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山西省人民医院

  • 三甲
  • 专科医院
  • 公立医院
  • 医保定点
logo
宫颈癌IIA期是什么意思
孙晋瑞
副主任医师
妇科
子宫颈癌ⅡA期,是子宫颈癌分期中的某一个时期,一旦发生子宫颈癌,应及时治疗。 子宫颈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需要进行分期,如早期、中期、晚期。子宫颈癌分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Ⅱ期属于早中期,Ⅱ期又分为ⅡA期和ⅡB期。 ⅡA期就是指子宫颈的肿瘤侵犯到阴道的上1/3,除此之外,根据肿瘤的大小,比如 4公分,分为ⅡA2期。需要结合患者肿瘤大小,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比如ⅡA1期,可以考虑直接去做子宫颈癌的根治手术。 对于ⅡA2期,可能会考虑去放化疗,或者先进行化疗,等肿瘤缩小以后再考虑手术。根据期别的不同,肿瘤的大小不同,所制定的治疗方案是有所区别的。
3362
226
2023-10-23
子宫内膜厚8MM是什么意思
孙晋瑞
副主任医师
妇科
子宫内膜厚8mm,是月经周期当中的某一天测出来的子宫内膜的厚度。 一般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内膜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在月经期内膜脱落,内膜的厚度一般是比较薄的,内膜会逐渐增生、增殖,出现内膜厚度的变化。到月经前,一般内膜是长到最厚的时候,可以达到1cm左右,随后就会发生月经期内膜的脱落。 所以内膜厚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月经周期的时间不同,厚度会有所不同。单纯内膜厚8mm,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对于绝经前的妇女,内膜厚度基本上是在正常范围。 对于绝经以后出现内膜厚8mm,还是偏厚的,因为绝经以后的妇女内膜的厚度,一般5mm以下比较正常。内膜厚8mm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962
294
2023-10-23
颈椎间盘突出、足底麻木,手术治疗助力56岁大妈康复!
王磊
主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患者颈后部憋困10年余,近1个月右足底疼痛、麻木,像以往一样去中医院行保守治疗,按摩、牵引,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就诊于我院。颈椎核磁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颈后部憋困、右足底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基本信息】女、56岁 【疾病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0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乙哌立松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术后3天患者可适当下地行走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由家属陪同来到医院,自述颈后部憋困10余年,最近1个月右足底疼痛、麻木,没有腰部束带感和踩棉花感。在中医院康复理疗近20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检查四肢肌肉力量正常,肌张力不高,双上肢Hoffmann征阳性,双下肢Babinskin征阴性。考虑患者颈椎疾病可能性较大,但不能排除腰椎疾患可能,于是建议患者行颈椎核磁+腰椎核磁,核磁结果显示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压迫后方脊髓;腰椎结果无明显异常。至此,诊断患者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要求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术前MRI片) 二、治疗经过 诊断明确后,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患者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向后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这是患者感到颈后部憋困的原因。颈椎脊髓位置相对较高,下肢感觉传导至大脑皮层必然经过颈部脊髓,部分脊髓受压,导致感觉传入部分受阻,因而患者右足底感觉异常,出现疼痛、麻木。卧床、牵引、输液、按摩都不能让椎间盘回位,最多就是松解颈后部肌肉,临时缓解症状,但很快症状又会再次出现。此外,脊髓内神经压迫时间越短,解除压迫后神经越容易恢复,压迫时间越久,即便解除了椎间盘这个压迫物,神经恢复时间也会很久,甚至不能恢复。因此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反复思虑后决定早期手术。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于入院第5天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扩大椎管,给予脊髓足够空间)。颈椎手术后,给予止痛(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补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预防感染(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治疗。