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
网站导航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三甲
传染病
医保定点
复旦排名  |  全国第42名
简介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互联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肺科医院)创建于1933年,首任院长为国立上海医学院院长颜福庆教授。目前是一家集医疗、教学与科研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专科教学医院,主要诊疗特色为肺癌综合治疗、疑难肺部疾病诊治、结核病防治、职业病防控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院连续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2015年以来获得全国和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行风政风测评成绩全市前茅,连年跻身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医院排行榜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双百强,位列2020年复旦榜41位,2021年科技量值榜63位。医院主院区位于杨浦区政民路507号,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另在延庆路130号和沽源路229号设有分院区2个。作为“上海市花园单位”“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叶家花园”绿树成荫,为患者的治疗和休养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医院核定床位1200张,设有胸外科、肿瘤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职业病科等11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和多个研究机构。现拥有胸外科、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结核科)、职业病科(中毒科、尘肺科、核辐射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呼吸病学、结核病学)、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胸外科)、2个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结核科、中毒科)以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域重点疾病诊疗能力建设项目(肺部非感染性疾病)、上海市协同创新集群项目(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同时,医院设立临床转化中心以及肺癌、疑难肺部疾病、结核病、职业病4个临床研究中心。在2020年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专科排名中,胸外科、结核科均位列全国第2位,呼吸科获全国提名;在2021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结核病学位列全国第2位,胸外科学位列第2位,呼吸病学位列第5位。2021年,医院提供门急诊服务1539670人次,出院117999人次,平均住院日3.58天,2021年实施胸外科手术21165例。全院现有职工1791人,专业技术人员占93.8%,高级职称比例11.6%,研究生比例29.7%。拥有一支包含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杰青、优青、973首席青年科学家、上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上海领军人才在内的优秀人才队伍。医院学术氛围浓厚,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十三五”期间,医院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项目119项,牵头十三五重大专项1项、子课题2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项,包含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2项、优秀青年基金4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共立项临床研究项目319项,其中注册类临床试验项目(GCP)158项,含牵头项目58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161项,含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4项。发表SCI论文共666篇,含《Nature》正刊2篇、子刊4篇和《CELL》正刊1篇,单篇最高IF 42.778,IF≥10分共39篇。科技奖项获重大突破,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肿瘤科团队项目《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另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成果奖励共16项。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含基础科研中心1项、杰青1项、优青1项、专项项目1项。立项药物临床试验(GCP)66项,其中国际多中心牵头5项,国内多中心牵头19项,合计金额6015.87万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66项,其中国内多中心牵头14项,合计金额2216.18万元;共牵头及参与撰写临床研究共识或指南7项。发表SCI论文191篇,IF>10分18篇。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等科技奖项。面向未来,全院职工将始终坚持以“精医重道、务实创新”的肺科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卫生健康政策和公立医院办医要求,坚守公益办院初心,提升改革发展动力,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努力将上海市肺科医院建成专科优势明显、具有国内引领地位和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呼吸系统临床医疗、创新研发和人才培育中心。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科普内容
更多

肺移植受体的评估、移植时机、术前检测

谢冬 主任医师 胸外科
一、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最常见的成人肺移植指征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囊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血管疾病、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动脉高压以及结节病等。我国肺移植原发病中终末期间质性肺疾病占首位,其中以间质性肺纤维化占比最高,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患者的慢性疾病达到终末期,且满足以下条件者,均应考虑进行肺移植评估,预计2年生存率<50%;移植后预计生存期超过90d>80%;其最主要的禁忌证包括近期恶性肿瘤病史患者(尤其是血液恶性肿瘤、肉瘤、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肾癌患者,需要有5年以上无进展生存期,方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其它终末期系统疾病(心、肝、肾等)除非存在联合移植可能。以及未控制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存在急性疾病状态,如急性败血症、急性心肌梗死、肝功能衰竭等;无法控制的耐药菌或者高致病微生物的慢性感染;难以纠正的出血性状态;存在活动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严重的胸廓或脊柱畸形,可能影响移植效果;具有较差的依从性,或具有某些精神、心理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病史;无可靠的或充足的社会资源支持,或具有较差的康复潜力。非感染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可接受单肺或双肺移植。而感染性肺病如囊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推荐行双肺移植;移植时机的选择包括评估时机和手术时机,及时评估可提高患者治疗方案的灵活性。如果病情继续加重,或风险/收益比更倾向于移植时,可尽早进入等待移植队列。二、肺移植受体与供体是否匹配:肺移植受体与供体是否匹配主要由ABO血型、供受体肺大小匹配决定,ABO血型一致,超敏患者需要淋巴细胞交叉配型。肺移植前必须进行血型、交叉配型、组织配型和群体反应抗体检测;应用LAS系统对供肺进行分配,我国主要借鉴美国的LAS系统。2005年5月之前,美国肺移植供肺分配是由患者在序列的等待时间来决定。2005年5月之后,美国引进了LAS系统来进行肺分配,器官分配不再以等待时间为基础;通过LAS排序,把优先权给予那些不接受移植则死亡风险较高、接受移植则长期生存可能较大的等待者,也就是在等候紧迫性和移植受益度之间取得平衡。LAS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等待者死亡率、根据临床紧急程度分配器官、最小化等待时间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三、术前检查:1、术前血清学检查:血型、交叉配型、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检查和群体反应性抗体、出凝血时间、动脉血气、肝肾功能、免疫功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pstein-Barr病毒、淋巴细胞病毒实验等;2、痰液检查:细菌、真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必要时气管镜下获取标本;3、影像学检查:胸腹部增强CT、肺通气灌注扫描;4、心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行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5、肺功能:肺容量、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6、气管镜检查:评估大气道有无病变,冲洗液病毒和细菌培养。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支持或体外生命支持,术前评估适合行肺移植的患者,一旦出现病情进展,如条件具备,建议在出现终末器官衰竭导致肺移植绝对禁忌前行ECMO桥接支持治疗,等待有效供肺。受体术前需进行心理评估,能够接纳器官移植手术,方可安排至肺移植等待供体队列。
4992 11
2023-08-21

