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波医生
张莹波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情绪
有来心理诊室
擅长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情绪问题、人际敏感、学习问题如压力过大;厌学情绪等、行为问题以及青少年个人成长的探索。
张莹波(茶壶心理/脑躯力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心理教练项目组督导心理教练 ;三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专注力训练指导师;正面管教家长/学校双讲师;Oh卡高级心理指导师;绘画与心理投射分析师;沙盘游戏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员;移空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有着精神卫生专业背景,曾从事5年精神科医师临床工作,并完成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学习。曾在美国两年,完成Child Care的研修。近十余年专注于心理健康与成长领域,先后在北京礼悟教育、知子花教育担任讲师,受聘于北京某高校担任心理咨询师。
关注
昨日浏览
总浏览
纠错

张莹波医生的问诊服务

在线问诊1010元/50分钟
通过图文/电话/视频在线问医生
去问诊
近期7人咨询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张莹波的预约挂号
有来心理诊室
第一执业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张莹波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有来心理诊室”进行预约;
2.
电话:可拨打4006678535进行咨询;
3.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张莹波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张莹波同科室医生

张莹波的科普

张莹波医生共发布了10篇科普内容
容易引发抑郁的12种思维 | 改变认知
2023.08.16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因社会环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大脑器质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现身体不适、情绪抑郁,进而导致抑郁症。 很多人会发现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的状态,便认为帮助他调整情绪就可以改变其消极的状态,有些家人会带着他去一些欢乐的场所、热闹的氛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徒劳无功。 事实上,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不良的思维方式,或者说认知障碍,才是导致其抑郁症的主要根源,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维方式容易致抑郁症呢? 1.自我否定 第一种思维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郁者擅长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与此相反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特别“宽容”。 他们下意识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滋长,尽管他们不喜欢负面情绪。 假如一个男生跟一个女生表白,她会想,自己这么不好看的女生怎么可能拥有幸福,肯定这份感情不能持久。而当男生终于离开她时,她会苦笑,看吧,我早说了我不可能拥有幸福的。 她会下意识否定掉自己的积极情绪,反而对消极情绪很宽松。而当她想走出这种状态时,又会下意识否定自己的积极努力和行为。 比如说:当她跑步,坚持了一两天,因为某种原因而中断时,她会说,自己果然没毅力,看来自己注定一辈子这样。哪怕坚持了很久很久,她也会想自己这么久的努力都白费了,自己还是没一直坚持下去。 也就是说,有抑郁情绪的人,会下意识擅长培养自己的挫败感,而打击自己的成就感。 所以,如果想彻底走出抑郁症,必须彻底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 2.罪责归己 这种不良认知是内疚之母。具体表现为: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个负性事件,尽管与你无关,你都会武断的认为,事情之所以发生了,这都是你的错,或者它证明了你的无能。 例:男朋友今天生病了,你会直接想到:都是我不好,我没有照顾好他,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女朋友,因而心生内疚。 罪责归己会让你感到极端的内疚,你强大的责任感会迫使你背负整个世界,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你混淆了“影响他人”和“控制他人”的概念。 需要认识到,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样子的人,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 但是,最终别人爱怎么做,那是他的事情,你无法控制,不是吗? 3.非此即彼 这种不良方式引发的最糟糕的作用就是在看待人或事情的时候,你会有绝对化倾向和。 