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血管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前纵隔囊性灶,你了解多少?快来get新知识!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在医学影像学的世界里,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术语和图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前纵隔囊性灶”这一名词,虽然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实际上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前纵隔囊性灶,简单来说,是指在前纵隔这一解剖区域内出现的囊状结构。前纵隔位于胸腔的中部,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胸腺、大血管等。而囊性灶则意味着这个区域里出现了一个包含液体的囊状结构。并且,这种情况主要是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以及活检(详细情况请见图片~)。 同时,对于前纵隔囊性灶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常见的有: 🔸囊肿类疾病:如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等,这些囊肿通常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炎症、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良性肿瘤:一些良性肿瘤,如胸腺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等,也可能在前纵隔形成囊性灶。 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它呢? ⭕️观察随访:如果囊性灶很小,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它会不会变大或引起其他问题。这时候,定期复查就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是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药物治疗:虽然药物不能直接消除囊性灶,但有时候可以用来缓解症状,或者帮助囊性灶内的液体吸收。因此,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抗生素类药物或对症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阿莫西林片、头孢克肟颗粒等等。 ⭕️手术治疗:如果囊性灶比较大,或者有恶性变的可能,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手术的方式有很多种,具体的要根据囊性灶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来决定,比如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等等。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情况,记得及时就医!最后,问题来了: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或者你有什么关于健康的小疑问想要问我?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802
2024-06-25
横膈肌拉伤怎么回事,怎么办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横膈肌拉伤与过度使用或突然用力过度有关,可以通过休息、冷敷与热敷、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饮食调理等方法处理,具体可以前往医院胸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1、休息: 患者应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横膈肌负担的活动,特别是需要用到横膈肌的运动,如举重、深呼吸等,休息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肌肉恢复。 2、冷敷与热敷: 在拉伤的初期,可以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隔2-3小时敷一次,能够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当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以改用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2-3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 3、药物治疗: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布洛芬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药物,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也可以服用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三七片等,有助于促进愈合。 4、物理疗法: 在康复期间,可以尝试物理疗法,如按摩、针灸等,以促进肌肉恢复。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针灸则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5、饮食调理: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肉、瘦肉、鱼肉、蛋制品、豆制品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创伤修复。 此外,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就医,如果有膈肌穿孔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进行修补。预防横膈肌拉伤,关键在于加强肌肉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同时,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用力。
788
2024-06-25
胸部正位片挂哪个科室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部正位片,也称为胸部X片,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症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科室进行挂号,如体检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医学科等。 1、体检科: 胸部X片是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可以检查肺部、心脏以及胸膜腔是否出现异常,如肺炎、胸腔积液等疾病。因此,如果是进行常规体检,可以选择挂体检科。 2、呼吸内科: 如果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者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可以挂呼吸内科。呼吸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胸部X片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胸外科: 如果患者胸部出现外伤,如肋骨骨折等,可以挂胸外科。胸外科医生会通过胸部X片检查骨折的严重程度,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心血管内科: 若患者的胸痛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绞痛引起的,心血管内科是合适的选择。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式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胸部X片的结果进行诊断。 5、影像医学科: 影像医学科主要接收各类影像学检查需求,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检查。如果患者只是想了解是否存在肺结核、肺炎等疾病,而不涉及特定的症状或治疗需求,可以选择挂影像医学科。 此外,若胸部X片结果显示存在可疑的占位性病变,且怀疑为恶性肿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挂肿瘤科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能够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胸部CT、MRI等,对病变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确诊。
