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武涛医生
网站导航
已实名认证

执业证编号 1104******2909

曾武涛
曾武涛 主任医师 心内科
  • 广东综合医院第1名
  • |
  • 全国综合医院第9名
专业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医生简介 曾武涛,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医科大学首届7年制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心血管内科专业),毕业后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主要从事于心脏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先后负责或参加国家、部级、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著50多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0篇,主编《心血管病最新诊断与防治策略》专著一部。现为广州市中、老年健康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健康管理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讲师,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山大学体外反搏临床研究顾问委员会委员,并担任《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等杂志编委,《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新医学》审稿专家。
  • 关注
  • /
  • 昨日浏览
  • /
  • 总浏览

曾武涛的出诊信息

更多

曾武涛医生出诊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曾武涛的科普

曾武涛医生共发布了
4
篇科普内容

正常心脏及其功能

2022.12.30
如果您经常出现下列症状比如经常容易疲劳,身体乏力,整天无精打采;感觉心跳不适或者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您可能患有心跳过慢方面的疾病,应及时去看心脏专科医生。正常心脏及其功能是如何的呢?正常人的心脏通常如自己的拳头般大小,它在人的胸腔内有节律的跳动,为我们全身输送血液。心脏有节律的搏动是受心脏中负责控制心跳速度的传导系统控制的,正常人的心脏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跳动60—100次。如果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病变或老化,就会引起心跳过慢。心跳过慢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一般通过普通的体表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能检测得到。
曾武涛 主任医师
4691 146

起搏器植入手术痛不痛苦?风险如何?

2022.12.30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手术较痛苦或风险大,其实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简单且安全的手术。第一步通常医生在锁骨下方的皮肤表面切开一个小切口,通过静脉放入电极导线进入心脏。第二步将一个小巧的心脏起搏器(通常只相当于普通手表大小)放入切口下部的皮下,并将导线与之连接。最后一步,关闭切口并缝合。手术只需局部麻醉,整个手术过程通常仅需1~2小时,术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可出院。当患者植入起搏器后,患者的自我感觉一般比在植入之前要好,不仅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活动,而且能恢复以前因为心跳过慢而放弃的一些生活方式。通常心脏起搏器有多种类型,初期心脏起搏器仅能维持心脏最低频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频率适应性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这种起搏器能根据您不同的活动,发放相应的心跳次数,工作方式几乎接近正常心脏的活动。事实上,有一些植入带有频率适应性功能起搏器的患者还可参加长跑和登山等较剧烈的运动呢。
曾武涛 主任医师
4776 48

如何治疗心跳过慢呢?

2022.12.30
心跳过慢通常有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两种方法。药物治疗,比如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可以提高心率的药物。但由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剂量过大时,心跳容易过快,剂量过小时,心率难以提高,此外,一部份人对药物治疗不敏感,且药物治疗本身可能出现副作用,常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或其他的不良反应,所以不适于长期治疗,一般用于紧急情况或临时挽救生命。心脏起搏器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治疗心跳过慢最有效的方法。心脏起搏器已有近50年的历史,现在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医疗装置,它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份是植入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内有电池和电路,实际上是一个有电池驱动的小型电脑。另一部份是电极导线,它经静脉到达心脏,连接起搏器和心脏,负责将起搏器脉冲传到心脏以及将心脏心跳活动情况传输到起搏器。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就象在患者身上有了位专门负责心跳的医生,它能监测患者的心脏搏动,如果患者的心跳过慢,心脏起搏器会发出极微弱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它有规律地跳动,当心脏起搏器感觉到患者的心跳正常,它会处于待命状态,不释放电脉冲到心脏,从而使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提示,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的生存率比未植入起搏器病人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群。
曾武涛 主任医师
3819 37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曾武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曾武涛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