比如说:你在一次考试中失利了,你就会想,我很失败,我就是一个废物。但实际上,你只是一次考试失利而已,没有人会一辈子考试顺利,每次都能考一百分。 所以,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表现。它会让你害怕任何错误或不完美之处。 而这种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中很少有这种两极分化的极端现象,没有人是绝对的聪明或愚蠢,也没有人是绝对的美或丑。 生活中不仅只有黑白,还有灰色地带。 4.以偏概全 这种思维方式让你武断的认为:某一件事如果在你的身上发生过一次,那么它就会反复发生,从而导致最糟糕的结果。 生活当中这种偏差的思维方式可能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但如果大部分事件你都往这个方面去考虑的话,那么对你的生活影响面就非常大了。 例如,有一位26岁的男生因为恋爱问题找我咨询:他说:我喜欢这个女生,上次鼓足勇气想约她出来,但不凑巧,她说她当天正好有事,所以拒绝我了。 因此,这位男生的思维模式就是:我长得一般般,也不是富二代,这样的我永远都找不到女朋友,没有人愿意和我约会,我这辈子肯定要做一只单身狗了。 不难看出,这个男生的思维方式是:他断定这个女生只要拒绝她一次,那么以后就会一直拒绝自己,而且所有的女生都不会和自己约会。 因此,从这个角度,他得出了一个最终的结论,那就是:我一辈子都结不婚了。 但事实上,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姑娘只拒绝了他一次,而且当天确实有事需要处理,这个男生只约了她一次。 他不是被命运打败了,而最终是被自己以偏概全的错误的思维方式给打败了。 5.选择性过滤 心理学当中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当同时呈现给抑郁症患者两个面孔,一个是喜悦的,一个是恐惧悲伤的。抑郁症患者的第一眼注意到的是那个悲伤的面孔,很少去注意带有愉悦的面孔,甚至是中性的面孔。 总体来看,抑郁症患者会有这样一个心理加工倾向:在生活中也是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注意负性情绪或事件,还会经常回忆一些不愉快的,不好的事情。 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你可以从生活中任意一种情境中挑出消极的信息,反复回味,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消极的了。 所以,当你情绪抑郁时,你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这个镜片会过滤掉任何正面的内容。而你自己是意识不到这个“过滤流程”的,因此你会觉得一切都是负面的,这会让你经历不必要的痛苦。 6.灾难化 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放大”和“缩小”,怎么说呢? 具体表现为,你会习惯性地把某些事实要么过于放大,要么过于缩小。 有趣的是,你往往会放大自身的错误、不完美或恐惧的情绪,并且夸大它们的重要性和灾难性的后果。 例如:你在某次会议上说错了一些原先准备好的内容,你的灾难化思维模式就会很自然的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天哪,我居然犯了这样的错误,太可怕了,全公司的人马上都会知道了,我的名声全毁了! 因此,你是在用放大镜查看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话,这个错误就变得非常巨大,你非常成功的将一件普通的负面事件转化成为了一个灾难性事件。 但事实上,你说错了哪些内容,其它同事未必知道,而且,即使是知道了,难道他们真的就会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而对你另眼相待吗?不可能! 同样,对于你自己的优点,你会用缩小镜去看。你会忽视自己的优势部分,让它们变得很渺小,无足轻重。 通过这种灾难化的思维方式,你成功地让自己越来越自卑了。 7.归因偏见 这种归因偏见,总结来说就是:对正性事件的外归因,对负性事件的内归因。 这是一种更离谱的心理错觉,明明一件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或者有一些中性的信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就会往往把它们归因或解释为危险的前兆,把这些正面的体验转换为负面体验。 有的人会有一个自责的倾向,认为好的都是别人干的,坏事都是自己干的。 而大多心理健康人群倾向于对正性事件内归因,负性事件外归因。 例如:当你因为某件事受到别人的称赞时,这种思维方式会告诉你:这只是他们表面上的客气,与我无关。 还有一些女生,如果别人表达说很喜欢她,她会说:这些人并不了解我,我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女人,没有人会真正喜欢我。 因此,拥有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快乐变为烦恼,将正性体验转化为负性体验。 不过,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8.乱贴标签 给自己贴标签意味着用错误来树立一个完全负面的自我形象。 它是一种极端的以偏概全的形式,其背后的理念就是“衡量一个人时,要以他的错误为尺度。” 只要用开头为“我是一个……”的句子描述你的错误,你就很可能是给自己贴标签。 例如:你因为投资股票失利了,这时候,你就很可能会给自己贴标签说:我就是一个笨蛋,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人。但事实情况是,股市有涨有跌,你只是偶尔判断失误而已。所以,你只是犯了一个错误罢了。 给自己贴标签不仅是自寻烦恼,而且还很荒谬愚蠢。因为,请你记住:你的自我不能等同于你做的任何一件事。 