肺癌一切就了事了吗,真相远不止这些……

徐清华 副主任医师 放疗科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2017年报道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IA1期为90%,IA2期为85%,IA3期为80%,IB期为73%。IIA期为65%,IIB期为56%。IIIA期为41%,IIIB期为24%,IIIC期为12%。患者在接受手术和辅助化疗后依然具有较高的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除IA期患者外,IB-III期的治愈率并不乐观,IB/II/IIIA期的5年复发率分别是45%、62%、76%,依然有非常多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发生复发或转移。复发是指原发性肺癌经过治疗后,在原来肺癌所在的部位又长出肿瘤,新的癌瘤与原发性肺癌的细胞类型相同。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原发性肺癌治疗不彻底,从表面上看癌肿已经消失,但实际上还残留有些癌细胞。转移是指癌细胞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随血液或体液运行,在其他器官或部位着床、定居、增殖,进而形成与原发癌同样类型的癌灶。肺癌的复发或转移主要由以下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外科手术只是清除肺癌组织,而对于肺癌可能存在的隐匿病变或微小转移病变无能为力,以致肿瘤复发和转移。有些肺癌患者存在了致癌基因的突变,那这类的患者即使做了早期的手术治疗,但是很容易复发,同时也会引起其他部位肺癌转移的发生。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如果是II/III期,或手术不够彻底,均需要接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这类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那么这类的患者也容易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肺癌术后的患者,如果患者依然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过度的劳累等情况,导致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也容易引起复发或者转移。整体来说,肺癌术后的复发或者转移,除了与手术切除是否完全以外,还与患者患者本身的机体状况、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基因状况、PD-L1表达等密切相关。还有,患者的营养状况、睡眠状态、活动状态也与患者的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总之,肺癌术后患者需要加强营养,保证合理的膳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加强锻炼,这些对预防患者的复发或转移大有裨益。
5166 23
2022-07-18

尘肺病吃什么药能清肺

毛翎 主任医师 尘肺科
"清肺,我认为是中医中医药学的说法,西医不说清肺这样一个概念。得了尘肺病,用什么药物能够把肺里的粉尘清理出去?如果这样来解释“清肺”,我觉得可以说没有药物能够把已经形成纤维化的病灶改变,没有这样的药物,如果有这样的药物,我们就说纤维化是可以治疗的。得了尘肺病应该用一些什么样的药物,对病人是有帮助、有好处的。我觉得应该跟患者的症状相结合,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其实药物都可以不吃,只要定期复查随访就可以。如果病人有咳嗽、咳痰、胸闷、气急这样的症状,可以用相应的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来改善症状。因为已经吸入肺内的粉尘要排出去,一个通过痰排出去,另外一个通过全肺灌洗可以洗出一小部分,别的其实没有办法把粉尘排出去。"
播放语音
75339 75
2018-05-07

尘肺病诊断标准

毛翎 主任医师 尘肺科
尘肺病诊断标准,我们国家每过几年就会有新的诊断标准颁布,最新的诊断标准是2015年颁布的《GBZ70-2015》。这个标准里面,讲到了诊断尘肺病的最低要求是什么?按照国际惯例,就是国际劳工组织要求,是用一张后前位的胸片,胸片上表现出来的尘肺病的病灶的多少,来判断尘肺病的起点。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说病人够尘肺病了,并不是说有尘肺病改变,只要有就算尘肺病,不是照一般人群这样理解的。所以,我们国家的诊断标准是跟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标准几乎是一致的,是按照胸片上尘肺病的病灶,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说它达到尘肺病诊断标准。
播放语音
82365 92
2018-05-07

PET/CT对于肺部结节的诊断价值如何

谢冬 主任医师 胸外科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部结节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优势,可以提供有关结节代谢活性和解剖结构的信息,有助于评估结节的良恶性,PET/CT在肺部结节的诊断中的主要优势如下:1、鉴别良性和恶性结节:PET/CT可以提供结节的代谢活性信息,通过测量结节摄取的葡萄糖代谢率(SUV值),可以帮助鉴别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恶性肿瘤通常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而良性结节通常代谢活性较低;2、分期和评估转移:对于已知为恶性的肺部结节,PET/CT可以帮助评估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的转移,有助于肺癌的分期和治疗计划制定;虽然PET/CT在肺部结节的诊断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肺部结节都需要进行PET/CT。决定是否进行PET/CT通常取决于结节的特征、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PET/CT:1、直径较大的结节:通常直径大于1厘米的结节更有可能为恶性,因此可能需要进行PET/CT以评估其良恶性;2、可疑的结节特征:具有可疑恶性特征的结节,如边缘模糊、不规则形状、增强程度不均匀等,可能需要PET/CT进行进一步评估;3、高风险患者:对于存在肺癌高风险因素(如吸烟史、家族肺癌史等)的患者,即使结节较小,也可能需要进行PET/CT以排除恶性。最终是否进行PET/CT的决定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判断来作出。
5001 89
2023-08-21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院名片
上海市肺科医院
扫码找医生 、查出诊、问专家省时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