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建议常规进行疫苗预防疾病。但是药三分毒,对于免疫机制紊乱的疾病,如狼疮和ITP等,该如何选择疫苗呢?本文进行科普介绍。
是药三分毒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供的数据,注射辉瑞COVID-19疫苗后出现20例ITP患者,其中17例注射疫苗前无血小板减少[1]。这20例患者在接种疫苗后1至23天(中位数5天)发病,表现为瘀斑或粘膜出血(牙龈,阴道,鼻出血),发病时血小板多数为10×10^9/L以下(1-36×109/L;中位数2×109/L)。
利大于弊
尽管有日本研究认为注射灭活疫苗后并不增加ITP发病,但ITP发病中疫苗接种后约占1%。根据被美国血液病学会推荐的,发表于《blood》杂志的法国多中心的研究,接受COVID-19疫苗有可能降低血小板,但获益大于风险,即使血小板降低,经治疗后可控。接种疫苗获益大于风险结论,亦适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和其他疫苗,如SLE等。
用药和疫苗
激素可降低疫苗效果。但儿童每天泼尼松剂量小于1mg/kg或小于40mg/天的患者,注射灭活或减毒疫苗有效。
≥2mg/kg或超过10kg的儿童,且用药超过2周,打疫苗无效。
用激素期间尽量不要用活疫苗,除非无严重的免疫缺陷,用激素小于14天,每天<20mg泼尼松或同等剂量或每天<2mg/kg体重的幼儿,短效激素长期隔日小剂量应用,或维持生理剂量(替代疗法),或局部应用激素。
应用CD20单抗、TNF-α抑制剂、甲氨蝶呤等患者,尽量免疫恢复后再用疫苗效果好,否则无效。甚至应用CD20单抗1年后用疫苗效果亦未完全恢复。伊布替尼等亦会降低疫苗效果,但具体数据研究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