另外,乱贴标签会使你在描述事情时,使用不准确的字眼,而且过于感情用事。 比如:当你面对一盒冰激凌的诱惑,但是又想减肥的时候,你会这样想:我恨死我自己了,我真是一头猪。 这种想法会让你很心烦,然后最大的可能就是,你会感情用事,直接把冰激凌全部扫光。 9.情绪化推理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你把情绪当成了事实的依据。 每次的情绪低落,几乎都有情绪化推理在起作用。 在你看来,事实是如此不顺利,那么实际情况就肯定是这样,你甚至都没有想到过要去质疑导致你这种感觉的假设是否正确。 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因为你的感觉反映的只是你的想法和信念,如果它们是歪曲的,那么你的情绪就会失去了正确性。 例如:我感觉内疚,那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我感觉到很崩溃,那么我的问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我没心情做事,所以我不如躺在沙发上发呆;我觉得自卑,那我肯定是一个没用的人。 情绪化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做事拖拉。 家里的卫生一周都没有打扫了,是因为你告诉自己:一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家务活,我都烦死了,看来想打扫干净是很难的了,那么就不如不做了,等以后再说吧。 但事实上,家里的卫生打扫工作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你一直在进行自我欺骗,这是因为你习惯于让消极的感觉指引你的行为方式所导致。 10.自我评判 你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别人和事物作出一些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接受和了解。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你经常任意地判断事情,总觉得它们不完美。 例如:他的篮球打的多棒,而我呢,就算是打了一个学期,都还是不如他;瞧瞧他多成功,和我同时进公司,他已经成为部门主管了,而我却一事无成。 当我们将自己与别人或其它事物作对比的时候,往往伤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自信心、自尊心。 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我们每一个人也无法做到完美。 但有着这样思维模式的人,却一直对自己苛求美,进行自我加压,这将成为导致他抑郁的重要因素。 11.妄下结论 在没有经过调查实证的情况下,便迅速武断的得出负面结论。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两种:读心术和先知错误。 读心术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主观臆断,揣测别人的想法,并且将其负面化。 例如:当你下班后和伴侣一起吃饭,她却表现的闷闷不乐,你就会产生这种自动化思维:她在生我的气,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但事实上呢,如果你愿意多问她一句,你就会知道,她只是今天在公司里和同事闹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已。 但如果你持有这种读心术,你这种想当然的负面反应,就可能会让你采取疏离态度,或者故意也不理她,让关系陷入僵局。 这种自寻烦恼的行为模式就会形成自证预言,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不和谐的状态。尽管在一开始其实什么事儿也没有。 先知错误,有点像是未卜先知。而你预测的,一定是你不幸的内容,而不是好运的时刻。 这种思维模式让你认为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让你信以为真。 比如说,当你生病的时候,你会想:我要死了,我肯定治不好了。这种对康复情况的自我预言太过于消极,以至于让你心生绝望。 如果将以上两种妄下结论的思维方式结合在一起,举例说明的话: 假设你打电话给你的一个朋友,但一直无人接听。你等了很久,他还是没有回复。你便会认为他就是不想回电话,不想和你联系了。——读心术的结论。 然后,你会更生气,决定再也不会主动打电话给他了,因为你会认为:我再给他打电话,他就会认为我在纠缠他,我可丢不起这个人。——消极的预言,先知错误。 此后你会在行为上躲着那个朋友,并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 但事实上呢,这位朋友因为在国外旅游,确实没有接到你的电话,你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折磨都是你自找的。 12.应该法则 无论对自己,还是面对他人,你都会试图用“应该”的句式来鞭策自己,或要求他人。 你总是对自己说:我应该做这个,我必须那样做。 这样的思维方式只会让你感觉到压力山大,继而心生怨恨。而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变得意志消沉、灰心丧气。 因为,当你自己的实际表现低于预期标准时,你用“应该”或“不应该”就会使自己感到羞愧内疚,更加痛恨自己。 而当你把你的“应该法则”强加于别人的时候,你更会感到沮丧,因为这种想法只会让你失去控制,烦躁怨恨。如果他人的道德行为低于你的预期,你就会把自己当做正义的化身,继而忿忿不平。 这个时候,要么你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要么就永远对不符合你期待的人类行为耿耿于怀,让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糟糕。 