第2天患者主诉颈部疼痛,又增加了一种肌松兼止痛的药物(盐酸乙哌立松片)。 (术后X片) 三、治疗效果 术后第3天,患者主诉颈后部憋困明显减轻,叩诊锤尾端划双侧足底,患者感觉足底疼痛、麻木的症状也得到减轻。复查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内固定位置满意,之后患者戴上颈托,在家属协助下下地行走,行走过程中患者感觉右足底较术前轻松许多。住院治疗15天后,患者伤口干燥,无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血液化验感染指标也正常,准许出院回家,出院前嘱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颈椎术后前3个月要以卧床休息为主,可以适当下地活动。但由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颈部肌肉力量较术前弱,铰链侧椎板需要融合时间,所以下地活动需要佩戴颈托。佩戴时间一般为6周,6周后找自己的主刀医生复查,查看颈椎术后内固定物位置是否有移位; 2、卧床期间四肢需频繁活动,尤其是双下肢屈伸活动,预防血栓和卧床并发症。床上翻身,建议轴线翻身,即头颈、躯干、下肢呈一直线整体翻动; 3、出院期间重点关注减轻的症状是否再次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如麻木、肌肉力量减弱,如有上述情况,需及时来院就诊。 五、个人感悟 颈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伏案低头工作、学习、低头看手机都是诱发因素。对于轻度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仅通过康复理疗、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长期低头),往往能够改善。但是对于重度颈椎间盘突出,已经出现手脚麻木、不灵活、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的人群,如本例病患,应及时来院就诊。
4238
57
2022-06-24
右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让9岁小女孩病情恢复
王磊
主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患儿女、9岁,家长发现她走路时右下肢一跛一跛的,起初以为是不小心受伤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遂就诊于我院,经检查后诊断为右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住院后予以右股骨粗隆下截骨、髋臼截骨成形术,术后恢复了髋臼与股骨头的对位关系,治疗效果良好。 【基本信息】女、9岁 【疾病类型】右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右股骨粗隆下截骨+髋臼截骨成形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恢复了髋臼与股骨头的对位关系 一、初次面诊 一位家长带小女孩来就诊,家长表示患儿走路时一跛一跛的,运动就会有疼痛。让患儿来回走20米,发现右下肢不同于对侧,查体发现右髋轻度屈曲、短缩、外旋畸形,局部压痛阳性,髋关节活动相对于对侧运动角度明显受限,高度怀疑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骨盆正位片检查,右股骨头与髋臼对合不佳。诊断为右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于是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安排住院后,为了双下肢长度对比,建议行双下肢全长正位片,建议患儿行手术治疗恢复右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现象。家长表示同意,随后做了必要的血液化验,检验结果基本正常。于第3天安排手术,行右股骨粗隆下截骨、髋臼截骨成形术,考虑术后留下瘢痕而影响外观,最后给予美容缝合,术后伤口处只有一条细线,避免了普通缝合导致蜈蚣腿的外形,影响美观,手术过程顺利。 三、治疗效果 术后第2天患儿表示疼痛症状较手术当天明显减轻,术后第3天伤口引流袋的引流量也明显减少,给予拔出引流管。患儿病情平稳后,再次安排右髋关节正侧位片检查,显示:股骨头与髋臼对合良好,内固定物牢靠、位置满意。住院第10天伤口干燥、无红肿、渗出,无感染迹象,给予出院。 四、注意事项 很欣慰经过手术治疗,患儿的右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是皮内缝合,但出院后也需要2-3天进行伤口护理,直到术后2周,但是不需要拆线,嘱患儿及家长,伤口1个月内保持干燥。并嘱咐患儿切记不可在家自行进行伤口护理,避免引发感染。另外,由于手术中进行了截骨,而骨头的愈合需要3个月,因此3个月内患侧下肢不能下地负重,术后定期到门诊复查。 五、个人感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有的是一侧,有的是双侧都有问题,家长发现孩子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建议尽早治疗,如同该患儿一样。之前有一位患儿是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当时因为某些原因,只治疗了一侧,治疗侧走路正常,但患侧走路就能看出明显不同,这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如果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使髋关节长期疼痛,此时只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3618
3
2022-06-24
3岁小孩多指畸形不要慌,手术治疗有方法!
