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老中医调理月经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老中医调理月经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调理、中医理疗以及食疗等方面,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中药调理: 遵医嘱使用补气养血的中药,可以有效调理因气血两虚导致的月经不调。此时还可以针对宫寒或淤血引起的月经不调,使用活血理气、暖宫祛寒的中药汤剂,舒筋活络,改善月经不调。 根据中医理论,月经不调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可以遵医嘱六药物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达到调节月经的目的。 2、中医理疗: 针灸:针灸疗法是中医调理月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月经不调。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艾灸: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宫寒或淤血引起的月经不调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 3、食疗: 食疗也是中医调理月经的重要一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食物如鸡蛋、大枣等,都有助于调理月经。在调理月经期间,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类食物,避免寒凉食物,注意防寒保暖。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在使用中医调理月经的方法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
501
2024-10-31
三种汤不宜给孕妇喝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健康,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有三种汤是不宜给孕妇喝的,它们分别是螃蟹汤、甲鱼汤和薏米汤。 1、螃蟹汤: 螃蟹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其性寒凉,容易伤脾胃。孕妇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肠不舒服的症状,如腹泻、腹痛等。此外,螃蟹的生长环境可能含有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如果处理不当,会增加孕妇和胎儿感染的风险。螃蟹汤对孕妇及胎儿生长不利,孕妇应避免食用。 2、甲鱼汤: 甲鱼是一种高蛋白、性寒、滋腻的食物。虽然甲鱼汤具有滋补作用,但孕妇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的现象。特别是脾胃虚弱的孕妇,更应禁食甲鱼汤。甲鱼性质偏寒,过量食用会产生很强的饱腹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本身有体寒的女性来说,食用甲鱼汤还可能引发流产风险,孕妇应谨慎食用甲鱼汤。 3、薏米汤: 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薏苡多糖等营养成分。然而,薏米能引起子宫紧张度增加,对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作用。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盲目地喝一些薏米汤,很可能会造成子宫平滑肌过度兴奋,甚至导致先兆流产。特别是在怀孕早期,胎儿发育得并不是特别稳定,此时喝薏米汤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应避免喝薏米汤。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特别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这些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的汤品,孕妇还应保持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定期产检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体的健康。
1161
2024-10-31
养肝护肝的方法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养肝护肝需要从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情绪管理、药物与保健品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维护肝脏的健康。 1、饮食调理: 均衡营养:保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蛋、奶等,而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多吃养肝食物:如枸杞、菊花、山楂、柠檬、海藻、胡萝卜、猪肝、鸭血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滋养肝脏,提高其解毒能力。 避免有害食物:减少油腻、辛辣、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饮酒或过度饮酒,酒精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害。 保持水分充足: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的排出,从而减轻肝脏负担。 2、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因为肝脏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和排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以免对肝脏造成损伤。 3、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舒畅:生气、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肝脏的健康。 适当放松: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4、药物与保健品: 谨慎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尤其是那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合理使用保健品:虽然一些保健品声称具有养肝护肝的功效,但并非所有保健品都适合每个人,在选择保健品时要谨慎,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此类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这有助于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1445
2024-10-31
肝火太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调整生活方式是缓解肝火旺盛的关键,此时还需要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处理方式,继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类问题。 1、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调理: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胡萝卜、柚子、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清肝火。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绿豆汤等,以及苦瓜、杏仁、苦菊、芹菜、莲藕等具有养肝护肝、平肝清热等功效的食物。 起居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对调理肝火旺盛有一定的好处。 情绪调理:怒伤肝,肝火旺盛的人一定要注意平常生活中不要动怒,保持愉悦、舒适的心情,培养乐观、开朗、宽容、放松的健康行为模式和心态。 2、物理疗法: 按摩疗法: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大敦穴、太冲穴等部位达到降肝火的目的,按摩大敦穴可以补气理血、安定心神、调理肝肾,缓解因肝火对身体的损害。适度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因肝火过旺导致的目赤肿痛、咽痛嗌干等不适症状。 针灸、刮痧: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毒素排泄,减轻肝脏负担。从而能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3、药物治疗: 一些中成药具有清肝、消热等功效,能够缓解患者肝火旺引起的头晕胀痛、面红等不适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并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肝火太旺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调理和治疗,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才能逐步改善肝火旺盛的症状并恢复健康。
