牢记公立医院的使命与担当。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院上下同心协力抗击疫情,我院杏林分院作为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支持及全院职工的努力下,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截至2022年9月17日,累计收治阳性病例2506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2080例,本土病例426例。实现了本土患者“零死亡”、危重患者100%治愈的阶段性胜利,守护了厦门的安宁。同时,医院积极派出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武汉、上海、河北石家庄、海南、福建泉州、厦门同安等高中风险区域参与疫情防控和救治,2021年9月厦门本土疫情发生时,累计派出医务人员参与厦门本土抗疫一线高达12000余人次,支援数量居厦门市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一院人”的力量和担当,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医院认真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求,以“医鹭仁心·一院人”党建品牌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秉承“患者为本、质量至上、科教兴院、文化强院”的宗旨,始终践行着“仁心仁术,至诚至善”的院训,诠释着勤奋、担当、德技双馨的“一院人”的精神。自2005年以来,医院已有8人获得全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全市共12人)。先后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将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健康中国”蓝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矢志不渝地悉心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科普内容
更多

骨折后骨痂生长过程

林晓毅 主任医师 骨科
骨折后骨痂生长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血肿炎症机化期,多在骨折后2到6周内形成,形成的组织为骨样组织和纤维连接。二,原始骨痂形成期,伤后12到24周出现,在x线平片上可以看到有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三,骨痂改造塑形期,差不多需要1到2年,形成的原始骨痂逐渐转变成板层骨,密度增高,强度更高,外观上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
36562 50
2020-02-12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锻炼

林晓毅 主任医师 骨科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术后头两周内,初始时以被动活动为主,即在健侧上肢力量帮助下进行患肢前屈、外旋和内旋练习,一天四到五次,每次10到15分钟,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可延迟进行,必要时外展支具保护;术后3到4周,可进行主动助力练习,包括环绕运动练习、在滑轮辅助下的肩关节前屈运动、使用体操棒的旋后运动;术后6到8周,开始主动运动和肌力的训练,当x线证实骨折愈合后,可使用弹力治疗带进行肩袖肌群的抗阻训练。
74603 51
2020-02-19

胸部ct能检查出肋骨骨折吗

林晓毅 主任医师 骨科
胸部ct平扫也称为肺部ct平扫,一般是单纯横断面的平扫,所以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检查肺部和纵隔处的病变,图像显示也是以这两项为主,当然也能顺带扫描到肋骨,但由于不是主要检查部位,所以肋骨骨折图像会较小,对于骨折严重,移位明显,粉碎的,一般也能显示出来,而对于线性骨折,裂缝骨折,则比较难,容易漏诊,因此最好行肋骨三维ct检查来对肋骨骨折进行确诊。
28419 50
2020-02-13

心率正常多少

黄晓东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正常人的心率是波动在60-100次/分之间。安静休息的时间大部分是60-80次/分之间。快的时候,比如运动的时候会快起来,窦性心律可能会超过100次,也叫窦性心动过速,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说不会超过180次/分。如果是超过180次/分,很有可能不一定是正常的。慢的小于60次/分,叫窦性心动过缓。正常的窦房结是有一定能力的,不会低得太低,低得离谱。所以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正常人24小时平均慢的心率不会小于50次/分,休息清醒时不会慢超过40次/分,睡着的时候不会慢超过30次/分。"
播放语音
25844 78
2019-06-26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多久康复训练

林晓毅 主任医师 骨科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第一天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以保持肌肉的张力,一天三次,每次15分钟左右,每次肌肉收缩十到十五次;如果肿胀不严重,术后一周可以用CPM机行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锻炼,一天两次。一周后去除CPM机进行主动屈曲膝关节的练习,同时应进行髋关节及踝关节周围肌力的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在术后六到八周内患肢不负重,但可扶双拐不负重行走;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的量,多数六到八周后在双拐帮助下,患肢可逐渐负重50%,术后12到14周可全负重。
20867 50
2020-02-19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院名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扫码找医生 、查出诊、问专家省时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