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糖尿病专科科室相关科普
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哪个效果好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在临床上一般无法明显指出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哪个效果好,二者的功效与适用人群基本相似,无法比较,患者需要前往内分泌科咨询医生。 这两种药实际成分一致,只是工艺不同,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降糖类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促进全身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减少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抑制或延缓胃肠排空速度,减轻患者食欲,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有利于减轻体重,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这俩种药物均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型患者。其中二甲双胍缓释片需整片吞服,不可掰开、碾碎或咀嚼,以确保药物在胃肠道内的缓慢释放。而二甲双胍片则不受此限制,患者可根据需要调整服用方式。 由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以及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因此无法准确指出哪个药物更好些。建议由专业医生结合自身体质、疾病进展、年龄等方面,选择适宜的药物。 此外,由于二甲双胍片容易有胃肠道反应,一般建议患者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且需要多次服用以维持疗效,二甲双胍缓释片建议晚餐后给药。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严重感染者等人群,一般需要禁止用药。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多休息,不建议摄入较多糖果、蛋糕等糖分高的食物。
695
2024-06-18
血脂高少吃肉就可以了吗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脂高的患者不只是少吃肉就可以了,血脂高通常与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服用药物、大量抽烟,以及高脂血症有关,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可通过适度锻炼、调整饮食习惯或遵医嘱服用降脂类药物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应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1、缺乏运动: 运动过少的人群,其身体代谢速度较慢,体内脂肪可能会多些,引起上述情况,此时需要适当进行散步、跳绳、打羽毛球等运动,单纯少吃肉无法改善症状。 2、不良饮食习惯: 进食过多烧烤、汉堡等脂肪高的食物,也可以引发此类现象,这时不仅要少吃肥肉,还要减少蛋糕、饼干、糖果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 3、服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等药物,进入体内后容易干扰血脂代谢,从而会出现这种症状,停止服药后会逐渐缓解,与是否少吃肉没有直接关联。 4、大量抽烟: 长时间大量吸烟,可能容易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继而会导致血脂升高,建议停止吸烟。 5、高脂血症: 考虑为遗传、环境因素等情况导致的,发病时会引起血脂明显升高,有时还会伴随角膜弓、黄色瘤等现象,应按照医生建议服用洛伐他汀胶囊、辛伐他汀片等药物,同时还需要少吃肉,控制总热量摄入。 建议此类患者在生活中采用低油、低盐、低糖的烹饪方式,选择橙子、黄瓜、西红柿等低热量、清淡的食物。
787
2024-06-18
糖尿病患者能吃黄杏吗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患者一般能吃黄杏,适当吃不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不用过于担心。如果自身对这种水果过敏,通常不能吃,具体可以前往内分泌科咨询专业医生。 黄杏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群、维生素C、钾离子、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的糖分不是很高,并非此病患者的禁食食物,若自身并不存在过敏的情况,通常能适当吃这种水果,从而为身体提供营养元素,其味道清甜可口,还有助于改善食欲。 但如果糖尿病患者对这种水果过敏,一般不能吃,以免引起皮肤丘疹、红斑、胸闷、气促、呼吸不畅等过敏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过敏性休克。 黄杏中的酸性物质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产生刺激,引发不适。因此,在食用黄杏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引起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在食用黄杏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日常还需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573
2024-06-18
医生不使用达格列净的原因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医生不使用达格列净的原因通常包括经济因素、疗效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风险、特殊人群用药限制,具体需要前往内分泌科咨询医生。 1、经济因素: 此药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其价格相对较高。在一些医疗资源有限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患者可能无法承担长期使用达格列净的经济负担,所以医生不会选择使用达格列净。 2、疗效个体差异: 尽管达格列净在总体上显示出良好的降糖效果,但不同患者之间的疗效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对达格列净的降糖效果不够敏感,或者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此时医生也可能不会建议患者使用此药。 3、药物相互作用: 该种药品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例如,当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合用时,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此时一般也不会建议患者使用达格列净。 4、副作用风险: 本药物在促进尿糖排泄的同时,因为尿糖浓度的增加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此时也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此外,达格列净还可能引起低血压,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这些副作用的存在使得医生在权衡利弊时,可能会选择其他降糖药物。 5、特殊人群用药限制: 达格列净在某些特殊人群中具有明确的用药限制,例如,重度肾损害、终末期肾病或需要透析的患者禁用;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与哺乳期的妇女、18岁以下的青少年等也不推荐使用。 具体降糖药物的选择还是要到内分泌科咨询,遵循医生建议,同时做好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
998
2024-06-18
糖尿病需要监测血脂吗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监测血脂,罹患这种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护理或口服降糖类药物等方式改善病情。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常常导致血脂代谢异常,一般会表现为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 血脂异常不仅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加速此种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此时一般会促进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同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因此,罹患此病的患者通常需要按时监测血脂,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脂代谢状况,从而评估治疗效果。如果血脂水平得到控制,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如果血脂水平仍然异常,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该病患者也可以配合医生按时检测血压、血糖等检测指标,在生活中需要多休息,少进食糖果、点心、蛋糕等糖分高的食物,听从医生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瑞格列奈片等药物治疗。
1145
2024-06-18
