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科室相关科普
夏天经常中暑的人是什么原因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夏天经常中暑的人往往是由于体质、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和疾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上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减少中暑的发生。 1、体质因素 一些人的体质相对较弱,免疫力低下,身体的调节功能也不够强大,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变弱,散热功能下降,容易在夏天中暑,长期患病的人身体处于虚弱状态,难以应对高温环境,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对炎热的适应能力差,也属于容易中暑的人群。 2、生活习惯不良 在夏天,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会通过出汗来散热,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如果饮水不足,会使身体处于脱水状态,影响散热功能,中暑的概率大大增加。 在高温天气下,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会使身体产生大量的热量,超过了身体的散热能力,从而引发中暑。 3、工作环境因素 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等,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又缺乏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很容易中暑,一些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工作的人如炼钢工人、厨师等,由于散热困难,也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4、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使人体更容易中暑,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可能受损,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身体的散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身体代谢速度加快,产热增多,也容易在夏天中暑。 对于夏天经常中暑的人来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饮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穿透气的衣服等,同时,要注意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安装空调、风扇等,如果身体有疾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减少中暑的风险。
1032
2024-09-23
神经性食物中毒表现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神经性食物中毒也称为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主要为胃肠道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眼部症状等。 1、胃肠道症状 在初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通常在进食被污染食物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神经系统症状 眼部症状:眼睑下垂是常见的早期表现,患者会感觉上眼皮沉重,难以抬起,甚至完全遮盖住眼睛,复视也是较为典型的症状,看东西时会出现重影,影响视觉的准确性,视力模糊可能随后出现,患者看东西变得不清晰,严重时可能导致部分或完全失明。 吞咽困难:吞咽困难表现为在进食或饮水时,食物或液体难以顺利通过咽部进入食管,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堵塞,甚至无法吞咽唾液。 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则是指说话时发音不清,声音变得含糊、沙哑或带有鼻音,是由于控制发音的肌肉受到影响所致。 四肢无力:患者逐渐感到四肢无力,从肢体的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全身肌肉麻痹,无法站立、行走或进行任何肢体活动。 呼吸肌麻痹:呼吸肌麻痹是神经性食物中毒最严重的表现,当呼吸肌受到影响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甚至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神经性食物中毒应尽快洗胃、灌肠以清除毒物,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能中和游离毒素,同时加强支持治疗,维持呼吸功能至关重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给予机械通气,还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病情严重者可能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535
2024-09-23
急性胃穿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急性胃穿孔的成因较为复杂,包括胃溃疡、胃部外伤、药物副作用、胃部肿瘤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胃穿孔的发生,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引发急性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1、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发胃穿孔,例如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非甾体类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当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时,胃黏膜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增加胃穿孔的可能性。 2、胃溃疡 胃溃疡是导致急性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规律的饮食时间等,都可能损伤胃黏膜,进而引发胃溃疡,当胃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胃壁时,就容易导致胃穿孔。 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功能,增加胃溃疡和胃穿孔的风险,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胃溃疡,从而为胃穿孔埋下隐患。 3、胃部外伤 意外事故导致的胃部外伤也可能引起急性胃穿孔,比如腹部受到剧烈撞击、锐器刺伤等,外力作用可能直接损伤胃壁,造成胃穿孔,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如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工作人员面临着较高的胃部外伤风险。 4、胃部肿瘤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侵犯胃壁组织,使胃壁变得薄弱,肿瘤组织可能发生坏死、破溃,从而导致胃穿孔,胃部肿瘤引起的胃穿孔往往病情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急性胃穿孔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迅速蔓延至全腹,常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呈板状腹,严重时可导致发热、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全身感染和休克表现,需及时就医治疗。
721
2024-09-23
喝酒休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喝酒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量饮酒、酒精过敏、与药物发生反应等等,如果在喝酒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酒精过敏 有些人的身体对酒精存在过敏反应,当摄入酒精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休克。 酒精过敏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或者之前接触过某些过敏原导致身体敏感性增加,对于酒精过敏的人来说,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过量饮酒 当大量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脏、心脏、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产生毒性作用,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过量饮酒会使肝脏负担过重,导致肝功能受损,心脏在酒精的刺激下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神经系统方面也会受到酒精的抑制,出现头晕、昏迷等症状,如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休克的发生。 3、药物相互作用 喝酒时如果同时服用药物,也可能引发休克,例如酒精与抗生素、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同时服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强药物的毒性或者影响药物的代谢,从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休克,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酒。 喝酒存在诸多风险,可能引发酒精过敏,导致皮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心脏等器官,引发肝功能受损、心律失常等问题,喝酒时若与药物同服,易产生不良相互作用,喝酒需谨慎,避免长时间大量饮酒,以免带来严重健康危害。
1290
2024-09-23
中暑后腰疼是怎么回事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后腰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失水与电解质紊乱、机体应激状态、免疫力下降与潜在感染等,当中暑后出现腰疼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1、失水与电解质紊乱: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为散热会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对维持肌肉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电解质紊乱时,肌肉兴奋性改变,易出现肌肉痉挛,包括腰部肌肉,腰部肌肉痉挛会产生疼痛,让人感到腰疼。 2、机体应激状态: 中暑时机体会处于应激状态,身体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等,激素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影响肌肉血液供应,腰部肌肉若血液供应不足,会出现缺血缺氧情况,进而引发疼痛,而且应激状态下身体代谢率增加,产生过多乳酸等代谢产物,在肌肉中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3、免疫力下降与潜在感染: 中暑后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如果腰部本身存在潜在感染病灶如腰椎间盘的轻微炎症等,在中暑后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感染可能被激活,从而导致腰疼。 当中暑后出现腰疼症状时要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适当进行腰部按摩和热敷,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如果腰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如泌尿系统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等。
879
2024-09-23
