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

科室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目前拥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小儿外科是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健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医教研究发展的学科,目前已成为豫西最大的小儿外科疾病治疗中心、学术牵头单位。小儿外科是诊治小儿的各种先天性畸形、感染、肿瘤、创伤等疾病,包括小儿胸部、腹部、泌尿、新生儿、颅脑、骨科等疾病的最适宜的科室,科内有一整套适合小儿特点的精细操作规程,以及本专业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常规,收治0-18岁各种小儿外科病人。小儿外科主要包括小儿普通外科、新生儿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肿瘤外科。主要诊治疾病:1、小儿普通外科,疝气、阑尾炎、肠套叠、消化道异物、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腹膜炎、腹部外伤、肝脾肠破裂、腹腔出血、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脐疝、胆总管囊肿、腹腔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肝脓肿、巨脾切除、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美克尔憩室、肠瘘、肠造瘘关瘘、结、直肠息肉、肛周脓肿、肛瘘、大便失禁、脊髓脊膜膨出。2、消化道畸形,肠狭窄、肠闭锁、胆道闭锁、环状胰腺、肠重复畸形、肠旋转不良、肛门闭锁、脐膨出、脐茸、脐窦、脐尿管囊肿及瘘、卵黄管囊肿、腹裂、乳糜腹等。3、小儿肿瘤疾病有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腹膜后畸胎瘤、淋巴管瘤、睾丸肿瘤、骶尾部畸胎瘤、纵隔肿瘤等。4、泌尿系有隐睾、鞘膜积液、隐匿性阴茎、尿道损伤、尿道狭窄、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睾丸炎、排尿困难、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粘连、小阴唇粘连、遗尿(尿床)。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肾脏发育不良、肾脏异位畸形、尿道下裂、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膀胱输尿管返流、巨输尿管症、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开口异位、膀胱外翻畸形、后尿道瓣膜、前尿道瓣膜、尿道口囊肿、真两性畸形、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神经原性尿失禁等疾病。5、食管闭锁、食管重复畸形、鸡胸、漏斗胸、膈疝、胸腹裂孔疝、膈膨升、脓胸、血胸、胸部外伤、胸腔积液、肋骨骨折、腋淋巴结核、窦道及瘘。6、肌性斜颈、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腘窝囊肿、桡骨小头半脱位、多指(趾)畸形、甲沟炎。7、各种体表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脂肪瘤病、纤维瘤、纤维瘤病、皮脂腺囊肿、黑痣、皮样囊肿、头皮包块、脑膜脑膨出。8、颈部包块、瘘管、甲状舌骨囊肿及瘘、腮裂囊肿、窦道及瘘、颈前瘘管、软组织感染、淋巴结炎、蜂窝织炎、颈部脓肿、淋巴结核及瘘、颈部组织活检。联系电话:护士站0379-69823292医生办公室69823259
详情

科室疾病

本院未找到可服务医生,推荐非本院医生
万富安
主任中医师小儿骨伤科
三甲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60
去咨询
擅长:儿童四肢骨折脱位的手法和微创技术治疗、儿四肢畸形的矫形治疗、小儿髋关节脱位系列化治疗,以及儿童骨伤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如小儿骨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先天性膝关节畸形、先天性膝关节脱位、先天性髌骨脱位等。
任飞
副主任医师小儿骨伤科
三甲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30
去咨询
擅长:儿童先天性、后天性肢体畸形的诊断治疗及四肢骨折脱位的微创治疗。对儿童肱骨近端、肱骨髁上、孟氏、尺桡骨及髋膝踝部的复杂骨折,多能通过独到的手法整复、微创穿针固定使其理想复位。对损伤所致或发育不良引起的儿童肢体短缩、肘内外翻、膝内外翻、髋内翻、马蹄足等畸形,以及小儿陈旧性骨折脱位,通过精湛的手术治疗使其恢复满意。
时国富
主任中医师小儿骨伤科
三甲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擅长:儿童四肢骨折脱位的微创技术治疗、四肢畸形的矫正与延长治疗、髋关节脱位和成骨不全症的系列化治疗。
杨东安
主治医师小儿骨伤科
三甲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擅长:诊治儿童各类骨折脱位、骨骺损伤,对儿童复杂性骨折能通过独到的手法整复、穿针固定或手术治疗使其获得理想复位,对损伤所致或发育不良引起的肢体短缩弯曲、畸形、功能障碍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及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保芬
主治医师小儿骨伤科
三甲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擅长:小儿肱骨近端骨折、股骨颈骨折、儿童骨骺损伤所致的畸形及各种先天性畸形、关节脱位等。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小孩蛋蛋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2019.02.15
孩子双侧阴囊不对称,首先要明确它的原因,最有可能是睾丸鞘膜积液,有鞘膜积液,一侧会表现的比对侧大,有些会随着孩子的体位变化而变化,一般在婴儿期睾丸鞘膜积液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因为有自己吸收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超过一岁仍然表现双侧不对称,就需要手术解决。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突入阴囊内,就表现一侧阴囊比对侧大,腹股沟疝是需要手术处理的。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需要密切观察阴囊大小的变化,诊断清楚以后,及时就诊。
刘奎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
5.46万
50
什么是后交叉韧带
2024.01.15
后交叉韧带起源于股骨内髁的外侧面,靠近后部,由前外侧束、后内侧束和半月板股骨韧带等组成。前外侧束约占止点面积55%,后内侧束约占止点面积45%。后交叉韧带的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损伤在儿童极少见,但是如果发生,就会对关节的稳定、运动起到很多的影响。后交叉韧带损伤一般多见于交通事故和严重的运动损伤,且多为复合性的韧带损伤,可以导致膝关节次要稳定因素进一步松弛,造成局部疼痛、肿胀、不稳定等。可以根据外伤史、病史、症状、体征、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当后抽屉试验阴性时,应在麻醉下再做检查,常可获得阳性结果。其受伤机制为屈膝位胫骨上端受到来自前方的直接外力及膝关节过伸型损伤而导致,通常导致交叉韧带自胫骨止点处连带一部分骨折撕脱。如果骨折的修复位置不佳,将发生骨折的不愈合以及后叉韧带的松弛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受限。
孟钊主任医师骨科
15.76万
36
小儿足内翻如何矫正
2024.01.02
小儿足内翻的治疗要根据足内翻的原因来进行,临床中常见的足内翻大致分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性马蹄内翻足,同时还包括创伤或者是手术后的马蹄内翻足,具体如下: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主张早期纠正,在小儿出生1个月内就开始进行石膏的矫正,通过分期的石膏矫正往往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小儿在3-4岁的时候,要长期地使用支具进行维持;2、神经性马蹄内翻足:即由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马蹄内翻足,需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能否治疗。如果神经系统疾病能够治疗的基础上,先寻求原发病的治疗,之后对于残余畸形往往采取手术加石膏或矫正器的治疗方法;3、其他足内翻: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马蹄内翻足,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同时在临床中经常会见到一种情况,就是小儿在出生之后习惯脚向内翻,但并不是僵硬性。也就是小儿可以自主活动,而且用手轻推小儿的足部能够马上改变内翻的状态。这种其实不是真正的马蹄内翻足,不用引起过度的紧张。如果家长观察到小儿是柔软的内翻状态,类似于马蹄内翻足的外观,但实际上又不具备马蹄内翻足的僵硬性,大可不必担心,这种柔软性的足内翻状态往往会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改善。
范竟一副主任医师骨科
16.37万
8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