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科室相关科普
打麻醉为什么要回抽
张灿洲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
打麻醉时进行回抽的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直接注入血管、减少中毒风险、确保药物作用在正确位置、减少神经损伤风险、检查注射器功能等。 1、避免直接注入血管: 麻醉药物如果直接注入血管,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迅速上升,引起中毒反应。回抽操作可以帮助医生确认针尖是否误入血管,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减少中毒风险: 如果局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可能导致麻药入血达到峰值,引起血压不稳、脉细快、心悸、出汗、气促甚至手脚麻木、晕厥等症状,而回抽操作可以有效降低中毒风险。 3、确保药物作用在正确位置: 回抽可以帮助医生确认麻醉药物是否注射到了正确的组织或神经周围,确保麻醉效果。 4、减少神经损伤风险: 通过回抽,医生可以确认针尖没有接触到神经组织,避免在注射过程中损伤神经。 5、检查注射器功能: 回抽还可以检查注射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是否有堵塞或泄漏等问题。 此外,此操作还可以减少血肿风险,在靠近血管丰富的部位操作时,回抽可以帮助医生避免将药物注射到血管附近。
785
2024-06-25
疼痛耐受度特别差怎么回事,怎么办
张灿洲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
疼痛耐受度特别差,有可能是体质因素、心理因素、个人经历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外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及时到医院疼痛科就诊,请医生进行处理。 1、体质因素: 部分人群天生对疼痛更为敏感,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或体内某些物质的代谢有关,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可以适当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2、心理因素: 如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知,心理压力过大时,人们往往对疼痛更为敏感,需要多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同时适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缓解情况。 3、个人经历: 过去的疼痛经历,尤其是创伤性经历,可能导致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度降低,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或暴露疗法。 4、外伤: 损伤身体组织,导致疼痛的产生,此时疼痛可能会比较剧烈,也会有上述情况,需要及时使用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冰敷,在48小时后进行热敷来改善不适。 5、糖尿病: 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有关,血糖过高的时候,可能导致神经末梢受损,就会不能忍受疼痛,伴有体重下降、饮水增多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利格列汀片等药物。 此外,还有可能是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引起的。在恢复期间,建议注意保护自己,外出可以佩戴护腕、护肘等,降低自己受伤的概率。
1192
2024-06-25
疼痛会让人想睡觉吗
张灿洲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
通常情况下,疼痛是不会让人想睡觉的,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感,需要及时到医院疼痛科就诊,请医生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疼痛本身是一种应激反应,可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疼痛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状态会进一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浅短。 所以,疼痛可能会干扰睡眠的连续性和深度,导致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长期疼痛还可能导致慢性失眠,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 如果出现疼痛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如果与感染因素有关,需要听从医生建议使用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 在恢复期间 ,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经常用手触摸患处,还需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在使用镇痛药物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配合医生进行使用,不要自己使用,以免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耐药性,之后再次用药会影响效果。
881
2024-06-25
打一次麻药是不是要少活2.5年
张灿洲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
打一次麻药并不是少活2.5年,注射麻药一般不会导致寿命受到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疾病治疗时需要注射麻药,患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操作。 注射麻药主要可以起到麻醉作用,可有效避免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感觉到疼痛,保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术后短时间内一般能够恢复正常,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影响,也不会影响寿命。因此,注射一次麻药少活2.5年的说法属于谣言,并没有相应的科学依据。但注射麻药时可引发注射部位的疼痛、局部麻木等一过性症状,属于正常现象,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恢复。若治疗时需要注射麻药剂量较大或需要全麻,则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均属于正常情况。 但需注意,局部使用过量的麻醉药或导致局部麻醉药误入血管内,就可能会出现麻药中毒的现象,可造成低血压或嗜睡、心律失常等不良现象。孕妇和儿童使用麻醉药物需要谨慎,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麻醉科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一般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过多影响。
2367
260
2024-06-25
麻醉后拉不出尿
张灿洲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