王磊
主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多指畸形是常见畸形,有的在手指,有的在脚趾,往往没有功能,且影响外观,大多数家长,会选择手术切除。3岁患儿,出生后就发现左手拇指旁多出一指,出生后便诊断为先天性左手拇指多指畸形,家长想着上幼儿园时和其他小朋友不要不一样,遂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手术切除多指,患儿手外观得到改善。 【基本信息】女、3岁 【疾病类型】多指畸形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先天性多指切除术)+口服药物(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天,2-3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手外观明显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儿女,3岁,双手并拢展开,发现左手拇指多指畸形,多指并行于左手拇指桡侧,呈2节,发育较细,有正常指甲,与拇指共同关节于掌指关节处,而右手则是正常的。双手外观不对称,的确是影响美观。此外,多指几乎不能被支配独立活动,只能随同正常拇指一起活动。而拇指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可。家长本次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手术切除多指,于是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儿安排住院后,为了手术中有客观影像指导,建议患儿行左手正斜位片检查。做了必要的血液化验,检验结果基本正常后,第3天安排了手术。手术也很顺利,切除多指后,修复正常拇指关节囊,保证其稳定,修整皮瓣使其大小合适,最后皮内缝合。术后再次行左手正斜位片检查,与术前形成对比。 三、治疗效果 患儿术后当天伤口疼痛,给予儿童剂量的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止痛,症状得到缓解;第2天疼痛症状较手术当天明显减轻。当时考虑到小姑娘,不要手术后留下疤痕,最后给予美容缝合,术后患儿手术切口处只有一条细线,避免了普通缝合导致的蜈蚣腿外形,影响美观。双手并到一起展开,双手外形对称,也好看了许多。术后让患儿活动左手拇指,活动正常,无不稳,手术效果满意,住院治疗10天后,患儿切口处无红肿、渗出,无感染迹象,予以出院。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儿多指畸形得到了早期治疗,虽然是皮内缝合,出院后也需要2-3天来院进行伤口护理,并且1个月内保持伤口干燥。值得注意的是,避免自行购买换药包换药,应前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处理,避免引起感染。拇指关节囊愈合至少3周,所以3周内不要频繁活动左手拇指,避免关节囊没有牢固愈合,影响拇指后期稳定性。 五、个人感悟 多指畸形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有的长在单侧手上,尤其是并行于拇指桡侧多见,因为与对侧手外观不一样,而且大多没有功能,一般建议手术切除。多指畸形应做到早期规范治疗,幸运的是本篇患儿家长能及时前往医院,及时对多指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没有拖延到学龄期,影响到患儿的自尊心。
4904
99
2022-06-12
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让31岁周女士重获新生!
王磊
主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患者为31岁年轻女性,不慎摔倒伤及腰部,出现疼痛明显、不能站立等症状,休息数天后无任何缓解,遂来院就诊。通过CT、MRI最终诊断为“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随即为其进行腰椎后路腰椎爆裂骨折撑开复位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患者病情好转,可适当下地行走,无感染迹象,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女、31岁 【疾病类型】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8月 【治疗方案】腰椎后路腰椎爆裂骨折撑开复位椎管减压内固定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1.5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症状缓解,顺利出院 一、初次面诊 2021年8月的一天下午,患者周女士被平车推入急诊,自述腰部疼痛,不能下地行走,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建议转至上级医院。检查患者,按压腰1、2椎体棘突处,患者疼痛明显,并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叩击腰椎后有一种放电样从大腿近端向远端传导的疼痛),嘱患者活动四肢,四肢能随意运动,肌肉力量正常,肌张力正常,大小便未失禁。患者来院时,自带腰椎CT、MRI平扫,CT、MRI检查可见,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骨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到此可明确诊断患者为“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 (术前MRI片) 二、治疗经过 患者来院前,当地医院医生已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的严重性。