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晖医生主页
网站导航
已实名认证

执业证编号 1103******1990

百强名医
孙朝晖
  • 主任医师
  • 眼科
  • 昨日浏览
  • 总浏览
  • 杭州市眼科第1
  • |
  • 全国眼科第5
专业擅长 各年龄的斜视,弱视,屈光不正;其它小儿眼科疾病,尤其擅长斜视手术,对麻痹性斜视和特殊类型旋转性斜视手术治疗有独到之处。
医生简介 孙朝晖,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各年龄的斜视,弱视,屈光不正;其它小儿眼科疾病,尤其擅长斜视手术,对麻痹性斜视和特殊类型旋转性斜视手术治疗有独到之处。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成员,中华眼耳鼻喉杂志常务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30年三甲医院临床工作经验,担任医科大学教授10余年。
患者好评
更多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青光眼
2023-04-08
视力有些模糊,到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青光眼,孙医生建议我采取手术治疗,现在已经做好了手术,术后恢复得不错,孙医生真的是救命恩人啊。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干眼症
2023-04-03
因为办公总是要盯着电脑,所以眼睛总是觉得不舒服,去医院检查说是干眼症,孙医生给我开了眼药水缓解,使用药物后情况好转,症状消失,感谢孙医生。

孙朝晖的科普

更多

弱视的治疗

早期的筛查对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早期可以去除引起弱视的病因,并且可以对弱视进行干预及治疗。首先需要矫正屈光不正,并且建议首次复诊为配镜后1月,以后3-6月随访一次。并且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单独治疗屈光不正可以提高未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儿童的视力。所以对于初次来治疗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实行单独治疗屈光不正,对于没有效果的孩子再进行遮盖治疗。因为遮盖治疗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比较痛苦。美国眼科学会眼科临床指南中,0-3岁婴幼儿屈光矫正建议。遮盖治疗全天遮盖的话,是用于没有双眼融合功能的孩子,但是必须要复查频繁。2岁的话2周复查一次,3岁的话3周复查一次,4岁的话就4周复查一次。遮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是遮盖性弱视是可逆的;其次,要注意斜视以及复视的问题;然后就是要注意眼贴对皮肤的刺激,如果有刺激的话,可以考虑将眼贴剪小一点。我们还发现,在较年长和十多岁的儿童中,遮盖也是有效的,特别是以前没有进行过治疗的病人。压抑疗法压抑疗法比较适合轻中度的弱视,隐性眼球震颤,遮盖依从性差或失败以及维持治疗的患者。
4447 138
2022-12-30

弱视复发预防

1、如果坚持进行合理的治疗,弱视儿童一般能够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视力2、但是单眼斜视、屈光参差等造成弱视的因素仍然存在时,弱视可能复发。3、患有弱视的儿童需要持续的监查,约四分之一成功治疗的弱视儿童在停止治疗的第一年内复发。所以遮盖要逐渐放开,戴镜要满12岁。正在探索中的一些治疗方法正在探索中的一些治疗方法有感知学习、双眼分视训练、单眼游戏、设计有立体视的游戏,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有希望的是分视训练。这些训练由于比较枯燥,主要运用于成人病人。这些治疗是有效的,但是与遮盖效果相比效果有争议。预测训练效果最有意义的是治疗开始时的视力。这些都是一种目前还在探索中的治疗方法。1、未考虑年龄与视力发育的关系,单纯凭借0.9或1.0为标准进行弱视的诊断,是目前弱视误诊的的最主要因素。2、未考虑儿童视力检测的学习曲线,首次检测视力及屈光状态即诊断弱视也是误诊的常见因素。3、未见弱视的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弱视也是常见的误诊。4、还有遗传性眼底病早期、细微的黄斑及视神经异常、以及癔症。总结,弱视一般是单眼发病。诊断需要找出相应的引起弱视的病因,排除眼底以及其他视路疾病。治疗需要去除引起弱视的病因,规范化的抑制健眼。
3772 221
2022-12-30