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你局限在自我框架和设立的标准中,会让你活得越来越辛苦,越来越心累。 以上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导致我们情绪低落、低尊重、低价值感的重要因素。 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认知影响情绪和行为。 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觉察,或者帮助身边的朋友发现自己这些偏差认知,可能会更好的帮助我们提升生活质量,远离抑郁。 压抑不开心、默默忍受、恐慌害怕,都会让抑郁变本加厉,让我们在抑郁的泥塘里越陷越深,被无力感和压抑笼罩。而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往往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 但抑郁并不是不可控的,我们的人生可以再好起来。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莹波心理咨询师
5377
56
心理危机干预:如何识别、支援和转介心理问题风险学生
2023.07.2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干预。 在广州市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介绍了教育系统多年来重点抓好的四项工作:一是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二是开展好以活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三是建好心理辅导室,开展好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四是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如何识别心理问题风险学生 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对于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各部门工作职责给出了指导意见,对学生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紧张、行为问题等方面提供了识别标准和应对策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 1、焦虑 生理性焦虑是正常的,但病理性焦虑需要处理。学生自控和自律能力有限,家长或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出适度的期望值和要求。正常的、中等的焦虑水平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识别病理性焦虑要注意三个特征: (1)痛苦体验:学生反复倾诉很烦躁,或者表现为独处时经常发呆,莫名落泪,超过两周。 (2)躯体反应:有身体的一些变化,如头疼、头昏、胸闷、心慌、胃痛、浑身没力气等,生理上查不出任何问题。 (3)警觉性增加:整天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惊吓,特别是出现入睡困难、浅睡、睡不醒等睡眠障碍。 2、抑郁 识别病理性抑郁要注意四个特征: (1)情绪低落:情绪持续低落超过两周。 (2)兴趣减退:原本感兴趣的东西现在不感兴趣了。 (3)自我否定,学习成绩下降:否定自己的能力,指向学习能力和人际处理能力,“我根本没这个能力”“我不是读书的料”。 (4)失眠早醒:无缘无故凌晨醒来就无法再次入睡,一周出现三次以上失眠,持续一个月以上。 3、强迫症 分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反复做或者想一些事情,明知没必要这么做,自己却无法控制,感到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例如反复洗手、反复关门、反复检查试卷等。 4、厌学情绪 无论什么理由,持续2周以上不去上学;或者间断性不去上学的情况持续2个月一定要重视。 心理问题高风险的学生,包括其他有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倾向或者行为或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等心理疾病,出现幻听、幻觉等严重心理问题症状的学生都需要重视。 二、发现警告讯号的途径 学生呈现的警告讯号或征状存在个别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压力,有些学生会表现出来,将问题“外化”,而有些学生则可能会显得退缩而“内化”他们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以便判定学生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1、日常发现:做有心人 学校的辅导需要做到个体化,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每位老师都有辅导的责任。作为学校的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做一位有心人。 班主任、科任老师、心理老师、门卫、保安、校医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都需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比如注意观察学生: 是否上课时间不在教室内,而是在校园内游荡? 神情是否正常?是否悲伤哭泣,神情凝重。 察觉到异常后主动上前询问,表达关注,细心观察,同时联系班主任。 