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医生
杨洋副主任医师心身疾病科
三甲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症性障碍、心境障碍、睡眠障碍及心身疾病的诊治,如抑郁、焦虑症、躁狂症、恐惧症、抑郁性神经症、孤独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科相关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
杨洋,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于神经症性障碍、心境障碍、睡眠障碍及心身疾病的诊治,以及精神科相关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本科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曾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及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从事心理精神临床工作15年,为我省首批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之一。发表论文4篇,开展贵阳市市级新技术1项。现任中华医学会贵阳心身医学分会委员,贵阳市精神精神疾病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委员。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
纠错

杨洋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杨洋的预约挂号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一执业
杨洋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杨洋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预约;
3.
APP:可下载“健康贵州”或“贵健康”APP后进行预约;
4.
电话:可拨打电话0851-85813741进行咨询;
5.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杨洋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杨洋同科室医生

心身疾病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大家来围观,酒石酸唑吡坦片吃1/4有效吗?
2024.06.13
😞酒石酸唑吡坦片,作为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备受关注。但问题来了,吃1/4片这种药物,真的能有效改善睡眠吗?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酒石酸唑吡坦片的剂量和效果是因人而异的。而吃1/4片酒石酸唑吡坦片是否有效,这主要也取决于个体的具体情况。 💊对于一些人来说,1/4片的剂量可能足以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个剂量可能不足以产生显著的效果。 这就好比我们去吃饭,有的人吃一碗就饱了,有的人可能得吃两碗。所以,关键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用药量。 💡如果我们需要使用这个药,这几点还是得注意: 1️⃣遵医嘱: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最合适的用药建议。所以,一定要遵医嘱,不要私自增减药量。 2️⃣注意剂量:酒石酸唑吡坦片虽然是个“好帮手”,但也不能过量。过量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头晕、嗜睡等。 3️⃣避免驾车:服用后可能会有点犯困,所以最好不要驾车或操作机器,以免发生意外。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告诉医生,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睡眠,身体健康,精神满满!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891
母亲有精神病怎么办
2024.06.13
如果母亲有精神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治疗期间应做好个人卫生维护,避免过度照顾,以免导致社会功能减退。 1、生活护理: 家人在与精神病母亲相处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语调平稳、情绪稳定,给予精神病母亲充分的时间表达情绪,尽量与其交流时选择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可以引导精神病母亲多看积极向上的书籍,多听舒缓、轻快的音乐,还可晒太阳等,引导其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情感,从而帮助缓解精神病的症状。 2、药物治疗: 精神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全身乏力或者精神不振,还会引起睡眠障碍,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精神病的药物,比如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盐酸氯丙嗪片,还要配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舍曲林片或者盐酸帕罗西汀片,如果存在狂躁发作和抑郁交替发作症状,可以配合应用心境稳定药进行治疗,如碳酸锂片。 3、物理治疗: 精神病可能会导致躯体不良症状,比如背痛或者头痛,还会导致其他无法解释的疼痛,容易产生其他不良症状,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电休克治疗或者经颅磁刺激治疗。 4、心理治疗: 精神病可能是遗传原因导致,还可能是神经发育异常或者感染、心理社会因素引起,比如应激性生活事件刺激或者情绪异常,母亲可表现为悲伤、沮丧或者极度亢奋,还会导致思维混乱,有时还会出现过度恐惧或者担忧。此时可通过心理疗法进行改善,让专业心理医生引导,针对自己的情况,包括情绪感觉、思维、行为等进行针对性调整,学习应对和管理压力的技能。 如果母亲有精神病的症状,如对颜色、气味、大小的感知异常,感觉减退或者感觉过敏,歪曲客观事物,出现幻视、幻听、视物变形,思维迟缓或者思维敏捷,注意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情绪高涨或者低落、焦虑、恐惧、淡漠等,应及时就诊于精神科,进行精神检查、躯体检查、量表测试等检查。
杨放如副主任医师
4640
281
抑郁患者年纪越小,治疗更容易吗?
2024.04.09
并不是抑郁患者年纪越小,治疗就更容易。抑郁发病的年龄较早时,患者的人格还没有完全地发育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都没有完全地成型,导致这类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治疗的难度也会相对较大。 相反对于成年的抑郁患者,人格已经发育完善,并且大部分已经成家立业,社会支持系统也比较健全。同时对自己疾病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并且也会配合治疗,所以治疗起来难度相对较小。 当然,抑郁的严重程度跟患者的年龄,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发病年龄、复发的次数,以及是否规范治疗密切相关。发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去治疗,才能更快地康复。
郑蕾副主任医师
14.18万
25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心理咨询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心理咨询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