弱视治疗及其新进展

一弱视治疗的基本理念弱视作为神经发育性视觉障碍,起源于视力发育阶段不正常的视觉信息输入,属于双眼视功能障碍。针对弱视应该∶1.早筛查早诊断∶学龄期儿童弱视发病率为1-5%。2.尽可能矫正/消除弱视病因。3.尽早干预治疗∶随着年龄增加,神经系统可塑性下降,弱视治疗的效果也随之下降;但对于青少年以及成人初诊弱视,治疗是必要的且有效的。4.依从性∶ 依从性是决定弱视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二弱视治疗的经典方法(一)光学矫正1.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0-17岁患者而言是首选治疗方法。2.73%3-7岁儿童可在光学矫正一年后视力达到0.8;基线视力越好,治疗效果越佳。3.对青少年及成人弱视患者而言,单纯光学矫正仍有治疗效果∶icVEP结果提示光学矫正可通过大细胞通路重塑视通路。(二)遮盖/压抑治疗遮盖治疗∶1.重度弱视:遮盖6h/天与全天遮盖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性。2.中度弱视:遮盖2h/天与6h/天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性。3.前期光学矫正+遮盖治疗后残余弱视改善不佳者可考虑提高遮盖时间。(即初期治疗可先进行短暂时间遮盖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再提高遮盖时间。)阿托品压抑治疗∶1.阿托品压抑治疗可代替遮盖成为一线治疗方案,二者对弱视的治疗在 10年的随访期内同样有效,没有显著差异。2.阿托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小、依从性更高,但副作用较多。与远期治疗效果回退相关的主要风险因素有:1.双眼屈光参差程度较大/不断进展的双眼屈光参差。2.旁中心注视。3.依从性差。三弱视治疗的新进展(一)药物治疗现有药物:1.左旋多巴∶Meta分析结果提示左旋多巴对弱视治疗是有效果的。7-12岁人群研究结果提示多巴胺+2h遮盖效果未优于单纯遮盖。多巴胺治疗效果与使用剂量及治疗周期呈正相关。2.胞磷胆碱∶争议较多,目前发表文献未有随访期>6M。潜在新药:1.氟西汀∶提高成人神经系统突触可塑性以促进视功能恢复。临床II期RCT研究证实与遮盖联合可显著提高弱视患者(10-40岁)视力(LogMAR,2.4行)。2.氯胺酮∶可提高成年大鼠动物模型的视皮层神经系统可塑性。机制∶下调视皮层中表达小清蛋白的抑制性神经元对于神经调节素-1的表达。(二)经颅磁刺激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理论在大脑皮层产生电磁场,重复电磁刺激可重塑中枢神经系统,具体表现为突触连接的增加,被抑制感觉、运功、认知功能的再激活。受限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γ-氨基丁酸为代表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增加,是神经系统可塑性下降的体现。因此,经颅磁刺激虽被证实可用于成人弱视治疗,但其治疗效果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三)双眼分视治疗设计背景∶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常用的单眼疗法均旨在重塑弱视眼视路而忽略了作为原发因素的不良双眼交互作用,这有可能是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回退或不能达到视力完全康复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双眼同视功能不良有可能是治疗成人单眼弱视的关键因素。设计原理:分视技术是通过安装于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的特殊游戏或视频软件,配合特制眼镜,在双眼分别呈现不同的图像:弱视眼呈现高对比度图片,非弱视眼呈现低对比度图片;借以保证双眼在视皮层输入相同的视觉信号,以免单眼抑制。案例:迷宫游戏健眼主要看到背景,刺激性信息通过弱视眼看到,以此达到双眼同时治疗。AAO文献评估:结果显示双眼分视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立体视,但没有充分证据证实双眼分视治疗方法是优于传统单眼治疗,双眼分视治疗的趣味性和依从性更好。(四)知觉学习知觉学习是利用大脑视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特定的、持续的视觉刺激和视觉学习,激活视觉信号通路,从而矫治和改善大脑视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力。提高的是双眼的视功能,而非仅仅弱视眼。1.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知觉学习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减少拥挤现象,但均基于小样本、低随访周期实验设计。2.目前尚无RCT研究将知觉学习与经典弱视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3.缺点∶特异性过高∶对特定的视觉刺激进行训练对视力提高促进不佳。训练任务枯燥无趣、重复性高。(五)新趋势:液晶显示眼镜以30s的速度在透明与不透镜片间切换,其本质是一种间歇性的遮盖疗法。设计原理:在弱视治疗的最初400h里,遮盖总时长与治疗效果呈显著的正线性剂量效应相关性;间断遮盖与连续遮盖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性。缺点:弱视眼透光率相对差。
3752 248
2022-12-30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孙朝晖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孙朝晖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