2、察觉信号:做守门员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每天与班上学生互动,他们可以成为察觉学生警告讯号及支援学生的重要守门员。 (1)考勤关注。 上课的时候关注:比如课前坚持查考勤,对于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跟踪,确保其没有异常情况,或者可以请同事帮忙解决。是否有去校医室或者找某位老师聊天,到厕所哭泣等。 (2)留意学生作业/作文内/朋友圈的讯息。 (3)与学生的闲谈中发现其是否有一些危险举动的打算。 (4)从同学、家长的反映中察觉迹象。 3、危险信号:做护卫员 上述情况中如有以下讯号,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在言谈、文章或美术作品中表达死亡或自杀的意念 。直接或间接表达寻死、逃避或永别的念头, 例如“我没用,没有我一切会更好。”“我想一了百了。”“我厌倦这一切。”“你们很快就不用担心我了。” (2)寻找自杀方法 。从不同渠道(例如朋辈、互联网等)探索各种自杀方法(例如服食安眠药等)。 (3)安顿个人事务,订下计划及/或临终安排,例如转送心爱物品 ,像要诀别般向家人或朋友说再见。 (4)严重的情绪波动,2周以上的失眠和哭泣,有明显的自伤行为出现。此项一定要列入心理危机事件、高风险事件去处理。 4、家庭情况/心理普查:做联络员 注意建立有效的学校-家庭沟通模式,通过掌握家庭情况例如家庭结构、父母关系、经济情况、近期重大事件、是否有心理问题家庭史等各个方面建立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名单。这份预警学生名单一般只由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知悉,除非学生出现异常情绪和行为,需要约谈家长。 如果你作为普通教师,不了解如何处理怀疑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可以向心理老师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援和建议,千万不要答应为学生保守秘密。如果你是科任老师或者其他学生信任的学校工作者,你可以说“你需要帮助,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可以和我一起帮助你,你可以像信任我一样信任他们”。 三、如何支援心理问题风险学生 当心理问题高风险的学生因为学业、人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处于情绪激动或明显低落期的时候,向你表示他们需要帮助,或者你观察到他们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转变,我们要怎样支援他们呢? 大部分青少年表示,当他们有机会倾述自己的问题,会感觉松了一口气,感谢有人关心自己的感受。 1、建立关系,表达关心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回应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主动交谈,可以先耐心了解情况并表达关心,让学生知道你展开对话是出于对他/她的关心和担忧。你可以说出你的观察,并请学生分享更多他/她现在的处境。 例子: “我注意到你最近似乎闷闷不乐,有事情困扰你吗?” “想和人谈谈的话,随时可以来找老师帮助……” “我最近注意到你上课时一脸疲倦,我想知道你一切可好吗?” 利用开放式提问,让学生讲述更多自己的处境。你可以先慰问其健康或日常情况。 例子: “你最近睡得好吗/胃口如何?” 对于高风险的学生:避免带有批评或指责意味的说话,例如:“我发现你这个学期的成绩退步了……”或“你最近常常不交作业……” 如果提到了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问题,你要谨记自己的角色和限制,向心理老师、专业人士征询意见和寻求支援。 2、对讲述个人问题的难处表示理解 这样的“聊天”并不是一次就能有效果的。讨论自己的难题或负面情绪并不容易,学生们可能还没准备好倾诉,除非你注意到学生有实时危机,否则告诉学生不想马上就讨论问题也没关系。 你可重申自己关心对方,并告诉他/她可以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向谁寻求支援。有些学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打开心扉。 如果他提到有自杀念头的话,不要答应为他保守秘密,为了安全起见,这件事必须告诉学校领导、家长、心理老师等相关老师,这才是对学生安全最大的保障。 可以告诉学生,你很关心和注重他的隐私,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你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渡过困难,但这件事你一个人并不能完成,你需要告诉可信可靠的人,以给他提供更好的帮助。 四、如何转介心理问题高风险学生 在应对心理问题风险学生的时候,如果感到涉及到安全问题而无法处理,可以知会班主任,而班主任需要进一步对家庭情况进行确认,如果发现家庭支持不足,可以先和学生进行谈话,并和家长联系,请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问题。 如果识别到问题严重,可和心理老师一起约见家长,或者请心理老师和学生交谈。对于自伤自杀危险的行为,在稳定情绪后,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可以通知家长,建议立即转介至相关心理医院。以帮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允许他们说出自己的困难;告诉他们哪里可以求助;协助他们应对求助的顾虑。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莹波心理咨询师
9329
18
