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荣的科普
恶性胃癌早期能治好吗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通常所讲的胃癌往往是指中晚期的胃癌,此种胃癌的生存率非常低,现在主张对于胃肠道的肿瘤需要早期筛查、早期治疗。早期筛查就是针对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要常规进行胃肠道检查,早期发现胃肠道的肿瘤。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下的黏膜剥离术,也称为ESD技术,成功进行内镜下的完整切除,达到和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目的,相应的治愈率、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所以如果早期发现1例早癌就能够挽救1个家庭。早期胃癌可以治愈,主要是要及早的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超声胃镜判断肿瘤浸润的深度,如果是局限在黏膜层,可以通过内镜进行剥离术,进而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11.62万
363
2019-11-08
胆总管结石6毫米严重吗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胆总管结石无论大小,皆有可能在胆汁排泄过程将结石推到胆总管末端或乳头开口部位导致嵌顿此处,此部位嵌顿后会影响胆汁或胰液引流,出现胆管或胰管梗阻。胆管梗阻后病人会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细菌性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威胁病人生命。如胰管梗阻胰液引流不畅,胰管压力增高,病人可能会出现急性胰腺炎,包括轻、中、重症,重症胰腺炎死亡率可达15%。因此胆总管结石无论大小,皆应该及早通过各种方法将结石取出。目前在国际上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是ERCP取石术,简单的说即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经过乳头开口逆行插管,将乳头进行电切,然后应用网篮将胆总管结石取出,该技术其成功率在98%以上。
11.37万
86
2019-11-0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的方法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并发症,也是致死性并发症。首次出血死亡率可达30%-70%,再次出血死亡率依然可达50%,在临床上其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治疗方法首选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及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主要是在胃镜下通过注射针将一种组织粘合剂快速注射到胃底曲张静脉中,此组织胶遇血20秒迅速固化阻塞血管,使出血停止,另外可达到消除胃底曲张静脉作用。对食管静脉曲张,首选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即在胃镜下通过结扎器将曲张静脉吸引,然后释放皮圈,将曲张静脉结扎成一个静脉球,静脉球慢慢缺血、坏死、脱落、最后结疤,达到消除曲张静脉目的。
8.87万
421
2019-11-08
梗阻性黄疸的最佳治疗方法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梗阻性黄疸主要指肝外梗阻性黄疸,由于胆总管结石或肿瘤造成胆管狭窄梗阻,导致胆汁未能从胆管流入肠道,使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病人在临床上出现眼黄、皮肤发黄、尿黄、大便发白甚至皮肤瘙痒等症状。 诊断首先进行肝功能检测,可看到血中胆红素尤其直接胆红素、胆管酶,甚至转氨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给病人做肝胆胰脾B超、CT或磁共振明确梗阻原因及梗阻部位。如明确梗阻原因后,可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不同治疗。如胆总管结石造成梗阻性黄疸,可选择ERCP内镜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解除梗阻后黄疸会消退,病人即治愈。如胆管肿瘤造成的黄疸,可通过ERCP下胆道支架植入通畅胆道引流胆汁,达到减轻黄疸目的,也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通畅胆汁引流。
13.33万
402
2019-11-08
肚子疼想吐是怎么回事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肚子疼想吐是指腹痛、恶心,甚至呕吐,此种情况常见于多种病因引起。主要是考虑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胃部的疾病,急性胃炎、胃溃疡、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病都可能会造成腹痛、呕吐。所以只要出现腹痛、呕吐的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同时结合是否有发烧、腹泻或者有眼睛皮肤的发黄,进行B超或者CT、胃镜、肠镜包括血液学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再进行病因的治疗,比如胃炎或者溃疡,可以服用抑酸剂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除了消炎以外,必要时可能要通过外科手术干预;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也要住院治疗,通过内科保守或者外科手术达到治疗的目的,关键是要明确腹痛、呕吐的病因。
12.45万
61