四种降糖药可以一起吃吗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多数情况下,不建议将四种降糖药一起吃,以免用药不当危害自身健康。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降糖药物可分为胰岛素、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包括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用药后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原输出,会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临床经验证明,单一降糖药物可能难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得到医生许可后一般可以联合用药,一般会选择两种或三种降糖药联合使用。 但若盲目将四种降糖类药物放在一起吃,可能会因为用量过大,导致药效明显叠加,使得血糖大幅度下降,出现头晕、出冷汗、没力气等低血糖现象,严重时还会引起休克,此时还可能会加重肝肾代谢负担,损害肝脏、肾脏。因此,一般不能将四种降糖药放在一起吃。 不同的降糖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病程、并发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例如,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以听从医生指导选择双胍类药物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 在联合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调整用药方案。
1483
2024-06-18
糖尿病人可以吃烤土豆吗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通常可以吃烤土豆,建议合理控制进食量。确诊糖尿病的人群建议前往内分泌科就诊、治疗。 土豆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少量糖分,这些碳水化合物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影响血糖水平。但是这种食物不是糖尿病禁食食物,若自身不对其过敏,一般可以适当吃,同时搭配其他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等食物,可以有效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合理进食一般不会导致体内血糖发生大幅度波动,相反,还可以为自身提供营养、能量。 但如果该类人群对上述食物过敏,通常不可以吃,防止进食后引发皮肤瘙痒、丘疹、气促、胸闷、呼吸不畅等过敏现象。 糖尿病考虑为大量摄入高糖食物、遗传等情况导致,发病时会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日常应注意保持健康饮食,选择煮、蒸等低油、低盐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煎炒等高热量、高脂肪的烹饪方式,必要时,也可以按照医生建议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瑞格列奈片等药物治疗。
1089
2024-06-18
10克糖升高多少血糖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10克糖可能导致的血糖升高程度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对糖的代谢能力,合理控制糖的摄入量,是保持血糖健康的关键。如有疑虑或需要更专业的建议,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糖进入人体后会被迅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被吸收到血液中,血糖水平随之上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然而,不同人对糖的代谢能力不同,因此相同量的糖对每个人的血糖影响可能有所差异。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10克糖会导致血糖水平有所上升,但通常不会超过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以下),是因为身体能够迅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应对血糖上升。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胰岛素敏感性较低的人来说,10克糖可能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主要是因为身体可能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的作用受到阻碍,但具体数值无法明确。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控自己的饮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摄入的糖分量。 建议平时尽量选择低糖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减少糖分的摄入。另外,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糖的利用,有助于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对于糖尿病患者或关注血糖健康的人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调整饮食计划。
619
2024-06-18
高甲是什么病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高甲通常指甲状腺素偏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也可能是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等情况导致,具体建议就医咨询医生。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是导致甲状腺素偏高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导致身体代谢加快,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时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2、甲状腺炎: 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素偏高,炎症导致甲状腺组织受损,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进入血液,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时医生会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炎药物或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患者体内存在对甲状腺素的抵抗,导致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症状,建议就医采取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并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突眼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131等方法治疗。 5、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是指甲状腺内存在多个结节,其中部分结节具有自主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导致甲状腺素偏高,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结节等症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 甲状腺素偏高并非独立疾病,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甲状腺素水平,缓解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诊断和治疗。
674
2024-06-18
甲炎是什么引起的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炎一般是指甲状腺炎,是一种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疾病,通常由于遗传、饮食不当、环境异常、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因素引起,建议积极到内分泌科就诊处理。 1、遗传: 基因变异或遗传缺陷,可能增加个体患病风险,比如家族中存在甲状腺炎病史的人,子代患病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建议考虑定期评估甲状腺功能。 2、饮食不当: 比如长期进食无碘盐或者进食过多高碘食物,由于机体碘元素的缺乏或过量,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而诱发炎症,建议及时调整饮食,合理控制碘元素的摄入。 3、环境异常: 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某些特殊化学物质等情况下,可能增加甲状腺受损的风险,进而诱发病情。对此建议及时调整生活环境,避免病情加重。 4、感染: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可能引发甲状腺部位的感染,出现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此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药物,比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自身免疫因素: 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时,可能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视为外来入侵物进而发起攻击,自身免疫反应会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如桥本甲状腺炎。如果此类患者缺乏甲状腺激素,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一般需要通过合理饮食、积极检查以及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等进行预防,如果已经出现甲状腺炎,建议积极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以及针对性治疗。
1185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