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科室相关科普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输血的流程包括输血前评估、血液准备、输血操作、输血监测、输血后观察,注意事项有严格核对、无菌操作、注意输血速度、输血后护理,具体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血液内科就诊,面诊后听从专科医师意见。 一、输血流程 1、输血前评估: 医生需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明确输血目的,并检查患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信息。 2、血液准备: 根据医嘱,从血库中取出与患者血型相匹配的血液,并进行核对,确保无误。 3、输血操作: 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使用输血器将血液缓慢输入患者体内,同时观察患者反应。 4、输血监测: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确保输血安全。 5、输血后观察: 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无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 二、输血注意事项 1、严格核对: 输血前需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确保血型、交叉配血等无误。 2、无菌操作: 输血过程中需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注意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或并发症。 4、观察反应: 输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输血后护理: 输血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无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并做好输血后护理。 通过遵循以上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能够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在输血过程中存在任何不适症状,患者也需要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不建议自行处理。
1024
2024-06-19
红细胞形态异常有哪些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红细胞形态异常是血液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类型繁多,各具特点,主要包括红细胞形态畸形、红细胞溶血相关异常、红细胞贫血相关异常、红细胞色素异常、红细胞其他异常等。当出现相关异常情况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和改善,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1、红细胞形态畸形: 主要包括球状红细胞增多症,也就是赫尔尼亚斯-章澄格综合征,还包括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鞍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溶血相关异常: 这主要包括球形细胞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这种类型不容忽视,可能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引起贫血; 3、红细胞贫血相关异常: 这也是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暴发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反映了红细胞生成或功能的障碍; 4、红细胞色素异常: 主要包括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贫血等,反映了红细胞内部色素代谢的异常; 5、红细胞其他异常: 包括有红细胞膜脂质异常、红细胞酶缺乏症等,都可能影响到红细胞的正常功能。 需要注意,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营养不良、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上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4956
2024-06-19
血型全套是检查什么的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型全套是医学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全面了解个体的血型信息。血型全套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以及其他血型系统的检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分类的基础,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一系统主要决定了个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以及血浆中的抗体类型。Rh血型系统则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Rh因子进行划分的,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除了以上两大血型系统,还有其他血型系统如MNS、P血型系统等,这些血型系统虽然在日常输血和器官移植中较少涉及,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具有重要意义。 血型全套检查的目的与意义在于为临床输血、器官移植、亲子鉴定等提供依据。通过了解个体的血型信息,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输血的适宜性和风险,避免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反应。在进行血型全套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空腹状态,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患者还需向医生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既往输血史、妊娠史等,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解读检查结果。
1239
2024-06-19
炎症是哪个细胞增多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在炎症过程中,细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是主要的参与者,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炎症是生物体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常见于感染、组织损伤或过敏反应。有助于消除有害物质,修复受损组织,但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在炎症过程中,细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是主要的参与者,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当身体遭遇炎症时,这些细胞的数量会显著增加,从血管中转移到炎症部位,吞噬并消灭病原体,清除坏死组织。这种细胞增多的机制在于体内的免疫反应,当炎症发生时,身体会释放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吸引和激活白细胞,使其数量增多并聚集在炎症部位。 虽然白细胞增多是炎症的正常反应,但过度的细胞增多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因此,预防与应对炎症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充足休息,有助于减少炎症的发生。
1225
2024-06-19
