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
唐胜南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主要在疾病范围、引发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1、疾病范围: 帕金森病属于一种疾病,为原发病性帕金森病。而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包含非典型、原发性、继发性帕金森病以及遗传性相关疾病。 2、引发原因: 帕金森病可能是遗传、外界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神经元异常。帕金森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帕金森病引发,也可能是由于不当用药、感染、头部创伤以及脑血管疾病造成神经损伤而引发的。 3、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肌强直等症状,通常不合并其它病变。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合并出现多系统萎缩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小便失禁、幻觉、痴呆、慌张步态等症状。 4、疾病预后: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均可以遵医嘱使用卡比多巴片、盐酸司来吉兰片等多巴胺类药物治疗。但是帕金森病通常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而帕金森综合征若由于脑血管疾病或头部感染等因素引发,控制疾病后可维持原有状态,不继续发展。 出现慌张步态、运动迟缓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头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明确具体情况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加速不适症状改善。
4474
428
2024-06-27
脑梗是中风吗
唐胜南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梗通常是指脑梗死,是中风当中的一种。中风指的是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为脑梗死,出血性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 脑梗死为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局部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堵塞后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因为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可使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发脑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偏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如果脑梗发生在脑干或小脑部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共济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脑梗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针对符合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可及时应用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药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通常是由于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因素,导致小血管自发破裂引起的出血所致。因为局部脑组织出血,对局部脑神经造成压迫,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可使患者表现出肢体麻木、无力、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表现出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等表现。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比如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出现脑梗死等情况后,需要避免搬动患者的身体,而是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神经内科或急诊科就诊。在疾病恢复期间,患者要注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存在吸烟、饮酒的习惯,也应及时戒除。
3048
333
2024-06-27
睡觉梦多是怎么回事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睡觉梦多可能与压力大等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精神障碍性疾病、气血不足等病理性因素有关,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一、生理性因素: 如果精神压力大、情绪过度焦虑,再加上日常用脑过度,可能会造成大脑长时间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无法得到有效放松,就可能会引起睡觉梦多的情况,应注意调节情绪,释放内心压力,保持心情舒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二、病理性因素: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当患者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容易引起失眠,从而使患者出现睡觉梦多的情况,患者还可能会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2、神经衰弱: 当患者存在神经衰弱时,会导致患者大脑出现疲劳感,精神容易兴奋,而且思虑过多会使患者合并长期睡眠障碍,从而出现睡觉梦多的情况,患者还可能会伴有健忘、易怒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精神障碍性疾病: 精神障碍性疾病常见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由于这些患者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容易引起睡眠障碍,就可能会出现睡觉梦多的情况,患者还可能会伴有思维迟缓、精神倦怠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气血不足: 如果患者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可导致心神失养容易出现疲劳感,就可能会表现出睡觉梦多的情况,患者还可能会伴有面色发黄、肢体麻木等症状,可使用天王补心丹、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其他情况: 当患者患有甲状腺激素功能亢进、夜尿症等疾病时,也会出现睡觉梦多的情况。甲状腺激素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从而造成机体代谢亢进,使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从而出现睡觉梦多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患者出现睡觉多梦的情况,并且持续不缓解,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等相应检查,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4574
160
2024-06-27
