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科科室相关科普
身体容易脱水
罗荧荃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身体容易脱水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导致,如温度过高、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导致,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患者可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温度过高: 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环境中,由于环境闷热可能会使体温升高,导致患者大量出汗,出现脱水的情况,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温度改善症状。 2、药物副作用: 如果长时间使用利尿剂、促进排泄的药物,可导致机体液体流失过多,可能会出现身体容易脱水的情况,需要及时遵医嘱调整用药。 3、其他原因: 若近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身体疲劳、体质虚弱等,可能会影响肾上腺产生醛固醇,从而会出现脱水,可通过释放压力、适度休息等方式改善。 二、疾病因素: 1、急性胃肠炎: 由于感染、进食大量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饮食不洁等原因导致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病时胃肠道会受到炎症因子的刺激,出现频繁呕吐、腹泻的症状,容易引起脱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细菌性痢疾: 多与暴饮暴食、病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发病时,细菌会在消化系统内大量繁殖,从而会导致肠胃器官受到损伤,使患者出现持续性腹泻,导致脱水,还会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身体容易脱水时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等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普通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血生化、便常规等检查了解身体脱水情况,及时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3246
334
2024-06-27
维C泡腾片什么时候喝好
罗荧荃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维C泡腾片一般在空腹或睡前喝较好,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建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喝,避免盲目自行喝,以免危害机体健康。 1、空腹: 维C泡腾片属于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药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为机体补充维生素C,避免维生素C缺乏,进入体内后可以起到促进胶原形成以及叶酸代谢等作用。由于维C泡腾片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若人群空腹吃时,胃肠内并无食物,可以较好吸收药物,保证维C泡腾片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选择在空腹吃。 2、睡前: 患者也可以选择在睡前吃,因睡前可以避免维C泡腾片接触光照、热等出现分解,有利于药物吸收,因此也可以选择在睡前喝。 但由于维C泡腾片进入胃内会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胃部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黏膜存在损伤,一般可以选择饭后1-2个小时喝,避免空腹喝,以免胃酸刺激损伤的胃黏膜,进而加重胃部不适症状。维C泡腾片需要用温开水或者凉开水冲,有利于药物尽快被溶解,避免使用高于40℃的水,以免遇热分解。维C泡腾片一般不能够用牛奶送服,因为牛奶中含有一定氧化性维生素B2,同时喝时可能会引起维生素C被维生素B2氧化,也无法达到补充人体中所需营养物质的作用。 另外,对于痛风、高草酸结石等人群需要避免喝维C泡腾片,以免引起盐类物质沉积加重患者病情。患者也需要避免长期或大量喝,以免引起维生素C过量,不利于身体健康。维C泡腾片药物在使用期间还需要密切观察个人情况,如果在使用后出现明显副作用,还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要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3518
303
2024-06-27
女性左侧肋骨下方疼
罗荧荃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女性左侧肋骨下方疼可能是运动等非疾病因素导致,也可能是肺部疾病、胸壁疾病、肠道疾病等疾病因素导致,女性可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如果女性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引起肋间肌肉过度牵拉,就有可能会引起肋间肌肉紧张或者痉挛,出现左侧肋骨下方疼的现象。如果在运动时不注意调理呼吸,吸入大量冷空气后,也有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痉挛,引起左侧肋骨下方疼痛症状,建议这类人群注意休息,停止进行剧烈运动。 二、疾病因素: 1、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可能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免疫损伤等因素导致,炎症因子可能会刺激左侧肋骨周围黏膜产生疼痛感,剧烈咳嗽时也会牵拉胸膜引起左侧肋骨下方疼的症状。女性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使用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等药物缓解咳嗽。 2、胸壁疾病: 如胸膜炎、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左肋下部肌肉损伤、带状疱疹等,可能是病原菌感染、外伤等因素导致,病原菌刺激左侧肋骨周围组织、神经,或者外力损伤引起软组织损伤,都会引起女性左肋骨下方疼的症状。女性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热敷缓解疼痛,如果是带状疱疹导致,女性可使用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3、肠道疾病: 如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肠炎等,可能是饮食不当、食物中毒、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炎症因子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充血、水肿,导致上腹部疼痛,可能会表现为左肋骨下方疼的症状。如果是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女性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肠道刺激。如果是结肠炎导致,女性可应用奥硝唑分散片、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肠炎宁胶囊等药物治疗。 4、其他原因: 女性左侧肋骨下方疼也可能是气胸、肿瘤、心肌缺血等因素导致的,比如心肌缺血时,会导致心脏缺氧,进而出现胸前部位疼痛的症状,疼痛症状可放射到左侧肋骨下,引起左侧肋骨下方疼,女性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 女性出现左侧肋骨下方疼的症状时,及时去内科就诊,进行X线检查、CT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病情程度。
4976
458