人血白蛋白的ph值通常在什么范围内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人血白蛋白的pH值通常在7.0-7.4的范围内。 人血白蛋白的pH值需要保持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以确保其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人血的正常pH范围大约是7.35-7.45,这是一个微弱碱性的环境。因此,用于医疗用途的人血白蛋白溶液也会调整到接近这个生理pH值,一般是在7.0-7.4之间,以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从健康献血者的血浆中提取的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和医疗作用,可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助于保持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分平衡,防止水肿发生。在失血、休克、烧伤或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下,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还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适用于治疗由肝硬化、肾病导致的水肿或腹水,脑水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作为心肺分流术、血液透析等治疗的辅助手段。 在应用人血白蛋白时,具体的pH值会在其说明书或质量标准中有明确标注,可能因生产工艺的不同稍有差异,但都会尽量模拟人体环境,以减少注入体内后的不良反应。
1431
2024-06-19
人体6克血是否正常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人体拥有6克血是不正常的。正常情况下,血液量应按照体重的百分比估算,一般成人血液量占体重的7%-8%。以一个平均体重的成年人为例,其血液总量应当在4.5-5.5升之间,换算成质量大约是4500-5500克。而血红蛋白浓度(即血液中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的正常范围是男性12-16克/分升,女性11-15克/分升。 因此,如果提到的是血红蛋白浓度仅为6克,表明存在重度贫血的情况,需要立即医疗干预。如果是整个人体只有6克血液,这在生理上是不可能的。重度贫血可能导致头晕、晕厥、心功能不全等症状,需要通过输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治疗方式纠正。 因此,若出现血液问题导致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进行检查,针对性治疗。
1349
2024-06-19
骨髓瘤哪种类型最高危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一般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最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在不同患者中的表现和预后有较大差异,关键特征体现在细胞遗传学特征、疾病分期、肿瘤生物学特征、基因表达谱、年龄和一般健康状况等方面。 1、细胞遗传学特征: 某些染色体异常与高危状态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17p缺失,以及t(4;14)和t(14;16)等特定的染色体重排,这些异常与较差的治疗反应和较短的生存期相关。 2、疾病分期: 根据国际分期系统,Ⅲ期多发性骨髓瘤通常与较高的疾病负担和较短的生存期相关,因此可能被视为高危。 3、肿瘤生物学特征: 快速增殖的肿瘤、高瘤负荷以及对治疗反应不佳也是高危的标志。 4、基因表达谱: 某些特定的基因表达模式,例如PR或MMSET亚型,也与高危状态相关。 5、年龄和一般健康状况: 年龄较大和一般健康状况不佳也被认为是高危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高危的定义随时间推移和研究进展而变化,且通常需要综合多种因素确定。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的风险评估和治疗规划。
1253
2024-06-19
o型血女生的特点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在临床上,并没有O型血女生的特点这种说法,关于血型对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存在某种关联。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血型直接影响人的性格这一观点。性格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因素过程,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个人经历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虽然遗传对个性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以及与环境因素的交互实现的,而非单一的血型因素所能决定。 不过O型血有一些特性,主要与其在血型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对输血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有关。O型血的红细胞上没有A、B两种抗原,这使O型血可以输给A型、B型、AB型和O型的受血者,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被视为“万能供血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输血前最好还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安全。 O型血在输血医学和某些健康关联方面展现出了其特殊性,但在日常生活中,血型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或性格特征。
606
2024-06-19
红细胞三项偏高多少才叫严重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在临床上,并没有红细胞三项偏高多少才叫严重这种说法。红细胞三项偏高,指的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超出正常参考范围。严重程度的界定不仅依赖于数值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还涉及这些异常指标与患者临床状况的关联,包括病因、临床症状、并发症。 1、数值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 偏离正常范围越远,情况越值得关注。 2、病因: 红细胞偏高的原因至关重要,如果是由于暂时性的因素,例如脱水、剧烈运动导致的血液浓缩,可能在补液或恢复后自行好转,不算严重。如果是由慢性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肾脏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某些癌症导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则需要更深入的诊断和治疗,被视为更严重的情况。 3、临床症状: 如果红细胞三项偏高伴随头痛、视觉障碍、血栓形成、高血压等症状,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严重疾病的信号,需要立即医疗干预。 4、并发症: 红细胞增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都是严重的并发症。 判断红细胞三项偏高是否严重,需要医生综合考虑实验室数值、病史、临床症状及潜在病因,并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定。一旦发现红细胞三项持续偏高,尤其是伴有不明原因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1316
2024-06-19
血红蛋白低会导致血氧低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通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低会导致血氧低,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功能是结合氧气并将其从肺部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当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会下降,即使肺部交换的氧气正常,也可能会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情况,因为单位体积血液中的氧气总量减少,这种类型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 因此,血红蛋白低可以间接引起血氧水平降低,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治疗上需要针对发生原因进行处理,并可能需要补充氧气以缓解低氧症状。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例如红肉、鸡肉、鱼、豆类、绿叶蔬菜、干果、南瓜、黑芝麻等。同时,维生素C能帮助提高铁的吸收,可以搭配含铁食物一起食用。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指标的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
1356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