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广正医生
陶广正研究员中医肿瘤科
北京京师中医医院
  1. 教授
  2. 博导
中医内科、妇科和针灸,对糖尿病、肝炎、高血压、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子宫肌瘤等疑难病有较深研究,对于肝癌、脑胶质瘤等癌症治疗经验较为丰富。
陶广正,北京京师中医医院,肿瘤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2年获硕士学位。从医四十余年,学验俱丰,尤擅中医内科、妇科和针灸,对糖尿病、肝炎、高血压、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子宫肌瘤等疑难病有较深研究,对于肝癌、脑胶质瘤等癌症治疗经验较为丰富。主张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强调在阴平阳秘的基础上发挥阳气的主导作用。在研究古今名医医案中,汲取了许多启迪性的玄机活法,以是在治疗疑难病证时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多年来承担大量科研课题,先后荣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获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铜质奖章和银质奖章。目前作为课题组长主持“我国历代疫病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地理环境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培养人才方面,陶广正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既教之以学问,又启迪以方法,培养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编或编写多本著作,主要包括《医方配本》《中医康复学教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本草衍义补遗》《丹溪纂要》《中医大辞典》《古今名医医案选评》《当代妇科八大家》《现代中医治疗学》《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古今中外大疫启示录》《非典史鉴》《医学求真集集览》《医论集粹》《现代名中医类案选》等。
关注
昨日浏览
总浏览
纠错

陶广正医生的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
暂未开通挂号服务
挂号指引
极速问诊
根据病情智能推荐医生
去问诊
全国医生随机分配
陶广正的预约挂号
北京京师中医医院
第一执业
陶广正医生最新的出诊信息请参照医院官网
陶广正的挂号方式
1.
电话:可拨打010-85985018进行咨询;
2.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医院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陶广正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 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
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 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陶广正同科室医生

中医肿瘤科相关科普

医生本人未创作科普,推荐医生同科室相关内容
海曲泊帕能治好血小板减少吗
2024.04.29
海曲泊帕能治好血小板减少,但是要强调海曲泊帕的适应证主要是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类型。还有一种类型是将其作为二线药物来选择,像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使用该药。 因为海曲泊帕的作用机理是作用于巨核细胞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释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比较好,可以作为二线的首选药物。除了这个类型以外,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用这个药。 但是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并不是所有的血小板减少都可以用海曲泊帕来治疗,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用海曲泊帕效果就不是很好。 还有的是免疫性,像风湿免疫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者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用海曲泊帕也能使血小板上升,但效果没有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效果好。所以临床上选择这个药物时,一定要根据说明书来选择最好的适应证。
黎金庆副主任医师
9.17万
73
中医认为食道癌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2024.04.11
中医学认为食道癌的发生,主要与下面几个方面有关: 1、饮食不节:中医认为过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嗜酒过度或助湿化热,酿成痰浊,日久痰热互结,或者是积热消阴,津伤血燥,食道失于濡润,所以就会发生噎膈。噎膈在古代来说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食道癌; 2、情志内伤 : 在《内经 》中显示 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就是由于情志而导致阻塞,最后引发了噎膈,也就是食道癌; 3、脏腑失调 : 脏腑阴阳失调、正气虚损是患病的主要的内在原因。张景岳就这样指出说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有之,老年肾虚或久病失治,均可以导致气血不足,津液耗损,食管疏于濡润,久发为病。意思是说这种病很少见于年轻的人,一般都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肾虚,阴津耗损,因为食道失于濡养,所以才会发生食道癌。
张茗主任医师
11.20万
18
除了头孢,这些药也不能喝酒
2024.04.03
除了头孢,下列药也不能喝酒: 1、抗生素:除了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以及呋喃唑酮(痢特灵)等抗生素,与酒精相互作用,也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导致头痛、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降压药:如利血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服用期间饮酒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 3、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与酒精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同时酒精也会降低药物的解热效果。 4、感冒药: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成分,这种成分在体内转化时会产生有毒的代谢物。如果服药期间饮酒,酒精会干扰代谢过程,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导致肝损伤。 5、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降糖药,在服药期间饮酒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心慌、手抖等症状。 6、抗心绞痛药: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抗心绞痛药物,在服药期间饮酒会扩张血管,导致血压骤降和头晕,增加心绞痛发作的风险。 7、过敏药: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过敏药,与酒精同服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增加嗜睡、昏迷等风险。 8、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与酒精同服会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各类头孢在体内清除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代谢的速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正常人7天左右就可以将体内的头孢清除出去,所以从服用最后一粒头孢或输完最后一瓶头孢算起,7天以上再饮酒比较安全。 一般酒精在人体内代谢完需要48-72小时左右,所以在饮酒后72小时即3天以上使用头孢会相对安全。 总之,吃任何药的期间都不要喝酒。酒和药物的组合,一般就三个结果:增加酒精毒性、增加药物毒性、酒精使药物失效,都会对身体产生或轻或重的不良影响。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5.53万
9
如果您的问题未能解决,您还可以选择:
三甲医生

极速问诊

3万名三甲名医
7*24小时极速响应
1对1

找专家

中医肿瘤科专家
对症找医专科专治

全国中医肿瘤科可咨询医生

更多
  • 0~50元
  • 50~100元
  • 100~200元
  • 大于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