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始创于1961年,由我国第一代“西学中”学者温耀繁、金益强、黎杏群和陈国林等教授在全国综合性西医院中率先创立。现为湖南省首批重点建设学科、首个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授权点、首个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首批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藏象重点研究室、中医肝藏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先后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3人,博士56人,硕士136人,是我国声誉颇高的中西结合临床、科研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西医结合科现主任为唐涛教授,专科技术力量雄厚,现共有教授5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国家级名中医3名,省级名中医5名,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入选者1名。其中博士18名(博士后4名),硕士6名。科室拥有独立病房,开放床位55张,年均诊疗量突破4万人次,形成脑病、针灸、消化系疾病、风湿免疫病、男科病、恶性肿瘤和妇科病的中医特色医疗组,年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CD型疑难危重病例占88.43%,CMI 值>1.3。专科依托医院优势学科集群,是神经病区域医疗中心的组成部分;牵头成立湘雅医院中医脑病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参与湘雅医院胶质瘤、PD、MSA等神经科疑难疾病诊治MDT。已建立5个中西医联合专病MDT,10个中西医结合优势病联合门诊,提升了湘雅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中西医结合科坚持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发扬中医特色,长期开展中医药创新科研。根据学科长期的积淀,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建设为抓手,形成一个基础(中医肝藏象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支撑四个临床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血栓疾病)的布局,实现了中医肝藏象理论现代研究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出版专著《中医肝脏象现代研究与临床》,建立了中医肝脏5类证候标准,编制了“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和“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现代中医脏腑传统理论研究和脏腑辨证规范化研究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学科不断推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发展和新药开发,近十年来,科室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学》,副主编人卫版长学制《中医学》,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 368篇,其中SCI收录15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自主开发“脑溢安颗粒”等6项中药新药。总之,60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几代湘雅中西医结合人传承中医药精华,秉承湘雅优秀传统,开湖湘中西医结合之先河,立肝脏象现代研究之标杆,启中医脑病发展之征程,不断创新,努力开拓中医的现代化之路。
详情

科室疾病

梁清华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0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擅长: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等;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各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等;脊椎骨关节病及各类痛症如腰椎盘突出、骨关节炎及肌肉、筋膜、神经、血管疼痛等;妇、儿疾病及内科系统疑难杂症。
陈泽奇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0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擅长: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涵盖肺部及消化道各类肿瘤术后、放疗及化疗的中医调养。同时,擅长运用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炎症、功能性疾病以及慢性胰腺和胆道问题。对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也具备深厚的中医治疗经验。此外,还能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和皮肤过敏性疾病等内科常见病症。
王东生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教授
博士
博导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及各种疑难杂病,主要研究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尤其对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支气管与肺病、股骨头坏死、血液病等效验颇多。
胡随瑜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博导
教授
擅长:肿瘤防治、妇科疾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
戴幸平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三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脑病(重型颅脑损伤,中风、头痛、睡眠障碍等),肿瘤(胃癌,肠癌,胶质瘤等)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藏红花能天天喝吗
2023.12.04
通常不建议天天喝藏红花,每周喝1-2次即可。藏红花如果天天喝,尤其是过量喝,可能会出现上火、腹痛、出血的情况,长期天天喝藏红花,还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内分泌失调等情况。
杨波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7469
68
银耳的禁忌和相克
2023.10.20
银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拥有多种营养价值和功效,但外感风寒、痰浊犯肺及虚寒证者,以及腹泻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需尽量避免摄入。此外,银耳并不存在与其他食材相克的说法,故并没有特殊的禁忌或相克食物。 一、禁忌: 1、外感风寒、痰浊犯肺及虚寒证者:这些人群可能对寒凉性的食材,比如银耳,比较敏感。在这些情况下,食用银耳可能刺激人体,导致症状加重,特别是在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明显时,应避免食用银耳; 2、腹泻患者:银耳虽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但对于已经处于腹泻状态的人群,可能会刺激胃肠,导致腹泻症状加重,在腹泻期间不宜食用大量银耳; 3、糖尿病患者:银耳中通常会添加冰糖、白糖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为避免血糖剧烈波动,也尽可能不要食用。 二、相克: 银耳并不与其他食物相克,一般情况下,银耳可以与多种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各种美味的菜肴和甜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对特定食材或组合敏感,而出现不适反应。因此,在食用银耳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搭配方式。
范荣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3318
212
甲状腺结节可以吃玛卡吗
2023.10.19
玛卡又称为玛咖,在临床上多被加工成保健品使用,在机体不存在玛卡过敏的情况下,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以适当吃玛卡,不会对机体产生太大的影响。玛卡属于一种中药材,其性温,入药后可归脾、肾经,具有一定的补肾功效。 1、能吃:如果机体不属于易过敏的体质,则食用玛卡后不会出现过敏的情况,如皮肤瘙痒、红肿等,不必过于担心。甲状腺结节不属于玛卡的禁忌人群,且玛卡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食用玛卡有助于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对机体有一定的好处; 2、不能吃:如果玛卡过敏,则应避免食用,以免出现一系列过敏症状,不利于自身健康。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如果出现甲状腺结节,需及时完善甲状腺彩超等检查,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可以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结节较大,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切除。
黄卫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科
3105
23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