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心肿瘤科科室相关科普
上皮组织与癌的关系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上皮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则会患癌,癌症泛指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但癌专指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上皮组织是由大量的上皮细胞组成,分布在身体表面和器官上,形状规则、细胞间质较少,属于机体天然免疫系统,对外界的物理刺激免疫力较强,可以通过根尖挤压的机制清除异常细胞。由于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会导致机体免疫遭到破坏,异常细胞的抑制机制出现紊乱,可表现为上皮细胞核肿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值增高。当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无限繁殖时即可诱发囊肿,进而导致癌变。造成癌变后会导致局部器官障碍,还可能会导致血型或者其他部位转移。 皮肤属于上皮组织,会通过长时间致癌条件刺激产生癌变,引起皮肤发生组织学改变,还会导致皮肤产生恶性肿瘤,如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基底细胞癌等。上皮组织细胞若长时间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病毒会入侵人体,改变人体基因功能,产生肺鳞状上皮细胞癌、输尿管上皮细胞癌、尿路上皮细胞癌等病变。 大部分癌症起源于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意义。日常应定期进行体检,能提早发现癌症的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1602
472
2024-06-27
免疫组化Ck7阳性是什么意思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免疫组化通常是针对于上皮性来源的肿瘤常用标志物,可以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病理类型以及来源部位等。免疫组化CK7阳性通常提示患者存在肠道、肺以及卵巢、乳腺等部位的肿瘤性疾病。 CK是细胞角蛋白,一般在未完全明确存在占位性变病后进行手术治疗,而后为确诊疾病类型会进行病理送检,将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如果CK7显示阳性,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肺部、胃部、肠道或者卵巢、乳腺等脏器的肿瘤,结合病理检查其他结果,基本可以确定疾病性质。但是免疫组化CK7阳性并非代表恶性肿瘤,所以无需过于担心,遵医嘱治疗即可。治疗后应随访超声、CT等检查,以免疾病进一步进展或者复发,便于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处理。 平时生活中应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同时需要注意清淡、营养饮食,增加芹菜、火龙果、胡萝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蔬果类食物,还应增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肉、鸡蛋等。另外,还应积极参加适量运动,提升机体抗病能力,有助于避免疾病的发生。
2064
145
2024-06-27
怎么判断是不是淋巴癌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淋巴癌的判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评估,常见有临床症状,同时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穿刺活检、脑脊液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1、临床症状: 淋巴癌是指发生在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关,有可能是原发于淋巴组织所造成,也不排除是其他肿瘤转移到淋巴组织所引起。常会导致淋巴出现明显的肿胀感、疼痛感,在按压时疼痛感会比较严重,当肿瘤压迫器官时,则可以引起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由于肿瘤的侵袭,还可能会引起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 2、影像学检查: 一般需要通过CT、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查,能够观察淋巴组织是否出现肿瘤物质,也可以准确判断出有无病变的情况,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如果CT发现大小不等的包块,或存在孤立淋巴结、融合淋巴组织,伴有肠壁增厚等情况,则可能是淋巴癌。 3、病理穿刺活检: 通过病理穿刺活检的方法来做检查,可以较好明确是否患有淋巴癌,主要是取出少量的病理组织来做检查分析,可以诊断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也是确诊淋巴瘤比较重要的方法。 4、脑脊液检查: 淋巴癌在入侵到脑部组织之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此方法检查脑部压力是否出现升高的状态。 此外,淋巴癌也可以到医院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等辅助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癌。因此,当出现不适症状后,建议及时到医院肿瘤科就诊,完善上述检查后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4758
38
2024-06-27
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表现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一般表现在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但总体来说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恶性肿瘤细胞相比相差较多,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结构相似,分化程度高,趋于成熟,异型性小;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结构差异较大,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恶性程度高。 1、组织结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在组织结构上一般与它起源的组织相似,异型性较低且不明显,如平滑肌瘤的肿瘤细胞在外形上与正常的平滑肌细胞较为相似,但在排列上存在差异性,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而恶性肿瘤细胞在组织结构上一般与它起源的组织差异很大,异型性较大,排列也十分紊乱,往往失去正常的层次和结构。