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血小板减少免疫紊乱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杨晓阳血液科主任医师
海口市人民医院三甲
咨询

  上医治未病,建议常规进行疫苗预防疾病。但是药三分毒,对于免疫机制紊乱的疾病,如狼疮和ITP等,该如何选择疫苗呢?本文进行科普介绍。
  是药三分毒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供的数据,注射辉瑞COVID-19疫苗后出现20例ITP患者,其中17例注射疫苗前无血小板减少[1]。这20例患者在接种疫苗后1至23天(中位数5天)发病,表现为瘀斑或粘膜出血(牙龈,阴道,鼻出血),发病时血小板多数为10×10^9/L以下(1-36×109/L;中位数2×109/L)。
  利大于弊
  尽管有日本研究认为注射灭活疫苗后并不增加ITP发病,但ITP发病中疫苗接种后约占1%。根据被美国血液病学会推荐的,发表于《blood》杂志的法国多中心的研究,接受COVID-19疫苗有可能降低血小板,但获益大于风险,即使血小板降低,经治疗后可控。接种疫苗获益大于风险结论,亦适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和其他疫苗,如SLE等。
  用药和疫苗
  激素可降低疫苗效果。但儿童每天泼尼松剂量小于1mg/kg或小于40mg/天的患者,注射灭活或减毒疫苗有效。
  ≥2mg/kg或超过10kg的儿童,且用药超过2周,打疫苗无效。
  用激素期间尽量不要用活疫苗,除非无严重的免疫缺陷,用激素小于14天,每天<20mg泼尼松或同等剂量或每天<2mg/kg体重的幼儿,短效激素长期隔日小剂量应用,或维持生理剂量(替代疗法),或局部应用激素。
  应用CD20单抗、TNF-α抑制剂、甲氨蝶呤等患者,尽量免疫恢复后再用疫苗效果好,否则无效。甚至应用CD20单抗1年后用疫苗效果亦未完全恢复。伊布替尼等亦会降低疫苗效果,但具体数据研究尚少。

2023-09-13浏览5644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血液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张欣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6
血小板减少为什么不能打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血小板减少通常不建议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为血小板偏少容易出现接种部位不易止血、加重原发疾病、提高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影响。1、接种部位不易止血:血小板是血液的细胞成分之一,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血小板能嵌在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处,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还能在血管内皮损伤时促进内皮的修复。因此,血小板减少会影响凝血、止血功能,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接种部位的皮肤容易出血,不易止血,还可能形成淤血淤斑,且不易消散;2、加重原发疾病:血小板减少可能是血小板生成异常、消耗过多、破坏过多以及血小板分布不均导致的,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如急性溶血疾病、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部分严重感染也可以导致血小板偏低,如重症肺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如果没有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加重原发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3、提高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血小板减少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免疫功能,此时应暂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免增加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如局部疼痛、发热、皮疹、乏力、头晕、恶心、喉头水肿等。
张欣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6
新冠疫苗的免疫原理
新冠疫苗即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主要免疫原理是疫苗中成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和免疫细胞,达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效果。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理是疫苗进入人体后,带有的某些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而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发挥作用,接种疫苗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识别新型冠状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保护性抗体,还会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同时免疫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侵入的病原。一旦有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另外,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其免疫原理都大致相似,都可以诱导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效果,不过其诱导的物质有所差别,比如灭活疫苗以灭活后的新型冠状病毒为诱导成分。
陈立艳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新冠疫苗造成免疫系统紊乱
新冠疫苗通常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机体免疫系统紊乱,一般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无关,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患有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应用药物等因素有关。若免疫系统紊乱的情况持续存在,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免贻误病情。1、激素水平异常:多因日常生活中长期熬夜,或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所致,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可以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雌激素功能失调便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2、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多因遗传或自身免疫功能先天异常所致,表现为机体疼痛、皮疹等症状。可遵医嘱应用环磷酰胺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应用药物:可能是身体患有某种疾病,服用了抗结核、抗癫痫以及抗抑郁和苯环类药物,而这几种药物在进入体内后会对免疫应答产生一定影响,也有可能引起自身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症状。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停止用药,即可逐渐缓解。
谢旭华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新冠疫苗会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疾病
新冠疫苗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疾病。疫苗在临床试验、紧急使用阶段、前期重点人群较大规模接种期,都有相应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因此,接种后一般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疾病等不良情况。免疫系统疾病临床多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等疾病,其发生多与环境、遗传、细菌、病毒、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寒冷、潮湿、疲劳、创伤、营养不良、精神因素等,也可能是免疫系统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从免疫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来看,新冠疫苗并不会引起这类疾病。此外,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防重症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从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在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已接种者不必过于担心,未接种或未按程序完成者,建议尽早接种,并适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护效果。