674
2024-10-31
止咳按摩哪个部位有效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咳嗽时可通过按摩特定部位缓解症状,有效部位主要包括肺俞穴、膻中穴、天突穴、列缺穴、丰隆穴,按摩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肺俞穴: 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肺俞穴可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用拇指指腹按揉肺俞穴,每次按摩3-5分钟,力度适中,能促进肺部气血运行,缓解咳嗽。 2、膻中穴: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作用,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膻中穴,可改善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 3、天突穴: 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按摩天突穴能宣通肺气、止咳化痰。用食指指腹点按天突穴,每次持续1-2分钟,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不适。 4、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列缺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的功效,用拇指按揉列缺穴,左右交替进行,可辅助治疗咳嗽。 5、丰隆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丰隆穴具有化痰止咳、健脾利湿的作用。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丰隆穴,每次按摩3-5分钟,可帮助化解痰液,减轻咳嗽。 按摩止咳只是辅助方法,若咳嗽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饮食宜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咳嗽的发生。
1284
2024-10-31
穴位按摩治肝病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穴位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治疗肝病,此时可选择的部位主要包括太冲穴、肝俞穴、期门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等。 1、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按摩太冲穴可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每次持续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 2、肝俞穴: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肝俞穴能疏肝利胆、养血明目。可用双手拇指同时按揉肝俞穴,可缓解肝病引起的不适症状,促进肝脏的气血运行。 3、期门穴: 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期门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中指指腹按揉期门穴,每次按摩3-5分钟,可改善肝脏的疏泄功能。 4、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虽然不是直接针对肝脏,但脾胃功能良好有助于肝脏的恢复。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可增强身体免疫力,间接辅助肝病治疗。 5、阳陵泉穴: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按摩阳陵泉穴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功效。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阳陵泉穴,每次按摩3-5分钟,可促进胆汁分泌,对肝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穴位按摩治疗肝病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804
2024-10-31
喝益母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益母草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心血管系统、对血液流变学、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面,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其禁忌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 1、功效 活血调经:益母草是妇科常用药,其活血调经的功效尤为显著。它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以及产后恶露不尽等症状。益母草能抑制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促进经血顺畅排出,对于改善闭经、痛经等月经不调问题有显著效果。 利尿消肿:益母草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于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还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清热解毒:益母草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痈肿疮疡等症状。外敷益母草对于跌打损伤、皮肤溃烂等也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 2、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益母草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能减慢心率,对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同时,它还具有扩张血管和短暂的降压作用。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益母草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益母草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所致的睡眠,并兴奋呼吸中枢。 使用益母草注意事项 1、孕妇禁用: 益母草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能促进子宫收缩,因此孕妇应禁用,以免导致早产或流产。 2、阴虚血少者慎用: 益母草性微寒,味辛、苦,阴虚血少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症状。 3、不宜长期服用: 长期服用益母草可能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不建议长期应用。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益母草的同时,如果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应事先咨询医师或药师,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5、注意饮食习惯: 在使用益母草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或加重脾胃负担。
859
2024-10-31
