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血液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内科于1972年创科,目前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十一五”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挂靠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血液病协作组组长单位,全国中医再障协作组组长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再生障碍性贫血专家委员会主任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生障碍性贫血“益气养血”重点研究室。2005年首批入选国家卫生计生委认证的中华骨髓库采集/移植双资质医院(中医系统唯一一家),近三年造血干细胞采集人数居全国第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目前有医、护、研人员9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9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4名,教授、主任医师9名,专职研究人员10名。
详情

科室疾病

沈建平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浙江省中医院
教授
擅长: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細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巨球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細胞减少症等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康复调理。
周郁鸿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浙江省中医院
教授
擅长: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細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巨球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細胞减少症等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康复调理。
罗秀素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浙江省中医院
教授
擅长: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細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巨球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細胞减少症等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康复调理。
叶宝东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浙江省中医院
博士
擅长: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細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巨球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細胞减少症等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康复调理。
林圣云
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三甲
浙江省中医院
教授
擅长: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細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巨球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細胞减少症等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康复调理。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癌症不是偶然的,这10个症状还是要记牢
2024.04.07
癌症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一点点堆垒起来的,下面这10个表现,可以记下来。1、排便:如果大便的形状、次数有明显的变化的时候,要警惕肠癌;2、反复突然咳嗽:它跟普通咳嗽不一样,它不是一两周就恢复了,长期的咳嗽要警惕肺癌;3、长期的口腔溃疡,舌头白斑,一直不愈合,要小心癌症的信号;4、骤然体重下降:主要像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都要小心;5、吞咽困难:这种情况出现的很少,但是如果伴有像骨头的疼痛要小心;6、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而且食欲减退等等要重视;7、头痛加重,而且伴有恶心的情况,不能忽视;8、嗓子疼:这种疼没其他的疾病,要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9、无缘无故的出现出血,像宫颈癌一些癌前病变就有;10、像淋巴结的肿大,如果长期不消退,硬又伴有疼痛,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倪磊副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
15.30万
72
慢性白血病的日常护理和预防
2023.07.28
一、慢性白血病的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脾大者取左侧卧位。 2、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每日多饮水。 3、定期检查血象、血尿酸和尿沉渣。 4、遵医嘱服用化疗药物,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慢性白血病的预防 1、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远离电离子辐射环境,特殊职业做好防护。 3、避免接触有害化学药品。 4、定期体检,关注自身身体情况。
唐旭东副主任医师血液科
4.37万
261
血虚吃什么
2023.04.12
对于血虚的患者,主要就是机体的饮血不足,而出现的虚弱的现象。多因脏腑虚损、失血过多、思虑过度、阴血虚耗、脾胃功能失常等原因造成,多见于女性。血虚的患者饮食上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厚味以健脾:对于胃气尚可的患者,要以厚味补之,如动物的肝脏、蛋类、牛奶、豆制品,和适量的脂肪都可以摄入;2、清淡宜养胃:对于兼有脾胃虚弱、饮食不好的患者,可以多吃绿叶的蔬菜如菠菜、白菜、西红柿等,水果如杏、桃、李子、葡萄、柠檬、桂圆等,杂粮如黑豆、黄豆、玉米、荞麦、甘薯、土豆等;3、赤色以补血:基于中医的形象类比思维方式,赤色就是红色的食物来补血。可以多摄入红肉如精瘦肉,还有胡萝卜、红枣、桑葚,红豆、紫薯等。
马薇副主任医师血液肿瘤科
11.26万
6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