李奕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三甲全国第39
新冠是免疫系统疾病吗
新冠在医学上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不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而是一种以呼吸系统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主要是病毒侵犯肺部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一般病毒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气溶胶进行传播。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肉疼痛、腹泻的症状。一般早期可见到肺部出现纤维蛋白渗出以及透明膜形成,部分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的症状,极少数患者还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和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而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紊乱后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的机体损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属于这类疾病。若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于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血常规、肺部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徐文皓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32
免疫血小板减少能自愈吗
少数免疫血小板减少有自愈的可能性,多数情况会复发。 免疫血小板减少分为特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和继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1、继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如果是继发于药物或病毒感染,如艾滋病病毒,停用相关药物以及治疗感染后若能治愈,则继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能自愈;2、特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又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见于儿童,发病较急、伴有高热,出血症状较重,经过治疗或没有治疗,均可能会自愈。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情况,可能会转为慢性,这时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对于成年人或青年人,多数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症状较轻或出血症状较少,血小板为轻度和中度减少,通常无需治疗,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在一次诱因,如感染或妊娠等情况下,可能会有重度的进行性血小板减少,以至于需要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或输血治疗即输血小板,日后会反复发作,故为较少或较难自愈。
刘加强主任医师
日照市人民医院三甲
免疫血小板减少能自愈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很少能够自愈,因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在外周血中过多的破坏,同时还伴有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的情况,病人出现了血小板数量减少以及一系列出血的症状。 由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应用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外,很少能够治愈。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服用糖皮质激素,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同时也能够减少出血的症状。 如果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人治疗效果不好,第二种考虑的方法就是应用脾切除的办法来治疗,因为切除脾脏以后就失去了破坏血小板的场所,有效率在75%以上。
刘泽英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新冠疫苗属于什么疫苗
"新冠疫苗属于灭毒疫苗,即将新冠病毒提取出以后灭毒制成抗原,制备抗体。我国的一期临床已顺利完成,在参加一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接种了新冠疫苗后均产生了良好的耐受性,并且产生了综合抗体和T细胞免疫应答。\n一期临床完成以后,接下还需要做二期、三期的临床试验,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进一步验证疫苗是否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有效。因此,新冠病毒疫苗属于灭毒的疫苗,要是应用到广泛人群中还需要等一段时间进行临床试验,完成临床试验才能批准上市,用于大众。"
程丹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40
新冠疫苗怎么突然没有了
新冠疫苗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还是可以到定点接种站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如果突然没有了,一般考虑是由于定点接种站出现临时缺货的情况,建议到其他接种点进行咨询。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和发病率,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及时进行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也应及时进行加强针免疫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有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等,正常人群均可进行免疫接种。对于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以及对疫苗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者是对于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以及正在发热者,或患有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均需要避免接种。在人们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还应注意多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如若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症状,如发热等,可通过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以便了解自身是否感染。
康鹏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什么是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是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或新冠肺炎的一种生物制剂,目前世界各地疫苗大致可分为六类,分别是减毒疫苗、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目前我国所普遍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接种人体后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新冠病毒一旦出现在人体,抗体会立即作用以及中和,并激活补体杀灭病毒,阻止其感染人体。\n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之间间隔14天或28天。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的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过久,如发热并且体温达39℃以上,或持续时间超过3天,不排除出现继发感染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