肿瘤细胞的组织结构在空间排列上与正常细胞存在差异,表现在细胞的排列层次,实质、间质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可以从组织结构的异型性上诊断良、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恶化程度。 2、细胞的异型性: 细胞异型性小的为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大的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也不是十分明显,一般分化程度较高,与正常的组织细胞十分相似。而恶性肿瘤细胞存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核的多样性,恶性肿瘤细胞通常形态、大小不均匀,会出现比正常细胞大很多的巨大的肿瘤细胞,也有少数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同时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一般都较大,可能会出现细胞核与细胞直径比例接近1:1,还可能出现双核、多核、巨核等,由于细胞核分化的异常,导致细胞分裂时也会出现问题,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当患者诊断出现肿瘤细胞时,不必过分紧张,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判断肿瘤细胞的良恶性,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
2193
329
2024-06-27
食道癌5年生存率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食道癌通常是指食管癌,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有所差距,通常为25%-90%,甚至几率更大,食管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较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亚硝胺类化合物摄入过多、霉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等,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因素,如进食过快、喜热食、进食粗糙食物等。食管癌主要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中晚期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多见,晚期侵犯气管或支气管可有咯血症状。 如果属于早期食管癌,一般肿瘤局限在食管,通常可采取手术切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辅以放化疗,其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如果食管癌进展到了中晚期,通常需要进行放化疗、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治疗,但由于中晚期食管癌的癌细胞可能已经发生了转移和扩散,因此无法全部清除,其五年生存率在25%-40%。为了提高食管癌5年生存率,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出现腹痛、进食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医院的肿瘤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消化道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3204
323
2024-06-27
肿瘤晚期护理常规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良好的后期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1、生活护理: 针对肿瘤晚期患者,应做好生活护理,使患者规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并避免熬夜。针对可以由其他人或者借助工具能下地活动的患者,应每天适当下地活动,加强活动锻炼,但应注意产妇,避免出现摔伤。对于无法下地活动的患者,家属应针对四肢进行被动锻炼,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局部肌肉萎缩,造成关节挛缩,增加痛苦程度。 2、饮食护理: 肿瘤晚期患者还应注意饮食,由于属于恶性消耗性疾病,应加强饮食营养,可以正常进食的人群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适当多补充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等。对于不能自主进食者,可以通过鼻饲管将食物做成糊状给患者喂食。尤其对于肿瘤晚期化疗的患者,如果存在胃肠道反应,更应保证清淡饮食,防止胃肠道不适症状加重。 3、心理护理: 肿瘤晚期患者可能因为长期疾病的折磨而存在较大心理负担,此时家属应多宽慰并理解患者,促使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升患者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延长生存时间。 4、康复护理: 家属应帮助患者做好康复护理,尤其对于长期卧床的肿瘤晚期患者,应定时进行翻身拍背,防止诱发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并且避免感染性疾病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加重其痛苦的程度。 此外,肿瘤晚期患者如果自身情况允许,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放疗、化疗甚至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做好上述护理措施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出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43
414
2024-06-27
