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科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成立于1982年,2005年成为市属医院唯一的变态反应独立专科。2011年成为国家级变态反应专业临床药理基地,2012年成立变态反应诊疗中心,2013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自2015年至今,变态反应科连续6年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百强,连续3年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变态反应前十强。成立38年以来,变态反应科逐渐成为集科、教、研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变态反应学科。科室在王学艳知名专家的带领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具有临床特色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临床方面,科室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及国外,年门诊量7万余人次,位居全国前列。在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荨麻疹、复发性口腔溃疡、夜尿症、偏头痛、过敏性紫癜、小儿多动症等过敏相关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过敏相关疑难病的诊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科室下设有临床诊室、体内过敏原检查室、体外过敏原检测实验室、配药室、治疗室、观察室、国际标准化脱敏治疗中心、教研室、临床药理研究室、肺功能室、花粉监测研究室、急诊抢救室、vip门诊等。并于2008年建立了过敏原体外检测标准化实验室,2016年与药剂科联合申请成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过敏原检测设备,参加了多中心实验室间质控,检测结果与国际接轨。科室于9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尘螨、花粉等24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目前,科室拥有国内最大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数据库之一,是全国的免疫治疗示范单位,走在国内前列。同时,科室积极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诊疗,在过敏性疾病生物制剂治疗、过敏原组分诊断、过敏原激发试验等领域走在国内前列。作为变态反应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科室组织实施II、III、IV期药物临床试验共计21项,是近几年国内开展变态反应临床研究最多的单位之一。在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科室科研技术实力雄厚,形成了花粉过敏、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食物过敏等重点研究方向。科室组织实施了我国北方地区2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成为我国调研花粉过敏性疾病的典范。科室在气传花粉监测领域走在国内前列,先后在北京、内蒙古、山西、河北省、新疆建立花粉监测点27个,初步形成了中国北方花粉监测网络,对花粉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起到了关键作用。近5年来,科室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如国自然、北自然重点课题、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发展基金课题、863子课题、扬帆计划、铁路总公司课题等课题,累计课题基金超过2000万元。科室人员先后在aller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专业论文数百篇,主持专家共识一项,参与专家共识3项。主编出版了《中国北方植物花粉调研——花粉形态及花粉过敏疑难病例》及《食物过敏诊疗与病例分析》2部专着,参编专著5部。科室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先后获得各项发明及实用专利5项。近5年获得院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室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及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培养并建立了一支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队伍。2015年引进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德云教授任客座教授、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2019年引进王洪田教授任科主任,2020年度引进5名硕博士研究生。科室现有专职医护人员21名,外聘高端人才及多学科专家15名。在学术交流方面,科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在国际会议及全国年会中进行大会发言。目前,科室带头人王学艳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暨北京医学会过敏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洪田教授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在全国及北京地区学会任职。2007年科室与中医科牵头成立了北京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2012年与北京同仁医院牵头组办了北京医学会过敏变态反应学分会,连续8年积极开展过敏性疾病公益行、健康中国大型公益活动、农民工健康大讲堂、百姓健康大讲堂、基层医师培训等活动。组织实施北京郊区县、京津冀蒙、新疆、山东等地区系列巡讲,同时也促进了京津冀等地区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听课学员达3万余人次,传播变态反应知识800余次,获得了北京市委组织部社会公益汇活动铜奖。同时,科室与新疆、内蒙古及河北等地的对口支援医院联合建立过敏疾病诊治平台,对外地患者提供快速就医通道。科室先后帮扶内蒙古锡林浩特盟、二连浩特市、通辽市、河北省张北县、新疆和田、山西大同、山东滨州等多个地区的变态反应专科的学科建设,帮助建立了7个过敏反应诊疗中心,成立22个变态反应门诊,接收进修医护人员70余人,培养科主任13人。