为何焦虑、抑郁、自杀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2023.04.02
前段时间,河南原阳县四名儿童被掩埋在土方下的新闻受到了广泛关注。虽说案件目前还没有更多细节,但我注意到,这条新闻把家长的监护责任又放到了聚光灯下。 儿童一旦遭遇安全问题,往往人们率先审视和反思的,就是家长的监护是否出现了漏洞。 我听身边有孩子的朋友说,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心里都会后怕,赶紧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对孩子的监护有没有到位。毕竟,对于忙于打拼的上班族来说,平时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难免有疏漏,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周全细致。 不过,上班族的忙碌对于家庭的影响,可远远不止于孩子的安全问题。 我在《大西洋月刊》5月刊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了一个在美国发生的值得担忧的趋势:那就是在美国青少年中,有重大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而这件事就和成年人的忙碌有一定关系。 美国有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与日俱增 首先说几个数字,这几个数字我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前两年做过一个调查,发现2007年—2017年期间,在美国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当中,有过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从8%增加到了13%。 这意味着在十年中,有严重抑郁症的美国青少年增加了120万人。 与此同时,5岁到11岁的美国儿童自杀数量增加了1倍。在2007年到2015年期间,美国的儿科急诊室接待的自杀案例,从58万例增加到了110万例,其中超过40%都是年龄小于11岁的儿童。 对于这些现象,美国人其实并不陌生,美国的心理学家早就开始针对日益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了。 传统的解释有这么几种: 1.美国药监局曾在2004年发出警告,提醒医生不要轻易给青少年开抗抑郁的药物。随后,抗抑郁处方药急剧减少,而有些专家怀疑这可能起到了反作用,导致一部分真的需要药物治疗的青少年没能获得及时干预,病情恶化。 2.现在的手机和社交媒体泛滥。美国年轻人整天刷手机,而真实的社交和家庭生活反而出现了断裂,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不能完全解释前面说到的现象:比如5-11岁的美国儿童,大概率还没有自己的手机,更别提整天刷社交媒体了,他们的自杀倾向怎么解释? 而且,对于这么小年龄的儿童来说,医生开抗抑郁处方药的情况本来就少,怎么解释得了这个年龄段自杀倾向翻倍的现象呢? 这些疑问,目前美国的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共识。不过,美国耶鲁大学的儿童研究中心,新开发了一个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方案,叫做SPACE。我发现,从耶鲁的治疗方案里,我们似乎能看到一条解释儿童心理问题的新线索。 焦虑症是通往其他心理疾病的“地狱之门” SPACE这个项目,针对的是儿童焦虑症,并不意味着与抑郁症、自杀等等其他心理问题无关。事实上,焦虑症是通往其他心理疾病的“地狱之门”。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采访了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美国国家精神疾病中心的专家,他们指出:焦虑相关的症状往往是儿童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焦虑症如果处理不好,它就会“呼朋唤友”,把其他心理问题陆续招呼过来。 比如,孩子在4岁时可能会怕狗、怕黑;这个问题不解决,到了7岁,孩子就可能出现分离焦虑,也就是说,一离开父母就紧张或者恐惧;到了12岁,就可能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出社交焦虑。所以,防治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发现焦虑症的时候,及早干预。 一般来说,治疗儿童焦虑症,接受治疗的对象都是儿童本人。但SPACE治疗方案,思路却不太一样。他们治疗的对象,实际上是家长。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li Lebowitz发现,当孩子出现类似于恐慌这样的焦虑症状时,家长往往会“妥协适应”,英文叫做Accommodating behaviors,也就是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症状,家长主动做出的行为。 比如孩子怕狗,家长看到狗时,就带着孩子绕道走;孩子怕黑,家长会让孩子在大人的床上,跟大人一起睡觉。这些就是典型的妥协适应行为。 再比如,有的孩子总觉得自己的鞋带系得不对,家长就会一直帮孩子系鞋带,直到系对了为止;有的孩子在家时害怕独自待在屋里,家长就在走出孩子视线时,大声告诉孩子自己的位置;有的孩子在外人面前极度害羞,家长就拒绝访客,甚至让老师别在上课时叫孩子发言等等。 我放了一个常见的妥协适应行为清单,你可以对照着看一下,作为家长,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注:由于中国国情和文化不同,以下一部分行为在中国父母当中可能非常普遍正常,请谨慎参考。)—— 1、为孩子解鞋带、系鞋带,直到孩子觉得“鞋带系对了”为止。 