麻醉后无法排尿,可能为麻醉药物作用,或由于心理因素影响、术后进食量少、疼痛刺激等因素导致。应避免过度紧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帮助恢复排便、排尿。 1、麻醉药物作用: 麻醉药物作用于脊神经,可能抑制膀胱正常排尿反应,进而出现此现象,属于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待麻醉药物失效后可恢复正常排便、排尿。麻醉药物未失效前保持下体及手术部位清洁卫生即可,不需进行特殊治疗。如膀胱过于充盈,建议与医生进行沟通,通过导管治疗的方式改善,快速排出尿液。 2、心理因素: 进行手术麻醉后,精神过于紧张,可能影响正常排尿或排便反射,不能正常排泄,多不伴有其他症状。建议保持平稳心态,可采取平躺位,将毛巾包裹热水袋并放置在小腹部位进行热敷,或进行腹部按摩,有利于促进尿液及粪便排出。 3、进食量少: 部分患者刚做完手术后需禁食禁水,或术后身体虚弱,不能及时进行营养补充,胃内容物较少,可能出现没有便意、尿量减少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进行任何治疗。术后恢复排气排便后,应注意营养补充,适量饮水,胃内容物及水分增多,可逐渐出现便意及尿意。 4、疼痛刺激: 进行手术通常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损伤,待麻醉药物失效后可能出现手术部位疼痛。部分患者可能惧怕排便、排尿时腹压增加引起的伤口疼痛而不敢上厕所,从而影响正常排便或排尿,建议保持心态平稳,避免排便或排尿时过度用力,也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止痛缓解。 如果此类情况较为严重,不能及时排泄,膀胱内储存过多尿液,可能导致膀胱破裂,或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情况。建议术后及时插入导尿管排尿,避免增加膀胱压力。
2266
172
2024-06-21
打完麻药为什么不能睡觉
徐玉灿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
打完麻药不能睡觉,主要是为了防止自身出现呼吸抑制的危险,打完麻药之后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通常情况下,打完麻药之后不建议睡觉,主要是因为使用麻醉药物以后会麻痹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嗜睡等情况,如果患者进入深睡眠状态,自身的药物残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会呼吸暂停。 麻醉后患者会出现嗜睡、困倦的症状,基本上处于麻醉的状态,部分患者还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情况,患者体内残留药物经过代谢后,处于清醒状态后才能够回到病房。患者清醒后仍然要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尽量避免睡觉,如果一直处于睡眠状态,出现异常情况之后比较难及时处理。 在注射麻药之后,针眼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的症状,要做好局部护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针眼处碰水,防止发生感染。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如果打完麻药后的恢复阶段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的普通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2089
328
2024-06-21
经常打麻药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刘进德
主任医师
麻醉科
正常使用麻醉药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在麻醉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减轻病人的痛苦,实现无痛化,以便于手术操作或检查。 无论是局部麻醉药还是全身麻醉药,只要我们按照适应证合理使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通常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在局部麻醉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酯类和酰胺类麻醉药。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滥用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病人一过性、暂时的血压、心率变化或中毒。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同样可能会引起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或过敏反应。 然而,只要我们操作正确,这些情况一般不会发生。而且,我们常用的麻醉药都是快速起效、快速代谢的,对身体的影响通常是一过性、暂时的。 手术结束后,这些药物会通过肝肾代谢排出体外,不会对身体或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因此,大家可以放心使用麻醉药,不要有过多的顾虑。
8.46万
48
2024-06-20
做造影痛吗能打麻药吗
刘进德
主任医师
麻醉科
做造影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打麻药,给予镇痛或镇静的过程。像常用的心脏造影,现在一般是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一般局部浸润操作植入一个导管,植入导管后局麻即可,不用加入其他的麻醉药,就能够完成,因为对身体没有痛苦。 有些血管造影可能需要麻醉药,比如做肝脏的造影或胆囊ERCP,或者有些血管造影,包括脑血管的造影,这些造影有要求。一是对病人通过一个侵入胃肠的操作,还有通过血管操作,都会引起病人的不适、疼痛和不配合。 所以在检查、治疗过程中,要给予麻醉镇静,甚至肌松。包括ERCP的造影,包括脑血管的造影、治疗,都需要镇静或肌肉松弛、全麻插管等,保持病人制动镇静,这个过程方便外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操作,甚至治疗。
6.52万
61
2024-06-20
正常人吃镇定药的后果
刘进德
主任医师
麻醉科
所有的药品都是用于治疗疾病、缓解疾病症状或维护健康的,因此,无论是镇静药还是其他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若擅自服用镇静药,如苯二氮卓类或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疼、头晕、共济失调、视觉模糊等。此外,还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呕吐、便秘等。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症状包括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呼吸暂停,甚至循环衰竭和心跳停止等。 因此,必须切记不要滥用或自行服用镇静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如果不幸出现中毒反应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4.53万
79
2024-06-20
镇静剂打完是昏睡的吗
刘进德
主任医师
麻醉科
打完镇静剂不是昏睡,而是用镇静的方法让病人自然的睡眠,或者属于神经中枢的抑制,从而为外科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和条件的一个过程。 应用的镇静剂,不管是用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的或者是乳剂,包括常用的依托咪酯、丙泊酚、环泊酚这些药物。当通过开放液体注入以后,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让病人处于一种睡眠状态。这种机制和正常的睡眠不同,但也不是昏睡。 镇静剂对身体中枢的抑制是暂时、短暂、可逆的,其迅速起效,同时也能够迅速恢复。根据不同的手术、复杂程度及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持续应用镇静药,通过持续输注,保证病人一直处于睡眠状态。 当病人手术结束以后,停药以后病人会迅速苏醒,药物会完全通过肝肾等代谢出去,所以非常安全。
8.53万
68
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