帕金森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唐胜南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震颤可逐渐扩展至四肢。 帕金森病的患者可由于肢体的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或者同步收缩,而引起静止性震颤,常从一侧上肢远端起病,典型者呈“搓丸样”震颤,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且具有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的特点。但随着病情发展,震颤可逐渐扩展至四肢,先发病的一侧比后发病的一侧重,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且震颤会更加明显,做随意运动时也不会减轻或停止。 此外,帕金森病的患者还可出现动作迟缓和减少,如面具脸、难以自行完成翻身起立等动作、语速减慢、吐字不清、走路拖步、步距变小等,甚至出现冻结步态、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还有写字过小征等肌强直的表现,以及情绪低落、嗅觉减退、淡漠、抑郁、焦虑、幻觉、顽固性便秘、排尿障碍、失眠、早醒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疑似帕金森病的症状时,建议去往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经颅黑质超声、头颅核磁检查、颅脑功能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确诊的患者可配合医生使用左旋多巴片、盐酸罗匹尼罗片、吡贝地尔缓释片等药物治疗,也可进行神经核团毁损手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
4544
121
2024-06-27
神经衰弱吃什么食物
王翀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神经衰弱的患者通常建议多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脑部压力和躯体症状。同时也可摄入一些水果、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 神经衰弱的患者一般都会有过度的精神活动,平时要多食用含有丰富油脂的食品。优质脂肪是脑组织的一种重要成分,平时可适当多食用卵磷脂,这种物质的作用是加强大脑的记忆力,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建议食用大豆、玉米,这种食物含有大量油脂,有助于改善神经衰弱的症状。 由于存在神经衰弱的情况,患者除了精神上的过度劳累外,身体也会有一定的衰弱症状,所以患者平时也要多摄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调节人体神经细胞的重要物质,平时可适当多食用牛奶、牛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核桃、松子、葡萄、柚子、菠菜、西蓝花等,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脑细胞的活动,从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神经衰弱的患者除了要调节饮食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心态平和,可在生活中适当进行运动,缓解焦虑、紧张的心情。另外在工作中避免给自己过大压力,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3828
443
2024-06-27
长期睡眠不足会怎么样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是由于周围环境嘈杂,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思虑过度等因素导致,有可能会引发免疫力下降,而且还会引起色素沉着、神经衰弱等情况。 1、免疫力下降: 如果长时间熬夜不能及时休息,导致长时间睡眠不足,通常会影响到自身新陈代谢,导致免疫力下降,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影响,平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2、色素沉着: 长时间熬夜导致自身代谢功能下降,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内毒素,长时间堆积在皮肤内,有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而且还会影响自身美观。此时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激光的能量可以分解皮肤下的色素颗粒,达到治疗的效果。 3、神经衰弱: 长期睡眠不足会对神经组织造成影响,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而且还会引起记忆力衰退,以及反应迟钝、情绪失控等情况。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片或者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具有营养神经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神经衰弱的症状。 4、其它情况: 长期睡眠不足有可能导致头晕、内分泌紊乱,可表现为基础代谢下降、月经失调、暴饮暴食、体重增长,还容易长痤疮,男性还可能出现精子数目减少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乐观心态,避免长时间熬夜,饮食也要合理搭配,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果出现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需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通过CT血管三维重建(CTA)、磁共振脑动脉成像(MRA)、磁共振脑静脉成像(MRV)等了解情况,避免延误治疗。
3100
77
2024-06-27
中风要注意什么
刘鼎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中风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心态、保持环境适宜,并在医生指导下按时使用药物等,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1、调整饮食: 中风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喝小米粥、燕麦粥以及八宝粥等,尽量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麻椒、炸鸡、肥肉等,以免影响机体血液循环,对病情恢复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适当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香蕉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以及水分,有利于病情恢复。 2、保证充足睡眠: 中风通常是脑血管出现疾病,部分患者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等,导致脑血管循环异常,诱发疾病,因此中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利于身体康复。 3、保持乐观心态: 中风后患者的心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常会出现心情焦虑以及烦躁的现象,长时间的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的心态,乐观面对治疗以及生活,对病情恢复也有好处。 4、保持环境适宜: 中风患者避免去环境较杂乱、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以免由于脑部缺氧诱发疾病,同时需注意避免使用空调、风扇等制冷电器,以免受到冷空气刺激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保持温度、湿度适宜。 5、按时使用药物: 中风患者还需按时使用药物,尤其是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以免出现血压异常诱发血管病变,导致疾病加重。 如果出现中风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通过脑CT、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需注意忌烟、忌酒,避免剧烈运动。
3338
383
2024-06-27
睡眠不好吃什么药
