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科室相关科普
焦虑症胸口疼痛的情况会持续多久?医生详解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焦虑症也会胸口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像焦虑症、抑郁症这种精神疾病,严重的时候是会造成躯体症状的。就拿焦虑症导致的胸口疼痛来说,其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对胸部造成异常抑制、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协调性差等等。 那么,这种胸口疼痛会持续多久呢? 🕐事实上,当焦虑症引发胸口疼痛时,其持续时间并不是固定的、通常情况下,胸痛一般发作持续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这意味着,当感到因焦虑导致的胸口疼痛时,这种疼痛往往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然而,也有少数患者的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超过1天。这通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的长短以及个人的体质有关。 😫如果焦虑症的比较严重、患焦虑症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本身身体素质也比较差,胸痛可能会痛比较久。一般还会还伴随着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 建议有这种焦虑引发胸痛情况的病人,尽早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一般来说,如果焦虑症得到了治疗,这种胸痛也就会跟着得到缓解。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焦虑症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下面这些。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这些药物抗焦虑作用强,起效快。但是长期使用的话,容易出现依赖性和戒断反应。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对于存在心悸等心血管症状的患者,这些药物可以进行辅助治疗。 🌺选择性5-HT激动剂:如丁螺环酮等,这类药物起效虽然比较慢,但是没有明显的镇静、嗜睡及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而且没有依赖性,停药后也基本不会有戒断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就放到图片上了,大家可以去图片上看看。 好啦,今天的分享内容就是这样。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不妨转发起来,让更多人看到吧!💕
993
2024-06-26
盐酸美沙酮片多少钱一盒?价格大揭秘!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盐酸美沙酮片,在临床上我们常将其用于治疗慢性、中度至重度剧烈疼痛和剧烈咳嗽的病人,主要用于癌症病人的镇痛。盐酸美沙酮片的作用性质其实与吗啡类似,但作用时间长。那这个盐酸美沙酮片多少钱一盒呢?价格问题想必你们都想知道,看下去吧! 具体价格与购买渠道有关! 💰一般来说,社区医院的价格可能较为亲民,在50元左右;而在医院购买,价格则可能在200元左右。但如果你不小心在市面上购买,价格就可能飙升到几百甚至几千元。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如果需要这药,一定要去正规的社区医院或医院购买,既省钱又安全有效。而且它是个处方药,需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的。 医生的小建议: 🔸购买渠道要正规:购买盐酸美沙酮片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戒毒所,避免买到假药或高价药。 🔸了解药品信息:在购买前,最好了解一下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可以看图)等信息,确保自己或家人用药安全。 🔸遵医嘱用药:盐酸美沙酮片是一种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务必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注意药品保存:盐酸美沙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盐酸美沙酮片是一种特殊的药品,我们既要了解它的价格,更要了解它的用药知识和注意事项。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完记得点个关注!
320
2024-06-26
什么是抑郁症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数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症状甚至出现自残等危险想法,应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避免疾病加重诱发生命危险。 1、原因: 抑郁症与遗传、神经以及生化、神经内分泌等因素、社会环境、性格因素等有关,如果遇到重大应激事件严重打击和刺激,也可能会诱发抑郁症。此外,自身存在焦虑、强迫的人群,以及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人群,容易罹患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 2、症状: 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对生活中事情的兴趣也会降低,伴随爱哭、闷闷不乐、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对自己没有信心等不良症状。抑郁症不及时治疗会变得越来越严重,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自残的想法以及行为。 3、治疗: 病情早期的时候及时介入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恢复,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如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可以逐渐让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选择服用药物治疗,如盐酸氟西汀片、阿戈美拉汀片、度洛西汀胶囊等。 生活当中遇到重大应激事件,或者因为工作以及生活困难产生负面情绪,要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排解不良情绪。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4914
495
2024-06-26
