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6岁孩子一躺下就说头晕转
周登余
主任医师
儿科
6岁孩子一躺下就说头晕转,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颈椎病、贫血等,应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明确具体情况,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耳石症:可能由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在快速移动头位时,如躺下、起床等,可出现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头重脚轻、飘浮感等症状。常用药物有银杏叶片、甲钴胺片等; 2、梅尼埃病: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可见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建议应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盐酸异丙嗪片等药物缓解; 3、前庭神经炎: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患病后,可见突然发生的重度眩晕、自发性眼球震颤与平衡障碍等。对于此种情况,可应用更昔洛韦、盐酸苯海拉明片等; 4、颈椎病:发病多和颈椎劳损、外伤等因素相关。由于神经受卡压,体位变动时可有头晕症状。可应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甲钴胺片等药物; 5、贫血:可能与长期挑食、偏食等原因相关。由于红细胞不足,身体出现缺血缺氧情况,可见头晕眼花、疲乏耳鸣、心悸气短等。可应用琥珀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保证充分休息。
3977
87
2024-01-15
甲亢用什么药效果好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包括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通常首选甲巯咪唑,因为相较于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较小。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前应该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和肝功能,如果正常,才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部分患者确实存在使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的禁忌证,可以选择放射碘-131进行治疗,通过口服碘-131将131碘浓聚在甲状腺,在其代谢时释放出β射线就可以达到破坏甲状腺并使其逐渐纤维化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目的。 采用任何药物治疗都应该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和肝功能,同时建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饮食应该忌碘,少吃海带和紫菜。
16.26万
80
2024-01-15
甲状腺弥漫性改变是什么问题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是B超检查下提示的甲状腺形态学改变,弥漫性变病多表示甲状腺表面不光滑、有粗糙,常见的原因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称为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的炎症患者体内存在针对甲状腺的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导致患者出现甲状腺的局部自身免疫炎症,在B超观察下表现为弥漫性病变。 患者出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时可以检测甲状腺功能,如果甲状腺功能提示正常,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可选择定期观察和随访甲状腺。而如果出现弥漫性病变,B超检查时要注意有无结节或其他病理改变。
9.00万
91
2024-01-10
糖尿病适合喝什么茶,要注意什么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适合喝的茶类建议为自然采摘的茶,如绿茶。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减少糖分的吸收。同时绿茶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消化,缓解便秘等情况。 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选择发酵过的红茶、普洱等,对于糖尿病胃肠功能不佳的患者是一个比较良好的选择。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畏寒,选择发酵茶则更合适一些。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夏天喝绿茶,冬天喝一些红茶、普洱等发酵茶。糖尿病患者不要喝加有添加剂的茶,如市场上加有糖分或者是其它元素的合成茶,因为会造成总能量的超标。 糖尿病患者不要想象喝茶可以降血糖,可以代替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方面还应该饮食控制,结合运动。同时要遵从专科医生的医嘱,坚持使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不要认为喝茶就可以降血糖,可以不吃降糖药物。
14.44万
31
2024-01-10
糖尿病吃石榴的好处,饮食注意什么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吃石榴有很多好处,石榴含糖量并不是十分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时,两餐之间进食石榴并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 石榴是一个很好的水果,富有营养,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而 对糖尿病患者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同时有一定美容护肤的功效。 石榴中还富含有能量以及纤维素,有润肠的功效,对于消化系统疾患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建议选择糖分不高的水果,糖分过高的水果会影响总能量,导致总热卡超标。 糖尿病患者饮食上要根据标准体重以及每天的劳动输出量,计算好每天摄入的总热卡。根据总热卡来进行食物种类以及量的分配,建议50%-60%由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也就是常说的主粮。 剩下的能量可以给予蛋白质、少量脂肪、新鲜蔬菜和糖分不高的水果,新鲜蔬菜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1斤左右。对于水果方面,如果血糖控制良好,每天可以摄入200-250g。
15.84万
89
2024-01-10