856
2024-06-25
前胸被砸,后背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前胸被砸,后背疼,可能与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胸膜炎、气胸、肋骨损伤有关,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1、软组织损伤: 前胸被砸可能导致背部或胸部的软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可进行适当休息,局部进行冷敷。 2、肌肉拉伤: 打击可能引发肌肉拉伤,尤其是在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建议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必要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3、胸膜炎: 外伤可能导致胸导管损伤,进而引发胸膜炎,表现为胸口和后背的疼痛,建议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颗粒、阿奇霉素胶囊等治疗感染。 4、气胸: 强烈的打击可能损伤肺部,导致肺大泡破裂,进而引起气胸,表现为前胸后背疼痛,小剂量气胸可观察吸收,大剂量气胸需行胸腔穿刺治疗或闭式胸腔引流术。 5、肋骨损伤: 打击可能导致肋骨损伤,包括肋骨骨折,引起前胸后背的疼痛感,轻微损伤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严重损伤需就医治疗,可能需手术。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注意患处的护理,如出现异常症状,如疼痛加剧、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1109
2024-06-25
纵隔淋巴结肿大25mm怎么回事,怎么办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纵隔淋巴结肿大25mm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药物因素、局部炎症、淋巴结核,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肿瘤也可能会导致此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1、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会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些药物可能干扰淋巴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注意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和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局部炎症: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与感染性疾病相关,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炎症因素刺激淋巴结,导致其体积增大。此时,通过遵医嘱使用消炎药物可以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等。 3、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结所致,可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后需进行遵医嘱抗结核治疗,如使用利福平片、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等药物。 4、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些疾病通常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淋巴系统。需遵循医嘱使用硫唑嘌呤片、甲氨蝶呤片等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5、淋巴肿瘤: 纵隔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淋巴肿瘤的表现,包括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肿瘤。这类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纵隔淋巴结肿大25mm的患者平时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的好转。
1465
2024-06-25
两侧胸膜欠光整严重吗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两侧胸膜欠光整与年龄增长有关,一般不严重。但也可能与胸部创伤、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肿瘤有关,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到胸外科就诊,以免病情继续发展。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胸膜可能会自然老化,就会出现胸膜欠光整的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一般并不严重。此时无需进行特殊处理,注意定期复查即可。 2、胸部创伤: 胸部出现创伤时可导致胸膜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当等,可能导致胸膜粘连、胸膜变厚,也会有胸膜欠光整,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片等药物,或是经手术解除粘连。 3、胸膜炎: 与细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炎症刺激导致胸膜发生改变,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且胸膜不够光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苄西林胶囊或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 4、胸腔积液: 与感染、心脏病等有关,胸腔积聚大量液体,可刺激胸膜,检查可见胸腔内阴影,并且胸膜欠光整,表现为胸闷、咳嗽等。患者可考虑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等措施,以改善不适。 5、胸膜肿瘤: 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胸膜肿瘤,肿瘤组织对胸膜造成破坏,致使胸膜欠光整,并且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此时需经手术切除肿瘤,并配合化疗、放疗等。 此外,还可能是肺、纵隔等部位的肿瘤所致,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日常应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加强锻炼、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有助于维护胸膜健康。