住院后,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并交代病情:患者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骨块突入椎管,具有手术指征,应尽快进行手术。患者及家属起初有点犹豫,但与其分析过手术的利弊后,患者及家属一致认可手术。在完善相关检查后,于入院第3天行腰椎后路腰椎爆裂骨折撑开复位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术后第3天复查腰椎正侧位片,第4天佩戴腰围由家属搀扶适当下地行走。 (术后X片)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床上直腿抬高角度较术前明显增大。术后第3天,复查腰椎正侧位片,可见爆裂骨折的腰1椎体高度明显得到恢复,向后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大部分也得到复位,受压迫的脊髓得到释放,有利于后期神经的恢复。复查腰椎片子后,患者佩戴腰围在家属搀扶下逐步下地活动,这时候下地活动不再有当初左下肢疼痛的症状,双下肢感到轻快。住院15天后,伤口逐渐恢复恢复,无感染迹象,准许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下肢逐渐恢复正常,疼痛症状也逐渐减轻,真心为患者及家属感到开心。嘱咐患者出院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就诊复查。回家后第1个月以卧床为主,每天可下地活动3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若下地活动期间腰部不适,及时卧床休息;第2、3个月可适当增加下地活动时间。卧床期间四肢需频繁活动,尤其是双下肢屈伸活动,预防血栓和卧床并发症,下地活动需要佩戴腰围。 五、个人感悟 谈到脊柱手术,患者及家属往往如本文情况一般,起初往往内心抗拒,不愿意接受。这也是情理之中,既费钱,又遭受手术的痛苦,还会担心手术的安全性。但一般来说,只要麻醉和手术医生技术过硬,没有意外情况,脊柱手术往往还是比较安全的。手术可以恢复椎体高度,解除骨块对脊髓压迫,稳定脊柱结构,缓解患者病痛。正如本病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解除困扰。
5499
41
2022-06-11
35岁摔倒后手腕巴顿骨折,及时复位才能效果满意
王磊
主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篇35岁年轻男性,在干家务时不慎摔倒,伤及右桡骨远端,即感右腕疼痛明显,不能活动,外观畸形,期间未自行冰敷,1小时后受伤部位迅速肿胀,就诊于当地医院建议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给予2次手法复位后,骨折复位满意,予以石膏支具外固定,后期每半月复查一次。 【基本信息】男、35岁 【疾病类型】巴顿骨折(Barton骨折)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法复位+药物治疗(迈之灵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每半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骨折复位满意 一、初次面诊 门诊一位患者来就诊,只见患者左手托着右手,右手肿胀明显,上面还有已经结痂的血迹,主诉在干家务时摔倒后,感到右腕疼痛明显,不能活动,外观已畸形,没有进行冰敷,1小时后受伤部位迅速肿胀,随即去医院就诊,拒绝了做手术的建议,并来此就诊。患者来时自带右桡骨远端正侧位X片,片子上能够明显看到右桡骨远端背侧缘部分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背侧脱位。可明确诊断患者为右侧巴顿骨折(Barton骨折)。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先处理患者右手上面的血痂,并查看是表皮损伤后的出血,还是开放性骨折。如果只是表皮损伤就可以手法复位;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就需要急诊手术,进行伤口清创处理。擦拭完血痂后,看到只是表皮损伤出血。计划行手法复位,复位前与患者进行沟通:手法复位往往一次达不到预期效果,每一次复位后需要复查X片,再根据最新的X片进行复位,至少2-3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有可能复位多次也效果不理想,这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患者表示同意,愿意尝试手法复位。后对患者进行了第1次手法复位,复位后立即用支具外固定,让其复查右桡骨远端正侧位片。次日,参照第1次复位后的片子,进行了第2次复位,复查X片,骨折复位满意,给予石膏外固定,避免骨折移位。 三、治疗效果 第2次复位后,复查右桡骨远端X片,右桡骨远端背侧缘部分关节内骨折块复位,与掌侧正常骨块对合整齐,腕关节背侧脱位也得到明显纠正,腕关节间隙均匀。额外嘱患者冰敷、口服迈之灵片。第4天患者表示疼痛和肿胀就得到明显减轻,且在石膏固定下,右手指可以适当做屈伸活动。通过合理和正确的手法复位,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治疗5天后,予以出院,并嘱患者每半个月门诊复查。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通过复位的手法使患者骨折恢复,由于手法复位后骨折位置的维持是依靠周围的肌肉软组织,不像手术钢板螺钉那样稳定性好,所以即便当时骨折复位满意,后期也容易发生骨折再错位。为了保证骨折复位后不易再错位,复位后需要石膏外固定,若石膏打的过紧,容易出现外固定导致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所以需要额外叮嘱患者多注意自己患手的末梢血运、感觉,有没有苍白、手指末端麻木、手指末梢疼痛明显,如果有此类症状,需要及时松解石膏。 