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冠心病可以吃海鲜吗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冠心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鲜,海鲜中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对于某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如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海鲜。在食用时要注意选择新鲜、卫生的产品,控制食用量,并结合其他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修复组织损伤以及增强免疫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海鲜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冠心病患者有益。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海鲜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例如虾、蟹等海鲜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锌等矿物质,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钙是维持心肌收缩和舒张的重要元素,镁可以调节心脏的节律,锌则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和代谢。同时海鲜中还含有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于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冠心病患者在食用海鲜时需要注意要选择新鲜、卫生的海鲜产品,避免食用变质或受污染的海鲜,以免引起食物中毒或感染性疾病。其次要控制食用量,避免过量摄入。虽然海鲜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和嘌呤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同时也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对冠心病患者不利。
冠心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1、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加重冠心病病情。可选择橄榄油、玉米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适量用于烹饪。
2、控制盐的摄入:
过量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咸菜、腌肉、火腿等。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便秘,对冠心病患者有益,如芹菜、菠菜、苹果、燕麦等都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992
心脏换瓣膜后怎么调养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心脏换瓣膜手术后恰当的调养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需从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及生活规律等多方面入手。
1、合理饮食:
心脏换瓣膜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原则。初期可选择软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需控制盐分、油脂及糖分的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按时服药:
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及其他必要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复查,以监测心脏功能和瓣膜工作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4、保持情绪稳定:
心脏换瓣膜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身体挑战,因此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5、生活规律:
术后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心脏疾病的因素。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心脏换瓣膜后通过全面的调养措施,患者能够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563
主动脉夹层ct影像学表现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急性主动脉疾病,CT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主动脉夹层的CT影像学表现包括主动脉形态改变、真假腔分离、多层主动脉壁、主动脉管腔狭窄或扩张等,共同构成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影像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主动脉形态改变:
主动脉夹层在CT影像上最直观的表现是主动脉的形态发生改变,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涌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壁间血肿,导致主动脉管腔增粗,且平扫时密度不均匀。内膜钙化也可见,且钙化的内膜可能向中央或外围移位,有助于区分主动脉夹层和单纯的主动脉瘤。
2、真假腔分离:
主动脉夹层在CT影像上最典型的表现是真假腔的分离,撕裂的内膜在CT影像上呈现为极薄且呈低密度线的垂直片,将主动脉分为真腔和假腔。真腔通常较小,而假腔较大,且假腔内常存在新鲜的血栓,表现为密度增高影,表现是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重要依据。
3、多层主动脉壁: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壁在CT影像上并非完整的一层,而是分为两层或多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涌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将主动脉壁撑开,形成多层结构,在CT影像上清晰可见,有助于确诊主动脉夹层。
4、主动脉管腔狭窄或扩张:
主动脉夹层还可能导致主动脉管腔的狭窄或扩张,是由于壁间血肿的形成和真假腔的分离,使得主动脉管腔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在CT影像上,可以观察到主动脉管腔的狭窄或扩张部分,以及与之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在发现这些影像学表现时,应尽早进行专科就诊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心率等内科治疗,病情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如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传统开胸手术等,以修复受损血管,防止夹层破裂,挽救患者生命,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综合评估确定。
1256
动脉是什么颜色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动脉壁较厚,具有较强的弹性,以适应心脏收 缩时血液的压力变化。动脉的颜色可以从动脉内部颜色、动脉外观颜色、特殊情况下的动脉颜色变化等方面进行判断。
1、动脉内部颜色:
动脉内部的颜色主要是鲜红色,这是因为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在血液流经肺部肺泡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与来自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合,变成氧合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鲜红色。
2、动脉外观颜色:
虽然动脉内部是鲜红色的,但由于动脉血管外部被一种白色的结缔组织包围环绕,且动脉壁较厚,不能反应出其内动脉血的颜色,所以从外观上看,动脉通常呈现为白色。
3、特殊情况下的动脉颜色变化: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身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时动脉血中的氧含量可能略有下降,但颜色仍保持鲜红,只是色泽可能稍暗。
贫血:当出现贫血时,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动脉血的红色可能会变淡。轻度贫血时颜色变化不太明显,但随着贫血程度加重,血液颜色会逐渐变得苍白。
心肺疾病:患有心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会影响氧气的摄取和输送,导致动脉血的氧合不足,血液颜色可由鲜红变为暗红。
某些中毒情况,如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动脉血呈现樱桃红色,这是一种异常的颜色改变,提示严重的中毒状况。
789
年轻人有时心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年轻人有时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心肌炎、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等。
1、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时,心肺耗氧量显著增加,如果心肺功能未能及时适应这一变化,就可能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导致胸闷气短。
2、情绪激动:
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恐惧等,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呼吸异常,表现为胸闷气短。
3、心肌炎: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炎症性病变,可由病毒、细菌 等感染引起。心肌炎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进而引起胸闷气短。除了胸闷气短外,还可能伴有乏力、胸痛、心悸等症状。
4、支气管哮喘:
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气道黏膜水肿等原因导致气道狭窄,通气不畅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时,肺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胸闷气短。除了胸闷气短外,还可能伴有乏力、水肿、心悸等症状。
6、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胸闷气短。
年轻人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胸闷气短的重要措施。
1361
动脉斑块诊断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
1、临床表现:
动脉斑块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相应器官供血不足的表现。例如,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头晕、视力模糊、一过性黑曚等;冠状动脉斑块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下肢动脉斑块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等。还要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等,来判断动脉斑块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这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检测颈动脉、四肢动脉等部位的斑块。超声能够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回声强度等特征,还可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流情况。优点是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可重复性好。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CTA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的形态和斑块的位置、大小,对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也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该检查需要使用造影剂,可能存在过敏风险,且辐射剂量相对较高。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无需使用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情况,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但检查时间较长,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是诊断动脉斑块的金标准,可以准确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形态。但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通常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时使用。
