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8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2
科室介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始创于1961年,由我国第一代“西学中”学者温耀繁、金益强、黎杏群和陈国林等教授在全国综合性西医院中率先创立。现为湖南省首批重点建设学科、首个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授权点、首个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首批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藏象重点研究室、中医肝藏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先后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3人,博士56人,硕士136人,是我国声誉颇高的中西结合临床、科研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中西医结合科现主任为唐涛教授,专科技术力量雄厚,现共有教授5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7名,国家级名中医3名,省级名中医5名,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入选者1名。其中博士18名(博士后4名),硕士6名。

科室拥有独立病房,开放床位55张,年均诊疗量突破4万人次,形成脑病、针灸、消化系疾病、风湿免疫病、男科病、恶性肿瘤和妇科病的中医特色医疗组,年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CD型疑难危重病例占88.43%,CMI 值>1.3。专科依托医院优势学科集群,是神经病区域医疗中心的组成部分;牵头成立湘雅医院中医脑病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参与湘雅医院胶质瘤、PD、MSA等神经科疑难疾病诊治MDT。

已建立5个中西医联合专病MDT,10个中西医结合优势病联合门诊,提升了湘雅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

中西医结合科坚持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发扬中医特色,长期开展中医药创新科研。根据学科长期的积淀,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建设为抓手,形成一个基础(中医肝藏象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支撑四个临床方向(中西医结合脑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血栓疾病)的布局,实现了中医肝藏象理论现代研究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出版专著《中医肝脏象现代研究与临床》,建立了中医肝脏5类证候标准,编制了“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和“简明抑郁症中医证候自评量表”,“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现代中医脏腑传统理论研究和脏腑辨证规范化研究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学科不断推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发展和新药开发,近十年来,科室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学》,副主编人卫版长学制《中医学》,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 368篇,其中SCI收录15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自主开发“脑溢安颗粒”等6项中药新药。

总之,60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几代湘雅中西医结合人传承中医药精华,秉承湘雅优秀传统,开湖湘中西医结合之先河,立肝脏象现代研究之标杆,启中医脑病发展之征程,不断创新,努力开拓中医的现代化之路。

科室擅长
胃炎
冠心病
脑血管病
阿尔茨海默病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
颅脑损伤
湿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中风后遗症
腰腿痛
热感冒
踝关节扭伤
急惊风
慢惊风
脑血管瘤
热淋
乳蛾
睡眠不足综合征
睡行症
痛痹
头风
胸痹
虚脱
瘀血
郁证
着痹
怔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