王翀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睡眠不好应根据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为非疾病因素导致,则不需要用药处理,日常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后,应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一、非疾病因素: 如果是由于睡眠习惯不好,经常熬夜,或者是睡眠环境不好,睡眠环境过于吵闹,睡眠环境过冷、过热等因素,导致的睡眠不好。应注意纠正不合理的睡眠习惯,规律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同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睡眠环境安静,温度适宜,有利于缓解,此时不需要用药治疗。 二、疾病因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当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因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患者出现烦躁、易出汗等症状。症状不适可能会诱使患者睡眠不好,此时应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疾病治愈后睡眠不好的症状也能随之缓解。 2、高血压: 如果是由于存在高血压病史,因血压控制不稳,导致血压频繁波动升高,造成头晕、头痛,引起的睡眠不好。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硝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予以治疗,缓解不适症状后也能缓解睡眠不佳的问题。 3、颈椎病: 如果是由于存在颈椎病病史,导致颈部僵硬、酸痛、头晕、头痛等身体不适症状引起的睡眠不好。可遵医嘱使用颈舒颗粒、颈复康颗粒等药物,配合局部按摩、热敷、针灸、微波理疗、红外线照射理疗等物理治疗,有利于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缓解症状。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如果是由于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疾病,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引起睡眠不好,伴有心悸、多汗等。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予以改善。 5、神经衰弱: 患有神经衰弱疾病的患者会合并长期睡眠障碍,可能与精神创伤、生活无规律等原因有关,伴有乏力、头痛、入睡困难等,这种情况下的睡眠不好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配合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氯硝西泮片等镇静催眠类药物予以改善。 若长期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精神内科就诊,不要盲目用药缓解。同时日常睡前可通过泡脚、喝热牛奶、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促进睡眠。
3730
470
2024-06-27
脑梗患者饮食
唐胜南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患者饮食原则主要为低盐低脂饮食,可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患者应忌食甜腻食物、辛辣或生冷的食物等,还要注意多补充水分。 1、低盐低脂饮食: 脑梗死的患者每日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吃咸菜、酱菜等含盐量多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应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在烹调时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脂,建议选用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另外少吃蛋黄,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防止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引起脑梗死复发。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脑梗死的患者可以多吃牛奶、豆浆、鸡蛋汤、鱼肉粥等食物,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补充营养。 3、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西红柿、角瓜、莴笋、油麦菜、黄瓜,以及猕猴桃、火龙果、苹果等,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丰富,有利于身体健康。 4、忌食甜腻的食物: 比如奶油蛋糕,甜味饮品等,防止造成血脂、血糖升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 5、忌食辛辣或生冷的食物: 脑梗死患者应避免吃辣椒、麻椒、洋葱、大蒜或麻辣火锅等辛辣食物,同时避免吃冰激凌、冷饮等,防止刺激脑血管,诱发脑梗死复发。 建议脑梗死患者半年左右到医院神经内科复查,进行脑电图、CT检查等了解病情进展和恢复情况。脑梗死患者还应戒烟、戒酒,酒精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对于人体的脑血管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而且烟毒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害,引起小血管收缩,致使血管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血栓,不利于病情恢复。
3896
73
2024-06-27
太阳穴突然疼
唐胜南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太阳穴突然疼,可能与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偏头痛、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疾病原因引起。 一、非疾病因素: 如晚上过度熬夜,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可能会导致太阳穴突然疼,还可能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倦怠等表现。可通过规律作息,合理补充睡眠,缓解不适。 二、疾病因素: 1、偏头痛: 如果存在偏头痛病史,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变化、情绪大幅度波动、精神压力等,导致偏头痛发作,可能引起太阳穴突然疼,还可能会伴头晕、恶心甚至畏声、畏光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应用布洛芬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镇痛药物改善不适。 2、高血压: 常见于本身存在高血压病史的人,由于受到情绪、饮酒等不良因素影响,导致血压波动升高,特别是血压升高幅度较大时,容易引起相关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明确诊断后可由医生指导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硝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改善不适。 3、神经性头痛: 属于功能性疾病,通常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当神经性头痛发作时,可导致头皮部位的肌肉筋膜收缩,就可能会引起太阳穴突然疼,还可能会伴有耳鸣、心慌等症状,可应用维生素B1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紧张性头痛: 当紧张性头痛发作时,可导致全头部或双侧颈枕部压迫性、紧束性疼痛,从而出现不适,还可能会伴有紧张不安、失眠等症状。多考虑可能是由于姿势不良、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原因引起。可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5、丛集性头痛: 发作时可导致固定于一侧眼眶及其周围的剧烈头痛,还可能会伴有流泪、结膜充血等表现。可应用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或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治疗。 6、脑血管疾病: 常见于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由于局部脑组织突然缺血或出血,导致该部位的脑神经受损,可能会引起太阳穴突然疼痛,还可能会伴有头晕、恶心、言语不利等表现。如颅内压增高,可应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 7、颅内肿瘤: 由于大脑当中存在肿瘤受到肿瘤的刺激压迫,如脑胶质瘤、脑膜瘤等,导致局部脑神经受损,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关不适,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脑肿瘤去除,改善临床症状。 此外,中医认为太阳穴突然疼可能与肝阳上亢、肾虚等有关,可能伴有心烦易怒、神疲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前往中医内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遵医嘱用药治疗改善不适症状。
3678
287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