血糖筛查是检查什么,怎么诊断糖尿病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筛查主要是用来检查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高危家族史、年龄>40岁、平时抽烟、体型肥胖,以及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建议筛查血糖。血糖主要是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因为只有静脉血浆葡萄糖的血糖值,才被认为是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中可以选择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建议≥7.0mmol/L,而75g糖耐量试验当中可以选择2h血浆葡萄糖水平来观察,如果≥11.1mmol/L,则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还可以检测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如果≥11.1mmol/L,也是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还要结合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但是有些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可以结合糖基化血红蛋白来进一步判断。糖基化血红蛋白可以筛查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状态。如果血糖水平偏高,也不要过于担心,从生活方式入手,饮食控制,运动结合,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15.58万
39
2024-01-10
甲状腺炎有哪些种类,怎么办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炎有很多的类型,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这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导致,发病率非常低,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针对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有些患者还需要外科来配合处理,进行切开引流; 2、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在人体由于病毒感染以后,免疫力下降以后容易诱发。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甲状腺区的疼痛,还有发热的情况。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非甾体抗炎药物来帮助处理,同时患者多注意休息; 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这种甲状腺炎既不是细菌导致,也不是病毒导致,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导致,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否需要吃药,一定要取决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如果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通常并不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处理,在食物当中减少碘的摄入即可。但是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来进行治疗处理。
12.35万
67
2024-01-10
宝宝手足口病嘴里起疱怎么办
周登余
主任医师
儿科
对于宝宝手足口病嘴里起疱的情况,应注意避免刺激,还建议用温盐水漱口,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促伤口愈合药物以及维生素类药物等,建议及时到医院小儿感染科就诊,由医生给予相应治疗。 1、避免刺激:此类宝宝应尽量避免吃辛辣、酸性的食物,还要避免嘴唇的摩擦或刮擦,避免刺激疱疹,影响疾病恢复。 2、温盐水漱口:宝宝还可使用温盐水漱口,能够帮助缓解口腔内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还有利于杀菌。 3、抗病毒药物:由于手足口病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此类宝宝还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注射用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 4、促伤口愈合药物:由于宝宝的口腔内存在疱疹,此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腔溃疡散、冰硼散等药物,可帮助破损的黏膜逐渐愈合。 5、维生素类药物:部分宝宝也可配合医生使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B族片等维生素类药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促进病变尽快恢复。 此外,宝宝还可遵医嘱使用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中成药来缓解症状。
4556
140
2024-01-10
糖尿病足病是什么症状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病患者通常会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外因或者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皮肤破溃,则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足病的症状首先可以看到足部有神经病变的改变,通常皮肤较干燥、湿润度不够。同时皮肤的颜色较差,通常颜色呈紫红色或暗紫色,有色素的沉着,糖尿病患者足部还可以看到毛发较稀疏,同时糖尿病足病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弱、皮温低,糖尿病足病局部破溃的地方可以看到创面。 对于创面要具体观察有些患者为湿性的创面血供尚可,但是分泌物较多、坏死组织较多、有恶臭。有些患者为干性的创面,当时可以看到血供较差,有时这创面呈黑色的坏疽样表现,所以对糖尿病足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糖尿病足病一旦发生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14.24万
79
2024-01-09
血糖低有什么症状,怎么办
罗莉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低最早的时候可以有心慌、手抖、出冷汗、强烈的饥饿感等,此时称为低血糖所导致的人体交感兴奋期。交感兴奋期也是低血糖给人体所发出的警报信号,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建议要及时进食含糖的食物或者是直接含服方糖,进行低血糖的纠正。 在进食以后,15min可以监测1次血糖,直至血糖正常。如果自己并不能够纠正低血糖,应该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有些患者出现交感兴奋症状时没有引起重视,长时间低血糖容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患者会出现认知下降、昏迷,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抽搐等。 所以对于低血糖,尽量要在早期交感兴奋期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时及时纠正。如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期,则可导致昏迷长达6h以上的低血糖,会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性的受损,出现低血糖脑病。
15.04万
89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