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医生
网站导航
郭军
郭军 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
专业擅长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比如白血病、淋巴癌、淋巴瘤、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单发性骨髓瘤、血液病等。
医生简介 郭军,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治医师,博士。擅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比如白血病、淋巴癌、淋巴瘤、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单发性骨髓瘤、血液病等。山东大学硕士,青岛大学血液病学博士,师从青大附院赵春亭主任,2011年参加工作,对于血液系统并发症处理经验丰富,擅长处理血液急危重症。负责济宁医学院留学生、本科生的带教工作,承担济宁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扶持基金一项。发表SCI论文2篇,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篇,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为山东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委员,日照市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关注
  • /
  • 昨日浏览
  • /
  • 总浏览

郭军的出诊信息

更多

郭军的科普

郭军医生共发布了
32
篇科普内容

同用碗筷,会传染上血液病么

2019.09.10
恶性血液病是不是传染病?答案是:不是传染病。尽管目前关于人类恶性血液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有关恶性血液病发病机制的学说也颇多,尚无由于与恶性血液病患者密切接触而传染上恶性血液病的。虽然有研究发现,某些病毒感染,如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HJLV-1)可诱发某些T细胞恶性血液病,主要系这类病毒本身所含的逆转录DNA引起患者基因突变所致,虽然是由于感染这类病毒后引起发病,但主要还有这类患者的内在因素存在。另外,也曾有报道,在某些家庭中,先后数位家族成员患同一类型恶性血液病,但这并非由于相互间传染所致,主要系这类家族成员中共有的某些遗传性缺陷。若是恶性血液病会传染的话,那与恶性血液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势必该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了,可实际工作中,并未见因此医护人员中有恶性血液病的患病。
郭军 主治医师
4470 67

这10类药物会引起白细胞减少

2019.08.06
临床上医生经常能碰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第一反应,是不是造血系统出了问题?我们都知道像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很多血液系统疾病都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轻度减少可没有任何征兆,但是白细胞重度减少的患者则容易发生感染,乏力、头晕等常见的。但是有些白细胞减少是由于药物本身导致,往往不是血液系统疾病所致。抗肿瘤化疗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可以非特异性的杀伤白细胞,白细胞减少是用药中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除杀伤白细胞外,也能抑制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主要包括烷化剂和抗代谢药:1、烷化剂:氮芥类、乙撑亚胺类、亚硝基脲类和肼类(丙卡巴肼),其中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氮芥和环磷酰胺。2、抗代谢药:主要有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吉奥、巯嘌呤、阿糖胞苷、吉西他滨等。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吲哚美辛等。抗菌药物:近年来由于常见病原菌对氯霉素的耐药性增加及其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氯霉素的全身给药在国内外的应用普遍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氯霉素局部给药后也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另外,青霉素类、链霉素、多黏菌素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等。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药物进入人体内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当再次用药时,大量粒细胞被凝集破坏,造成白细胞下降,其中粒细胞下降更为明显。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可能机制有1、药物毒性反应,药物抑制骨髓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致粒细胞有丝分裂减少,引起粒细胞减少和缺乏;2、免疫反应使粒细胞破坏过多所致,抗甲状腺药物进入体内后,导致体内产生抗体,当再次用药时,大量粒细胞被凝集破坏,造成白细胞下降。抗疟药物: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等,这些药物除了可以治疗疟疾外,也可能抑制骨髓,引起白细胞减少。抗惊厥/癫痫药物临床常用的此类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在治疗中定期监测血常规。降血压药物:1、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临床上医生比较重视的是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卡托普利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几率相对较低,造成白细胞减少的主要机制可能与药物本身的骨髓抑制作用和药物所诱发的变态反应有关;2、甲基多巴:有发生轻度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血红蛋白减少伴有或不伴有Coombs试验阳性。也有报告血小板及白细胞抗体的补体结合试验阳性、Coombs试验阳性、抗核抗体阳性。上述这些变化,经停药后往往均可恢复。免疫抑制药:吗替麦考酚酯通过干扰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使之不能形成DNA,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以达到免疫抑制作用,为器官移植后抗排异反应药物。但其亦同时损伤人体其他正常细胞的生长,因此可导致骨髓抑制。吗替麦考酚酯导致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7%-35%,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其中以贫血和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治疗精神障碍药:包括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由氯丙嗪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用药的前几周。氯丙嗪引起的这种不良反应比其他作用更强的抗精神药(如奋乃静、三氟拉嗪)更为多见,氯丙嗪还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至缺乏。
郭军 主治医师
1.18万 61

造血干细胞移植知识普及

2019.08.06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又叫多能造血干细胞,是骨髓中从卵黄囊全能间叶细胞分化来的最原始的造血细胞,它具有高度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为各组细胞的能力。造血干细胞经有丝分裂后,正常稳定状态下约半数子细胞仍保持干细胞的全部特性。通过这种自我更新使干细胞总容量的大小维持不变,这种功能可一直保持到正常健康机体的生命终止。另一方面,干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基因发生重排或易位,使细胞特征发生改变而走上逐渐分化的途径。通过干细胞的这种向各组细胞分化的功能,从而维持了机体的正常造血,保证了机体在生命过程中对各类细胞的需要。利用造血干细胞这个重要的基本特性,临床上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各种疾病,使病人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得以重建。造血干细胞移植定义及分类:1、造血干细胞移植定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应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血液及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2、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可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以下几类: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造血干细胞可取自骨髓,也可取自外周血或胎盘脐带血(简称脐带血),取自骨髓的称为骨髓移植,取自外周血的称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取自胎盘脐带血的称为胎盘脐带血移植(简称脐带血移植)。根据供者与受者(患者)HLA配型结果可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以下几类: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同卵孪生子(双胞胎)间的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供者为非同卵孪生子的其他人,包括:HLA配型(简称配型)相同的同胞供者,配型半相合的亲缘关系供者(父母与子女之间、同胞间或其他亲属间,又称单倍型移植)及配型相合的非血缘关系供者。非血缘关系供者的移植又被称为无关供者的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先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冷冻保存起来,待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后再回输给患者自己,以重建自身血液及免疫细胞,所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际上是“骨髓避难”或“造血干细胞避难”。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通常适用于骨髓未受累或疾病处于很好的完全缓解状态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1、遗传性血液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如重型地中海贫血、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2、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如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3、非造血系统疾病,如实体瘤等。4、各种白血病,其他血液肿瘤,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郭军 主治医师
5228 3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郭军
主治医师
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郭军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
纠错
*请问您是医生本人吗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信息纠正后给您反馈
*填写您发现的错误信息
0/2000
可在此处上传错误信息截图(最多9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