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科科室相关科普
榴莲和萝卜能一起吃么?医生给出答案!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榴莲和萝卜的营养价值都很丰富。榴莲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钾、镁等多种营养成分,含有较高的糖分和脂肪,能提供较多的能量。 🌸同时榴莲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消化。而萝卜热量低,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等营养成分,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那么,榴莲和萝卜能一起吃吗? 答案是:可以一起吃。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榴莲和萝卜的成分并没有冲突,两者一起食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为什么呢? ✅营养互补 榴莲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高能量,而萝卜则提供低热量和丰富的膳食纤维。两者搭配食用,可以使饮食更加均衡,营养互补。 ✅促进消化 榴莲和萝卜都含有促进消化的成分。榴莲的膳食纤维和萝卜的消化酶可以一起帮助改善肠道健康,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虽然榴莲和萝卜可以一起吃,但有几点需要注意: 🌊控制摄入量 榴莲热量较高,吃多了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增加身体负担。因此,建议适量食用。 🌊适量搭配 虽然可以一起吃,但也要注意饮食均衡,不要只吃这两种食物。搭配其他水果和蔬菜,才能确保全面的营养摄入。 🌊观察体质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在食用榴莲和萝卜后感到不适,建议减少或避免同时食用。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榴莲和萝卜的不同搭配(详见图片),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67
2024-06-19
揭秘绿宝瓜:好处VS坏处,一目了然!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绿宝瓜,又被称为青瓜,不仅口感清爽,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吃绿宝瓜的好处与坏处并存,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食用。 🌺好处: 绿宝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 🌼此外,绿宝瓜中的水分含量也挺高,能够促进消化,缓解便秘,帮助身体排毒。 🌼在夏季很热的时候,绿宝瓜的清凉口感还能起到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坏处: 吃绿宝瓜也存在一些坏处,比如绿宝瓜含糖量比较高,长时间大量地吃可能导致咱们身体的血糖不断升高,尤其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 🌻此外,绿宝瓜性寒,过量食用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肚子疼、拉肚子等不舒服的症状。 🌻特别是一些刚生产完的妇女、胃肠道本身就有问题的患者,更要谨慎食用,有些处理措施我写在图中了,想了解的可以看看。 📌一般比较建议适量食用绿宝瓜,每次不宜过多,每人每天的建议食用量不应超过200克,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次食用量在50克。 📌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不要偏食或暴饮暴食。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和胃肠道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食用绿宝瓜。 🔓食物的健康价值因人而异,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关于绿宝瓜的利与弊,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792
2024-06-19
榴莲鸡蛋汤:功效VS作用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榴莲和鸡蛋的营养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两者结合又会有什么“火花”。在营养学里面,它的功效和作用也很多~ 🌈滋补身体,增强体力 🌼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而鸡蛋则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两者结合,不仅能滋补身体,还能增强体力,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调理肠胃,促进消化 榴莲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同时,榴莲还含有一种特殊的酵素,能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减轻肠胃负担。 ✨而鸡蛋中的卵磷脂则有助于保护胃黏膜,榴莲鸡蛋汤对于调理肠胃、促进消化有很好的作用。 🌈补充营养,提高自护力 榴莲和鸡蛋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提高自护力都有帮助。 🌈接下来,来看看如何制作这道美味的榴莲鸡蛋汤。 ✅准备材料:榴莲肉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鸡蛋2个、清水适量、盐少许。 ✅制作:将榴莲肉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煮开。将鸡蛋打散,慢慢倒入煮沸的榴莲汤中,形成蛋花。加入少许盐调味,煮至汤品浓稠即可。 🦄这样一道简单又美味的榴莲鸡蛋汤就做好了!它既有榴莲的香甜,又有鸡蛋的鲜美。虽然榴莲鸡蛋汤有很多好处,但也要适量食用哦! 榴莲属于高热量食物,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肥胖等问题。(图片里的这些人遇到榴莲鸡蛋汤要绕道哦~) 💌如果你也有“养生秘诀”,欢迎评论区分享哦!