急性肠胃炎肚子一阵一阵疼怎么回事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急性肠胃炎肚子一阵一阵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肠道黏膜炎症、肠道平滑肌痉挛、气体积聚、肠道蠕动紊乱等因素,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肠道黏膜炎症 急性肠胃炎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或者是由于食用不洁食物、刺激性食物、过敏食物等引起的,当病原体入侵胃肠道后,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 肠道黏膜受损后,会导致肠道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肠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渗出到肠腔外,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同时炎症还会刺激肠道的神经末梢,导致肚子疼痛。 2、肠道平滑肌痉挛 在急性肠胃炎中,肠道的平滑肌一旦受到炎症刺激,便会出现不规律的收缩,正常状态下肠道平滑肌有节奏地收缩,能助力食物在肠道内顺利蠕动和消化。 当患上急性肠胃炎时,炎症的干扰使得平滑肌收缩失去原有的规律,异常收缩可能表现为过度收缩或痉挛,进而引发肚子一阵一阵的痉挛性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3、气体积聚 急性肠胃炎还常常导致肠道内气体积聚,患病期间,肠道功能紊乱,气体无法正常排出,从而积聚过多,使肠道膨胀起来,对肠道神经末梢产生更大的刺激,进一步加重疼痛程度,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肚子胀胀的同时疼痛也在加剧。 4、肠道蠕动紊乱 急性肠胃炎会造成肠道蠕动紊乱,此时食物和消化液在肠道内的流动不再顺畅,消化过程受到阻碍,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不畅的流动状态也可能引发疼痛,因为不正常的流动会对肠道产生额外的压力,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的出现。 患者可以采取措施来缓解疼痛,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以缓解肠道平滑肌的痉挛。
1053
2024-09-23
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一些因素,了解病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维护呼吸道健康。 1、病毒感染 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中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尤为常见。 鼻病毒常在春秋季节流行,可引起普通感冒,症状一般较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冠状病毒也是引起普通感冒和较为严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流感病毒则可导致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儿童,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严重疾病。 病毒感染人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等途径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情况下,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2、细菌感染 细菌也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导致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流感嗜血杆菌常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致病性较强,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卡他莫拉菌主要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和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通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当人体呼吸道黏膜受损时,细菌容易侵入并繁殖,引起感染,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3、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播。 急性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多种措施预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生活环境,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还可进行预防接种如流感和肺炎疫苗,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寒冷刺激。
1416
2024-09-23
中暑会出虚汗吗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是否会出虚汗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中暑的类型、个体差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都可能有出虚汗的表现,但重症中暑可能表现为无汗。 1、中暑类型 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多汗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是身体在试图通过出汗来散热,以调节过高的体温,在先兆中暑阶段,出虚汗是可能出现的情况。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大量出汗既有可能是正常的散热出汗,也可能因身体虚弱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汗。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一般无明显出汗;热衰竭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等,此时的多汗可能较为虚弱无力,接近出虚汗的状态;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可能出现无汗、昏迷等症状。 2、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在中暑时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体质较弱的人如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在中暑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出虚汗的情况,是因为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而身体健康、经常进行体力活动的人,在中暑初期可能出汗较多,但不一定是虚汗,然而如果中暑情况加重,身体过度疲劳,也可能出现虚汗。 预防中暑需做好环境准备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多喝水、合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着合适衣物、适当休息和适度运动;关注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户外工作者,避免中暑发生。
865
2024-09-23
经常失眠会不会猝死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经常失眠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增加疾病的风险,但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猝死,应该重视失眠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患病风险。 1、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睡眠是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重要时期,经常失眠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长期的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身体出现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又与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间接增加猝死的风险。 2、影响心血管系统 长期失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在失眠状态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促使身体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等,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上升,同时心率也可能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 如果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经常失眠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大大增加猝死的可能性,例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失眠后心脏供血可能更加不足,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3、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失眠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失眠者常因无法入睡而焦虑不安,这种焦虑又会进一步加重失眠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猝死可能性。 改善失眠状态应调整生活习惯,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睡眠环境,且睡前避免刺激,适度运动与放松,白天或傍晚运动,学会深呼吸等放松技巧,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助眠食物,心理调节也很重要,缓解压力如交流、参加活动等,调整心态,不过分焦虑睡眠,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有助于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703
2024-09-23
中暑手麻脚麻怎么回事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后手麻脚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电解质紊乱、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系统受累等,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延误病情。 1、电解质紊乱: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钙等大量丢失,电解质在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解质失衡时,尤其是钾离子、钙离子浓度异常,会影响神经的传导功能,从而引起手麻脚麻的感觉。 2、血液循环障碍: 中暑时人体为了散热,体表血管会扩张,血液更多地流向体表,可能会导致身体内部重要器官和四肢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当四肢血液循环不良时,神经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就容易出现麻木的症状。 3、神经系统受累: 严重中暑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直接损害,高温会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神经传导出现异常,中暑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也可能波及神经系统,导致手麻脚麻等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 中暑后手麻脚麻首先应迅速降温,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并冷敷或温水擦拭,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严重时送医输液,保持休息并观察症状,若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最后要预防中暑再次发生,高温时避免外出,做好防晒,穿宽松衣物,保持通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
544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