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科室相关科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活多久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活多久是不能够确定,是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由于病情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会导致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差距,可能会存活半年到五年甚至几十年之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另外跟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也有关系,都有可能会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疾病的发生,在患有该疾病之后有可能会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生,比如会导致骨髓部位出现疼痛以及肿胀。 如果为低危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出现轻微贫血症状,只要积极给予规范性的治疗,存活的时间相对来说会比较久一些,五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有可能,但如果为高危患者,如个人体质比较差,并且临床症状也比较严重,出现严重贫血,甚至出血症状,同时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治疗措施,很有可能会导致自身病情发生恶变,存活的时间相对来说就会比较短,一般能够存活半年或一年左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恢复过程当中还需要密切观察个人情况,也要定期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再通过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查等进行复查,随时观察个人病情恢复情况。
3762
220
2024-06-26
白血病流鼻血
蒋铁斌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血病患者流鼻血的情况,多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凝血功能受损引起,患者还需及时就诊血液内科止血,并积极用药治疗白血病。 1、病因: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多种因素有关。患病后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导致机体血小板、白细胞、中立性细胞等计数持续下降,从而会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身体瘀点瘀斑、发热、贫血等不适症状,甚至可导致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2、治疗: 患者如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应及时持续按压鼻翼两侧进行止血,同时可使用冰袋或冰毛巾局部冷敷,从而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也可辅助止血。如出血量较多,无法自行止血,患者还需及时就诊血液内科,遵医嘱进行鼻腔填塞,并使用肾上腺素、血凝酶、酚磺乙胺等药物进行止血,必要时可通过输血、补充凝血因子进行治疗。同时遵医嘱积极化疗,有条件者还可进行骨髓移植。 患者如果出现频繁流鼻血的情况,可就诊于血液内科,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有无白血病的可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护理,避免频繁抠挠鼻腔,并保持鼻腔湿润,避免进行剧烈运动、磕碰等。
1583
342
2024-06-26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突出表现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早期突出表现有四肢乏力、精神萎靡、出血、发热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由于机体全血细胞减少或骨髓造血障碍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 1、四肢乏力: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早期的时候,骨髓造血功能下降,红细胞数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肌肉缺氧,出现四肢乏力的症状。 2、精神萎靡: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液血红蛋白数量下降,不能维持脑部代谢,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的症状,可能还会伴有头晕、头痛等表现。 3、出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早期骨髓功能逐渐下降,不能正常造血,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的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皮肤也会有出血点。 4、发热: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白细胞数目较少,免疫功能逐渐下降,遭受感染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 5、其他: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早期还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机体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骨髓功能下降,可能会引起机体贫血,导致机体发生缺血、缺氧,可能会增加心脏搏出量,出现心悸等症状。 若机体出现出血、发热、乏力等表现时,可以前往血管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日常应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伤,外出时注意保暖,佩戴口罩,预防感染。
4654
116
2024-06-26
败血病和坏血病的区别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败血病和坏血病在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损害程度、治疗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建议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发病原因: 败血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力低下导致病原体感染有关,而坏血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营养不均衡,导致自身缺乏维生素C等原因引起。 2、发病机制: 败血病可能是由于感染了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细菌引起,这些细菌进入血液后,会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进而诱发全身炎性反应。而坏血病可能是由于长期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导致维生素C摄入不足引起。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全身代谢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3、临床症状: 败血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寒战、全身不适、肌肉疼痛、呼吸加快、心跳加快、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而坏血病的症状主要包括乏力、牙龈肿胀出血、皮下淤血瘀青、异常出血等。 4、损害程度: 败血病通常会使患者体内的脏器受到损伤,严重时还会使组织器官衰竭。而坏血病患者主要会因疾病原因导致皮肤受损,进而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皮下组织受损的情况。 5、治疗方式: 败血病的治疗主要以补液改善循环血容量、药物杀灭细菌为主,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而坏血病的治疗主要以补充维生素C为主,具体用药包括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片等。 败血病和坏血病都属于血液系统疾病,若发现自身有发热或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前往医院血液内科就诊,在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后,明确诊断。
4834
350
2024-06-26
地中海贫血会隔代遗传吗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地中海贫血可能会隔代遗传,也可能在家系中散在发作,建议做好产前检查,发病后尽快就医并遵医嘱采取祛铁治疗、输血治疗等措施,以纠正贫血。 地中海贫血患者体内的珠蛋白肽链基因存在缺陷,珠蛋白肽链可能有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的情况,致使血红蛋白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如果夫妻双方为基因缺陷者,孩子可能会患病,再生育孩子也有一定风险会患病。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患病,另一方正常,且并非近亲结婚,孩子一般不会发病,均属于携带者。而近亲结婚的家系中,子女的发病率相较于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因此,地中海贫血患者存在隔代遗传、家系散在发作等情况。 地中海贫血患者按照珠蛋白链缺乏种类不同,可分为α型、β型等类型,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或是有皮肤苍白、全身水肿、轻度黄疸等症状,需尽快到血液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血红蛋白分析等检查做出诊断,确诊后遵医嘱使用去铁酮片、注射用甲磺酸去铁胺等药物并进行输血,效果不佳时还可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脾切除术等措施,以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地中海贫血存在遗传风险,建议患者婚前、产前做好检查,并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等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
3554
282
2024-06-26