焦虑症分为哪两大类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临床并没有焦虑症分为哪两大类的说法,其本身分型较多,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殊恐惧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 1、广泛性焦虑障碍: 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较多见于40岁之前,该疾病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显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通常能够认识到自己有过度、不恰当的担忧,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患者可能伴有小动作增多、不能静坐、搓手顿足或者自感战栗等症状,以及警觉性增高,对外界过于敏感、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干扰、难以入眠,情绪易激惹、易出现惊跳反应。 2、惊恐障碍: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且不可预测,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可伴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同时患者可能因过分恐惧而出现回避行为。 3、场所恐惧障碍: 患者所恐惧的对象是特定场所或处境。患者恐怖发作时常伴有显著自主神经症状,患者虽然知道自身情绪为过分或不合理,但仍然回避所害怕的场所和处境,使自身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功能受限。 4、社交焦虑障碍: 该疾病又称社交恐惧症,以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回避社交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 5、特殊恐惧障碍: 患者的恐惧或回避对象局限于特定物体、场景或活动,如高处、雷鸣、黑暗、昆虫、注射、飞行、电梯、密闭空间等,也可能害怕感染某种疾病,如艾滋病,患者可能对上述情景出现过分、不合理和持久的恐惧,同时为减少焦虑而采取回避行为,患者通常害怕的不是物体或情景本身,而是其相关后果,如恐惧高处是害怕摔伤,恐惧昆虫是害怕被咬伤。尽管患者愿意承认这些对象没什么可怕的,但并不能减少他们的恐惧。 6、分离性焦虑障碍: 一般起病于童年早期阶段,主要是与所依恋的人分别而产生的过度焦虑,焦虑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大大超出同龄儿童在分离场合的常见水平,并且使其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此外,还存在做噩梦和痛苦的躯体症状。 无论是何种焦虑症,都建议患者及时前往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可通过医生问诊、视诊和心理量表检查以明确病因,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阿普唑仑片等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1837
412
2024-06-26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考虑区别主要在于范围不同,相当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精神障碍包含精神病。精神障碍的特征为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1、精神障碍: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常见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导致大脑功能失调,从而出现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异常,是一类疾病的总称,通常包括精神病。同时精神障碍也包括与精神活动相关的疾病,如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进食障碍、老年痴呆、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病变。 2、精神病: 主要指出现精神性症状的一类疾病,可能出现典型幻觉妄想,以及运动兴奋性增强,通常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属于精神障碍中的一种。 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在内的多种疾病,两者表意相同,但是范围有所不同,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不能自行区分两种疾病,或者出现精神异常类相关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可以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诊断和治疗。
3724
175
2024-06-26
焦虑头疼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焦虑头疼可能是日常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也可能是患有焦虑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不适症状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1、日常精神压力过大: 如果平时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出现焦虑情绪,同时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无法保证充分的休息,进而诱发头疼现象,应及时调整生活状态,外出散心,缓解不良情绪。 2、焦虑症: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生活应激事件等因素有关,患者可有莫名其妙的焦虑、恐惧,严重时还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头痛、胸闷等不适,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并遵医嘱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治疗。 3、围绝经期综合征: 多见于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生理性衰退,体内激素水平分泌异常,患者可出现焦虑、易怒、睡眠障碍、月经失调等表现,同时可伴有头疼、头晕、心悸等,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一般无需干预,如果影响日常生活,可遵医嘱服用雌二醇屈螺酮片等药物调节。 4、神经衰弱: 病因尚不明确,与机体疾病、生活环境、情绪紧张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有失眠、多梦、头疼、易怒等不适症状,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可遵医嘱服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治疗。 出现此类情况的人群,可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完善性激素六项、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日常还需注意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减轻内心压力。
3986
141
2024-06-26