2024-06-27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刘青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人体免疫反应,可以帮助改善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以及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以免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环孢素、硫唑嘌呤等。一般器官移植时自体会有较强的排斥反应,免疫系统会攻击外来的细胞而出现免疫的异常情况,此时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另外,如果出现自身免疫异常,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肿瘤等情况,也可以遵医嘱选择性使用以上药物来改善症状。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相关的细胞增长和繁殖,如T细胞、B细胞等,从而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抑制造血的功能,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以及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异常,可能会加大感染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不育或者致癌、致畸,所以一般不建议自行随意使用免疫抑制剂。 如果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建议遵医嘱严格按时、按量使用,在使用阶段也要遵医嘱检测血常规,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染。
1974
376
2024-06-27
喝完牛奶能吃消炎药吗
罗荧荃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喝完牛奶一般不建议马上吃消炎药,不然可能会影响药效,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再吃消炎药,并且在用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医嘱执行,避免私自使用掌握不好剂量,导致疾病加重。 牛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适当饮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相应营养物质,并且牛奶属碱性物质,适当饮用后可以中和胃酸,同时还可在胃部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有效阻挡外界物质对胃黏膜的刺激。 消炎药一般指的是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等,可以起到消炎、抗感染的功效,由于需要口服,并通过胃肠黏膜进行吸收、入血,最终发挥药效,所以在喝完牛奶后,形成的胃内保护膜可以阻碍药效吸收,从而降低药效,所以,应避免喝完牛奶马上吃消炎药。 可以在喝完牛奶1个小时,待牛奶完全吸收、消化之后再服用消炎药物,此时可以发挥稳定药效,还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发生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的概率。此外,还应注意如果对牛奶过敏或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需禁止使用,以免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前后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也应注意用药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好消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炸鸡等,适当喝水,做好保暖工作,遵医嘱按时用药。
4752
135
2024-06-27
吃了头孢能喝胖大海吗
罗荧荃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吃了头孢一般认为可以喝胖大海,但前提是患者同时存在两种药物的适应证,且得到医生允许后才可以喝,不建议自行喝胖大海,或将二者同时服用。 头孢为广谱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可治疗多种敏感菌感染引发感染性疾病,比如咽喉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胖大海为中药,味甘、淡,性寒,入肺、大肠经,具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的功效,能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便秘等病症。 吃了头孢再喝胖大海不会使药物相互作用,并产生有害于人体的物质,所以考虑可以喝。特别是患者同时存在适应证,如咳嗽、咽干时,遵医嘱服用头孢和胖大海,能更好地治疗疾病。一般可以间隔30-60分钟再喝,此时头孢已经进入胃部并开始消化、分解,更不会和胖大海一起刺激身体出现不适感。 由于头孢的类型很多,所以建议患者先去医院感染科等科室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服用头孢和胖大海治疗疾病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特别是禁止饮酒,以免和头孢发生双硫仑反应而威胁生命安全。
3264
371
2024-06-27
生气全身发麻
刘青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生气、全身发麻,多因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不足、过度呼吸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引起,需要明确症状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植物神经紊乱: 人在过度生气时,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从而导致感觉异常,可出现全身发麻的症状,此时建议平复心情,适当休息,一段时候后即可缓解。 2、脑供血不足: 生气时呼吸频率增快,血液多集中于躯干部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此时大脑会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缺氧状况。处理措施为平复心情,缓和呼吸,可使脑部供血逐渐恢复正常。 3、呼吸性碱中毒: 因生气时肺泡通气过度,导致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从而发生了低碳血症,表现为手足四肢、面唇等部位的麻木,进一步可出现肌肉的震颤和手足抽搐,并伴有眩晕、胸闷,最后甚至会导致意识障碍和昏迷。生气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多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平复情绪即可,或可使用密封性良好的袋子套住口鼻呼吸,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血液pH值,改善症状。 为了身体健康,应减少生气频率,生气对于心脑血管伤害较大,情绪波动大者更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因生气导致了浑身发麻的症状后,可前往普通内科进行就诊,通过动脉血气分析、问病史、问症状的方式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2143
131
2024-06-27
坐着脚出汗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坐着脚出汗,可能因为环境不佳、精神过度紧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还可能为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因素导致。此时需要积极查清原因,并且给予针对性处理。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不佳: 若人群坐着时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过高,或者穿的鞋袜不透气等,由于脚部温度较高会通过出汗散热,表现为脚出汗症状。此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注意穿宽松透气鞋袜、勤洗脚,一般可以缓解。 2、精神过度紧张: 若人群坐着时精神较为紧张,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脚部出汗症状。此时需要注意平复心情,缓解情绪紧张状态。 二、疾病因素: 1、多汗症: 多由于精神紧张、遗传、饮食不佳等因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分泌汗液功能增强。患者会出现脚出汗症状,可以在坐着时出现,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手足湿冷、皮肤苍白等症状。此时可考虑局部涂抹乌洛托品溶液泡脚处理,严重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或者给予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多由于遗传、免疫等因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增高,分解代谢速度加快,产热量增加,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会出现坐着脚出汗症状,还会伴随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此时一般需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治疗,可以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若患者出现脚出汗时,需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同时平时注意脚部卫生,勤更换鞋袜,尽量穿着透气性较好的鞋袜,避免脚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