科室历年来重视变态反应科普宣传。先后数十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栏目采访,在各类电视、网络、电台、报纸媒体上进行变态反应相关科普宣传达200余次。科室带头人王学艳教授先后获得“京城好医生”“人民好医生”“百度健康风云榜最佳科普奖”、“首都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白求恩杯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温馨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变态反应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创业阶段,今后在变态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教授及科主任王洪田教授的带领下,栉风沐雨,为了壮大变态反应学科、造福患者的目标,继续不断前行。【联系方式】门诊联系电话:010-63926072(护士站)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阿嚏~现在这么脆弱,可能是父母对你太好了
2021.10.14
据WAO(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统计,过去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其中包含3亿哮喘患者,4亿过敏性鼻炎患者,2~2.5亿食物过敏症患者,1.5亿药物过敏患者,以及其他众多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已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正常情况下,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该物质被机体识别为有用物质或无害物质,它会被吸收、利用或自然排出;如果该物质被机体识别为有害物质,免疫系统会立即将其驱除或消灭。而过敏,就是免疫系统把无害物质当成有害物质去攻击,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反应或疾病。 当过敏原进入身体后,会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这类抗体会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形成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使身体进入致敏状态。这是过敏的第一个阶段——致敏阶段。 接下来,是过敏的第二个阶段——激发阶段。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身体时,会与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启动细胞活化信号,导致脱颗粒,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 此后,将进入过敏的第三个阶段——效应阶段。致敏细胞释放的多种生物活性介质会作用于效应组织或器官,引起过敏反应,比如:全身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以及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是怎么“找”上我们的呢?遗传是过敏发生的重要原因,过敏性疾病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几乎从一生下来我们就经历着各种杀菌灭毒,导致接触到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幅缩减,因此,免疫系统和无害微生物的接触也就减少了。 大量研究证实,微生物不完全是人类的敌人,还是人体健康的守卫者。婴幼儿时期多接触微生物,会让免疫系统学会耐受,不轻易对外来无害物质等做出反应,因此可以帮助我们防止或抑制过敏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对居住在德国莱比锡儿童的研究表明,过敏症和花粉热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可能与婴儿期拥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有关。苏格兰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以上的小孩若得过麻疹,则他在10至14岁时患气喘的几率则大幅下降。一项跨国性研究的资料显示,曾暴露于结核杆菌的儿童将来患气喘及过敏性鼻炎的几率确实较低。 那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过敏呢?首先,远离过敏原!留心观察自己对哪些东西过敏,必要时可做过敏原筛查;其次,亲近自然,多外出活动,避免过度消毒;最后,在饮食和服用药物上需要注意,因为这些能够影响到我们身体内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包括不要过度使用抗生素、尽量母乳喂养、尽量食用未经精细深加工的食物等。
王晓艳副主任医师变态反应科
10.91万
47
“满面红光”也得警惕,可能与这4种疾病有关!
2024.02.04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满面红光一直被视为健康的象征,仿佛红润的面色就代表着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这满面红光,有时候可能正悄悄地告诉你,身体可能正遭受某些疾病的侵袭。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3439
63
皮肤痒怎么止痒
2023.12.18
皮肤痒,要根据痒的程度来解决如何止痒。部分皮肤痒持续、反复,可能需要根据痒的原因,来进行治疗。如常见的皮肤痒,主要因为过敏造成,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就能够起到很好止痒效果。如果在局部痒比较严重,也可以涂抹止痒软膏,像丁苯羟酸软膏、羌月乳膏,还有含有激素的布地奈德乳膏,均可以起到较好的止痒效果。一过性的皮肤痒,可能通过物理的方法,像搔抓就可以解决问题。还有其它少见的皮肤痒,像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像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的毒素增加,而导致皮肤痒。单纯的止痒效果会比较差,要从解决根本原因,像进行肾脏透析,使体内代谢的毒物减少之后,皮肤痒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
张秋兴主任医师过敏反应科
8.64万
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