恐慌障碍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恐慌障碍一般是指恐惧症,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环境、物品等恐慌,常回避这些恐慌来源,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需要在医生帮助下诊治。 一、病因: 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分泌异常、脑功能异常、性格胆小内向,或后天遭遇过严重意外事件,比如车祸有关。 二、症状: 在进入到特定环境或看见特定物品时可以出现恐慌症状,然后会及时脱离恐惧环境、远离恐惧物品去改善。过程中可能会有躯体症状,比如尖叫、心悸、胸闷、胸痛、出汗、头晕、四肢发麻、身体颤抖、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妄想、幻觉、幻听等精神症状。 三、治疗: 1、心理治疗: 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脱敏治疗等,认知行为治疗一般是指专业心理医生通过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行为,正确看待恐惧的事物,以改变对其恐惧的心理。脱敏治疗是指将恐惧的事情与愉悦感联系在一起,然后逐渐克服恐惧。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有森田疗法、暴露疗法、松弛疗法、正念治疗等。 2、药物治疗: 医生主要看患者症状、病情来决定是否用药。如果患者有严重焦虑、紧张感受,经常有坐立不安、慌张感等,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比如盐酸丁螺环酮片等。如果因过度接触恐惧事物出现抑郁症状,也要考虑使用抗抑郁药物,比如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也可辅助使用安神补脑液、舒肝解郁胶囊、酸枣仁合剂等益心安神的药物治疗。 如果怀疑自己存在恐惧症,可以到医院精神科、心理科等根据个人症状、恐惧症相关测试量表,比如惊恐相关症状量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等明确诊断。
1658
192
2024-06-26
假性幻听和真性幻听的区别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假性幻听和真性幻听的区别主要在于听力来源不同、听力内容不同,以及感觉器官不同。建议可以由专业医生进行区分,明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避免延误治疗。 1、听力来源不同: 假性幻听听力来源并不存在于客观的事物上,可能这种来源主要是患者主观空间里边的一种声音,但是真性幻听相对来说感觉听力的来源是一种客观的事物,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获得。 2、听力内容不同: 可能假性幻听听到的一些表现比较模糊,是不生动的,在详细倾听之后可能也会觉得这种声音似有似无,但是真性幻听听到的声音是非常明确的,形象清晰并且鲜明,能够仔细地描述出一种声音特点。 3、感觉器官不同: 假性幻听可能感觉器官并没有任何的感觉,但是真性幻听相对来说,耳朵能够获得较明显的听力,相对来说也是清晰完整的。 不管是真性幻听还是假性幻听,若长期出现,尤其是持续性的幻听发生,考虑有可能出现了某些精神类的疾病,可以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以及完善头颅CT、听力检查、精神心理科量表测试等,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等。
3158
50
2024-06-26
孩子出现自闭症有11个前兆?真的假的?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在育儿路上,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有时候,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可能是孩子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前兆。自闭症是孩子比较常出现的一个心理疾病,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孩子出现自闭症有11个前兆是真的吗? 其实并没有孩子自闭症11个前兆这样的说法,但是孩子出现某些情况确实也可能是自闭症的信号,所以家长们还是需要多多关注孩子平时的状态。 ❓哪些信号可能提示孩子有自闭症? 🔹自闭症孩子可能有社交障碍:孩子可能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兴趣,不愿意与人建立联系,并且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语言沟通障碍:自闭症儿童可能在语言发育方面存在滞后,比如说说话晚、说难以听懂的言语、没有意义的语言等等,这一点家长朋友们很容易就能发现。 🔹孩子有重复刻板行为:可能表现出对特定物体或活动的过度迷恋,比如说孩子特别喜欢一个玩具并且有强烈的依赖,如果家长拿走孩子可能就会大哭大闹。 🔹兴趣狭窄:自闭症的儿童往往对事物的兴趣非常有限,可能只关注某些特定的主题而对其他事物缺乏兴趣,家长朋友们发现孩子痴迷一样事物就要引起重视。 但要注意的是,单单只有一项或者是两项上述症状,并不能彻底确诊自闭症。如果确实担心孩子或者是孩子真的有符合的内容,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明确诊断。 🌸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807
2024-06-26
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三大体征
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临床上并没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的三大体征的说法,但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表现为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或情感麻木等,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1、创伤再体验: 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比较常见、具特征性的症状,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无需刺激和相关引发物,即可再次出现体验创伤情境。表现为在意识中创伤性事件反复闯入,伴随痛苦记忆,被称为侵入性回忆或闪回,也可能会在睡眠时反复做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噩梦,或在面对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场景及人物时,产生严重的精神痛苦或生理应激反应。 2、警觉性增高: 患者自发地持续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可表现为高警觉性,对外界的人、事过度敏感,容易出现激惹或易怒、惊跳反应、坐立不安的情况,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及焦虑情绪,患者可出现心悸、出汗、头痛、躯体多处不适等症状。 3、回避或情感麻木: 患者发生创伤性事件后,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可能会采取持续主动回避的态度,以缓解痛苦,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回避的内容包括创伤性事件或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以及情景、人、对话等。患者可表现出对于创伤性事件的各个方面都没有记忆,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也会出现认知歪曲,表现为责备自己或他人,可表现出负性信念和预期。 4、其他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可伴发抑郁,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有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精神检查、创伤评估等明确诊断,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也可进行心理治疗,如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认知与行为治疗等。
3714
263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