另外,石膏固定容易出现压疮,患者如果感到石膏里面皮肤疼痛、瘙痒等,也需要及时来院松解石膏。复位后需要定期复查X片,看看骨折是否出现移位,如果移位,需要及时再次复位。 五、个人感悟 巴顿骨折属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对于巴顿骨折,根据它的损伤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的巴顿骨折,都可以进行手法复位。对于无明显移位或复位后能够稳定维持住位置的骨折,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石膏外固定)。但是对于难以复位,或即便已复位,但骨折又马上出现错位,不能维持住位置的,则需要手术治疗。通常对于如同该患者一样较轻的,经过保守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3712
20
2022-06-11
小学生扭伤半年未重视,不料诊断扁平足
王磊
主治医师
骨科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 本病例主人公为一位12岁的小学生,活动时不慎扭伤左足,致左足内侧疼痛,在家休息3周后,活动中该处仍疼痛,休息可减轻,持续近半年来院就诊。拍摄足负重正位片,提示平足畸形伴副舟骨。诊断为先天性副舟骨和继发性扁平足,给予手术矫形后,足纵弓恢复、伤口无红肿、渗出,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 【基本信息】女、12岁 【疾病类型】先天性副舟骨、继发性扁平足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左胫后肌腱止点移位+左跟骨截骨内移+副舟骨切除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8天,1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恢复足纵弓、伤口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 一、初次面诊 患者被家人陪同来医院,走路时左脚因为疼痛一跛一跛的,自述半年前在一次活动中扭伤左脚,家人觉得扭伤脚很常见,就以休息为主,但是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症状明显减轻,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达半年之久,这才引起家长重视,于是带到医院就诊。经过简单的沟通,让患者脱鞋站在垫子上,目测发现双足与正常情况不大一样,足弓较正常人低,左足内侧可触及骨性隆起,建议患者行足负重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足弓变低,左足副舟。根据患者的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副舟骨和继发性扁平足。 二、治疗经过 患者病情诊断明确后,建议患者及其随同家属办理住院,采取手术治疗。起初患者以及家属有一些恐惧,我简单的为患者介绍了扁平足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后,患者及家属慢慢放下顾虑,并同意住院行手术治疗。住院后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第3天安排了手术,手术方式为左胫后肌腱止点移位+左跟骨截骨内移+副舟骨切除术。术后复查足负重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足纵弓较前有所改善。 三、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很成功,复查足负重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足纵弓较前有所改善。术后第7天患者伤口已经无红肿、渗出,伤口愈合良好,疼痛明显减轻,住院8天后,患者伤口干燥,无红肿、渗出,无感染迹象,准予出院,回家休养,并于1个月后来医院复查。出院前,特别叮嘱患者,随时关注伤口有无红肿、渗出,皮缘有无发黑,据此判断有无感染、皮缘坏死的迹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复诊。 四、注意事项 本病例中的小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足弓恢复,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再也不用担心因行走距离过远导致的足部疼痛,真心为其感到开心。虽然在家中自行休养,但也同样需要注意伤口局部的变化,出院后2-3天换药一次,术后3周拆线,建议拆线分2次完成,第一次间断拆一半的线,第二次拆除剩下的缝线。1个月、3个月、6个月建议复查,看看内植物及矫形后的骨头有无移位,是否丢失手术后的复位状态,截骨处是否愈合。1年后恢复良好后,可择期取出内植物。日常生活中,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鞋帮稳定舒适。如果过度运动或者行走后,建议适当休息放松,可使用足底按摩器辅助。术后,可运用足踝泵帮助锻炼足踝部的稳定性。 五、个人感悟 扁平足不容易被发现,常常是因为活动频繁后出现足部不适,长期不能得到缓解而就医,如该病例患者,索性的是经过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建议扁平足患者积极介入正规治疗,影像学检查后,如果足纵弓降低较少者可以先佩戴矫形鞋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如果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早手术,避免周围肌肉、软组织长期因为受力不当而产生慢性损伤;如果足纵弓就诊时就已经明显降低,建议及早手术。
4066
7
2022-06-07
小耳朵有大学问,听力检查如何选?
