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洞顺的科普
阳虚可以吃人参吗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阳虚的患者可以吃人参,但是要注意适量,最好是根据医嘱。从理论上讲,中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阳可以化气,反过来气也可以助阳,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在临床上,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温阳治疗的时候,常辅以补气的方法,所以人参也就是常用药。如在传统正版的四逆汤当中,四逆汤不是三味药而是四味药,即人参、附子、干姜、炙甘草,其中人参二两。这个量在没有人参的情况下,起到的作用会大有不同。所以,有经验的医师在为患者治阳虚的时候,经常辅以人参治疗,但是过量使用人参,如果患者不能适应,就是功能不足以利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可能造成虚不受补的状态。
播放语音
6.99万
66
2021-05-15
养生小知识有哪些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谈到养生的知识,非常的广泛,比如说合理的生活节奏,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等等,今天主要谈脊柱和八个大关节的活动和锻炼。 一般养生修炼当中有很多的功法,包括太极拳、静坐、瑜伽等等,每一种都可以达到很高的层次,可以不只是调养身体,甚至于达到可以转换气质。普通人常用的方法还是身体功能的保持为主,推荐大家作脊柱和八个大关节的锻炼。 八个大关节就是两个肩关节、两个肘关节、两个胯关节、两个膝关节,锻炼的方法就是尽量的大范围的活动,关节平常活动范围很有限,扩大活动范围后,会功能障碍和受限,就会产生疼痛,这个疼痛会限制我们的功能,而且随着年龄增大,会逐渐的加重。那么怎么办? 每天给自己的关节做适当的增量活动,在超过原来的活动范围的时候会出现症状疼痛,在这个疼痛上,适当用力缓慢的挤压、抻拉,就会慢慢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减少关节活动的受限,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相对比较好的保持关节的功能。 此外更重要的是脊柱的锻炼,脊柱可以做前后的俯仰动作,还有左右的扭转动作,幅度逐漸增大,可以让脊柱的30多个关节逐渐的发生小的、轻度的位移、活动,能够保持脊柱的柔软。 总体上,功能锻炼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达到一个全身各个关节的柔软。老子所言: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所以保持身体的柔软,柔弱的状态是健康状态。
播放语音
4.09万
56
2019-04-30
养生的修炼方法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养生的修炼方法有很多,一般是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为提倡养生。在印度,甚至在西方天主教也提倡养生的修炼。养生的修炼方法有: 1、五禽戏:在汉代由华佗创立,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可改善机体气脉状态; 2、太极拳:拳术的一种; 3、瑜伽:即印度Yoga,随佛教传入,通常可达到较好养生效果;
19.54万
510
2018-09-26
呃逆的病因病机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呃逆是一种膈肌的痉挛振动,发出“呃”声的状态,如不能停止,患者较痛苦,通常可较快缓解,或喝水后、惊吓、睡觉等均可有效缓解,但部分呃逆较顽固,建议根据表里寒证进行治疗。呃逆还是膈肌的紧张收缩状态,是身体外受寒证,对内影响膈肌,导致膈肌寒证,可用解散太阳经方法治疗,如用太阳经和少阳经的温法,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可较好解决呃逆,如气虚可加用补气药物,其它可加相应补用药,作为辅助用药。
10.05万
173
2018-09-26
枸杞子养生的正确吃法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枸杞子是常用补肾中药,通常是红色或黑色。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红色入心,味酸入肝,味甘入脾,较为滋腻,有补肾、润肺之功效。枸杞子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普通无特殊症状状态下,进行煮水或泡水使用,二者区别较小。普通人上火时,枸杞子过于滋腻,易加重上火症状。另外,患者生气后,肝脾不合,脾胃功能下降,亦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10.46万
340
2018-09-26
秋天吃什么菜比较养生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从养生角度来讲,秋季可食用清润、甘凉、有一定滋润作用的蔬菜,如绿豆芽、莲藕、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均可起到一定养生作用。因立秋后秋高气爽,空气较为干燥,呼吸道功能薄弱的人,如遇寒可造成上呼吸道症状,即中医所指的肺系症状,可出现咽喉痛、咳嗽、鼻炎相关症状。若患者如临床症状较明显,建议使用相应的中药及时调整。
18.41万
225
2018-09-26
脾胃不和吃什么药最好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临床中脾胃不和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腹部胀满、身体困重等多方面症状,可归纳为肝脾不合、脾气不足、脾肾阳虚等状态,用药如下: 1、化湿醒脾: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 2、温阳运脾:真武汤、四逆汤、升阳益胃散等方剂; 3、脾气不足: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理中丸、四君子汤等; 4、调和肝脾:逍遥散、越鞠丸、保和丸及越鞠保和丸。
13.47万
360
2018-09-26
什么是脾胃虚寒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因脾主升清,可运化食物和水湿,而胃主降浊,有受纳和传送功能,脾胃功能正常才可保证机体正常运行,但若患者受寒气或食过冷食物后,可直接对脾胃造成损伤,引发脾胃湿寒。 临床中胃虚寒患者受纳能力下降,少量进食即可出现腹胀症状,不易传送消化;而患者脾功能下降时,营养输布易受导影响。临床中脾胃虚寒患者常表现为全身困重、乏力,并伴有水湿停滞症状。
11.67万
421
2018-09-26
脾胃寒湿的症状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临床中脾胃湿寒患者因脾虚后引起水湿停滞,则湿证明显、阳气不足,进而出现相应寒证,患者可出现以下症状: 1、肠胃呆滞:如食欲不振、食少则胀、大便溏薄、大便秘结; 2、舌象:舌体胖大、齿痕舌; 3、全身:四肢困重、身体酸懒、神疲乏力; 4、皮肤系统:湿疹、轻度水肿; 5、寒证状态:怕冷喜温、手足冰冷、脉弱。
11.74万
177
2018-09-26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反复怎么办
刘洞顺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反复出现,在临床上较多见,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儿童或老人。中医多采用清热解表、化痰、改善肠胃功能等方式治疗,但若治疗时间较久未达到效果,则说明辨证错误,如经常出现顽固性疾病状态,应调整治疗思路。如患儿从小常发上呼吸道感染,其扁桃体两侧较大,发烧时需使用退烧药、消炎药等,声音略有沙哑,其状态为痰气郁结在上焦,可在早饭前或早饭后吞服瓜蒂,催吐下泄,期间及时喝水、汤,即可治愈。
17.85万
73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