肿瘤发生与免疫的关系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肿瘤的发生与免疫的关系较为密切,若患者出现肿瘤性疾病,需要积极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人体中存在免疫系统,可以清除外来物质,以保持机体健康。因此若患者机体中正常细胞受到遗传、基因突变、放射线照射等影响而发生突变形成癌细胞,可以刺激机体正常免疫系统出现免疫反应,以清除癌细胞,防止癌症发生,从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但若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机体并无足够的免疫力清除癌细胞,癌细胞会逐渐增多,进而容易发生肿瘤,因此肿瘤发生与免疫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对于肿瘤患者需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应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如适当吃瘦肉、蛋类、奶类、新鲜蔬果等,可以为机体补充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等成分。同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羽毛球、篮球等,以增强体质。同时还需要积极到医院肿瘤内科就诊,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方式治疗,促进病情好转。
3986
257
2024-06-27
乳腺癌检测指标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乳腺癌可通过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测指标进行判断,还可联合影像学检查共同诊断,确诊后可遵医嘱采取手术治疗、放化疗等,以控制病情进展。 1、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可能是遗传、肥胖、高脂饮食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患者可出现乳房不明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完善血清癌抗原15-3、血清癌胚抗原、血清癌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异常升高时可能是患有乳腺癌,但通常为辅助诊断措施。 2、免疫组化检查: 乳腺癌患者还可完善Ki-67、HER-2、ER、PR、C-erbB2、P53等检查,有助于明确乳腺癌类型,可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如Ki-67、HER-2阳性时提示乳腺癌的侵袭程度较高,容易复发、转移等,治疗难度也较高。 3、影像学检查: 乳腺癌患者经上述检查后,还需完善体格检查、乳腺钼靶试验、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等,有利于后续治疗。 乳腺癌患者如果经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可到肿瘤内科、乳腺外科等科室就诊,经手术切除病变乳房肿块及周围组织,并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确诊后考虑经保留乳房手术、全乳房切除术等措施进行治疗,术后可遵医嘱采取放化疗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机体生活质量。
2119
334
2024-06-27
鳞状上皮细胞高多少算严重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鳞状上皮细胞高多少算严重并不能单纯根据数值进行判断,应根据引发检查指标异常升高的原因进行判断,通常这种检测指标用于尿检中,多由炎症和肿瘤引发。 一、炎症: 这种细胞可分布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表层,当患者存在尿路炎症的时候,由于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该上皮细胞脱落,在尿检时可发现指标数值升高。炎症的严重程度通常与指标升高程度并没有绝对关系,故还应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进行综合判断。 二、肿瘤: 1、良性肿瘤: 如膀胱息肉、尿道囊肿等疾病,这种良性病变也可能会引发鳞状上皮细胞升高,但由于疾病的属性影响,通常并不是严重的临床病理改变,多数可能仅是观察即可。如果出现相应不适症状,如尿痛、血尿等,可能会进行相应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恶性肿瘤: 这种病理改变以癌症多见,癌症细胞具有侵袭性,也可引发局部组织病变,导致鳞状上皮细胞脱落,进而出现尿检时鳞状细胞上皮细胞增多的情况。但由于癌症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性以及恶性增殖,临床通常难以控制,甚至还可能引发远处转移以及其他脏器病变,故这种疾病无论鳞状上皮细胞多高均比较严重,即使积极治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也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疾病是否严重并不能仅通过鳞状上皮细胞数值进行判断,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就医肿瘤科、感染内科等,由医生诊断疾病的具体情况。
2411
440
2024-06-27
食道癌吃不下去饭怎么办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患者吃不下去饭可以通过日常饮食调整来缓解,也可以放食道支架或鼻饲进行治疗。如果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日常饮食调整: 食管癌一般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有关,也有可能是长期食用过热、变质的食物所致,会造成食道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多由于食物难以通过而出现呕吐,如果出现吃不下去饭的症状,需要做好日常饮食调整,做到少食多餐,而且尽量进食流质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容易通过食道的食物。 2、放食道支架或鼻饲: 如果肿瘤压迫食道的症状严重,也可以选择放食道支架的方式改善,主要是在胃镜的指导下,将支架放置到食道部位,能够起到扩张食道的效果,方便食物通过,从而也能够缓解吃不下去饭的症状。患者也可通过鼻饲的方法,可将食物直接通过导管进入胃内。 3、化学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奥沙利铂、注射用奈达铂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缩小肿瘤体积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减轻食道的压迫感,缓解吃不下去饭的情况。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身体耐受手术,也可切除肿瘤部位,缝合未癌变食道,解除食道堵塞,从而方便患者进食。另外,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胃造瘘,直接注射食物,保证患者营养供应。 食管癌患者吃不下去饭应及时到肿瘤科就诊,通过X线片、钡餐等检查,明确病情。患者在平时还要做好日常病情监测,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果出现吞咽困难等情况,及时复诊。
4448
264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