2019-11-08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怎么回事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及胆囊管。这些部位皆可发生结石,结石发生在胆囊称胆囊结石,发生在肝内胆管称肝内胆管结石,发生在胆总管称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原发结石即始发部位在胆总管,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指原发部位不在胆总管,而由胆囊结石在排泄过程中进入胆总管。只要是胆总管结石则需进行处理,其可引起梗阻造成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或急性胰腺炎,甚至出现危及生命情况。目前针对胆总管结石治疗,首选内镜取石即ERCP技术,此技术通过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经过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进行乳头括约肌的一个切开网篮取石,此技术成功率达98%,可使大部分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之苦。
7.95万
435
2019-11-08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黄疸主要指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过肉眼可看到此类病人巩膜、皮肤发黄,甚至病人小便也较黄。此黄疸鉴别诊断主要与吃一些含胡萝卜素增多食物引起皮肤发黄病人。二者区别如下: 1、进食含胡萝卜素食物,如南瓜、柑橘吃的较多,此类病人虽然皮肤发黄,但巩膜未黄; 2、发黄部位主要以鼻尖、手掌明显,病人查血时,但肝功能中的胆红素完全正常; 3、询问病史,近期吃过较多南瓜,即颜色带黄色,含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 病理性黄疸巩膜发黄,另外通过血液检查胆红素指标检测可增高,对此情况,建议病人完善肝胆胰脾CT、B超、磁共振帮助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病因进行不同治疗。
9.40万
308
2019-11-08
肚脐左下方疼是什么原因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肚脐的左下方是指左下腹部,左下腹部的脏器包括肠道、输尿管以及血管,所以左下腹疼痛需要明确具体的性质,是否伴有一些其它表现,其原因如下: 1、如果患者出现左下腹的剧烈疼痛,同时伴有腰曲或者大腿部的放射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血尿,首先要考虑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建议进行输尿管的B超或者是腹部平片。如果发现结石以后,可以进行体外碎石或者是手术治疗; 2、如果是左下腹疼痛伴有腹泻,首先要考虑是肠道疾病,可以进行大便的培养、血液学检查或者是结肠镜检查明确是否有结肠炎症、溃疡或者是肿瘤,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对于比较特殊的血管缺血,如果老年人群血管缺血,也会出现左下腹的疼痛,假如再有便血可以证实诊断; 4、对于年轻人群的腹痛病因并不明确,可以通过腹部的CT检查明确是否有肠管、血运或者血管的炎症,主要是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才能相应的治疗。
10.20万
89
2019-11-08
胆总管结石典型的症状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胆总管结石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结石在胆管的梗阻程度,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绞痛,病人可出现畏寒、发热,眼睛、皮肤发黄。 当结石梗阻程度轻时,病人症状可轻微或无症状,有人可能在查体过程中发现肝功胆红素、转氨酶、转肽酶轻度增高,此确诊需进行腹部B超、CT或磁共振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无论有无临床表现,皆需进行取石治疗。目前常用胆总管结石取石方法主要是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即经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将结石取出后通过肠道排出。 胆总管结石除上讲述的典型表现外,另外一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仅在查体过程中发现胆管有结石,做B超、CT或磁共振、或查肝功时发现转氨酶、转肽酶或胆红素增高,一旦确诊胆总管结石,无论病人有无症状皆需进行取石治疗,如不取石,结石嵌顿后可造成病人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或急性重症胰腺炎,威胁病人生命。
9.98万
230
2019-11-08
胆总管结石可以根治吗
吴承荣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多种方法将其取出,目前最常用取石方法即ERCP取石术,部分病人可通过此外科手术达到取石目的。ERCP取石术是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该技术简单、微创、效果好、病人痛苦小、花费低、住院时间短。但胆总管结石取净后,由于有多种成分溶解在胆汁中,病人可能存在一些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溶解度问题,导致病人在胆汁排泄过程中,有些固体成分溶解度下降,析出结晶可出现胆总管再发结石。因此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后,应该每半年左右进行腹部B超、CT或磁共振检查,及早发现是否有结石复发,对于复发的结石应及早通过内镜方法取出,避免结石嵌顿后引起胆管化脓性炎症或胰腺炎,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8.91万
299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