3、实验室检查:
血脂检查: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血脂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患动脉斑块的风险。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血糖检查: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检测血糖水平有助于诊断动脉斑块。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对于有动脉斑块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动脉斑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以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589
心脏骤停需要做手术吗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心脏骤停在急性期主要是通过心肺复苏等非手术手段进行抢救的,而是否需要手术则取决于引起心脏骤停的具体病因。如果病因需要手术去除,在病情稳定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心脏骤停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的收缩和泵血功能,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当心脏骤停发生时,首要的任务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身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争取恢复心脏的自主跳动。
在一些情况下,心脏骤停可能是由可逆的原因引起的,例如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药物过量、严重的缺氧等。对于这些情况,及时纠正病因可能不需要进行手术。通过药物治疗、调整电解质水平、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等方法,有可能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心脏骤停可能是由于严重的心脏疾病引起的,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对于这些患者,在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心脏骤停是由冠心病、心肌梗死导致的,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这些手术可以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降低再次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心脏搭桥手术。
对于一些因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脏骤停,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纠正心脏的结构问题。对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权衡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至关重要,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等。
675
心脏病需要做手术吗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心脏病是否需要做手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主要取决于心脏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心脏病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肌梗死等。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其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心脏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得到有效控制,而不一定需要手术。例如,轻度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在早期通过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控制饮食中盐的摄入、适度运动和减轻体重等措施,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心脏功能。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不一定需要手术干预。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脏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比如冠心病患者,如果冠状动脉狭窄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频繁发作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心脏瓣膜病患者,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严重影响心脏功能时,可能需要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根据不同的畸形类型,可能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矫正,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心肌病患者在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可能需要考虑心脏移植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需要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等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心肺功能等。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谨慎考虑手术的必要性,或者选择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
1219
心脏变大了是什么病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心脏变大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表现之一,具体病因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1、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为了克服增高的外周阻力而加强收缩,久而久之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使心脏整体变大。尤其是左心室,由于承受的压力最大,最容易发生肥厚和扩张。早期可能仅有血压升高及心悸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2、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长期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细胞死亡和心肌重构,心脏逐渐变大。心肌梗死发生后,坏死的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脏扩大。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心脏扩大后,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水肿、呼吸困难、乏力等。
3、扩张型心肌病: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病理改变主要为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坏死及纤维化,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还可伴有心律失常、栓塞等并发症。心脏听诊可闻及心音减弱,可出现奔马律。
4、瓣膜性心脏病:
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由于瓣膜反流,心脏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要承受额外的容量负荷,长期作用下可导致心脏扩大。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例,左心室在舒张期不仅要接受来自左心房的血液,还要接受从主动脉反流回来的血液,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逐渐引起左心室扩大。患者可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的瓣膜病变症状会有所差异。心脏听诊可闻及相应瓣膜的杂音。
如果发现心脏变大,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控制饮食,预防感染等,以减轻心脏负担。
736
心率过快需要手术吗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心率过快是否需要手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心率过快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安静心率一般在每分钟60到100次,心率超过每分钟100次,就被认为是心率过快。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焦虑、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因素,都可能使心率暂时加快。在这些情况下,只要去除诱发因素,心率往往能够恢复正常。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心率过快。对于这些由非心脏本身疾病引起的心率过快,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而不是进行手术。
但是,如果心率过快是由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且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会突然出现心率加快,对于频繁发作、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这种手术是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送入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的电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
心房颤动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率过快且不规律。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存在较高的中风风险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左心耳封堵术等,以降低中风的风险。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能是必要的,这些手术可以帮助改善心脏功能,预防猝死。
需要注意,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年龄较大、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手术风险可能较高。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治疗效果、手术风险等因素。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