1099
2024-06-25
位于胸外侧壁上的肌肉有哪些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位于胸外侧壁上的肌肉有前锯肌、肋间肌、胸大肌、胸小肌,以及锁骨下肌等,具体可前往医院咨询医生,日常应注意保护胸腔。 1、前锯肌: 位于胸外侧壁的浅层,是一块宽而薄的扁肌,起点位于上8个或9个肋骨的外侧面,止点则连接至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前锯肌的主要功能是拉肩胛骨向前,并使其紧贴胸壁,当前锯肌瘫痪时,可能会导致肩胛骨下角翘起。 2、肋间肌: 位于肋骨之间,主要功能是参与呼吸运动,当肋间肌收缩时,胸廓扩张,有助于吸气,当肋间肌舒张时,胸廓缩小,帮助呼气。 3、胸大肌: 胸大肌位于胸廓前上部浅层,是胸前壁最浅层的一块扁肌,呈扇形,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前面,肌束向外侧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4、胸小肌: 胸小肌位于胸大肌的深面,呈三角形,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胸小肌的主要功能包括使肩胛骨向前下方运动,以及提肋骨参与用力呼吸。 5、锁骨下肌: 锁骨下肌位于锁骨下方,起于第一肋,止于锁骨,主要作用是拉锁骨向下内,协助固定胸锁关节。在锁骨骨折时,锁骨下肌可以保护血管和神经。 胸外侧壁上的肌肉种类繁多,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肌肉协同工作,不仅保护着内脏器官,还参与着呼吸和上肢运动等重要生理活动。
1073
2024-06-25
胸外扩和正常胸有什么区别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外扩和正常胸的形态、成因、症状以及改善措施、后续影响有所不同,症状明显时需要及时到胸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矫正措施,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1、形态: 正常胸型通常表现为乳房呈半球形或圆锥形,两侧乳房大小、形态对称,乳头位于乳房中央,乳房下极与胸大肌表面之间的潜在腔隙不大,乳房整体紧致有弹性。而胸外扩则表现为乳房向两侧扩张,乳头间距较大,乳房下极超出乳房下皱襞,乳房整体显得较为扁平,缺乏立体感。 2、成因: 正常胸部的形态是由遗传、青春期发育、孕期激素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乳房的自然状态。而胸外扩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包括遗传、不正确的穿戴内衣习惯、运动方式不当、乳房组织松弛等。此外,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由于乳房增大和重力作用,也容易出现胸外扩现象。 3、症状: 正常胸部外观圆润、挺拔,乳头正对前胸,左右对称,肩部和背部线条自然流畅,且触感柔软、有弹性,手感舒适。而胸外扩者胸部向两侧扩散,缺乏挺拔感,乳头偏离中心,甚至出现副乳,且整体外观不美观,触感相对较硬,缺乏弹性。 4、改善措施: 对于正常胸型的女性,无需进行特殊的改善措施,只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穿戴内衣方式即可。而胸外扩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轻度胸外扩可能无需特殊治疗,而中度到重度胸外扩可以考虑胸廓支架、物理治疗、矫形外科治疗等方法。 5、后续影响: 正常胸型通常不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能够展现女性的身体曲线美。胸外扩不仅影响乳房的美观度,还可能给女性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自卑感。同时,胸外扩还可能影响内衣的穿戴舒适度,甚至导致肩颈疼痛等问题。 此外,拥有正常胸型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体检,以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乳房的健康状态。但对于胸外扩的女性,除了采取上述改善措施外,还应注意预防胸外扩的进一步加重。
1382
2024-06-25
胸膜软组织肿块做完增强CT,为什么还要穿刺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膜软组织肿块做完增强CT还要穿刺,是因为穿刺具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评估病变性质、定位精准、确保手术安全性等作用,能够为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指导,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1、明确诊断: 穿刺活检是通过直接获取肿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定肿块的性质,是诊断癌症等恶性病变的金标准,能够提供比影像学检查更为准确、可靠的信息。 2、指导治疗方案: 通过穿刺获取的病理组织样本,医生可以进一步分析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从而制定出更为精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3、评估病变性质: 增强CT发现肺部有不明原因的团块状阴影时,穿刺能够明确性质。如为炎性改变,可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为结核的病变,可进行抗结核治疗;如为真菌感染,可进行抗真菌治疗;如为肿瘤性的病变,则可及时进行手术以及放化疗治疗。 4、定位精准: 在增强CT的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精确地定位到肿块部位,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5、确保手术安全性: 对于需要动手术的患者,穿刺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肿块是否与淋巴结或周围血管有粘连,能否在切除肿块的同时避免伤及邻近组织,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还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此外,穿刺前3-5天不能喝酒,防止酒精与使用的麻药产生不良反应,穿刺前6-8小时避免吃饭、喝水,防止麻药的副反应导致恶心、呕吐。
968
2024-06-25
卵圆孔未闭三级阳性正常吗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卵圆孔未闭三级阳性是不正常的,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的胸外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处理,以免症状进一步加重。 卵圆孔是心脏内的一个先天性结构,通常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逐渐闭合。然而,如果卵圆孔未能如期闭合,即形成卵圆孔未闭。当卵圆孔未闭达到三级阳性时,意味着卵圆孔的直径较大,且存在明显的右向左分流现象,即血液从右心室流向左心室,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液循环。 由于右向左分流,血液未经肺部氧合便直接进入左心室,导致全身血液含氧量降低,进而增加脑缺氧的风险。另外,持续的右向左分流可能破坏血液的正常流动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卵圆孔未闭三级阳性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疲劳、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治疗等。 在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还需要保持心情愉悦,并且注意遵医嘱每1-6个月复查一次。
1051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