476
2024-06-19
桑葚可以和芒果一起吃吗?食物搭配大揭秘!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很多小伙伴在吃桑葚和芒果时,会有一个疑问:桑葚和芒果能否一起食用呢? 桑葚被誉为“民间圣果”,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花青素、维生素C、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成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抗氧化、补充营养,还能帮助增强免疫力,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 而芒果的香甜口感深受大家喜爱,而且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不仅有助于保护视力、促进消化,还能增强体质,让我们更加健康。 ❓那么,桑葚和芒果能否一起食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桑葚和芒果并没有相互冲突的成分,它们各自的营养成分可以相互补充,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摄入更多种类的营养素。 🌱而且,将桑葚和芒果搭配在一起食用,不仅口感更加丰富,还能让身体得到更多的营养。比如,桑葚中的花青素和芒果中的维生素A,可以共同保护我们的视力;桑葚中的铁和芒果中的维生素C,则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当然,虽然桑葚和芒果可以一起食用,但也要注意适量。过量食用任何食物都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此外,如果对桑葚或芒果过敏,或者有消化道不适的情况,如腹痛、腹泻等,就需要避免食用了。 💕希望这篇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放在评论区吧,我会尽力解答的!
940
2024-06-19
榴莲VS菠萝,这两种水果能一起吃吗?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榴莲和菠萝都属于热带水果,那这两种水果能一起吃吗?会不会有冲突或禁忌呢? 我们要明确的是,榴莲和菠萝都是营养丰富的水果。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而菠萝则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柠檬酸和蛋白酶等,有助于消化和增强免疫力。 🌸所以,关于榴莲和菠萝能否一起食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榴莲和菠萝并没有直接的冲突或禁忌。它们各自所含的营养成分可以相互补充,为身体提供更为全面的营养。 然而,在吃这些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食用小技巧。 榴莲的气味独特且浓烈,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而菠萝则含有一种叫做菠萝蛋白酶的酶类物质,这种酶可以分解蛋白质,帮助消化。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菠萝蛋白酶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或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 因此,建议大家在食用榴莲和菠萝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适量食用: 榴莲和菠萝都是高糖水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或肥胖等问题。 ✅ 观察反应: 在食用后,留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口腔刺痛、胃部不适等症状,可能是对菠萝蛋白酶过敏或敏感,应立即停止食用。 ✅ 合理搭配: 榴莲和菠萝都是热带水果,可以与其他水果或食物进行合理搭配,如梨子、西瓜等。 🌷另外,关于榴莲生熟的判断方法、菠萝的存放方法,大家可以看图,看完别忘了截图保存、点赞哦~
697
2024-06-19
桑葚放一晚上长白毛了,能吃还是不能吃?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前一天买的桑葚没有保存好,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打算吃的时候发现上面长白毛了。这个时候大家是会选择不在意洗掉白毛直接吃,还是会考虑桑葚是不是已经变质不能吃呢?今天我不值班,刚好有时间来和大家讲一讲。 📌需要注意,桑葚放一晚上长白毛了不能吃! 桑葚表面长白毛是食物变质的明显信号!这通常表明桑葚已经受到了霉菌的污染,而霉菌的滋生会导致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并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其实随着桑葚的变质,桑葚富含的维生素C、多种矿物质以及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在变质过程中可能会被破坏或流失,使得桑葚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所以没有必要吃变质的桑葚。 ❌更别说如果吃已经变质的桑葚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比如说可能会刺激大家的胃肠黏膜,引起恶心、想吐、肚子痛、拉肚子这些情况,再严重一些的话,甚至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不吃长白毛的桑葚可惜了,浪费钱了,因为如果你吃了之后,出现了一些不舒服的现象,可能会需要更多的钱来治疗,对身体也会造成伤害,所以这就提示着下一次要好好保存桑葚。 而如果真的吃了变质的桑葚,那大家应该做什么呢(详见图片)。如果大家对这方面还有其他疑惑,也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提问,有时间看到了就尽量给大家回复,也记得给点个赞哟。
634
2024-06-19
减肥晚上很饿,早上却又不饿了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减肥期间,晚上很饿,但是到早上却又不饿了,考虑这一现象的发生可能和进餐习惯不均衡、新陈代谢改变、消化系统适应、心理因素以及潜在健康问题有关,建议应就医检查身体是否存在异常,遵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1、进餐习惯不均衡: 可能是减肥期间晚餐摄入不足或过于清淡,出现饥饿感。经过一夜的休息,胃部在早上仍处于休眠状态,饥饿感大幅减轻或是消失。建议适当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晚餐摄入7分饱,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例如食用燕麦、红薯等饱腹感强的食物代替主食,或是清炒、凉拌青菜类。 2、新陈代谢改变: 夜间睡眠时新陈代谢相对较慢,但醒来后随着活动量的增加,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也随之增加,这也可能导致早上的饥饿感不如晚上明显。早上正常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全麦面包或低脂牛奶,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晚上饿的时候,如果尚能忍受可无需在意,但若有失眠、心悸等因饥饿引起的不适,可以喝一杯热牛奶缓解。 3、消化系统适应: 消化道已经适应了晚上的饥饿状态,在早上没有产生明显的饥饿反应。