2、平均每天花30分钟反复检查孩子的作业。 3、在家里走动时大声告诉孩子自己在哪儿(我要去厨房了,明明)。 4、陪着一个9岁的孩子上厕所,因为他害怕自己去厕所。 5、允许一个9岁的孩子陪着自己上厕所,因为孩子害怕单独呆着。 6、允许孩子在父母床上睡觉,或者一直陪着孩子直到他睡着。 7、总是随身携带塑料袋,因为孩子总害怕自己会吐。 8、给一个13岁的孩子切食物,因为他害怕使用刀子。 9、拒绝访客,因为孩子特别害羞;在餐厅里替孩子跟服务员交流;让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叫孩子回答问题。 10、给孩子的电话上安装“找到我的朋友”APP,让孩子能追踪父母的位置。 11、给孩子准备特殊的食物,因为他不吃其他食物。 12、因为孩子不喜欢而购买一辆新车,或者因为孩子害怕/不喜欢而考虑换房子。 因为时间不够,所以不停妥协 家长有这种行为的原因,很好理解,就是他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嘛,或者说如果不做,孩子无理取闹,家长也没办法。 文章里分享了一个案例。有个6岁男孩,吃饭只吃火鸡三明治。别的食物,这个孩子一概不吃,一吃就吐。 这对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吃上饭,也是下了血本。一家人连出远门都不行,因为不知道路上能不能买到火鸡肉。前段时间,他们生活的城市当地有超市员工罢工,这个孩子的爸爸就整晚上开车挨个店铺去买火鸡肉。 但是,Lebowitz教授认为,这样的行为恰恰加重了儿童的焦虑症状,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这就好比说,让一个孩子一直都在无菌环境下生活,他怎么可能有很强的免疫力呢? 所以耶鲁大学SPACE治疗项目的主旨,就是让这些家长学会帮孩子逐步“脱敏”,也就是说,让孩子对可能引起他们焦虑的情景,有一定的抵抗力。 这对夫妻后来就到耶鲁大学来寻求帮助了。项目负责人给的方案,听起来特别简单,就是一家人每天一起吃饭,不要给孩子准备单独的饭菜。如果孩子不吃,没关系,那就看着父母吃,饭后不要单独给他加餐。就这么着,几个月之后,这个男孩就能吃火鸡三明治以外的东西了。 我看到这个解决方案的时候心想,这不就是饿着他么?这个策略也没啥高明的啊,我以前就听说过,这还用耶鲁大学的教授说?但是这个策略的重点,其实不在于让孩子饿着,而是在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吃饭。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做了两件事: 首先,管控自己的焦虑。原来这个男孩是早产儿,刚出生时拒绝吃奶,为此还在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里呆了一个月。后来,家长就一直很担心孩子吃饭的问题,孩子一不吃饭,家长就焦虑。所以,惯着孩子吃火鸡三明治,其实也是家长抚平自己焦虑的“快捷键”。 而之所以按下快捷键,另一重常见的原因就是:父母工作太忙,时间不够。 比如早上着急上班,但孩子就是不吃饭。那就给他吃他爱吃的,快速解决问题;再比如晚上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孩子又在吃饭的问题上纠缠,那你是想花1小时闹别扭呢,还是想快点迈过这个坎儿算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 这对夫妻的做法也是类似的。接受治疗之前,他们几乎从来不跟孩子一起吃饭,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给孩子喂完饭,安排他去睡觉。等孩子睡了,夫妇俩再单独吃晚饭。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慢下来,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他度过自己的不舒适。 对这样的治疗思路,乐伯维茨是这样说的:父母对孩子妥协,背后的一种驱动力是孩子很痛苦,但还有另一种驱动力同样强烈,叫做“我必须得送你上学”,或者“我把你送到学校之后我就得赶去上班了”。 所以《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也把父母妥协适应的行为,称作“21世纪父母的典型行为”。 父母忙碌是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美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普遍,而且出现得越来越早? 问题根源我们仍不确定,但通过耶鲁大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的忙碌是加重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忙碌的家长会在孩子出现焦虑症状的时候妥协适应、过度干预,而这反而不利于孩子克服焦虑。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得到上沈祖芸老师的一句话,那就是学校的本质是“真实社会的缩影”,也就是一个人在学校中,也会遇到真实社会的所有挑战,只是孩子在学校中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犯错成本很小。 同样的,这篇文章其实也让我对于家庭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之前总是认为,家长应该伸出长长的手臂,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更好的教育方法可能是,家长陪着孩子,经历所有的真实挑战,只是在孩子快要失去重心的时候,扶他一把。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莹波心理咨询师
6388
38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