可以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什么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几乎所有的细菌都可以引起菌血症,菌血症指的是致病菌侵袭机体通过感染的部位进入到血液循环所造成的感染性疾病,这些病原菌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并且和患者的身体素质、基础疾病等也有关系。 能引起菌血症的常见细菌主要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临床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寄生在机体的肠胃、皮肤、咽喉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在局部繁殖滋生,从而诱发菌血症。 临床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头痛、发热、恶心、乏力、呕吐、心率加快等症状。 若机体出现伤口,应及时到普通外科进行处理,平时应注意伤口的消毒、换药等,以免导致感染。而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头痛、心率加快等症状,可以前往血液内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菌血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缓解症状。
4620
41
2024-06-26
白血病和白化病的区别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血病和白化病的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以及预后不同。白化病是一种由酪氨酸酶基因变异所致的氨基酸代谢异常的遗传病,白血病是累及血液和骨髓等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 1、病因不同: 包括电离辐射、苯及其衍生物、吸烟、饮酒、染发剂、化疗、病毒感染、遗传以及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继发导致。白化病是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导致,罹患疾病后可使体内缺乏黑色素。 2、临床表现: 白血病患者因体内各系血细胞减少或缺失,而以感染、贫血、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肤、牙龈、鼻腔出血,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骨和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白化病患者皮肤、毛发及眼睛等都缺乏黑色素,皮肤呈现带有粉红色的乳白色,干燥柔嫩易晒伤,毛发变成淡白或淡黄色,纤细如丝,眼睛呈棕红色,有畏光等表现。 3、治疗方式: 白血病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愈。白化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所以无根治方法,只能进行对症处理,如应做好防晒,外出戴深色眼镜,尽量减少紫外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应以预防为主,通过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等,减少白化病的发生。 4、预后: 经过现代治疗,不少白血病患者可长期存活,但若不积极干预,患者生存期会缩短,此时急性白血病的平均生存期仅三个月左右,而慢性白血病病程相对长,可至数十年。白化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健康人群相近,但是发生皮肤癌的概率明显增加,从而会增加白化病患者的病死率,此外,患者常伴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和视力异常等,容易缩短生存期。 建议存在白血病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完善血象等检查,存在白化病的患者可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完善视诊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采取治疗。
3922
189
2024-06-26
白细胞3.38×10^9/L,说明什么问题?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你知道人体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吗?没错,就是(4.0-10.0)×10^9/L。如果去做血常规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数目变少了,变成3.38×10^9/L,这可能说明机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 感染:白细胞减少的“隐形敌人” 感染可是导致白细胞计数偏低的一大原因,不论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感染,都可能让白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是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它们负责对抗入侵的病菌。一旦感染来袭,白细胞们就会被运输到感染部位,去吞噬病原体,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病原体太多,而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 骨髓疾病:白细胞生成的“大本营”出问题 骨髓是负责生成白细胞的地方,但如果这个地方出了问题,比如出现了骨髓增生性疾病,那么白细胞的生成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数量减少。 📌 药物:白细胞减少的“隐形杀手” 大家可能没想到,有些药物也会成为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比如化疗药物、抗生素、利福平等,它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降低白细胞计数。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虽然白细胞数量偏低可能意味着身体有些问题,但也不一定就是严重的疾病。如果发现自己的白细胞数量偏低了,最好还是去医院找医生看看,听听他们的建议。 另外还在图片中总结了白细胞偏低的方法,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你们还知道哪些原因会导致白细胞偏低吗?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
778
2024-06-26
白细胞计数偏高的危害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细胞正常数值为(4.0-10.0)×10^9/L,当出现白细胞计数偏高的情况时,可能由于非疾病因素导致,也可能由于白血病、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导致,或因为急性出血造成。 一、非疾病因素: 如进食、剧烈运动、饮酒、受凉、吸烟后,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或女性处于生理期、妊娠期、分娩期等特殊时期,白细胞计数会偏高,但数值的波动仅为暂时性,无需进行特殊处理,消除诱因并且特殊时期结束后即可恢复。 二、疾病: 1、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疾病,会生成大量异常白细胞增高现象,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包括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患者会出现高热、严重出血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等药物化疗治疗。 2、扁桃体炎: 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喉咙痒或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日常注意休息,多喝热水,以及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治疗即可痊愈。如果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则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3、肺炎: 是指肺实质因感染出现的炎症,一般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包括干咳、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等药物治疗,并充分休息。 4、急性出血: 大量血液流失和局部伤口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现象,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止血缓解症状,如填塞或加压包扎等,还可遵医嘱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5、其他原因: 白细胞计数偏高还可能是过敏、阑尾炎、流脑、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酮症酸中毒、败血症、尿毒症,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致。 白细胞计数一般是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若出现偏高的情况,需到医院的血液内科就诊进一步完善检查,包括彩超、CT、核磁共振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了解情况,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4304
326
2024-06-26
蚕豆病的发病机制
刘海波
副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蚕豆病是由遗传引起,是基因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引起的疾病,可能有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还有畏寒,腹痛、肝脾肿大、黄疸、尿色改变、发热等症状,以贫血为常见。 蚕豆病也称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是由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如果食用新鲜蚕豆则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该病不会传染或者被传染。蚕豆病的主要病因是基因突变,由于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导致红细胞稳定性下降,不能抵抗氧化作用,使得红细胞被破坏,出现溶血的情况。 蚕豆病患者可以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也可以进行输血治疗。蚕豆病一般无法彻底治愈,在未发病时要避免食用蚕豆等,也不可服用或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溶血的药物,如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多关注自身情况,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如皮肤、眼睛发黄等状况要及时去血液内科就诊,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3242
15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