宫寒的症状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宫寒是指女性子宫寒冷或子宫内环境失去温度平衡的情况,属于中医上的一种疾病名称。它通常会伴随一系列的症状和表现,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月经异常、身体寒冷、体质与体态变化、生殖与泌尿系统问题等。 1、月经异常 周期不稳定:如月经过多、月经量少、经期过长或过短、月经提前或推迟。 质量下降:月经出血颜色淡色,稀薄无块,甚至有时只有血丝。 痛经:宫寒是导致痛经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表现为经期腹痛、腰酸、寒冷感加重,经血颜色偏淡或有血块。 2、身体寒冷 手脚冰凉:宫寒的人气血不足,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导致手脚发凉、体温偏低,尤其是经期或寒冷环境下更明显。 畏寒怕冷:表现为腰凉、手脚凉怕冷、腹部凉、怕冷。 小腹冷痛:寒邪侵袭子宫,导致子宫气血凝滞,经络不通畅,引起腹痛。常表现为腹部冷痛、拘急或刺痛感,通常会在寒冷环境或进食寒凉食物后加重。 腰酸:宫寒引起的腰酸多为腰部冷痛、酸软无力。 3、体质与体态变化 体质偏弱:宫寒患者大多体质偏弱,平时精神多萎靡不振,腰酸腿软,小便较多,夜里起夜频繁。性欲下降明显,舌苔偏淡,脉较为沉稳。平时如果存在劳累过度,全身酸痛明显。 体态发胖:子宫寒冷导致身体为了维护自身的机能,吸收较多热量并囤积脂肪。发胖多发生在小腹部,且脂肪囤积愈多,发胖越明显。 气色较差:长期面色暗淡无光泽,冬天手脚冰冷、疲软,不易起热。 4、生殖与泌尿系统问题 不孕与流产:严重的宫寒可影响子宫内环境,使受精卵难以着床并存活,导致不孕或容易流产。宫寒还会影响子宫的收缩能力和输卵管的蠕动,从而影响受精卵的顺利通过。 尿频:小便较多,夜里起夜频繁。 以上症状并非宫寒患者都会出现,且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确诊,以便得到适当的治疗。 如何改善宫寒 1、饮食调理: 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姜、辣椒、肉类等,可以帮助温暖宫腔。核桃、红枣、花生等具有补气暖身的功效,适合宫寒女性食用。桂圆、大枣、羊肉、牛奶、红肉以及姜红茶等,可以达到暖宫的作用。尽量不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以及寒性的食物及水果如白菜、梨、西瓜、黄瓜、绿豆、苦瓜等。 2、注意保暖: 在寒冷的季节或环境中,穿着保暖的衣物,特别是保护腰腹部位。可以使用暖宫贴、暖宫腰带等保暖用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3、情绪管理: 长期的情绪压力和紧张会影响体内的气血运行,加重宫寒症状。建议通过放松技巧、心理疏导等方式来管理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1061
2024-10-31
艾草对皮肤病作用与功效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艾草具有祛湿止痒、抗菌消炎、调节免疫的功效与作用,对皮肤病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并注意个体差异和使用禁忌。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1、祛湿止痒 艾草具有显著的祛湿止痒功效。它对于由湿气引起的皮肤病症状,如湿疹、疥癣和皮肤瘙痒,展现出明显的缓解作用。艾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帮助调节皮肤的水分平衡,减少湿气对皮肤的不良影响。 使用方法多样,艾草可以煎水后外洗或湿敷患处。这种外部应用方式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减轻瘙痒感和炎症反应,为患者带来舒适感。 2、抗菌消炎 艾草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这些成分能够破坏病原体的细胞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有助于减轻皮肤的炎症症状。 外用艾草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炎症性疾病,如毛囊炎。其抗菌消炎作用能够帮助清除皮肤表面的病原体,促进皮肤的愈合和恢复。 3、调节免疫 艾草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皮肤对外部刺激的耐受性。这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皮肤病的发生或减轻症状。 对于容易过敏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使用艾草可以帮助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皮肤病的发生。同时,艾草还能够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自我修复过程。 艾草还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对于某些与寒邪、湿邪有关的皮肤病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艾草灰也可以用来调理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通过温热、消散湿气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艾草治疗皮肤病注意事项 艾草虽然对皮肤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皮肤病。不同的皮肤病病因复杂多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对于一些严重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仅靠艾草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能延误病情。这些疾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评估下进行规范治疗。 艾草性偏温,对阴虚血热的人群禁止应用,以免引起五心烦热、夜不能寐、颧骨发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孕妇及先兆流产者也应慎用艾草,因为艾草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艾草可以通过煎煮后外洗、湿敷患处,或制作成艾条进行艾灸等方式使用。具体用法和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确定,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719
2024-10-31
紫草油的功效与作用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紫草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由紫草、地榆、冰片、当归、黄柏、黄芩、白芷等多种中药材组成,经过萃取提炼加工成油膏制剂。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清热凉血、抗菌消炎、收敛生肌、消肿止痛、解毒透疹等功效与作用。 1、清热凉血: 紫草油中的紫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降低体内热毒,对于因血热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吐血、尿血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同时,紫草油还能凉血止血,快速控制出血症状,对于轻微皮肤破损及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2、抗菌消炎: 紫草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真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皮肤感染,促进炎症消退。这一特性使得紫草油在治疗湿疹、尿布疹、奶癣等皮肤疾病时表现出色。 3、收敛生肌: 紫草油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能够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对于烧伤、烫伤、冻疮等引起的皮肤破损,紫草油能够加速新肉长,减少疤痕形成,帮助皮肤快速恢复健康状态。 4、消肿止痛: 紫草油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因皮肤疾病或外伤引起的肿胀和疼痛。涂抹于患处后,紫草油能够迅速渗透皮肤,发挥药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5、解毒透疹: 紫草油还具有解毒透疹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麻疹不透、斑疹紫黑等症状,有助于皮肤疹子的透发和消退。 6、治疗烧烫伤: 紫草油是临床治疗烧烫伤的常备外用药,因其主要成分是紫草而得名。紫草油含有紫草、地榆、冰片,清热凉血效果好,在烧烫伤的治疗上可以替代地榆,中医外科也把紫草油作为烧烫伤的常用药。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外,紫草油还具有止痒、润燥通便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缓解因湿气过重或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同时紫草油还能润燥通便,促进人体内大便的生成和排出,对肠燥便秘、热郁便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紫草油使用注意事项 紫草油属于外用药,切记不可内服,误服后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在使用紫草油时,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紫草油性质温和,副作用比较小,但体质弱易过敏的人群应慎用。 在使用紫草油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不建议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酸辣粉等,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比如冰激凌、冰块等,否则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效果,甚至会降低药效。
1120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