乔晓峰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小耳朵有大学问,听力检查方法那么多,具体有些?在身体状况、年龄以及要求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力检查方法,才能更真实的反应听力状况?   1、常规耳内镜检查,包括对耳廓、外耳道、鼓膜检查,其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外耳道畸形、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因素影响听力。耵聍栓塞冲洗后可以恢复原有听力,外耳道畸形和鼓膜穿孔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提升听力。   2、纯音听阈测试法:测试个体不同频率点能够听到的最小声音,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可以基本判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是最常见的听力学检查方法。适用于能够配合的小朋友和成年人听力检测,属于主观听力检查,需要患者听到声音后做出一定的反应,例如听到声音按键或者举手。   3、言语测听:以言语信号作为刺激声,通过让患者复述给出的言语信号来评价患者的实际言语交流水平。言语测听能够帮助了解听障者言语感知方面的困难程度,能够很好的反映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流能力。   4、中耳声导抗:用于客观检查鼓膜以及听骨链的活动度以及中耳功能是否正常,对于判断有没有中耳积液和咽部功能下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用感到耳闷、出现过感冒等症状的患者。   5、耳声发射:检测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筛查是否具有听力损失,检查方式简单,多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的筛查。   6、耳蜗电图:记录声刺激后来自耳蜗及听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是诊断内耳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当儿童对声音反应差,但是双侧耳声发射通过时,或疑似听神经谱系障碍时,需要加做耳蜗电图。   7、听性脑干反应:利用声刺激诱发记录的脑干电反应,是检测听觉系统与脑干功能的客观检查。可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鉴别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对诊断桥小脑脚占位性病变,评估脑干功能具有价值。   8、多频稳态诱发反映:属于客观听力检查,对于鉴别伪聋及中枢神经疾病引起的耳部疾患有辅助作用,临床上多用于评估重度耳聋儿童的听力阈值,作为选配助听器的重要参考指标。   9、40Hz诱发反应:测试中使用500Hz的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因此反映低频的听功能状态。类似于脑干诱发电位的一种客观听力检查方法。与之不同的是,这种检查方法具有频率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脑干诱发电位无法反映低频听力状况的不足。   10、儿童行为测听:小儿行为测听是一种主观(需要受试小儿对声音做出反应)听力测试方法,判断小儿以行为表现出来的对声音产生的反应,如将头转向声源或做出某种动作,以确定小儿对声音反应的听敏感度,听力师根据这些反应再结合客观报告结果来评估孩子的听损情况和听力损失对孩子交流能力的影响。儿童行为测试分三类,包括为观察测听、视觉强化测听、游戏测听,分别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和发育阶段的孩子。   1)观察测听:是当婴儿处在浅睡和安静状态下,给出一个较高强度的刺激声,当刺激声出现时,观察(在时间锁相下一定时间内)婴幼儿是否出现可察觉的听性行为反应(如眼脸反射等),来初步评估婴幼儿听力。临床常用于评估6个月以内婴幼儿的听力状况。   2)视觉强化测听:最常用的一种条件定向反射测听方法,应用视觉刺激来强化受试儿对刺激声的反应,从而获得受试儿的听觉对刺激声反应的信息。临床常用于评估7月~2.5岁年龄范围婴幼儿的听力状况。   3)游戏测听:是指孩子参与一个筒单有趣的游戏,教会孩子对刺激声做出明确可靠的反应。临床常用于评估2.5~6岁年龄范围的小儿听力状况。
5687
49
2022-04-20
慢性咳嗽别漏诊,小心鼻后滴漏综合征
乔晓峰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我们的鼻子、咽喉、呼吸道、胃肠道的腺体每天会不断地产生粘液,鼻子产生的粘液就是俗称的鼻涕,其作用是起湿润作用和将入侵的病毒和细菌等异物包住并摧毁掉,使之无法造成感染。通常情况下,鼻涕和唾液混合,流到咽喉后方,然后被毫无察觉地吞咽下去。当鼻涕过多或者过浓的时候,就能够被注意到了。过多的鼻涕可能会从鼻孔流出来,也可能倒流去咽喉。    慢性咳嗽别漏诊,小心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是指鼻炎、鼻窦炎病人鼻腔炎性分泌物倒流,经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对咽部黏膜造成刺激,引发咽部不适,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多数患者有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发痒、咽后壁痰液附着等不适,过敏性鼻炎患者有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对于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般根据患者的主诉、检查判断。主要症状以及相关检查:鼻咽镜、鼻窦X线片或鼻窦C、血常规、血生化等确诊。    治疗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常用的有:鼻腔清洗剂、鼻用激素、抗过敏药物、抗生素等。    预防很重要   改善环境、注意保暖、注意休息、遵医嘱、增强抵抗力
3874
25
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