尽管早上不饿,但为了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仍建议按时吃早餐,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面包或是中式的餐包。 4、心理因素: 减肥期间因对自己的饮食控制较为严格,晚上会因心理暗示或习惯而感到饥饿,而早上则因为一夜的休息和调整,心理状态相对放松,从而减少了饥饿感。建议在减肥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压抑自己的食欲。同时也建议可以寻求专业的营养师,帮助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此打消内心对自己减肥计划的怀疑,坚定目标。 5、潜在健康问题: 也考虑可能和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关,或是血糖水平异常。如果除了饥饿感之外,无其他身体异常,不需过于紧张。但若有身体不适,比如胃部反酸、恶心、心慌等,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有减肥需求者,建议应设定正确、健康且能坚持的计划,不能节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无论胖瘦,只要身体健康即可,无需过于追求身材的完美。
955
2024-06-19
减肥期间通宵后吃完早饭就睡有什么影响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减肥期间通宵后吃完早饭就睡,并不建议这一行为方式,因为可能会导致正常的新陈代谢紊乱,还可能增加脂肪堆积风险、引发消化不良、导致生物钟紊乱以及影响后续的精神状态。 1、正常的新陈代谢紊乱: 通宵会严重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节奏。吃完早饭后立即入睡,身体的代谢速度会大幅降低,导致食物中的热量和营养无法被有效消耗和利用,从而影响减肥效果。 2、增加脂肪堆积风险: 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导致新摄入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尤其是在通宵后,身体的代谢已经放缓,更容易形成脂肪,对减肥极为不利。 3、引发消化不良: 吃完饭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消化食物。如果立即睡觉,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问题,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 4、导致生物钟紊乱: 通宵和饭后立即睡觉都会严重打乱人体的生物钟。生物钟的紊乱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荷尔蒙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到减肥效果和整体健康。 5、影响后续的精神状态: 通宵后,人的精神状态通常会受到影响,容易感到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即便在吃完早饭后睡觉,也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因此,为了保持健康并有效地减肥,应避免通宵和吃完早饭后立即睡觉的行为。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于减肥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536
2024-06-19
丝瓜煮蛋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丝瓜煮蛋营养丰富,通常有补充蛋白质、补充维生素、补充能量、促进消化、改善便秘的作用。丝瓜煮蛋只是家常菜,并不能起到药物效果,如有不适还需到医院就诊。 1、补充蛋白质: 丝瓜煮蛋中的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食用丝瓜煮蛋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利。 2、补充维生素: 丝瓜中的维生素C和B群以及鸡蛋中的维生素A、D、E、K和B群维生素,可以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 3、补充能量: 丝瓜和鸡蛋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为身体提供了能量,适量食用丝瓜煮蛋对维持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4、促进消化: 丝瓜煮蛋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这种物质能够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速度,从而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5、改善便秘: 丝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还能增加粪便的体积,软化粪便,有助于缓解便秘问题,保持肠道健康。 此外,丝瓜性寒,体质虚寒、腹泻便溏者应适量食用或避免食用,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前需谨慎。
1260
2024-06-19
每顿饭吃多少最合适
吕和
副主任医师
营养科
每顿饭吃多少最合适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控制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和关注个体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合的饮食计划,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具体可以前往医院咨询营养科医生。 每个人的热量需求取决于其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以及日常活动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基础代谢率和活动水平,可以大致估算出每日所需的热量。将每日所需热量分配到三餐中,确保每餐的热量摄入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一般而言,早餐应占全天热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同时,每餐应保证营养均衡与食物多样性。比如每餐都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以维持肌肉、骨骼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禽类、豆类等。还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并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大的人而言,需要适当增加每餐的食物摄入量,以满足能量需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率会逐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应适当减少每餐的食物摄入量,避免热量过剩。 如果是患有慢性疾病或存在特殊饮食需求的人群,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避免过度饮食或节食,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1123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