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小学生扭伤半年未重视,不料诊断扁平足

王磊骨科主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三甲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本病例主人公为一位12岁的小学生,活动时不慎扭伤左足,致左足内侧疼痛,在家休息3周后,活动中该处仍疼痛,休息可减轻,持续近半年来院就诊。拍摄足负重正位片,提示平足畸形伴副舟骨。诊断为先天性副舟骨和继发性扁平足,给予手术矫形后,足纵弓恢复、伤口无红肿、渗出,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


【基本信息】女、12岁

【疾病类型】先天性副舟骨、继发性扁平足

【就诊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左胫后肌腱止点移位+左跟骨截骨内移+副舟骨切除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8天,1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恢复足纵弓、伤口恢复良好,疼痛明显减轻


一、初次面诊

患者被家人陪同来医院,走路时左脚因为疼痛一跛一跛的,自述半年前在一次活动中扭伤左脚,家人觉得扭伤脚很常见,就以休息为主,但是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症状明显减轻,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达半年之久,这才引起家长重视,于是带到医院就诊。经过简单的沟通,让患者脱鞋站在垫子上,目测发现双足与正常情况不大一样,足弓较正常人低,左足内侧可触及骨性隆起,建议患者行足负重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足弓变低,左足副舟。根据患者的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副舟骨和继发性扁平足。


图1.jpg


二、治疗经过

患者病情诊断明确后,建议患者及其随同家属办理住院,采取手术治疗。起初患者以及家属有一些恐惧,我简单的为患者介绍了扁平足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后,患者及家属慢慢放下顾虑,并同意住院行手术治疗。住院后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第3天安排了手术,手术方式为左胫后肌腱止点移位+左跟骨截骨内移+副舟骨切除术。术后复查足负重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足纵弓较前有所改善。


图2.jpg


三、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很成功,复查足负重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足纵弓较前有所改善。术后第7天患者伤口已经无红肿、渗出,伤口愈合良好,疼痛明显减轻,住院8天后,患者伤口干燥,无红肿、渗出,无感染迹象,准予出院,回家休养,并于1个月后来医院复查。出院前,特别叮嘱患者,随时关注伤口有无红肿、渗出,皮缘有无发黑,据此判断有无感染、皮缘坏死的迹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复诊。


四、注意事项

本病例中的小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足弓恢复,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再也不用担心因行走距离过远导致的足部疼痛,真心为其感到开心。虽然在家中自行休养,但也同样需要注意伤口局部的变化,出院后2-3天换药一次,术后3周拆线,建议拆线分2次完成,第一次间断拆一半的线,第二次拆除剩下的缝线。1个月、3个月、6个月建议复查,看看内植物及矫形后的骨头有无移位,是否丢失手术后的复位状态,截骨处是否愈合。1年后恢复良好后,可择期取出内植物。日常生活中,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鞋帮稳定舒适。如果过度运动或者行走后,建议适当休息放松,可使用足底按摩器辅助。术后,可运用足踝泵帮助锻炼足踝部的稳定性。


五、个人感悟

扁平足不容易被发现,常常是因为活动频繁后出现足部不适,长期不能得到缓解而就医,如该病例患者,索性的是经过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建议扁平足患者积极介入正规治疗,影像学检查后,如果足纵弓降低较少者可以先佩戴矫形鞋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如果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早手术,避免周围肌肉、软组织长期因为受力不当而产生慢性损伤;如果足纵弓就诊时就已经明显降低,建议及早手术。

2023-12-1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骨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