3778
172
2024-06-27
走路小腿酸痛是怎么回事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走路小腿酸痛可能由于过度运动引发,可能是由于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关节炎、下肢动脉闭塞症等疾病引发。 一、非疾病因素: 若走路速度过快或时间过长,过度运动可导致乳酸堆积在小腿引发酸痛,可适当休息或对局部进行按摩缓解不适症状。 二、疾病因素: 1、肌肉损伤: 走路发力不当使小腿部位的肌肉受到强烈的牵拉引发酸痛,同时还可能会出现运动受限、局部皮下出血的现象。建议采取休息制动,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具止痛作用的药物改善。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身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时间的走路姿势不正确导致疾病复发,使腰椎间盘突出改变压迫坐骨神经,引发小腿酸痛、步态异常等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尼美舒利分散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3、类风湿关节炎: 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关节退行性改变引发。经常行走会导致膝关节磨损,引发疼痛并伴随关节屈伸不良,疼痛放射至小腿部位引发局部酸痛的现象。可以遵医嘱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 4、下肢动脉闭塞症: 常见由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疾病造成的下肢动脉血管不通,使局部血管硬化影响局部供血供氧,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出现小腿酸痛,走路后不适症状会加重。同时会伴随出现下肢无力、迈步困难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沙格雷酯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血栓栓塞的现象。 5、其他: 若存在挑食、偏食的现象造成体内缺乏钙,在运动后容易引发肌肉疲劳出现酸痛的现象,多数会伴随出现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片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 出现走路小腿酸痛还可能由于骨囊肿、骨软骨瘤等疾病导致,疼痛可明显放射至小腿。出现不适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局部X线片、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改善不适症状。同时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局部保暖工作,尽量不要着凉,以免病情反复。
3444
137
2024-06-27
人睡觉为什么会流口水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人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由唾液分泌异常增多、口唇闭合出现异常等因素引起的,而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可包括饮食不当、睡眠姿势不佳、口腔卫生差、年龄增长、药物副作用等非疾病因素,和口腔疾病、颅脑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因素。 一、非疾病因素: 1、饮食不当: 当睡觉进食过多,或进食一些较硬、口味较重、难以消化的食物,这时会刺激口腔大量分泌唾液,当口唇闭合不严时会造成睡觉流口水的问题出现。应注意避免在睡前过度饮食并且避免食用较硬难消化的食物。 2、睡眠姿势不佳: 当采用侧卧位或趴在桌上的方式休息,也会造成唾液易从口腔流出,也就是睡觉流口水,同时趴着睡还会导致肢体局部被咬破出现麻木的问题。需要调整睡姿,同时避免趴着睡觉。 3、口腔卫生差: 睡前没有认真刷牙,或睡前进食,都会造成口腔卫生差。这时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龈、牙缝之间,会刺激到口腔黏膜分泌唾液,当唾液过多时,口唇闭合不严就会导致流口水症状的发生。应加强口腔护理,睡前认真刷牙并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4、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脸部肌肉松弛的问题,肌肉松弛后也可能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症状。平时可以对脸部肌肉做一些锻炼,避免松弛。 5、药物副作用: 服用抗焦虑、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片、苯巴比妥片等,可能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副作用。这时应就医与医生沟通协商是否需要换药。 二、疾病因素: 1、口腔疾病: 若本身患有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从而出现睡觉流口水的问题,这时通常还会伴随牙龈肿痛、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等问题。这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改善不适。并且如果牙齿存在畸形的问题,上下牙咬合错乱,除影响正常咀嚼外,还会刺激口腔从而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症状,这时应去口腔科就诊矫正畸形。 2、颅脑疾病: 一些颅内感染、脑梗死、脑出血、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会因为疾病的副作用引发口角闭合不全,从而导致睡觉时流口水的问题。一般建议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改善症状,若较为严重时建议入院治疗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一些先天疾病的患者如先天愚型、脑瘫病人会因脑部发育不健全出现睡觉流口水的问题。 3、心血管疾病: 一些动脉硬化引起的疾病也会导致睡觉流口水的问题,面部肌肉缺血缺氧而松弛,同时患者吞咽能力下降,会导致睡觉流口水。这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片等药物治疗动脉硬化。 4、消化系统疾病: 睡眠时肠道的消化吸收速度减慢,一些消化功能存在问题的患者会出现胃酸反流的问题,会导致睡觉流口水。可以选择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反流。 5、局部神经疾病: 比如面瘫患者一般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症状,患者多伴随闭眼困难,口角歪斜等症状,一般建议通过针灸治疗改善面瘫。 除此之外,用脑过度或极度疲劳时,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这时入睡也会出现流口水的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问题,同时还会伴随打呼噜的情况,鼻腔堵塞时也会有流口水的情况发生。若长期存在睡觉流口水的问题,应就医后进行头颅CT、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共同判断。
1502
199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